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矇昧中的覺醒

    白蓮教起義

    嘉慶四年(1799年)正月,太上皇乾隆駕崩;正月十三,嘉慶帝宣佈和珅的二十條大罪,下旨抄家,抄得白銀八億兩。乾隆年間清廷每年的稅收,不過七千萬兩。和珅所匿藏的財產相等於當時清政府十五年收入。時人稱“和珅跌倒,嘉慶吃飽”。正月十八,廷議凌遲,不過,固倫和孝公主和劉墉等人建議,和珅雖然罪大惡極,但是畢竟擔任過先朝的大臣,應改賜和珅獄中自盡。最後賜和珅在自己家用白綾自殺。

    民間傳言和珅家中搜出8億兩,相當於康乾盛世15年收入!這種說法最早見於清末徐珂編著的《清稗類鈔》一書中。書中說:“和珅在乾隆朝柄政凡二十年,高宗崩,仁宗賜自盡,籍沒家產,至八百兆有奇。時人為之語曰:和珅跌倒,嘉慶吃飽。”

    從和珅被抄家的情況看,所謂“八億兩家產”的說法也站不住腳。和珅被嘉慶帝下獄之後,嘉慶帝曾下詔公佈和珅20條大罪。這20條罪狀裡面,涉及到其家產情況的有:“……所藏珍珠手串二百餘串,多於大內數倍,大珠大於御用冠頂,大罪十五;寶石頂非所應用,乃有數十,整塊大寶石不計其數,勝於大內,大罪十六;藏銀、衣服數逾千萬,大罪十七;夾牆藏金二萬六千餘兩,私庫藏金六千餘兩,地窖藏銀三百餘萬兩,大罪十八;通州、薊州當鋪資本是十餘萬,與民爭利,大罪十九……”在這些家產裡面,真正的金銀統計起來,黃金是32000多兩,按乾隆時期金銀1比15的比價,大概相當於白銀50萬兩不到;藏銀超過1000萬兩,加上地窖裡埋的300多萬兩銀子,估計白銀總數不會超過1500萬兩。也就是說,和珅的家產裡,真正的黃金白銀估算起來最多也就是一千五六百萬兩的樣子。至於珍珠手串、寶石之類,以清代上等珍珠、寶石的價格折算,其價值往多了算也不會超過1000萬兩銀子。而其他家產,像和珅的當鋪資本才十幾萬兩銀子。和珅府邸的不動產無法估價,但以乾嘉之際的一般價格來看,也不會高到離譜的水平。至於傳聞的和珅擁有百萬畝良田的說法,至少在嘉慶帝的詔書中並未提及。即使真的有百萬畝之多,按乾嘉之際的平均地價,每畝大概也就在20-30兩銀子的水平,最多價值2000-3000萬兩銀子。所以,和珅可以認定的家產(不包括傳聞中的田產)往多了估算也就是在3000萬兩銀子左右,如果估算少一些大概也就是2000多萬兩銀子的水平。即使加上傳聞中的百萬畝良田,總計也不過5000-6000萬兩的水平。雖然不可謂不多,但離所謂“八億兩家產”的傳聞也實在是差得太遠了!

    提問者應該想要的是這個,“和珅跌倒”之後清朝的財政狀況看,並無什麼改善。以國庫的歷年存銀來看,嘉慶元年(1796年)尚有5600多萬兩,但是就在這一年,【川楚白蓮教起義】爆發,清朝的軍費開支暴增,國庫存銀隨即開始雪崩式下滑。到嘉慶二年(1797年)就下滑到了2800萬兩,到嘉慶三年(1798年)又下滑到1900多萬兩。“和珅跌倒”的嘉慶四年(1799年),國庫存銀也只是回升到2200多萬兩,但隨後又繼續下滑,到嘉慶六年(1801年)下滑到了1600多萬兩的谷底。此後隨著白蓮教起義逐步平息,國庫存銀才開始緩慢回升。

    (附帶圖片按順序紅色區域為白蓮教起義波及範圍,嘉慶帝,《清稗類鈔》)

  • 2 # 樂善好施趙大官人

    貪汙唄。

    嘉慶皇帝很節約,他想要將朝廷治理好,可是他的能力不夠,他從自己做起,本想著帶領著朝中的官員一起節儉度日,可是朝中的官員都是陽奉陰違,最後就只是苦了嘉慶一人。

      朝中的官員還是該貪就貪,甚至貪汙腐敗比乾隆時期還要嚴重,和珅貪汙的錢是有很多,可是再多也頂不住官員貪汙,嘉慶皇帝天天叫窮,下面的官員卻是吃了滿足油,中飽私囊,再多的錢都不夠花,和珅的八億兩根本就不夠花。

  • 3 # 主天安

    嘉慶如何上臺的?乾隆皇帝債臺高築,真沒臉混下去了,拉來嘉慶背鍋。再拉來和坤墊背,將和坤辛辛苦苦,經營幾十年的產業,欽定為貪汙受賄所得,搬來讓嘉慶堵饑荒!所以留下"和珅跌倒,嘉慶吃飽:的格言!

    殊料,和坤的貪汙銀兩,水份太大!簡直是稀湯!

    和坤的古董字畫,換不來銀兩!產業折算虛誇,弄得嘉慶撐得肚皮病,幾泡尿下來,又幹癟了!

    乾隆幾十年的虧空,弄得嘉慶狗吃尿泡,高興半截!

    和珅幾多銀兩,填不滿亁隆的大窟窿!還欠許多呢!

    怪不得乾隆的諡號為乾隆,原來是欠個大窟窿!如此乾隆……欠窿!

  • 4 # A三杯茶

    和珅是乾隆時期權傾一時的人物,身兼數十個重要崗位。大有架空乾隆和嘉慶之勢。

    稱和珅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大貪官不為過,但和珅的家產並沒有你形容的那麼多。據記載,“康熙去世時國庫有八百萬兩白銀,雍正去世時國庫有兩千四百多萬兩白銀,而乾隆去世時為七千萬兩白銀,”按你說的和珅的家產是清朝的十幾倍,那麼應該至少在七億兩以上,這個說法應該是野史中的描述,正史中記載的大概是兩億多兩。我們簡單的來分析一下!(以下以兩億兩為依據)

    和珅為官二十多年,四十九歲時被嘉慶帝賜死,他前期也是公正廉明的官員,他特別的勤奮好學,懂得漢,滿,蒙三種語言,知識淵博,得到了乾隆皇帝的賞識,他年紀輕輕就身居要職,開始了他斂財的道路。

    嘉慶帝在做了三年傀儡皇帝后,嘉慶四年,伴隨著乾隆的去世,嘉慶親政,在乾隆死後的十幾天,嘉慶羅列了二十條罪狀將和珅抄家並賜死在獄中,嘉慶聽了劉墉的建議,只處死了和珅,再沒有株連一人,這就說白了這朝野上下百分之九十的大臣都與和珅有過利益關係,也使得和珅死後,那種貪汙賄賂的風氣沒有任何改變,這導致了更加腐敗的朝政局面。

    嘉慶親政後就爆發了大規模的白蓮教起義,據記載“為了鎮壓白蓮教起義,朝廷花去了一億兩白銀,”這就使得國庫半空。後有爆發了天理教起義和八旗生計問題。嘉慶去世後又發生了規模更大的太平天國運動,清政府鎮壓此次運動又花了七億兩白銀。

    這些事件的接連發生,是清政府自乾隆後期的各種制度弊端的集中爆發,嘉慶又是一位性格謹小慎微的皇帝,他雖然都在各方面有意改革,但最終影響都微乎其微。

    所以問題中提出的十幾億白銀我覺得有出入,二,文中提到的各種運動和問題,都是嘉慶中後期所發生的,所以也不存在一年就花光了和珅貪汙的所有錢!

  • 5 # 使用者58435540336陽城

    “清衰自乾隆始”,已成定論,和珅錢再多也不過是大清身上的肉。再植上去也大打折扣。《紅樓夢》中已經預測了大清的滅亡,和珅錢“杯水車薪”是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想提升英語水平,該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