首頁>Club>
63
回覆列表
  • 1 # 國家人文歷史

    德國一戰的失敗原因也算是老生常談了,是一個經久不衰的歷史話題,以下就從制度層面來分析一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炮聲中,德意志第二帝國宣告崩潰。

    回顧第二帝國的短暫歷史,威廉一世和俾斯麥以一代人的短暫時光,把德國從一箇中等強國變成了世界上排名前三的世界性強國。雖然第二帝國完成了國力上的飛躍,但國家本身的政治制度、社會秩序,還是一個非常不穩定的結構。當初,俾斯麥為了完成德國的統一大業,大搞妥協。舉一個例子,第二帝國的中央政府的財政權力很有限。1871年的德國憲法把相當一部分的財政自主權留給了普魯士以外的小邦國,中央政府只能徵收幾種特別稅,如菸草、郵政。地方稅均由邦國掌握。正是因為本身財政體制的缺陷,導致德國在經濟基礎優於英國的情況下,在海軍軍備競賽中還是落於下風。

    俾斯麥能力強,傾向於以非制度性、非法律性的手段達成目的。從1871年到1890年,首相對皇帝負責,成為國家的第二中心。等到俾斯麥退休,他的繼任者能力不足時,一個支離破碎的權力結構便非常不利於國家。或許俾斯麥是有意識地促進這種結果,這樣他的地位才能得到凸顯。等到威廉二世掌權,在缺乏制度性權力的體制下,德國的政策非常鬼魅,結果是誤入一場世界大戰。

    從第二帝國到魏瑪共和國,德國始終不能建立起有效的制度性權力,更糟糕的是大蕭條把德國中產階級變成了激進分子,上層非常小的、精英化的軍官團難以穩定國家。在這種情況下,希特勒和他的最極端團體才有機會上臺。

  • 2 # 太陽125933863

    德國戰敗後阿爾薩斯和洛林又被法華人拿回去了,萊茵蘭被劃為非軍事區,割讓東普魯士一些地塊給波蘭,賠償數千億馬克,交出所有潛艇和軍艦,5000輛火車車皮,15萬挺機槍。德華人感到恥辱。

  • 3 # 萬零士

    打仗最重要的是什麼?資源。

    大航海時代建立世界市場之後,請問全球裡德國的殖民地能有多少?人口,自然資源還有外交都不佔優的德國怎麼能夠贏的了整合了幾乎全球資源的英法,德華人表示他只能死德華人,而英國和法國不僅僅能夠用純種的英華人和法華人,還有北非人,印度人等人為他們的戰爭提供資源。縱使德國一戰在歐洲戰場的後期還佔有部分的戰術優勢,但是資源上來看,德國幹沉一艘英國的軍艦他給你造兩艘,請問這種仗怎麼打?打了遲早也會因為資源耗盡而崩潰。

  • 4 # 毒刺劍客

    第一,一戰期間,德國的盟友奧匈帝國實力不強,在跟俄國的作戰中被挫敗,一直處於頹勢,這樣的盟友,讓德國總是顧此失彼。

    第二,德國軍隊在一戰期間戰術思想跟美英等國沒有太大差別,在盟友不給力的情況下,德國只能寄希望於透過主動進攻,快速結束戰爭,但是德國戰爭物資儲備不足,在陣地戰起主導作用的情況下,德國被迫進入消耗戰的節奏,同時,英法兩國卻可以透過從殖民地掠奪來維持戰爭,德國最終被耗死。

    第三,美國的參戰。美國中途參戰,讓協約國集團實力大增,本來奧匈帝國就不給力,最後變成了德國一國單挑一群強國。

    可以說,一戰德國的遭遇跟二戰如出一轍,只是一戰的德皇威廉二世沒有希特勒的氣魄。

  • 5 # 馬Dame

    確實一戰期間德國敗的很可惜,那麼強大的陸軍和海軍,那麼德國為什麼會失敗呢?第一主要是德國就殖民地人口和本土人口及資源較之俄英法處於劣勢,戰術打發比較落後!其二,雖然奧土保的綜合戰力比二戰德國盟友要強,但與英法俄相比不佔優勢,奧土雖有一定戰力,但民族成分過於複雜,所以很多部隊處於出工不出力狀態,保加利亞在經過巴爾幹戰爭後也難成氣候,所以三國戰力一般,難以輔助德國,而且德國的盟友相對太少,如果日本和義大利也能加入同盟國,在美國參戰之前,德國也許會取得勝利!第三,美國參戰,這個國家參戰對歐洲起了重要作用,就好比兩個巨人打得難解難分時,另一個巨人突然出現揮拳打向一個筋疲力盡,滿身是傷的一個巨人。所以威廉二世會輸掉戰爭!不過由此推論出意日不是在二戰中站錯隊,而是在一戰站錯隊,否則歷史就會改寫,試想一下,一戰中的意軍戰鬥力絕對比二戰強數倍,牽制法軍50萬人並非不可能,奧匈將意奧邊境的50萬德奧軍用以俄國戰場,而日本傾其全力能牽制俄軍150萬,只要美國未參戰,協約國前景絕對不容樂觀!

  • 6 # 天外村藥房

    一戰德國為什麼會失敗?簡單說,就是實力差距。

    一戰時,世界有八大強國。按照最後的站隊劃分,同盟國只有德國和奧匈帝國,協約國則有英、法、日、俄、美、意六國。二打六。

    論人口,德國加奧匈帝國不到1億人,而對方俄國就有一億多,英美加起來就超過1億,法國、義大利、日本加起來1億多。人口差距也是3倍,更別說協約國還有英聯邦的大量人口了。

    論經濟,根據一個版本的統計,1913年的各國GDP,德國2390億美元,奧匈740億美元,加起來只有3000億出頭。而協約國呢,美國5290,英國4730,俄國2380,法國1640,義大利950,日本890,加起來差不多1.6萬億,是同盟國的5倍了。

    論鋼產量,根據一個版本的統計,

    當然,協約國中,美國是最後才參戰,日本主要是打太平拳,義大利比較垃圾。但即使只算英法俄三大國,加起來也有2億人口,8000多億GDp,是同盟國的2倍以上。

    戰爭打的首先就是實力,實力弱,先天就會吃虧。德奧加起來實力只有敵方一半,怎麼打?也全虧德國在軍事思想和軍事科技方面比較領先,而敵對的俄羅斯比較落後,才勉強取得均勢。

    但在前期,基本格局就是:德國在西線對英法能夠保持優勢,但奧匈單挑俄國就會輸得很慘;而德國如果分派部分力量到東線幫助奧匈對付俄國,那麼西線對英法又要被動。基本上,戰爭前兩年就是這種消耗。但對德奧來說,本身資源少,消耗更不利。更別說英國靠著航線能從殖民地繼續獲取資源。而更重要的是美國雖然號稱中立,他其實主要在跟協約國做生意。

    所以這樣越拖下去,對德奧越不利。尤其義大利加入後,還分散了奧匈一部分力量。

    這種艱難環境下,德國能在1917年打得俄國先堅持不住發生革命,已經很不容易了。但俄國退出後,美國很快加入,協約國實力更強,德國的崩潰也就沒什麼懸念了。

  • 7 # 萌叔觀世界

    這是真的,第一次世界大戰雖然中國未派軍隊赴歐洲作戰,但是也為協約國的勝利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中國參加一戰是在戰爭後期了,此時英國法國德國經過了三年嚴酷的戰爭,已經元氣大傷,物資、人員都非常匱乏,誰能在這時爭取到新的外援,獲得新鮮力量的注入對戰局的影響很大。

    於是,英國、法國都把目光投向了中國,極力鼓勵中國參戰。當時中國正處於北洋軍閥時期,雖然積貧積弱,但就是人多,且地大物博,如果中國能夠加入,絕對是一股不可小覷的力量。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不久,日本就擊敗德國,取得了德國在山東的租借地和權益,1915年,日本還強迫袁世凱簽訂喪權辱國的《二十一條》,因此,中國迫切需要提高國際地位。

    1917年,北洋政府段祺瑞已經看出協約國將會戰勝,就打算加入協約國,日後好以戰勝國的資本討回被日本奪去的權益。與此同時,日本不失時機地向段祺瑞提出借款,用於支援北洋政府參戰。而段祺瑞為了打擊對手馮國璋以及其他軍閥,正好需要日本這筆錢。

    於是,1917年8月14日北洋政府向德國宣戰,在拿到日本的借款後,段祺瑞並沒有用於赴歐洲參戰,而是用於國內的軍閥混戰。但是,北洋政府向歐洲戰場輸入了幾十萬青年民工。這些民工加入了輜重部隊,從事給軍隊運輸物資,修建工事等後勤工作。

    中國的民工,為一戰協約國的勝利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但是,他們並沒有得過應有的待遇,英國法國把他們當奴隸一樣使用。戰爭勝利後,他們又像難民一樣被趕了回來。

    同時,北洋政府借參加一戰來提供自己的國際地位,收復被列強侵佔權益的如意算盤也落空了。實際上,北洋政府就被英法俄日擺了一道,在參與一戰前,日本就與英法俄簽訂了密約,保證戰後日本承襲德國在中國的權益。

    在1919年1月的巴黎和會中,北洋政府作為戰勝國派代表參加,提出了收回德國在華利益以及廢除二十一條的正當主張,卻遭到列強的拒絕,由此引發了國內的 “五四運動”。

    中國參加一戰的經歷,真正詮釋了什麼叫“弱國無外交”。因此,本題的主張,恐怕當時的法國是不會承認的吧。

  • 8 # 十八星座

    中國派遣了幾十萬華工到歐州擔任修路,後勤等任務,段祺瑞本想一戰後也戰勝國姿態收復列強的過土地,可是弱國無外交,早在參戰之前日本與英法俄談好了,以犧牲中國利益把德國在山東的侵略利益轉交與日本,帝國主義列強就是這樣把一個戰勝國的主權轉讓日本,從來沒把弱小的中國當成事,由此引發五四運動,中國進入反列強反封建的新時期,一直到新中國成立,中國才真正獨立自主

  • 9 # 勝者為王36552421

    淺議一下:

    1. 德國高層內部意見一直無法統一,錯過了發動戰爭的最好時機了。日俄戰爭中俄羅斯被重創,第一次摩洛哥危機的時候德國發動戰爭後只用單線作戰,只用解決法國,結果德國高層有分歧最後沒有發動戰爭,錯失良機

    2.施裡芬計劃也是個大槽點。法國特務早就截獲了...而且這個計劃本身只是pure wishful thinking, 根本沒有考慮政治經濟等因素。沒有考慮違反比利時中立跳躍的話英國必參戰,和後勤跟不上等實際因素。其實德國的重點應該放在東線,德國的領土擴張和建立傀儡政府這些機會都在東線而不是西線。法國不敢接道比利時,這樣德法在西線只用堅守陣地德國趁機解決毛熊就行了。德國發動戰爭的一個主要因素就是俄羅斯體量太大一旦崛起會對德國國家安全產生嚴重影響。

    3. 德國政治體制的落後。興登堡計劃以後德國變成軍政府獨裁,而興登堡計劃在此體現了德國軍人的戰略短示和不考慮別的因素帶來的後果。這個計劃最後徹底負面影響了德國社會,士氣。這個落後是各方面的,比如德國的宣傳最後也沒協約國那麼鼓舞人心

    4。1917年重開無限制潛艇戰。作死中的作死。之前宰相霍爾維格一直在反對這件事(就他還明白外交的重要性,他很清楚這樣會迫使美國對德國宣戰)結果他被逼下臺以後瘋子們決定在6個月內解決英國,再用六個月贏得戰爭,趕在美國大兵登陸歐洲之前結束這一切。結果計劃落空了...

    5。1918年3月-7月,德國把手裡最後的好牌都打出去了。BL條約鯨吞了俄羅斯上百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太貪婪(這裡邊包括了5500萬人口,90%的煤炭開採,73%的鐵礦石,54%的工業)這個時候德國已經不可能取得全面勝利,理性的話應該是儘可能的得一些好處然後寄希望於威爾遜來調節,體面地結束戰爭。其實威爾遜也很反感協約國,但是BL條約讓他對德國的希望徹底破滅了。

    6。德國根據BL條約在波羅的海和波蘭建立了傀儡國,由德國皇室和一些大資本家管理。德國軍民突然發現他們80萬人餓死,300多萬軍人死傷原來只是滿足了大資本家和普魯士貴族的利益。頓時軍心渙散。之前德國社會主義黨一直以為這場戰爭是保衛祖國,防偽俄羅斯的,結果謊言被戳穿。

    7。BL條約導致了東歐的這片土地上動亂和反叛此起彼伏,德國不得不部署100多萬人看守這片土地,這導致西線的攻勢上少了人手。而且由於德國的傀儡政府不得當地民心,德國沒能獲得烏克蘭糧倉。對於已經物資短缺的德國來說這無疑於雪上加霜。

    8。眼看著美國大兵要來了,德國應該採取戰略防守,但是德國的高層卻決定在美國登陸之前打敗法國。結果整個夏天德國損失百萬部隊,徹底流乾了血。

    9。其實凡爾登也是一個戰略失誤,原本打算在這裡絞殺法國軍隊,結果最後死亡率接近1:1。對於人手不足的德國來說這是一個巨大的失敗

    10。鯨吞了這一百多萬領土後,德國高層徹底陷入了一種狂妄的狀態。沒有人願意/意識到/敢於承認現在德國已經無法取得全面勝利,需要體面地議和結束戰爭了。軍方直到9月28日才公開承認說我們已經無法取得全面勝利。這個時候他們暗地裡已經在聯絡威爾遜商量近乎無條件投降的條款了...

  • 10 # mdq660310

    一:戰爭性質:非正義,除軍事力量參加外,民眾、輿論不支援

    二:戰略定位錯誤,想速戰速決,可現實是多線作戰,戰期拖延,導致戰略資源枯竭。

    三:戰術應用錯誤,凡尓登、馬恩河等大型會戰,德方指揮不知己知彼,只接兵書計劃一昧蠻戰絞殺,耗盡戰鬥力。

    四:軍事裝備比不上對方,有一段時間只有海軍及攻擊艇,一駕飛機不剩,只有挨轟。

    五:美國宣戰並開戰,實力強大的美國在後期提供了兵力、裝備、情報、後勤等,既鼓舞了協約國,也實實在在提供了決定性的參戰力量,改變了力量對比。

    六:戀戰多貪,期間曾獲得過戰爭區域性勝利和資源,但不停成,意欲擴大戰果,陷入泥潭。

  • 11 # 史可見證

    德國在一戰中失敗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是盟友太弱非但沒幫上忙反而成了德國的拖累

    德國最親密的盟友奧匈帝國,到了20世紀奧匈帝國的實力已遠遠不如以前,帝國的二元化造成了中央集權的衰退,帝國大雜燴式的軍隊的戰鬥力也就不言而喻。在開戰的第一年便 先後折戟巴爾幹喀爾巴阡山脈,元氣大傷,徹底淪為了德國的附庸,奧匈帝國在西線戰局中毫無建樹,在義大利和東歐戰區也只能依靠德國才能發動進攻,這也就更談不上為德國在東線分壓。

    德國的另一個盟友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幾乎可以說是整個戰爭中實力最弱的一個主要參戰國。需要德國的援助——土軍大部分部隊都配有德國指揮官這點便可以證明;土耳其在戰爭中不多的成績便是成功地守住了加利波利半島以及在沙皇俄國崩潰後成功在東線進行了擴張。

    至於類似於保加利亞這樣的巴爾幹小國,同樣也幫不上德國任何忙,對於他們來說,最大的戰果便是和德國一同攻佔了羅馬尼亞,僅此而已。

    義大利雖然一開始是同盟國國家,但在戰爭爆發後快一年的1915年4月時,突然倒戈,和協約國簽訂了《倫敦條約》並對奧匈帝國宣戰。

    以至於使德國必須在全歐洲範圍內協助這些盟友去完成那些對於德國戰略價值不大的戰役,而不能集中兵力於西線解決主要的敵人英國和法國。

    二是未能執行施裡芬計劃,將動態進攻變成了靜態戰壕對壘。

    德國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制定了應對歐洲戰事的戰爭計劃“施裡芬計劃”,由德國名將施裡芬以及小毛奇花費數十年時間修訂完成。

    計劃內容是以十個師與地方守備部隊用以監視俄國。

    將七個軍團的兵力(共有三十五個半軍,七個騎兵師、十六個國民兵旅和六個補充師)集中在克里菲爾德-摩爾豪森一線,並以蒂永維爾-梅斯為中心。準備迂迴進攻法國。

    在梅斯以北部署五個(共有五個軍、三個騎兵師)。而剩餘的兩個軍團則部署在梅斯以南。來牽制法軍主力。

    為了使這一計劃得到更好的實施,他又決定在進攻途中從左翼再抽調兩個軍用以支援右翼主攻部隊。 也就是說,該計劃的目標是在戰爭爆發後最短的時間內擊敗德國在歐洲大陸的宿敵法國,德國必須從右翼的比利時插入法國北部領土而達到戰略目標。

    做為施裡芬的繼任者小毛奇在德國開戰後並未執行這一計劃,他抽調了右翼用於迂迴進攻的27.5萬人用於其它戰略方向。

    結果德國迅速打敗法國的夢想破滅,戰爭也由原計劃的動態進攻打成了靜態戰壕對壘,打成了血肉磨坊消耗戰。馬恩河會戰以德軍的失敗收場,而施裡芬計劃也宣告破產。這樣一來德華人便喪失了其先擊敗法國再轉過身來對付俄國的唯一機會。也就是說德國不僅要在西線對抗英法,還要在東線與沙俄鏖戰。

    雖然在東線的坦能堡會戰是由德國的勝利告終的。雙方算是各有輸贏,但協約國只是輸掉了一場區域性的會戰,而德意志則輸掉了它能夠稱霸歐洲最後的機會。

    三是始終沒有取得制海權。

    而面對西線的英法其決 定性戰果逐漸的要靠工業來尋求了,除了本國工業外第二重要的便是海權,它可以保護和切斷工業上的資源補給。雖然在日德蘭德軍獲得了場面上的勝利,一比二的戰損比,重創貝蒂艦隊。然而德國大洋艦隊依然困在港內,海洋依然是英華人的天下。大英帝國艦隊對海域的封鎖使得協約國一方能獲得源源不斷的來自殖民地的補給。

    四是美國參戰至使德國戰力對比上徹底居於劣勢。

    為了切斷海上英法補給線,德軍開始用潛艇無限制的攻擊又給了美國參戰的藉口。 而此時的俄國已因為爆發十月革命而退出大戰,德國終於可以騰出手來專攻西線,但四年戰爭已經流盡了德意志帝國的鮮血,德國已經無力在西線擊敗擁有美軍支援的協約國軍隊了,隨著米夏埃爾攻勢的失敗,協約國軍隊就開始全面反攻。儘管戰爭結束時,戰線仍在法國境內,但從敵我雙方態勢來說,推進至德意志第二帝國本土也只是 時間問題。至此,德國戰敗,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

  • 12 # 銳度何老師

    我們都知道一戰德國是兩線作戰,東線和俄國打,西線和英法美打。

    實際上一戰後期德國的局勢還算樂觀。東線德軍在魯登道夫和興登堡的領導下,擊敗了俄軍,取得了輝煌的勝利。而俄軍的戰敗,也直接導致了國內爆發二月革命,沙皇的統治被推翻,隨後又爆發了十月革命。俄國的布林什維克上臺以後,退出一戰,並跟德國簽訂了尺度極大的“賣國條約”,德國收穫非常豐厚。蘇聯向德國吐出了30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並掏出全部的家底,幾十億的馬克作為賠償。

    兩線,德國已經贏了一線。

    西線的局面不樂觀,有崩潰的趨勢。因為德國已經跟英法拼了個油盡燈枯,然後美軍參戰了。實際上美軍在一戰中的表現非常的稚嫩,不會打仗。他們來到法國以後並沒有直接參戰,而是先進行了長達半年到一年的訓練。得英華人、法華人手把手教給這些美國農夫們戰爭的技巧。

    一戰初期,這些歐洲國家打仗依靠的是人海戰術,但到了後期,作戰手段都已經提高,不這麼幹了。但等到美軍上陣,戰術又退回到了戰爭初期,玩人海戰術。

    由於美軍的水平低劣,導致希特勒到二戰時依然看不起美軍的戰鬥力。畢竟元首也是參加過一戰的人,而且作為普通士兵,是憑著自己實力拿鐵十字勳章的人物,他看不起美軍,還是有資格的。

    美軍打仗菜,架不住人多:200萬。

    德軍在取得對蘇俄的勝利後,把東線的部隊調到了西線,實力得到了增強。但英法也有200萬美軍的增強。整體上,還是英美法佔據優勢。1918年8月,英美法的部隊發起反攻,將德軍趕出了法國,德軍處於崩潰的邊緣。

    但是,這時候的德軍充其量是被從侵略的土地上趕回到自己的德國本土。如果這時候德國全國上下一心,軍民、工農商團結,守住國土,獲得一個體面的停戰,還是沒問題。但就在這個時候,德國自己後院失火了,柏林爆發革命,皇帝下臺。而在柏林鼓搗革命的主要就是從俄國傳過來的布林什維克以及據說的猶太商人。

    這時候德華人犯了天真的錯誤。他們覺得不是老子打不過你們,是我自己家出事了,現在我不想打了,那咱們“停戰”吧。於是德國就提出停戰,然後協約國這邊也同意停戰。

    德華人樂顛顛的把軍隊撤了,跑到凡爾賽去籤停戰協議。談到最後,協約國拿出來的是:投降協議。

    德國本來以為咱們是打個平手,籤個協議,停戰就完事了。結果協約國這邊是把它按戰敗國,無條件投降處理的,開出的是敲骨吸髓級別的協議。凡爾賽條約咱就不詳談了,總之,按照協約國的條約,德國會失去很多的土地、人口、資源,賠很多的錢,多到賠不完的程度,並失去了軍隊。看到協約國的賬單,德華人傻眼了:我是來籤停戰協議的,不是來籤投降協議的。

    但這個時候德華人想後悔也晚了,他家裡軍隊已經處於解散的狀態,加上鬧革命,根本無法再組織起軍隊去戰鬥。士兵,為了國家,你讓他上戰場,流血犧牲,他覺得是天經地義的,不怕死。打了幾年仗,周圍死了無數的戰友,這時候突然傳來停戰的訊息,他發現自己居然活到了和平,什麼心情?之後你要是再讓他上戰場,再讓他心甘情願的去玩命,恐怕是太難了。人心散了,士氣洩了。所以最終德國也是咬牙籤下了條約,承認戰敗。

    所以,德國在一戰戰敗的原因,也就是他發動二戰的原因:輸的太憋氣了。

    希特勒是德國一戰老兵的代言人,他們最恨的就是蘇聯布林什維克、馬克思、猶太人,要不是你們在背後鬧騰,能輸嗎?然後就是對英法美的不服......

  • 13 # 戰鬥機解說家

    對德國一戰的印象,也就是兩線作戰和巴黎大炮,但是具體怎麼戰敗的,我們詳細的說一說。

    首先呢,一戰德國已經打贏一條線了,那就是東線,德國把列寧送回了沙俄,俄國先後發生了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沙俄或者說新生的蘇俄已經退出了一戰,此時是1917年,德國的所有力量已經開始向西線進發,德國希望透過自己全部的軍隊來快速的撕開協約國軍隊的進攻從而打贏這場戰爭,但是一件事情改變了這一切,這就是齊默曼電報事件,德國希望聯合墨西哥進攻美國。無論這件事其中有沒有什麼陰謀論,結果已經寫在了史書裡,1917年4月6日,美國加入協約國陣營對德國宣戰。

    美國參戰是德國戰敗的第一個因素,第二個因素就是德國國內不太平,爆發了革命,在美國對德國宣戰的次年,也就是1918年,在當年的10月份,由於西線的皇帝攻勢的失敗,對戰爭的悲觀使得德國基爾港的水兵發生暴動,並在11月9日讓德國皇帝威廉二世退位,德意志第二帝國滅亡。

    綜上我們不難看出,德國戰敗不是偶然,四年的戰爭讓這個歐洲陸軍第一的軍事強國筋疲力盡,再加上內部動亂,德國的戰敗完全可以歸於外部戰爭的失敗和內部的暴亂,內外交困之下,德國的盟友奧匈帝國也被義大利在維托里奧維內託戰役中直接崩潰,並在不久之後解體,奧匈帝國滅亡。奧斯曼帝國更是不必多說,一戰結束之後帝國領土一送在送,奧斯曼帝國也嚐到了當年東羅馬帝國的悲苦,1922年在凱末爾的領導下,推翻了奧斯曼帝國的蘇丹穆罕默德六世,奧斯曼帝國滅亡。最後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西班牙大流感,這對協約國和同盟國雙方都有很大的影響,但德國國內本就內外交困,再加上瘟疫的打擊,失敗已成為必然。

  • 14 # 小約翰

    一次世界大戰是新興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一場非正義的戰爭,目的是為了重新劃分世界和爭奪霸權。以德國為首的同盟國入侵了以英國和法國為首的協約國,最終以德國失敗告終。

    德國發起的一戰是一場非正義的戰爭,所以,儘管德國軍隊官兵的素養很高,戰術也可圈可點,但最終還是逃脫不了滅亡的命運。德國之所以戰敗,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首先德國的盟友不行

    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德國的幾個盟友不是實力太弱,就是國內不團結,沒有幫上什麼忙,從頭到尾幾乎是德國一國在孤軍奮戰,而且義大利還臨陣倒戈,加入了英法陣營,在背後捅了德國一刀,德國怎麼會有不敗之理?

    奧匈帝國作為一戰中德國最鐵桿的盟友,雖然名頭嚇人,但已經是日落西山,強弩之末。奧匈帝國的兩元化制度,使整個國家不能統一立場,統一行動;軍隊就像雜牌軍,戰鬥力可想而知。

    這一點,可以從奧匈帝國在跟巴爾幹小國塞爾維亞的對決中找到佐證。塞爾維亞無論是兵員還是裝備都要遠遠遜於奧匈帝國,但還是把奧匈打得滿地找牙、潰不成軍;跟國力稍微強一點的沙俄較量一敗塗地也就順理成章了。

    奧匈帝國在東線窩窩囊囊,在西線戰區也無所作為,只能依靠著德國才能發起進攻。

    德國另一個盟友奧斯曼土耳其也曾經是個威風八面的千年帝國,但到了三十年代也已經成了明日黃花、風光不再,在參戰國中也是湊數的。德華人也深知這一點,知道奧斯曼土耳其靠不住,所以在它們的軍隊裡配備了不少德國指揮官,但依然沒打出什麼勝仗。

    至於保加利亞,更是黃花菜,有它不多、沒它不少,純粹就是跑龍套的。除了配合德國攻佔羅馬尼亞外,之後再無建樹。

    由此可見,德國幾個盟友的實力太過於弱小,以至於德國軍隊要在每個戰役中面面俱到去介入才能佔據主動,這樣導致的直接後果就是德軍成了救火隊員,忙得顧此失彼,不能全力以赴對付英、法。

    其次,德國國內反戰、厭戰情緒高漲

    德國統治集團口口聲聲說打仗是為了德國,為了德華人民,但德國在波羅的海和波蘭建立了傀儡國家後,受益的卻是德國皇室和一些大資本家。

    他們把侵吞勝利果實在那裡大發橫財,而德國平民去成千上萬人被餓死、凍死;幾百萬士兵的傷亡只是為了滿足資本家和貴族的貪慾,軍心渙散了,人民憤怒了,謊言被揭穿了。

    因此儘管到了1918年底,德國本土還沒有被攻陷,還可以垂死掙扎、負隅頑抗一陣子。 但就在這年的11月,在德國基爾港爆發8萬水兵起義,導致德國發生十一月革命。基爾水兵起義是德國十一月革命的起點,也敲響了德意志第二帝國的喪鐘,德國被迫宣佈停戰,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

    最後一個原因至關重要,那就是美國參戰

    二戰中期,英國、法國和德國都已經經歷了三年的殘酷戰爭了,各方都被戰爭折騰的疲憊不堪,物資匱乏、武器短缺,國民經濟瀕臨崩潰。誰能在這個時候贏得新的外援,並獲得新的力量,就能對戰爭局勢產生重大影響。

    美國在戰爭開始就是站在英法一邊的,美國是跟英國的關係是血濃於水,從感情上和英國所在的協約國關係近一些。至少在當時的美國看來,英國已不可能威脅到美國稱霸世界,唯一能起到威脅作用的,就是德國。

    美國嘴上說中立,實際上熱火朝天的和英國做生意,大量武器運到協約國。美國各大軍火公司的代表,像過江之鯽一樣,往返於大西洋兩岸。

    截止1917年,美國和協約國的英法貿易額達到32億美元。當然,美國也沒斷絕和德國等同盟國的貿易,但和德國的貿易額僅僅是跟英法貿易額的零頭。

    美國一直在找想參戰一戰幫助英法,就是找不到藉口。 剛好德國對英國開始無限制潛艇戰,美國卻反對德國用無限制潛艇戰。德國當然不答應。

    而且就在1917年一月,德國企圖和墨西哥聯合入侵美國的密電被曝光,美國就在1917年2月宣佈和德國斷交。早已經摩拳擦掌,養精蓄銳的巨人美國參戰對德國來說是致命的打擊;戰爭的天平迅速倒向英法,德國的末日隨著美國參戰到來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說司馬曜是歷史上死的最窩囊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