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職場Tav
-
2 # 這個吃貨有點兒帥
離家八年,每年固定在五一、中秋和春節回去。我媽都會提前打來電話,問我想吃啥,然後把到家之後的一日三餐,安排的明明白白。
八年也許對年輕人不算什麼,可對於老人家來說,卻顯得太過漫長,也是在這八年裡,我媽給我做的飯越來越單一,可嘮叨的話卻越來越多:從好好吃飯好好工作,再到什麼時候成家,誰誰家的娃兒都會跑了~現在想想,蠻虧欠她。
只是,再給我一次機會,我應該還會出來的吧,畢竟外面的世界才是最精彩的!
-
3 # 明媚花開
媽媽的飯菜,總是一種召喚,一種記憶。對於我而言,除了飯菜香外,還有媽媽無時無刻的回去工作的暗示。某某某工資又漲了。
老家是個四線的小縣城,媽媽一直想把我安排回醫院,從最開始的護士,到醫院藥房,到財務科等等。在她看來,醫院工作輕鬆穩定,離家近,我們家就住在醫院家屬院裡。更重要的是,在媽媽看來,醫生,教師,銀行三大工作才是最穩定,最體面的工作(這是小縣城一種通用價值觀念吧)。
在外面這麼多年,可能很享受在外獨立生活吧,一開始是很拒絕媽媽的安排的。老媽方式也由開始直接提要求回去上班到現在引誘我,表弟就是高中畢業,什麼技術都沒,進去從普通維修工做起,到現在,在我們那邊置了房,娶了個醫生老婆。現在準備要孩子了。
其實,隨著年齡增大,我越來越喜歡小縣城的歲月靜好。真的,常常回家幾天,感覺好單純,每天就是吃吃吃;這種家人圍繞的歲月靜好更是極具誘惑。
但如果重來一次,我會選擇麼?我想在年輕的時候,我還是會選擇在大一點的城市來闖蕩一下吧,也許會沒有成就,但是所有的經歷不都是一種調味劑麼,最終調出一道我這樣的菜。
The End
-
4 # 隨想匯
看到這個問題,我正好在回工作地方的路上!過年離家就再沒回來!如果再給我次機會我會選擇再離家進的地方上班!
畢業十多年了,一年最多回家兩次!有時看著人家說,算算你還能陪媽媽多少天?有些人一算竟然只有幾十天陪在媽媽身邊!媽媽在老去,而我們給她的卻不多!
離家太遠有個事情也沒人照顧,真的很無助!如果後期就剩下一個老人的話,最好接著老人一起住!
回家時聽說一個老人去世了,兒子回來發現時都臭了這至少一週沒回家了!可是想想我們自己多久回家一次呢?但至少要保證每天通話,這樣至少知道老人的情況!
如果真的很想吃媽媽做的菜,那就多回家陪陪她吧,她更想你!兒行千里母擔憂……
-
5 # 山東亞聖食品
小時候愛吃家鄉的瓦罐魚,後來工作離家太遠,也就吃不到了。後來在工作的城市也發現了亞聖齋瓦罐魚的身影。吃一口瓦罐魚彷彿就回到了家鄉,回到了母親的身邊
回覆列表
這些都是因人而異,任何拋棄背景條件談選擇,都是偽命題。如何選擇更明智呢?
幾個方面考慮:
1,看當地的可利用資源
舉個例子:我有一個同學,家裡都是在教育系統工作,她當時考大學直接選擇了本省的師範學校,畢業後順利回到所在市工作,發展的非常好,而她的同學卻有很多因為沒有背景,進入不了學校。
所以要看你家族中的可利用資源,可以為你提供的便利條件都集中在哪些行業,哪些地方,尤其是城市越小,關係網的作用越大。(這屬於社會常情)
2,看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
像第二個例子中就比較明顯,大家都傾向於去到更發達的城市工作和生活,因為工作機會更多,更傾向於公平,如果是上海本地人,是不太願意去外地發展的,或者選擇的範圍基本還是在一線城市,也有的乾脆出國。
如果你在這樣的一線城市長大,估計就想去偏遠地區體驗生活的機率會小一點,但如果你在18線小城市,或者貧苦農村長大,為了更好的學習環境和工作環境,出來的意願也會更強,那意味著你擔負著改變家族命運的使命。
3,看個人的長久追求
這一條是最重要的,我也見過家在農村,卻安貧樂道的生活著,絲毫不羨慕大城市的花花綠綠的人。
要思考兩個重要的問題: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你想過什麼樣的生活?
所以,你勾畫出來的未來的生活,直接決定你現在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