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武威王
-
2 # 農業觀察員
這樣編整一下可以嗎:
相遇
山中景趣君休問 ,
廬前相遇若相識?
閒坐就茶籲過往,
求得秋日再相聚。
-
3 # 俊宇手記
山中景趣君休問
(這麼好玩的地方,你居然不讓我問)
花間香馨伊莫聞
(你不告訴我,那我也不給你聞 ( ̄Д ̄)ノ)
-
4 # 將心向明月
上聯:“山中景趣君休問”其實是元好問《前高山雜詩》裡面的一句詩,“山中景趣君休問,谷口泉聲已可人”意思是山上的美景你不需要打聽,光是在山谷的泉聲就能夠打動你。
既然題主把它單獨拿來當上聯,其實也不是不行,只是這好像有點破壞詩詞的美感,喜歡喝酒的可以說:
上聯:山中景趣君休問
下聯:醉裡乾坤誰能明
喝酒的好處多了,誰能說得明白呢,漁夫可以誇耀水下風光好:
上聯:山中景趣君休問
下聯:水下風光吾自知
你看到山上的風景算什麼,我還能看到水下的風光。也可以勸戒一下:
上聯:山中景趣君休問
下聯:世間是非爾勿談
不要那麼長舌,老是聊一些八卦,沒有好處
-
5 # 桂花芳香77105282
上聯:山中景趣君休問,
下聯:桃花澗泉魚閒遊。
(注:汕頭礐石桃花澗泉水清徹見底,魚兒閒遊,吸引遊客駐足觀看。)
從西堤公園遠眺礐石風景區。
-
6 # 東方之易風水之家
對聯一、
上句:山中景趣君休問,
下聯:人間真情誰不知?
對聯二、
上句:山中景趣君休問,
下聯:水上漂流我難行。
對聯三、
上句:山中景趣君休問,
下聯:路上風情我慢悟。
請選擇一個,順便留下您的墨寶!
-
7 # 淡然坦然怡然
上句:山中景趣君休問,下句:世間冷暖爾自知。
-
8 # 笑醉春風
我覺得當時作者在糾結“休”與“莫”字該,哪個好一些。我覺得用“莫”要好些。
上句:山中景趣君莫問,平平仄仄平仄仄
下句:水裡活泉汝歡顏。仄仄平平仄平平
-
9 # 雲慈1
山中景趣君休問,
但屏諸緣色即心。
恰似水展靈蛇步,
不落六塵慧眼明。
(雲慈心語--“用.心”--
戊戌春.三家慈匯)
-
10 # 踏雪無痕103640991
山中景趣君休問,水裡嬉戲伴相隨。
-
11 # 新說新立
上聯:山中景趣君休問,
下聯:人生得意能幾回。
-
12 # 不搞笑就太搞笑呢
林間風情客已知。
-
13 # 抖落的秋葉輕飄
山中景趣君休問
卿臨花處花心可
-
14 # 秋江楚雁
山中景趣君休問
屏上新聞我要發
-
15 # 雨過天晴137160106
下聯:田邊稻香人忙碌。
-
16 # 飛龍嶺品味生活
上聯:山中景趣君休問。
下聯:海內風情我自知。
-
17 # 麟州公
上句:山中景趣君休問、
下句:親臨谷內一覽知、
-
18 # 禮剛62190236
山中景趣君休問,人間情真爾莫負。
-
19 # 紅楓葉71
山中景趣君休問,
花叢孤蝶伴難尋。
回覆列表
“山中景趣君休問,谷口泉聲已可人”
此句出自元好問《前高山雜詩》,為元好問探訪金元著名道士王樸時所做。
元好問,字裕之,號遺山,秀容(今忻州)人,鮮卑族拓跋氏後裔。金明昌元年(1190年)出生,元憲宗七年(1257年)卒。元滅金後,元好問不肯出仕,在秀容歸隱,閉門著述。
就在元好問五十四歲(1244年)時,他決定不辭辛苦,去一次崞州(今原平)玉皇峁。雖然家人一再阻攔,他還是鐵了心,一定要去。
他終於騎著那隻陪了他好多年的小毛驢出發了,儘管年事已高,儘管山高路遠。
時間是盛夏五月。
他要去拜訪一位慕名已久的世外高人——道士王樸。
王樸何許人也?
王樸,遼東廣寧人。金貞祐初(1213年是貞祐元年),王樸以行省員外郎的身份督餉至崞縣。在崞縣,這個山妍水妙的好地方,他昔日的絕塵之願變得更加強烈。王樸,這個擁有炙手可熱的大權的高官,停了下來,不願再走了。他棄官修道,上了草木蔥蘢、泉水叮咚的玉皇峁,與古松為友,與清風作伴,枕石而眠,不再過問人事。
王樸在玉皇峁建了一座神清觀,觀內建虛白軒。虛白軒,取自莊子語“虛室生白”,“白”即日光。
那些德高行端的人物,往往具有一種特殊的感召力。四面八方的修道之人紛紛前來拜見王樸,玉皇峁成了北方地區一座著名的道山。“拜佛五峰山,問道玉皇峁”,成了老少皆知的常識。十餘年之後,崞州境內竟然建起了72座神清觀,且每座神清觀內都有一座虛白軒。
終於,五十四歲的北方文宗元好問騎著小毛驢來了。
他是一個人來的。元好問明白:世外美景,只可獨享。
彷彿行走在天宮仙境中一般,在百山懷中、萬綠叢中漫遊的元好問,有了一種物我皆忘的自由之感。
金國滅亡已經十多年了,他那在沸水中熬煎著的靈魂何曾這樣輕鬆過、書舒暢過?
蟲鳴、鳥語、風呼、泉響……這不正是玉皇峁為他獻上的鼓吹嗎?
元好問激動德老淚橫流。
終於上了玉皇峁,來到了神清觀外。
他遞上名帖,說明來由。
不一會,王樸欣然出迎。雖是初會,亦如摯友重逢,毫不陌生。
雙方互相行禮。
元好問曰:先生方晏坐,不肖之來,將無妨靜業乎?
王樸曰:習靜固道人事,然亦有不應靜時。
二人相攜,哈哈大笑。
小坐之後,王樸拿出自己昔日小詩一首,請元好問指教:
秋窗黃葉落,
是我入窩時。
待我出窩日,
梨花雪滿地。
元好問擊節稱妙,當場賦詩一首:
歲華空自老,
訊息更誰知。
到此輕塵利,
功名自可遺。
元好問繼而又問:先生對北地名山瞭如指掌,此山景趣比雁門、鳳凰如何?
王樸沒有直接回答,笑曰:君今一遊,一切便知。
如此嘉友,如此奇景,一生難求。元好問不願下山,在山上一住就是十多天。
相逢雖好,總有一別。
要和王樸分手了,元好問一口氣寫了七首《前高山雜詩》(前高山,玉皇峁的別名),為我們留下了“山中景趣君休問,谷口泉聲已可人”“胸中所得知多少,半是青松半白雲”“世上初無物外緣,人間卻有洞中天”的不朽佳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