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天家無父子,皇權下的親情不能以尋常人的尺度揣度。兄弟相殘,父子相殺在歷史上屢見不鮮,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時代,下面就舉幾個活生生、血 淋淋的例子。
父子相殘是相對的,有父殺 子,也有子弒 父,咱們長幼尊卑按順序來,先說父害子——
晉獻公生太子申生,又有寵姬驪姬。驪姬自然想為自家兒子鋪路,便想著法兒陷害太子。
有一回獻公出去打獵,驪姬就託詞對申生說: 我昨天夢見你母親了(齊姜),你該去祭奠她一下呀。
申生傻小子沒心眼,就出城去曲沃祭祀,帶了祭肉回來給獻公。獻公打獵未歸,驪姬說我給你保管吧——這一保管不得了,好好的酒肉,等到獻公回來變成有毒的了。
獻公第一杯酒祭天,一杯灑下去,好嘛,地上鼓起一個墳大的包; 二杯酒拿狗試驗,狗死了;三杯酒讓侍僕喝,侍僕又死了。
晉獻公眼睛瞪得像銅鈴,申生眼裡閃爍著驚恐的光明,這還咋玩兒啊,百口莫辯了,跑吧!就跑到了新城去。
也有人勸申生說你為什麼不辯解?傻小子說的有意思:我爹離不了我小娘啊,我要是為自己辯解,驪姬就會有罪,那我爹就吃不好睡不好了,到那時我就真有罪了——傻不傻?傻,當然,真實情況更可能是他沒有能力自證清白,以驪姬收買大臣,陰謀毒計這份心計,也不是柔弱白蓮花,說了也白搭。
不久之後,走投無路的申生在新城自縊而亡。
如果你還不能理解他為什麼不逃亡他國,非死不可,那麼繼續看接下來這個故事——
幸福的太子各有各的幸福,不幸福的太子理由都一樣:有一個不靠譜的老爹。
晉獻公不過是寵了一個蛇蠍女人,衛國這位倒好,先是和小後媽夷姜私通生下公子急,等公子急娶媳婦,又看上了新娘子宣姜納入囊中。於是可憐的公子急,一生沒逃過羞恥與錯位的魔咒。
宣姜很快給為衛宣公生下了公子壽和公子朔。全天下的後媽都一樣,都想著給親兒子鋪路。
宣姜計劃著毒死差點成為他丈夫的公子急,還給宣公吹耳邊風,拍拍臉說:我和子急這個關係,他這個年紀,我這個歲數,有會說的不會聽,跳進黃河洗不清,我得顧及——這個呀!
宣公一聽,居然覺得主意不錯,拍拍屁股說:確實,你那個比我這個了重要多了。
可這訊息被公子壽聽見,趕去勸說子急快跑,子急又一個傻小子,來了句“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把他弟弟氣得,直接拿酒迷暈了他,代替他去與使者接頭,被殺當場。
他本想用這樣的方式保住手足,沒想到子急醒來後得知子壽已死,大為懊喪,自己跑到殺手那裡大喊:“你們要殺的人是我,來呀你們來呀!”
千里送人頭,卒。
有多少人看到這一段,被公子急的愚孝恨得牙癢癢?可是細想,他這反常的舉動僅僅是因為愚孝懦弱嗎?回想公子急的身世,生而不倫,妻子又被父親搶走,那種羞恥的原罪恐怕一直紮根在他心裡深處。他可以逃,可是對現實失望的他已經不想那樣做了。
後世有詩《二子同舟》,紀念兩位公子的手足深情。公子急固然冤枉,但我更替子壽不值,不知他在九泉之下,會不會感慨:終究是錯付了……
說完了父殺 子,該調過來看看,畢竟自古以來最大的大逆不道,當屬欺師滅祖無君無父。
楚國這位太子商臣是個很茬兒,生來眼如毒蜂聲似豺狼,看著就是兇相。
大臣勸楚王不要立其為太子,可自家孩子再醜也是寶啊,楚成王力排眾議,立商臣為太子,結果沒過幾年,又看小兒子像寶了,想改立公子職為太子。
商臣這下不幹了,他是什麼人?一身反骨,不能讓份兒啊!帶兵就把老爹寢宮給圍了:沒別的,您給我讓讓地,到了地下,我再好好伺候您老人家。
楚成王見這狼崽子殺心已下,沒辦法,說臨死沒別的要求,就想吃口熊掌,成不?
為何要吃熊掌?因為熊掌難熟,烹飪時間長,成王想以此緩兵等來救援。
可都是一個食堂吃出來的,商臣怎麼會不清楚這點伎倆?二話沒廢,手起劍落。
一代君主,卒。
春秋是禮崩樂壞的伊始,從上面的斑斑幾例窺見,繼承法的混亂固然是導致這些慘劇的原因,但父子天家的關係,本來就有其爭權奪利的特殊存在性。
事父幾諫,不上天子之家。
因為先論君臣再論父子,因為摻雜了掌天下的權利燻心與整個朝庭的黨派糾葛,所以從一開始就摘不乾淨了。
只能說,生生世世莫生帝王家。還有,當爹的有時候混,可弟弟勸的話,得聽啊。
所謂天家無父子,皇權下的親情不能以尋常人的尺度揣度。兄弟相殘,父子相殺在歷史上屢見不鮮,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時代,下面就舉幾個活生生、血 淋淋的例子。
父子相殘是相對的,有父殺 子,也有子弒 父,咱們長幼尊卑按順序來,先說父害子——
晉獻公 | 這倒黴兒子給我下毒,弄死就弄死吧晉獻公生太子申生,又有寵姬驪姬。驪姬自然想為自家兒子鋪路,便想著法兒陷害太子。
有一回獻公出去打獵,驪姬就託詞對申生說: 我昨天夢見你母親了(齊姜),你該去祭奠她一下呀。
申生傻小子沒心眼,就出城去曲沃祭祀,帶了祭肉回來給獻公。獻公打獵未歸,驪姬說我給你保管吧——這一保管不得了,好好的酒肉,等到獻公回來變成有毒的了。
獻公第一杯酒祭天,一杯灑下去,好嘛,地上鼓起一個墳大的包; 二杯酒拿狗試驗,狗死了;三杯酒讓侍僕喝,侍僕又死了。
晉獻公眼睛瞪得像銅鈴,申生眼裡閃爍著驚恐的光明,這還咋玩兒啊,百口莫辯了,跑吧!就跑到了新城去。
也有人勸申生說你為什麼不辯解?傻小子說的有意思:我爹離不了我小娘啊,我要是為自己辯解,驪姬就會有罪,那我爹就吃不好睡不好了,到那時我就真有罪了——傻不傻?傻,當然,真實情況更可能是他沒有能力自證清白,以驪姬收買大臣,陰謀毒計這份心計,也不是柔弱白蓮花,說了也白搭。
不久之後,走投無路的申生在新城自縊而亡。
如果你還不能理解他為什麼不逃亡他國,非死不可,那麼繼續看接下來這個故事——
衛宣公 | 我搶了兒子的媳婦,好尷尬呀,沒辦法,把兒子弄死吧幸福的太子各有各的幸福,不幸福的太子理由都一樣:有一個不靠譜的老爹。
晉獻公不過是寵了一個蛇蠍女人,衛國這位倒好,先是和小後媽夷姜私通生下公子急,等公子急娶媳婦,又看上了新娘子宣姜納入囊中。於是可憐的公子急,一生沒逃過羞恥與錯位的魔咒。
宣姜很快給為衛宣公生下了公子壽和公子朔。全天下的後媽都一樣,都想著給親兒子鋪路。
宣姜計劃著毒死差點成為他丈夫的公子急,還給宣公吹耳邊風,拍拍臉說:我和子急這個關係,他這個年紀,我這個歲數,有會說的不會聽,跳進黃河洗不清,我得顧及——這個呀!
宣公一聽,居然覺得主意不錯,拍拍屁股說:確實,你那個比我這個了重要多了。
可這訊息被公子壽聽見,趕去勸說子急快跑,子急又一個傻小子,來了句“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把他弟弟氣得,直接拿酒迷暈了他,代替他去與使者接頭,被殺當場。
他本想用這樣的方式保住手足,沒想到子急醒來後得知子壽已死,大為懊喪,自己跑到殺手那裡大喊:“你們要殺的人是我,來呀你們來呀!”
千里送人頭,卒。
有多少人看到這一段,被公子急的愚孝恨得牙癢癢?可是細想,他這反常的舉動僅僅是因為愚孝懦弱嗎?回想公子急的身世,生而不倫,妻子又被父親搶走,那種羞恥的原罪恐怕一直紮根在他心裡深處。他可以逃,可是對現實失望的他已經不想那樣做了。
後世有詩《二子同舟》,紀念兩位公子的手足深情。公子急固然冤枉,但我更替子壽不值,不知他在九泉之下,會不會感慨:終究是錯付了……
楚子商臣 | 說個笑話,我老爸要吃熊掌說完了父殺 子,該調過來看看,畢竟自古以來最大的大逆不道,當屬欺師滅祖無君無父。
楚國這位太子商臣是個很茬兒,生來眼如毒蜂聲似豺狼,看著就是兇相。
大臣勸楚王不要立其為太子,可自家孩子再醜也是寶啊,楚成王力排眾議,立商臣為太子,結果沒過幾年,又看小兒子像寶了,想改立公子職為太子。
商臣這下不幹了,他是什麼人?一身反骨,不能讓份兒啊!帶兵就把老爹寢宮給圍了:沒別的,您給我讓讓地,到了地下,我再好好伺候您老人家。
楚成王見這狼崽子殺心已下,沒辦法,說臨死沒別的要求,就想吃口熊掌,成不?
為何要吃熊掌?因為熊掌難熟,烹飪時間長,成王想以此緩兵等來救援。
可都是一個食堂吃出來的,商臣怎麼會不清楚這點伎倆?二話沒廢,手起劍落。
一代君主,卒。
總結春秋是禮崩樂壞的伊始,從上面的斑斑幾例窺見,繼承法的混亂固然是導致這些慘劇的原因,但父子天家的關係,本來就有其爭權奪利的特殊存在性。
事父幾諫,不上天子之家。
因為先論君臣再論父子,因為摻雜了掌天下的權利燻心與整個朝庭的黨派糾葛,所以從一開始就摘不乾淨了。
只能說,生生世世莫生帝王家。還有,當爹的有時候混,可弟弟勸的話,得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