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58196352
-
2 # 文字加工廠
孝莊不入昭陵原因之一
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孝莊太皇太后薨逝,享年七十五歲。熟悉清代後陵規制的人就要問了,一般死的比皇帝晚的皇后要在皇帝陵墓外面修建專門的後陵,可孝莊並沒有。她的陵墓非常特殊,是修建在了孝陵紅牆外。原因呢?有人說,是因為孝莊下嫁了多爾袞,改嫁了的人怎麼還能和前夫葬在一塊兒呢?然而,這是真事兒嗎?
光緒年二十七年(1901年),史家章太炎將南明張煌言的手抄本《張蒼水集》排印出版,裡邊有首詩是這麼寫的:“上壽觴為合巹尊,慈寧宮裡爛盈門。春宮昨進新儀注,大禮恭逢太后婚。”這下不得了了,孝莊居住的慈寧宮大婚,還明確地寫出了是“太后婚”,就因為這詩,孝莊的名節開始不保了。這張煌言又是什麼人呢?他怎麼對皇家秘事這麼瞭解?
那就翻翻史料吧,一翻不要緊,原來這人和滿清是死對頭!他是梁羽生小說裡極度讚揚的抗清義士!他是南明魯王政權的主要成員,他組織的義師和鄭成功的大軍一樣都是東南沿海的主要抗清力量。康熙三年,張煌言抗清失敗,於是,他跑到一座小島上藏了起來,可清軍還是不依不饒,硬是扮成和尚上島把張煌言逮了並處死。說到這兒,大家都明白了吧,這人和清廷可謂是血海深仇,如梁羽生小說裡的天山一脈一樣,諸如乾隆之類在他們眼裡那都是猥瑣小人。
仔細看這首詩,張煌言在清軍入關以後就一直在南明抗清,他怎麼會知道千里之外的北京發生了什麼事?難不成有網路、大哥大?再說,即使孝莊結婚,也不會給南明發一張請帖吧。還有,慈寧宮這個建築比較破舊,順治十年修葺一新,孝莊才搬進去住了,然而,多爾袞兩年前就已經病死了。一朝太后喜氣洋洋嫁給一個死了兩年的人,還賓客盈門,這不是笑話麼!
還有人說了,孝莊沒嫁給多爾袞,那為啥順治要叫多爾袞皇父?本來不是皇叔嗎?沒錯,福臨即位的時候,年紀很小,自己即位又是多爾袞出了大力氣的,那時候,睿親王多爾袞和鄭親王濟爾哈朗兩個人都攝政,小福臨便稱呼叔叔為“皇叔攝政王”。後來,多爾袞打敗李自成,趾高氣揚起來,在他眼裡,福臨就是個小屁孩,於是,順治五年,擺佈著福臨叫他“皇父攝政王”。福臨可是老大不願意的,憋了一肚子氣,要是他母親孝莊再嫁給多爾袞,福臨不得氣爆肚皮才怪。所以,叫“父”的可不一定就是“父”了,周武王稱姜子牙為“尚父”可不代表武王真認了子牙做爹爹。
在清代的各種史料中,壓根兒沒提孝莊下嫁一事。這麼看,孝莊下嫁多爾袞也就是一個緋聞而已。
孝莊不入昭陵原因之二
下嫁多爾袞是個桃色新聞,那到底是什麼原因使孝莊魂歸北京而不是盛京呢?這裡還有一個傳說——莊妃託夢。
有民間傳說,孝莊太皇太后去世後,她老人家一手帶大的康熙不忍心讓祖母漂泊異鄉,於是下令將祖母靈槨移往盛京與太宗皇帝合葬。等到孝莊小祥(喪後一年為“小祥”,二年為“大祥”)一過,一百二十八名槓夫抬的大靈轎便浩浩蕩蕩出發了,從北京東直門一路東去。要說這些轎伕都是萬中選一的好手,身子骨兒都“剛剛”的,可剛到遵化孝陵大紅門前,這裝有孝莊棺槨的靈轎就突然變得特別沉,把百十個轎伕壓得直冒煙兒,整個轎子也不停地晃盪起來,難不成老祖宗想歇會兒?主管王大臣心裡七上八下的,趕緊下令暫歇。
過了一會兒,估摸著歇夠了該上路了,於是傳令啟程,可奇了怪了,這一百多個大漢愣是抬不起孝莊的靈轎!“一、二、三!嘿!起!”主管王大臣著慌了,趕忙揮動手中的法鞭,不停吆喝,可是那轎子就是紋絲不動!這是咋回事兒呢?抬轎子的漢子們開始竊竊私語,誰都不敢拿主意,主管王大臣一跺腳:“趕快報給皇上知道。”
很快,康熙知道了這件事情,他把文武大臣都召集了起來,詢問此事,這可是關係到孝莊老祖宗的事情,大臣們先是裝模作樣議論一番,然後集體搖頭說“臣惶恐臣不知”。康熙一想,也對,大臣們也不是啥通天神仙,怎麼能知道呢!悶悶不樂地散了朝,康熙茶飯不思,他的祖母是他最尊敬的人也是最親的人,想著孝莊以前慈愛的教誨,康熙不知不覺睡著了......
忽然,在他眼前出現了一片祥雲,還伴隨著美妙動聽的仙樂,雲霧繚繞中,一個身影慢慢出現,康熙定睛一瞧,呀,是皇祖母!不禁熱淚盈眶,趕忙跪下叩頭。孝莊對他說,自己實在捨不得和兒子孫子離得太遠,因此不想去千里迢迢的盛京和皇太極團聚了。“我的棺槨停在我兒子的陵墓外面,就在那裡給我下葬吧!”說完,孝莊飄然而去。驚醒後,康熙記起了這回事,就下令在祖母靈柩停下處,修建了昭西陵。
回覆列表
孝莊在死前交代不與皇太極合葬,按道理說她是皇太極的皇后,理應死後在一起,但她為何不願意呢?很多人猜測,是因為她當初帶著年幼的兒子入關時與多爾袞發生了不明不白的關係,多爾袞放棄了自己做皇帝的機會,心甘情願地輔佐順治,不得不讓人想多。所以孝莊可能覺得自己無臉面對丈夫,所以單獨建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