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青衫素人

    水滸傳公認的第一高手是盧俊義,並且施大爺也確實是這麼寫得,這是毋庸置疑的。能夠凌駕於梁山五虎上將、十步軍頭子之上的也只有盧俊義。

    混戰這個詞包含面很廣,包含了各種情況下的混戰,比如馬戰、步戰、水戰。通常所說的馬步水三項全能便指的這三樣,但是縱觀水滸全書也沒有找到一個這樣的人才。所以水戰是個禁區,即便傲視五虎的盧俊義也被活捉過。所以筆者認為既然沒有三項全能高手,那麼就必須從馬步兩軍發言。

    盧俊義

    如果從馬步兩軍中推選出一個高手,那麼我推舉盧俊義。

    盧俊義馬戰戰績是公認的水滸第一,僅單挑耶律四子一戰便可證明他確實有蔑視關林秦呼的資本。

    那麼盧俊義步戰如何,水滸沒有具體寫過(李逵等人是詐敗不作數,下文有詳解。)但燕青都如此勇猛能夠在魯智深、武松、劉唐、石秀、楊雄這種頂尖的步戰高手齊名,盧俊義步戰也必然不差。

    我們不妨看看盧俊義步戰的戰績:

    一,盧俊義VS李逵(不到三合,李逵詐敗)

    一目瞭然,李逵詐敗。

    二,盧俊義VS魯智深(不到三合,魯智深詐敗)

    三,盧俊義VS武松(不到三合,武松詐敗)

    四,盧俊義VS劉唐+穆弘+李應(回合數不明,劉唐等人詐敗)

    五,盧俊義VS朱仝+雷橫(不到三合,朱仝雷橫詐敗)

    短短五個步戰戰績,看到此處,讀者笑了,盧俊義也笑了,不能做數,但是反過來想,如果是焦挺這種比較弱的步軍將校,魯智深、武松、雷橫、劉唐這四個步軍頭子還會如此大動干戈?依著武松、魯智深、劉唐的脾氣早就幾個回合結束戰鬥了吧?

    所以,盧俊義只能說步戰不俗,但比起十步軍頭子,有多強還有待考究。

    魯智深

    我覺得馬步全能,應該有魯智深一席之地。

    論馬戰,魯智深五十回合平呼延灼,論步戰的水平,魯智深什麼水平大家有目共睹,不多廢話。

    呼延灼是什麼人?梁山五虎上將,周通李忠在他面前走十回合都是僥倖,楊志這種八驃撿魯智深的漏還能四十回合便迅速下風呼延灼。正是這樣一個狠人,魯智深與呼延灼大戰五十回合不分勝負,原著並無任何不如呼延灼的描寫,而且水滸不同於三國,很多著名的單挑都是幾十回合見分曉,比如秦明二十回合棒殺遼國上將李金吾,關勝十回合殺敗受箭傷的索超,林沖七十回合平王煥,董平五十回合上風徐寧等等,只有極少數打了一百多回合,比如秦明和袁朗打了一百五十回合,呼延灼和韓存保打了一百多回合。所以有理由相信,魯智深一戰除了能證明本身水平之外,也能證明魯智深馬戰水平也不俗,至少有五虎上將的水平。

    魯智深步戰如何?大家都有目共睹了,不在廢話。

    穆宏

    穆宏,沒錯,就是這個土豪,在壽張縣就像拖著兒子一樣拖著李逵便走。

    所以說,穆宏位列八驃騎,論馬戰,雖然比不了關勝、林沖、秦明、呼延灼、董平,或者說徐寧、楊志、索超等人,但起碼比小彪將強。

    另一方面,穆宏在壽張縣的表現,雖說無任何出彩的地方,但李逵什麼水平,大家心知肚明,雖說無半寸好功夫,卻也是絞肉機一般的存在。

    所以說,從盧俊義到魯智深,我覺得緊跟其後的,便是穆宏。而且恰巧三個人也正好代表了三個等級。一個神一樣的人物,一個五虎水平,一個是八驃水平。

    補充:如果演算法傷的話,那麼入雲龍公孫勝、混世魔王樊瑞秒殺上面三個人甚至團滅一支小部隊。原因很簡單,因為他倆會法術、無論是打團還是中單,這倆貨都是神一般的存在……

  • 2 # 戈立華186

    混戰是否厲害,首先要考慮的是對敵軍的殺傷力!而殺傷力的大小卻取決於戰鬥的方式,武器,策略!在水滸108將中,公孫勝和樊瑞會法術,從殺傷力看,當首推兩位,而兩位當中,公孫勝法術要高強得多!而用法術就好比現代戰爭使用生化武器,威力巨大!其次當數轟天LEVIN振,雖當時的火炮射程不遠,但可一炮死傷無數,就算高手也近他不得,在武器上是佔優的,威力也不容小覬!第三當數遠端兵器,108將中,小李廣花榮的箭法可算百步穿楊,首屈一指;沒羽箭張清的飛石也威力巨大,曾連打梁山十幾條好漢,其中包括呼延灼,魯智深等一流高手!當然,若用常規武器而近身搏鬥,那盧俊義,關勝,林沖,呼延灼,秦明,董平,武松,魯智深,楊志等均是高手,但和以上三種特殊情況比,混戰中的殺傷力有限!綜上所述,梁山好漢中混戰最厲害的應是精通法術的公孫勝,他在梁山好漢中是神一樣的存在!

  • 3 # 陳闖聞思修證

    盧俊義一定比林沖強,不一定,宋江賺盧俊義上山並非只有他能勝史文恭,而是林沖若勝了,按照晁蓋遺願,林沖就是頭把交椅,宋江當然不想林松做頭把交椅,所以才賺盧俊義上山,而盧俊義沒有根基,肯定當不了老大,這就是宋江的套路。

    論功夫,當屬李師師,皇上啥樣的沒見過,還是被李師師拿下了。

  • 4 # 燭影亂談

    混戰中最厲害的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正常戰爭的混戰,那麼表現最好的自然就是最厲害的;另一種是梁山內部進行一次大混戰,活下來的就是最厲害的。

    戰爭中的混戰

    混戰未必武藝高的就表現一定好,比如沒面目焦挺的相撲很厲害,李逵都不是對手,但如果混戰,他必然死於亂軍之中。

    再有就是法術類的高手公孫勝、樊瑞恐怕沒有用武之地,因為既然是混戰,必定有敵有我,動用法術,一個不慎,恐怕會造成兩敗俱傷,如果把敵人和自己人一股腦全滅了,這就很尷尬了,當然,這確實挺“厲害”,一般人幹不出這事。

    另外,武藝平常但悍不畏死的也稱不上厲害,比如李逵、鮑旭、項充、李袞的組合,他們四個衝陣,自家士卒都不敢上前,因為這四個殺神見人就殺,不分敵我。若是大規模的混戰,這樣的模式前期還好說,但到了中後期,沒有高強的本事作為倚仗,是很難存活下來的。

    最後是特殊手段難以施展,比如凌振、花榮和張清,畢竟無論中距離還是遠距離,張清和花榮的優勢都在鬥將,若是混戰一旦被包圍,花榮或許還能憑勇武衝殺突圍,張清恐怕挨不住多久就會死於亂軍之中。凌振更是如此,他只能躲在後方放炮,若是被近身,被秒殺是大機率事件。

    所以,還是自身武藝和戰鬥特點在混戰中最吃得開。馬戰最強的無疑是盧俊義和五虎大將,步軍魯智深、武松,水軍不在考慮範圍之內,上了岸全是戰五渣。

    個人認為步軍在近距離的肉搏戰中比馬軍有優勢。馬軍的強點在於衝,一旦被圍停,戰鬥力會大打折扣。當然了,文學作品中不乏高手來回衝陣,如入無人之境,但這些都是在衝起來的基礎上,若是立住馬來戰鬥,馬軍和步軍實力相當的情況下,馬軍大機率會戰敗。

    所以相對於盧俊義和五虎將,我更看好魯智深和武松。而這二人之間,我更傾向於武松,原因有兩個。

    一個是魯智深兵器過重,體力消耗必然比武松大,別忘了,吃飽了和餓著的魯智深狀態差得比較多;一個是逆境武松潛力無窮,沒人知道他的上限在哪。步戰加上短兵器雙戒刀,十分適合混戰。

    所以,在對外戰爭的混戰中,個人認為表現最好的會是武松。

    內部混戰

    這樣的混戰有一個前提,就是大家不能拉幫結夥,更不能念什麼昔日情義,心中只存在一個念頭——活下去。

    這樣一來,有兩類人最先就會陣亡,一類是武藝稀鬆的輔助性人員,比如白勝、吳用、宋江之類的,他們在這樣的戰鬥成為炮灰似乎是唯一的可能。

    還有一類就是實力超強的頂級大將,比如盧俊義、關勝之類的,他們必定會被群起而攻之,這就是所謂的“木秀於林風必摧之”。

    那麼什麼人在這樣的混戰中最佔優勢呢?無疑是公孫勝、樊瑞這樣精通道術之人,而公孫勝明顯又強過樊瑞,所以,造成殺傷最大的,大機率是入雲龍公孫勝。

    不過公孫勝能否活到最後卻是存疑的,因為梁山還有一個善於隱藏的人物——鼓上蚤時遷。

    時遷堪稱“梁山竇娥”,功勞無數最終卻只排在倒數第二,他武藝雖然平平,卻有獨特的技能傍身,高來高去,如履平地,同時不起眼,存在感很低。

    如果發生大混戰,他完全可以找到隱藏自己的地方和方法,待大戰結束,塵埃落定之時,突然出現,給予倖存者必殺一擊,從而笑到最後。

    所以,內部混戰,最後活下來的是鼓上蚤時遷。

    綜上所述,兩種不同方式的混戰,個人認為最厲害的分別是武松和時遷。

  • 5 # 葉棟宇的平淡生活

    如果是混戰的話,那就是雙方處於犬牙交錯的糾纏狀態,貼身近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這樣的話,首先,入雲龍公孫勝的法術可能不好使,因為雙方打成一鍋粥,敵我難分,不能精準打擊,如果施法,誤傷是不可避免的!

    其次,慣於使用長兵器的也不好用,雖然一寸長一寸強,長兵器威力大殺傷強,但是混戰時沒有使用的空間,磕磕絆絆的,倒不如一把短刀利索。

    還有善於馬戰的大神們,單挑和馬戰是他們的所長,一旦陷入混戰,如入泥潭之中,縱有天大的本事也施展不開,戰力肯定會大大打了折扣。

    至於小李廣花榮,沒羽箭張清等靠遠距離殺傷的技巧外,近戰混戰也不是他們的特長!

    那麼,在這種情況下,誰才是混戰的王者呢?

    竊以為,非使用短兵器和善於步戰的武松、李逵、魯智深等莫屬了。

    行者武松有豐富的實戰經驗,力大無窮,一對戒刀,潑水不進,砍瓜切菜一般,放眼天下,單打獨鬥,誰也不懼。

    黑旋風李逵的一雙板斧,排頭砍去,玩命相搏,所向披靡,勇不可擋,但是單憑一個人戰鬥,不管不顧,只有進攻,沒有防守,是其命門!

    花和尚魯智深的禪杖雖然是長兵器,但他是步戰高手,禪杖勢大力沉,橫掃一片,避我者生,擋我者死!只是禪杖太重了,用力過猛,縱然天生神力,三板斧過後,恐怕難以為繼!

    還有浪子燕青,腦子好使,善於相撲,短兵相接中也不吃虧!只是靈巧有餘,勇猛不足!

    另外,拼命三郎石秀,沒遮攔穆弘,赤發鬼劉唐,病關索楊雄,解珍解寶兄弟倆也算是好手!可是和武松相比,還是遜了一籌。

    如以團隊論,最看好李逵團隊。

    李達有副手八臂哪吒項充、飛天大聖李袞,還有喪門神鮑旭相助,幾人組成了一個無敵戰隊,簡直就是為混戰而生的!

    兩個盾牌手上陣負責保護打仗不要命的李逵,鮑旭在一旁策應,有攻有守,進退自如,李袞和項充在護衛的同時還可伺機殺敵,簡直就是一輛碾壓一切的重型坦克!見神殺神,見佛殺佛!勢不可擋!

    綜上,竊以為,一旦陷入了混戰,單就個人而論,武松戰力應該排在第一。

    團隊就非李逵團隊莫屬了!

  • 6 # 習慣曾經不習慣的曾經

    盧俊義。河北玉麒麟排名梁山第一估計沒有什麼疑義。盧俊義的武力如同三國中的呂布,大夥公認的全書第一。盧俊義武力之強,僅憑一招生擒史文恭、單挑遼國四王子就可見一斑。事實上,史文恭曾二十回合刺傷“梁山五虎”之一的秦明,而關勝、呼延灼、索超、徐寧四大高手聯手也只與遼國四王子平手而已。

    除了盧員外,梁山誰還有如此大的手筆? 單以武力而論,盧俊義在梁山是一個鶴立雞群的人物。施耐庵筆下的盧俊義,絕沒有與某某人大戰幾十回合不分勝負的場面,往往是二十回合不到,盧俊義就已經把對手解決了(要麼生擒、要麼擊斃)。盧俊義是梁山好漢中為數極少的沒有吃過敗仗的高手之一。

  • 7 # 燈火輝煌回

    當然是及時雨宋江 咯 因為他們怎麼打 最後誰都不會去打他的 那麼多人上梁山都是因為他這個人啊

  • 8 # 綠野萍蹤01

    梁山好漢中,善於混戰者大有人在,比如黑旋風李逵、花和是魯智深、行者武松、拼命三郎石秀等。但是,最厲害的卻是托塔天王晁蓋。為什麼呢?托塔天王有什麼值得誇耀的戰績嗎?

    梁山好漢混戰能力比較

    《水滸傳》中,第一個打混戰的是花和尚魯智深。第四回書中,魯智深在市井中喝得大醉,懷揣一腿狗肉醉打山門,五臺山文殊院無人能擋,於是,“監寺、都寺,不與長老說知,叫起一班職事僧人,點起老郎、火工、道人、直廳、轎伕,約有一二百人,都執杖叉棍棒,盡使手巾盤頭,一齊打入僧堂來”。

    魯智深見這麼多人打將入來,掀翻佛前供桌,撧下兩條桌腳,從僧堂裡打出。書中寫道:“智深兩條桌腳,著地卷將來,眾僧早兩下合攏來”,二百來人手持器械圍攻花和尚,魯智深毫無懼色,一場混戰下來,“兩邊眾人,被打傷了數十個”。若不是智真長老喝住,恐怕受傷的人更多。

    梁山大聚義,一百單八將排定座次後分工,魯智深位居十大步軍頭領之首,其驚人的馬下混戰能力恐怕也是步將中最厲害的了。曾頭市大混戰中,魯智深與武松聯手攻打正東大寨,追殺副教師蘇定,一直殺到正北與楊志回合,亂箭射殺了蘇定。

    江州劫法場時,黑旋風李逵從茶坊樓上跳下,砍翻行刑劊子手,掄起一對板斧直往人多的地方殺。“不問軍官百姓,殺得屍橫遍野,血流成渠,推倒傾翻的,不計其數”,李逵在前面衝殺,晁蓋等梁山好漢在後面跟隨,一直殺到了江邊的白龍馬。

    梁山好漢劫了法場,江州五七千官軍擂鼓搖旗鳴鑼,追殺到白龍馬。李逵大吼一聲“殺將去”,當先殺出白龍馬。這場混戰,梁山好漢只殺得江州官軍屍橫野爛,血染江紅,印證了宋江“他年若得報冤仇,血染潯陽江口”的誓言。

    李逵濫殺無辜該當譴責,但其混戰之猛,卻是梁山少見的。黑旋風單挑能力不行,上陣即喜歡混戰,但李逵的混戰能力在戰場上卻不怎麼樣。書中說,“原來李逵但是上陣,便要脫膊,全得項充,李袞蠻牌遮護”。項充、李袞也是混戰高手,憑藉團牌,飛刀、標槍,殺得史進少華山人馬潰不成軍,將所謂的“神機軍師”朱武打回原形。李逵固然勇猛,沒了項充、李袞的團牌做掩護,曾頭市單獨搶出,就被曾升一箭射翻。

    不過,祝家莊混戰中,李逵沒有團牌遮護,也是趁亂斬殺了與林沖戰平的祝氏三傑老大祝龍。混戰斬將,梁山好漢中也不多見。

    拼命三郎的混戰能力應當強於李逵,大名府跳樓救盧俊義,一把鋼刀“殺人似砍瓜切菜,走不迭的,殺翻十數個”。石秀一手持刀殺條血路,一手拖著盧俊義逃命。可惜的是石秀不認識北京的路,加上盧員外被嚇呆了走不動,“走投無路”被官軍四下合圍。官軍圍住石秀,忌憚他的勇猛不敢上前廝殺,還是眾做公的以撓鉤套索把石秀絆翻,拼命三郎這才被活捉了。

    混戰是相對單挑而言的,單挑斬將再混戰,《水滸傳》中沒有特別突出其他戰將。從這幾條好漢的混戰能力來看,魯智深第一,武松居次,然後是李逵、石秀。項充、李袞聯手,也是梁山一等一的混戰高手。

    《水滸傳》中寫了很多場混戰,但都沒有突出那條好漢在混戰中有十分特別的表現。反倒是第一次攻打曾頭市時,托塔天王晁蓋表現出了驚人的混戰實力。晁蓋超強的混戰能力,梁山好漢無人能及。

    晁蓋帶箭突圍,衝殺三個時辰

    托塔天王晁蓋帶著二十個頭領,五千人馬殺奔曾頭市,誓要蕩平這個金華人霸佔的榷場。曾頭市雖然有《水滸傳》第一高手史文恭,以及副教師蘇定、曾家五虎,但卻以防禦為主,設下陷坑誘敵深入,以此活捉梁山好漢。

    晁蓋急於拿下曾頭市,輕信法華寺僧人中了敵人的埋伏。書中寫道,當夜二更天氣,晁蓋帶著呼延灼、劉唐、三阮等十個頭領,點二千五百人馬,隨兩個僧人到了法華寺。法華寺和尚說,“且待三更時分,他無準備”。聽了半個更次曾頭市打更鼓響,晁蓋便從法華寺出發,前往偷襲。此時,恐怕還沒有到三更天氣。

    梁山軍馬行走不到五里地,兩個僧人忽然不見了,晁蓋情知中計,呼延灼急忙叫從舊路撤退。還沒走百十步,只見四下裡金鼓齊鳴,一望全是火把。晁天王與眾將引軍奪路而走,“才轉得兩個灣,撞出一彪軍馬,當頭亂箭射將來,不期一箭,正中晁蓋臉上,倒撞下馬來”。

    晁蓋中箭落馬,呼延灼、燕順兩騎馬拼命殺散伏兵,劉唐、白勝把晁天王救上馬,往村口殺去。殺到村口,林沖前來接應,這才剛剛敵得住曾頭市的伏兵追擊。兩軍勢均力敵,便陷入混戰,“直殺到天明,各自歸寨”。

    書中交代,晁蓋出兵時,是“春暖之時”,大概是陰曆三月。這個季節天亮,大約在卯時,也就是五點到七點之間。晁蓋是前天夜裡二更半從法華寺出發,路上走了不到五里便中了埋伏,退軍之際,也只轉過兩個彎,晁天王便被冷箭射落馬下。此時,最多是三更時分,也就是二十三點至凌晨一點。

    劉唐、白勝救晁蓋上馬,晁天王帶箭衝殺,直到卯時才結束混戰,進入營帳療傷。從子時到卯時,期間總共三個時辰,合現在六個小時。晁天王帶傷混戰三個時辰,在林沖的接應下殺出重圍,其混戰能力比同時突圍的呼延灼、劉唐等人厲害得多,梁山其他好漢也絕無此驚人的混戰戰績。

    那麼,《水滸傳》中為何以一場突圍戰結束晁蓋的故事,為何把晁蓋的混戰能力寫得如此驚人呢?

    托塔天王原本就是解圍之神

    晁蓋這場混戰,也是晁蓋之死的一大伏筆,在馬上衝殺三個時辰,竟然箭毒沒發,眾頭領也沒見箭傷之處有中毒症狀。直到拔箭、敷上金槍藥後,晁蓋才言語不得,然後中毒身亡。其實,箭上並無毒藥,否則,衝殺三個時辰,哪有不毒發而影響戰鬥力的?假如那枝箭就是毒箭,那就更證明晁蓋的混戰實力梁山無敵了

    其實,托塔天王並沒有死,容與堂本《水滸傳》中寫的是“瞑相而死”。所謂“瞑相”,應當是佛門用語,晁天王只是隱去了本相而已。隱去本相,必定得“重現江湖”。以書中的描述看,梁山的托塔天王是去大名府,與李天王合二為一了。

    《水滸傳》中,借用北宋四京寫大明都城北京,大名府就是北宋的“北京”。曾頭市的“法華寺”,依然在北京的法華寺街。晁天王“瞑相”之後,又是來自北京(大名府)龍華寺的大圓法主來做道場。這一筆,其實寫的是佛門“接引”,《水滸傳》中的兩大托塔天王合二為一了。

    大名府有兩大兵馬都監,即天王李成、大刀聞達。李天王就是托塔天王,托塔天王就是北方多聞天王,也是毗沙門天王。毗沙門天王福德之名聞達四方,故此,大名府就有兩個兵馬都監了。

    《毗沙門天王隨軍護法儀軌》中,有這樣一條“記載”,說的是大石康五國圍困安西城,大廣智(觀音化身,《水滸傳》中多處寫到觀音)奏請唐玄宗祈毗沙門天王解安西之圍。毗沙門天王於是顯聖安西城北門樓,在一隻金鼠的協助下,大破大石康五國之兵。

    這則佛典寫進了《水滸傳》中,智取生辰綱時,晁蓋舉薦白日鼠白勝,就是《毗沙門天王隨軍護法儀軌》中的毗沙門天王和那隻金鼠。因而,托塔天王晁蓋就是梁山的突圍之“神”,混戰最厲害的梁山好漢。

    大名府的托塔天王也是混戰高手,梁山三次攻打大名府,有萬夫不當之勇的李成聞達都沒有出手單挑,全部打的是混戰突圍。尤其是梁山打破大名府時,李成率五百鐵騎保護梁中書突圍,在梁山四員五虎將(除董平外),三員驃騎將,以及李逵、黃信、孫立等人的圍追堵截下,經歷數場混戰,殺出一條血路,逃出了大名府。

    因而,說得更準確一點,梁山好漢混戰最厲害的是托塔天王。

  • 9 # 小橋流水覓人家

    混戰?其實梁山有過幾次混戰,最著名的就是擒方臘的戰役了。

    如果要講混戰中誰最厲害,我要說是黑旋風李逵了,可能有人認為,李逵並沒有什麼武功功底,打仗靠的就是不要命的拼勁、狠勁,可正是因為這一點,才使得李逵在一次次的混戰中勇猛無比。

    可以講李逵就是一頭野獸,拼殺起來,六親不認,殺敵一千自損八百,這句話放在李逵身上最為貼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黑鯊2Pro和iPad Mini5怎麼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