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陌生的那面

    我覺得明太祖朱元璋的“白話聖旨”是最有特點的。

    1397年,朱元璋給國子監太學生下了一道粗言粗語的“白話”聖旨:“恁學生每聽著,先前那宋訥做祭酒呵,學規好生嚴肅……”給我的第一印象是:這是不是惡搞“朱重八”啊?

    實際上,這是由於明朝以前,蒙古皇帝頒發聖旨,就是白話。朱元璋出身下層,稱帝以後沿襲了元朝聖旨的“樸素”風格。

    以前見過的聖旨都用典型的文言寫就,顯得佶屈聱牙,深奧難懂,讓現代人難以卒讀。朱元璋的聖旨,卻讓人感覺是“鄰家大叔”的談話,不覺啞然一笑。

  • 2 # y葉知秋w

    中國曆代統治者對公文都有明確的規定。秦代上行文為奏,下行文為制、詔。漢代上行文區分為四品:章、奏、表、議;下行文分為四類:策書、制書、詔書、戒書。

    魏晉南北朝公文同前代大略相似。隋代公文大都是梁代定製。唐代下行公文有六:制、敕、冊、令專、教、符;上行公文也有六:表、狀、箋、啟、辭、牒;平行公文有三:關、移、刺。

    元代公文略有變化,如詔令稱屬聖旨,命令稱令旨,指令稱懿旨,並增加了一些新的文體,如行移、申狀之文。

    皇帝的詔書是由翰林院,大學士等一批人寫的,皇帝只是講個中心思想而己,但箇中也不乏像朱元璋這樣的皇帝,經常通篇白話甚至爆粗口,雍正帝也算一個經常直白的表達其意思。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人的力量從哪裡來的,為啥有人明明很瘦弱,但力氣卻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