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珠海岸姐
-
2 # 涵媽愛美食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讓我有故事的一道菜就是,西安深夜路邊攤上的菜夾饃。現在想想已經是8年前的事了。那時候我和我的好閨蜜,每天下班都要去那裡吃菜夾饃,後來又認識了我現在的老公,每天還是照常不誤的去吃,有時候半夜不想下樓,想吃了發個資訊,就讓我老男朋友給帶勞,不管多晚他都會火速給送到,哎!現在估計是雷都請不動了。那時候擺攤的是兩個60來歲的夫妻,每天都會在網咖前面賣菜夾饃,攤位不大,但是生意特別的好,每天買菜夾饃的基本都是上網的小夥伴們,深夜餓了,出來吃夜宵。而這個菜夾饃不是說早市上的那種涼拌菜 夾饃,是很多串串菜撒上各種調味料,烤好後用剪刀夾碎,然後把提前準備好的饃饃從中間劈開,根據自己喜歡的口味,在烤饃的內壁抹上香辣汁或芝麻醬,再夾上自己喜歡的烤串,一口下去,別提有多香了。用西安的話就是美的很!西安的朋友們,應該最熟悉這個味道了。一晃七八年沒吃過了。現在想想都滿是回憶
今天我自己在家也簡單做個菜夾饃吃吃。食材和調味料都不是很齊全。但吃起還是不錯的,有滿滿的回憶在。
食材:麵粉500克,酵母粉5克,白糖3克,豬肉300克,青椒,薄豆乾,土豆,火腿腸,大蔥,生薑,小蔥適量。
調味料:食用油,鹽,雞精,黑糊椒粉,孜然粉,辣椒粉,生抽,蠔油,白芝麻適量。
1.將麵粉置入盆中,倒入3克白糖攪拌均勻,取個空碗倒入約30℃左右的溫水,將5克酵母粉倒入溫水中攪拌至溶化,(水溫不宜過高,過高會殺死酵母粉的活性)少量多次的加入麵粉盆中,用筷子攪拌成大絮狀時,揉成光滑的麵糰,蓋上保鮮膜,醒發至兩倍大,用手戳下去不回彈即可。
2.豬肉洗淨,切薄片,放入小蔥,薑片,加入適量的料酒,鹽,雞精,黑胡椒,辣椒粉,生抽,蠔油,孜然粉,澱粉和少許的油攪拌均勻醃製20分鐘。豆乾、火腿腸切片,土豆刮皮洗淨切片沖掉澱粉備用,,青椒洗淨去蒂切塊,大蔥切段備用。
3.調烤素菜料汁,碗中加入少許的鹽、雞精、孜然粉、白芝麻,鍋中倒油,放入大蔥段炸至焦黃撈出,熱油潑入碗中,攪勻備用。
4.面板撒上薄薄的一層乾麵粉,將醒發至2倍大的麵糰放入面板中,揉至3分鐘進行排氣,再將揉好的麵糰揉搓至長條狀,用刀切至大小均勻的小劑子,撒上薄薄的一層面粉,(防止粘連)用手掌輕輕壓至圓餅狀,用擀麵杖順著一個方向擀成厚薄約0.5釐米均勻的餅皮,蓋上保鮮膜醒上15分鐘。
5.開啟電餅鐺,涮上少許的油(可不刷油)預熱3分鐘,將醒好的餅皮放入電餅鐺中,表面刷上少許的油鎖住表面的水份 (防止餅皮太乾)調中火烙至兩面金黃即可出鍋。
6.電餅鐺刷油,預熱3分鐘,將醃好的肉片下鍋烤至熟透盛出,再分別下入素菜豆乾、火腿腸、青椒、土豆片烤至微微變軟時,用刷子刷入提前調好的烤味汁。烤至兩面熟透盛出。
7.將烙好的餅子用刀輕輕劈開,夾入烤好的菜,有肉又有菜,吃起別有一番風味。
-
3 # 你不知道我多傻
準確的說不是菜,是一種甜食:粽子。那年在鞍山東四一個狐狸廠做廚師。端午節頭天晚上發生盜竊,幾隻狐狸種丟了,廠裡報警後警察做了筆錄就走了。端午節大傢伙很沮喪,以為老闆家沒心情過節了。老闆娘上午招呼大夥包粽子,還耐心的手把手教我,一邊跟大夥說:今天讓李子炒菜,咱們吃點粽子別想家,好好幹哈。那時候的狐狸很貴,老闆娘依然讓大夥兒該咋樣還咋樣,她那種笑容暖暖的,舉手投足間的模樣讓人知道:悲傷不露與色,從容才是富貴的風度。
-
4 # 李老根2017
《山珍野味》
我之一生,無論廣卅的白天鵝,深圳的國貿大廈,上海的希爾頓,北京的燕京,王府井,好吃好喝的大牌廚藝,都是享用過見識過了的。商業活動的需要,什麼東北菜系的大拉皮,新彊伊犁哈薩克人的帳篷烤鮮羊,重慶的滷水煮山兔,西安夜市的電石燈下小拼盤,該吃過的吃過了。不過要說那一道菜能讓自想起一個什麼故事,還真沒有過。倒是小時候一些野歺式的經歷,尚可拿它們當故事講一講。
十三歲時,我正式失學。十四歲,我決定不再上學了,要去闖闖世界。便跟哥哥和村裡的大人們去山裡趕集。買些山貨來倒手,賺些錢幫助母親解決些家裡油鹽醬醋燈油錢。於是開始做些小買賣:或擔幾十斤黃豆,或收購一擔葵花籽,或買幾袋豬毛。有點經驗和本錢後,便轉而販賣山裡的半大肥豬。因為豬自己會走路,不用著挑也不用手抬,它自己會走。對自己來說比較省力。買的時侯盯著它不停地屙屎拉尿,拉空了肚子才買。賣的時候只給它極幹極乾的豬食吃,水份越少越好,讓它少拉屎,就能賺斤兩上的寸頭錢。
通常出遠門,我都會悄悄準備幾件防身仗膽的小武器:一把哥哥去藏區回家來送給我的非常鋒利的小刀,一個我自己做的能把抓小雞的老鷹或鷂子從天上打下來的橡皮彈弓,還有一根二三尺長短,捏在手裡沉沉甸甸異常結實,一棒可把狗頭打碎的檬子木棍。心想山裡倘使遇到打架,隨便一樣傢伙操起來就可得心應手使用,而絕不會吃虧。此外,便是母親為我預備的一隻小竹簍,裝著一口雙耳有蓋的鍋兒,兩隻洋瓷碗,一包點火的火柴。配上一升白米,幾掇鹽,幾塊幹豆腐或用紙包好的鹹豆鼓,便隨大人們一道或跑單幫地往一二百里山路出發而去。
有道是:要想當陰陽,學會趕鄉埸。風水先生給死人號墳地混飯吃,都是最喜趕鄉場的。走多了,哪裡有好風水,腦子全記著。因此大人們又說,誰想學看地,跟豬做一對。你趕豬走路,那牲口總是哼哼唧唧,一路走一路東聞聞西嗅嗅的拱土,永遠的不緊不慢,不慌不忙,你不是得將就著它?於是豬慢吞吞走,你不也慢吞吞看山看水,於是沿途哪裡有什麼好看的風光,哪裡又有條小溪,什麼地方有個避雨擋風的山洞,便搞得清清楚楚了。所以每次從斯拉河水流洶湧的渡口一離搬上岸,我就像猴子一樣穿梭在那高不見頂的大山灌木叢小路里。而一旦買下了牲口,往回家走時,可就由不得自己放開性子走路了。因此邊走,邊和同伴們說笑唱山歌,講些下流的渾段子。豬走累了,不肯走了,便是我們趕豬人生火做飯吃的時候。三塊石頭一架,點燃柴火,把鋁鍋兒往小溪裡涮一涮,淘好米煮上飯,三兩個夥伴就你去揪野菜,我找野蔥拌豆豉,一頓野歺便做成了。
由於家裡吃不起豬油,我們在家裡吃飯肚兒非常寡淡,趕豬時更不用說,整天走山路,光吃素菜弄得腸胃裡丁點兒油水都沒有。心裡老想要是哪次買賣好,賺大了錢一定要搞頓肉好好幹一頓。於是大家就開始商量,怎麼在下一場趕集時,弄點肉來開一次渾呢?結果一商量,三個小夥伴就各自下了保證,不管採用什麼辦法,下一場一個人湊一隻雞,一隻鴨或一隻鵝都可。大家互相擠了眼晴了後,全都笑翻到地上去,那就是偷。
決定要打平火,三個少年就分頭去準備。到了下一次趕集時,猴莊的一個叫八桂的,帶了只殺好,褪了毛的雞來,新寨的花狗拿了只褪了毛,卻不見腦袋的鴨子。集合時,他兩個問我說"你的份兒呢?”我說"沒有,我家既沒雞,也不養鵝。" " 那你吃雞巴呀!" 。“ 我不吃,看你們吃,得了吧。" 於是三個人罵罵咧咧,又朝斯拉河對岸的大山裡進發。路上,我問他們倆怎麼那一隻鴨子會沒有腦袋?八桂說,你問他。他指定花狗。花狗卻一個勁扯眉扭眼壞笑。“他牛操的狠啊,人家一大群蛋鴨,沒人看管,不小心遊到他家田裡,狗日的揚了可以剃鬍子的鐮刀撲進鴨群去,嗨,只一下,那隻鴨子的腦瓜就飛出去一丈遠。可憐那母鴨,哎呀,伸著個噴血的脖子,飛跑了十幾步,才一頭栽下去……"我聽了也覺得媽的花狗夠狠。便向他們解釋說,“放心,我的份,不會比你們少。我會湊一個實在的。” 結果到過了斯拉河的擺渡船,我就叫他們把帶來的雞鴨取出,我拿小藏刀分別往有血水的地方割了兩塊,把小揹簍請他們背了,然後頭也不回就朝前路的一片大林子奔去。
約莫飛跑了六七里地,知道那兩小子要好一陣才能趕上我了,我就把彈弓,口袋裡的小石頭拿在手上,找一處錦雞,野雞,斑鳩經常出沒的林子藏起來。哎呀,彝族人的大山裡,那飛禽走獸真叫多。我一貓進林子,那些畫眉鳥,黃豆雀,好像早就發現了我似的,一陣撲楞楞的驚叫,全都飛走。倒是兩隻長尾巴的三楂子,還在離我老遠的一棵大樹椏上,跳著,蹦著。反正這會子任什麼雀烏,都不會來了。我便開始布餌,用細麻線把兩塊有血腥味的雞鴨肉拴了,捆在一棵碗粗的樹上。然後完全爬到草叢裡,只待那些饞嘴的野物進入我彈弓的射程。結果你說怎麼樣,山楂鳥沒飛來,倒是一大群錦雞,不知怎樣就嗅到了肉味,一點防備都沒有便飛來一上一下圍著那肉餌就是一陣亂啄,我想媽的,這麼多,我可以彈無虛發了,結果一弓打去,只聽咯嘎一聲,就有一隻中彈落下,其餘的還沒飛遠,我就像子彈一般飛了過去,抓住了那隻羽毛非常漂亮的獵物:它的一支翅膀直接讓我的弓矢打斷了。但見血淋淋錦雞地睜著兩隻綠眼睛可憐巴巴打量我。" 對不住啦!漂亮的小東西……"我說“遇上我,只能怨你運氣不好”
三個人匯合後,我向他們上繳了該我出的分子物。八桂和花狗一看是隻野生的大錦雞,自然不會再有什麼話說。然後一路無話,商量了進入集市趕緊成交生意,太陽當頂前一定把豬買了就往回趕,過了大渡口就埋鍋造飯,大塊吃肉。於是未到下午,我們三人就各自趕著買下的四頭豬往回走。到了一個地名叫巖口壩的小村落處,我們燒了兩堆火,一堆用來煮雞,一堆用作燒飯。先把錦雞燙了抜淨羽毛,在農家村外的水井邊剖了,將那無頭鴨一道兒在石板上剁成塊,用食鹽狠勁在鮮肉上搓揉,讓它入味,淹上一陣子,濾盡血水,便進入用木棍穿了在柴火上烤的程式。我不喝酒,可是八桂和花狗自買了一壺土製酒,三個人便一邊煮雞燒飯,一邊燒烤喝起酒來……痛快極極了!痛快極了。開始兩個狗東西還嫌我的份子個頭小,到吃的時候,卻雞鴨都不吃,都來搶吃那野味……
這一頓,我們一直從太陽偏西吃到日落時分,兩個夥伴有些醉了,其中一個就提出今天媽的不走了,就在這巖口埧的小村落外歇一夜,明天再走……我知道他們倆是要睡一覺,再爬起來生上大火賭一晚紙牌。我也好久沒打J0k了!那就玩吧,老子陪你們,我說一一
若干年後,當我為了商業業務住進那些金碧輝煌的四星,五星級大酒店,好多過往的事兒全忘到爪哇國去了,唯獨少年時那些經歷一件也忘不去,彷彿還是昨天才發生過的故事一樣!
-
5 # 青城放翁
魚香肉絲。記得還是八十年代,我哥上高中我上初中。家裡有兩個吃"長飯”的人,可怕不?每次媽媽端上魚香肉絲上桌,靜靜看我哥倆吃,每次都說自己吃過了或不想吃。我們不明就裡,風捲殘雲。。。三十年過去,老媽媽慈祥地說,不是不愛吃是當年不夠吃。。。淚奔
-
6 # 73神牛
讓我有故事的一道菜,看到這個問題。不由想起小時候的一件事:
我是70後。上小學的時候,學校旁邊不遠有一家國營飯店。那時候飯店不像現在,滿大街都是,各種風格口味的都有。而且只要有客人,幾點也不關門。
那時候的飯店,只在中午的飯口和晚上開。到點就關門!
每天放學雖然飯店不是回家的必經之路,但我和幾個同學繞道也要從那飯店門口過一下。就為了聞一聞館子味,有時候也隔著櫥窗往裡望一望。看看裡面的大人都吃些什麼?然後心滿意足的嚥著口水,揹著書包回家。一路上和夥伴們探討著,哪道菜會好吃。當時記憶最深的,就是他家的紅亮誘人的醬大骨。
那時候學校一到冬天,班級都要生爐子取暖。所以學生都有任務,每人交幾斤松樹球,以備冬天引火用。當時學校有專門的活動,上山摘松球。一般幾人一組,摘夠了回去交差。
那次也是和幾個要好的同學,一起去摘松球。一個同學不小心,從樹上掉下來,當時就不會走路了。沒辦法我和另一個同學,輪換著摻著他下山找老師。
老師領著去的醫院,也就是崴了腳。包紮完了,天已經黑了。我陪著老師送同學回家,路過那個飯店。老師看看手錶說:“到飯口了,領你倆進去吃點。”
你說當時多不懂事,直接進去就要大骨頭。我倆啃的那個香啊!不像現在飯店賣大骨頭,還有手套,吸管什麼的。那時我倆直接上手,用嘴吸,用筷子捅骨髓,吃的是滿嘴流油。老師竟然只在一邊看著我們吃,他幹吃米飯。
大骨頭啃完了,用那骨頭湯把飯一泡。小學三年級的我,竟然就了兩碗米飯一共八兩!
這麼多年過去了,那一頓醬骨頭一直懷念在心。大骨頭現在也是我家的最愛,別人買棒骨為了熬湯。我買棒骨就一個字“醬”,而且一週基本保證一次。
絕不是忘恩負義啊!當時太小不懂事,那老師姓什麼我都忘了,就記得他教我們語文。所以對教語文的老師,我是一聽就肅然起敬的,雖然我語文學的不咋地。但讓我兒子必須學好語文!
回覆列表
讓我有故事的一道菜就是排骨蒸南瓜.真的是很有刻骨銘心的故事.
雖然是一道排骨蒸南瓜的菜,但是這故事永記在心裡.好吧,我覺得回到家就很喜歡做自己的美食.冰箱裡就有2條排骨,但是配菜沒有,這時想到樓頂自己種的南瓜,於是就跑上樓頂摘南瓜,天啊,這麼大的南瓜我剛好是動過手術的人抱起這麼大的南瓜,這時感覺到自己力不從心啊,但是為了做好美食,我堅持的把南瓜抱進屋開始製作,用盡全身的力氣把南瓜砍成幾小塊,最後取一小塊出來作排骨蒸南瓜.
清洗乾淨切成小塊放盤中備用,又開始用力把排骨砍成小塊清洗乾淨,再調好味醃製15分鐘後,再將醃製好的排骨倒入南瓜面上鋪平湯汁也淋在南瓜裡面,放進鍋裡蒸20分鐘就可以出鍋了,香噴噴的排骨蒸南瓜的香味撲鼻而來,非常入味的南瓜吸收了排骨湯汁,全家人都吃得光碟.
但是這道排骨蒸南瓜的菜讓我記住刻骨銘心的故事,那天我已是全身無力,手腳都很軟,可能是不可以站時間太長,對於一個病人來講實在是太累,然後好幾天的臉色都是蒼白的,最後還是停住了煮飯,好好的休息.不管是做每道菜都是要付出的,在付出中感受到家人的好評和贊同,所以讓我有故事的這道排骨蒸南瓜的菜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裡,永不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