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牛牛wow
-
2 # 高中生成長導航
首先,找到孩子的優勢。
可以透過蛙人網高中生測評軟體,找到孩子的優勢,將優勢放大。透過自身優勢去學,孩子會越學越喜歡。
如果孩子在短期內成績能有所提高,一定就會慢慢恢復他的自信,以後再研究薄弱的文科。
有句話是這樣說的,比努力更重要的是向著優勢努力!
其次,培養學生堅強的意志力
學習是一項艱苦的腦力勞動,需要學習者具備頑強的毅力和自我控制能力。
對做事或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從不會輕易放棄,而學習有障礙的學生缺乏自我控制能力,不能戰勝自己的學習惰性,表現出意志薄弱。
最後,激發孩子的學習動力
家庭環境
父母不要總說不做,放下手機,父母要以身作則。成為一個愛學習、愛工作的父母,孩子也差不到哪裡去。
為孩子找一個熱愛學習、熱愛讀書,生活積極向上的人做為他的朋友,孩子在這些朋友的影響下,也能好好學習。
希望以上回答對你有幫助!
-
3 # 如心真人
運動吧!郊遊吧!
當孩子說不想學習時,肯定是有原因的是學習內容太難了還是有其他原因。此時此刻,孩子心裡對學習是排斥的,勸其要正當其時。顯然,此時讓他繼續學習,是不現實的,可以建議孩子適當去運動一下,或者你可以與孩子一起到野外去觀賞一下自然美景,乾脆徹底忘掉學習學業。在這個過程中。不管是運動也罷,到郊外旅遊也罷。孩子的情緒會得到緩解和調整。對學習的排斥作用就會減弱。情緒會恢復到正常。運動完了,郊遊結束了,你可以與孩子敞開心扉談一談。這時可以搞明白他不願意學習的真正的原因。有時候不一定有原因。就是情緒低落啦,心裡煩了。一定要給孩子一個緩衝區。我想這樣比較好
-
4 # 牛小歪
說說就能讓孩子愛學習的話,他也不會不想學習了。
第一,要讓孩子從小看到,他所敬重的父母是愛學習的。假如爹媽是手機黨,麻將族,那所有說教都是屁話。
第二,學習遠不止是讀書,探究周圍的許多事情,現象的原因也是學習。模仿動作,打牌下棋搭積木也是學習。要讓孩子體驗到學習是挺愉快的。
第三,要讓孩子明白,許多時候學習需要約束自己,會讓人感到辛苦不自在,但有所成功之後會受到表揚,會感到很開心,家長要學會與孩子分享!
-
5 # 一新家庭教育
教育孩子講道理不如讓他去做
分享一個案例:泰國有個小男孩吵著不去上學,說讀書太累了。
媽媽居然同意了,但有一個前提條件:如果在街上撿垃圾,並能賺很多錢,就可以不去上學了。
小男孩欣然應允,天真的提著袋子,媽媽陪著一起,興高采烈地出門去撿垃圾了。
在炎炎烈日下,小傢伙停停走走,一天下來才走了不到4公里,撿了2公斤可回收垃圾,才換回了2泰銖,摺合人民幣約0.4元。
一天漫長的路程下來,孩子早已精疲力盡,滿頭大汗,想搭公交回家,要10泰銖;想吃冰淇淋,要5泰銖。他只好作罷,灰溜溜地走回家。
最後,媽媽問兒子:你想工作還是上學?孩子馬上回答:我想上學!
高明的父母是讓孩子自己說:我想上學,這比講道理強100倍。沒有人願意聽大道理,孩子也是。
前央視主持人倪萍,她兒子沉迷遊戲,幾門學科都落下了。老師把她叫到學校批評了一頓,兒子嚇壞了,心想媽媽一定氣瘋了。回家後,倪萍不僅沒有教訓兒子,反而說咱們不去上學了,媽媽也不去上班了,在家陪你打遊戲。於是,在家陪兒子打了三天三夜,媽媽沒有倒下,兒子自己覺得沒意思,還是去上學吧,從此再也沒有出現網癮。
所以,作為家長不要著急著講道理,有道理但是沒用的話都是廢話!
-
6 # 羊咩咩讀寫
有幾回,我讓孩子去看書學習,她一臉憂愁地說現在不想看書,理由是想彈會兒吉他,想畫會兒畫……我從不反對孩子發展興趣,只是這樣的學習態度令人堪憂。
情急之下我提高了嗓門:“每次讓你看書呀,你就是講不完的理由。”孩子被我的話激怒了,扭頭進了房間,聲音低沉地說:“好,我看書,你滿意了吧!”哐!門關上了。這樣的心理狀態怎麼學習?
我站在門外久久不能平靜,有時自己還會被氣得鑽進衛生間偷偷掉眼淚。靜下心來,我無數次反思:問題到底出在哪了?
後來,我嘗試給孩子樹立目標,居然有了驚喜的成果。
記得那次午飯後,我和孩子坐在沙發上看電視。孩子看著看著獨自感嘆:“這醫生真厲害!”我感到機會來了,試探性地問:“你想不想成為這樣的醫生?”孩子突然瞪大了眼睛,雖然她沒有回答,但我看得出來她是不相信自己也能成為那樣厲害的醫生。我用堅定的眼神告訴她:“你也可以成為這樣的醫生,身體素質良好,成績優秀,你就可以進入好的醫學院學習,以後再深入研究醫學知識,你就可以成為這樣的醫生了。”沒想到孩子從我的話裡聽出了希望。
再提起學習時,她自覺多了。慢慢地,我教會了孩子列學習計劃。偶然有一次,孩子居然對我說:“我應該爭取先考一所好的中學,這樣才有可能進入好的醫學院。”我先是一愣:她居然會分解目標了?隨後,我表示贊同:“對的,你說的很有道理!”
當孩子不想學習時,您可以嘗試目標引導法,定好目標,然後就是不斷鼓勵孩子向前!畢竟我們只能做孩子學習的引路人,沒法替代他學習!
-
7 # 桂林飛兒
不想學習,是大多數孩子的通病。不少家長為此頭痛並且長期與之鬥爭。
孩子不想學習的理由總是五花八門,當孩子說出不想學習的時候,家長們應該如何應對呢?
第一種孩子,天生愛學習,但是努力很久就是沒有起色。當這類孩子說出不想學的時候,家長可以這樣說:當我們餓了的時候,我們吃一口,只是感覺沒有那麼餓了,但是我們還沒飽,所以我們需要一口一口的吃,慢慢吃才會覺得飽。學習就像吃飯,需要一口一口吃,一口氣吃不成胖子,知識要一點一點學,飯要一口一口吃,吃飯彆著急,著急會噎到,吃到一定程度就飽了,所以學習也不要著急,學到一定程度,學習成績自然就提高了。
第二種孩子,怕失敗,怕沒有結果,典型的焦慮症和怕受挫的孩子。當這種孩子提出不想學習的時候,家長們可以這樣說:我們每個人都想成功,就像做選擇題,都想選出正確答案,選出正確答案的方法,除了直接選出正確答案以外,我們還可以用排除法,排除錯誤答案,達到目標的方式不只是一種。其實每一次失敗就像排除錯誤答案一樣,當錯誤答案都被排除了,成功離我們還會遠嗎?
這三種孩子,不夠堅持,堅持不下去而選擇放棄。當這種孩子說出不想學習的時候,家長可以這樣說:努力很久,沒有看到成果,心理難過就選擇放棄,難道真的沒有結果嗎?我們努力並不是沒有成果,而且在積累量的過程,我們不一定能看到結果,質變時才能看到結果。所以我們要相信,我們每一次努力都是在積累量,再堅持一下下,就能看到質變了。
第四種孩子,不夠主動。天生內向自卑膽小型。當這種孩子提出不想學習的時候,家長可以說: 老師每天面對很多學生,不可能一一去詢問學生的情況,其實他很想知道自己教的怎麼樣,所以當你主動去問問題的時候,老師會超開心。你主動學習他很開心,你跟他問問題老師更開心,老師會更加記住你,進而更加了解和喜歡你。
第五種孩子,喜歡指責並且叛逆型的孩子。這種孩子說的不想學的時候,家長可以這樣說:你當你很生氣,一隻手指指向別人的同時,你會發現有四隻手指指向自己,發生爭執是兩個人的事情,絕不可能是一個人的錯,多去理解別人,也是理解我們自己。
第六種,驕傲型孩子,口頭語“我都會了,不想多學了。”當這種孩子說出不想學習的時候,我們家長可以說:我們每個人就像一個杯子,裝的太滿就會溢位來,只有倒乾淨,保持空杯的心態,我們才能裝的更多,學的更多。
-
8 # 時代的荒唐
當孩子說不想學習的時候,我首先給他講道理,我會這樣回答“我知道你學習很苦,都知道學習是艱苦的勞動,可學習苦苦一陣子,不學習苦一輩子。”給他講一些知識改變命運的事例,如果不能說服他,那就問他你不學習幹什麼去?然後帶他去親身體驗生活,讓她口服心服。
我的孩子在上大四的時候,在最後還有倆月就要畢業考試了,晚上給我打來電話,說要打工去,跟人家說好了。我說你不好好複習功課,很快就要畢業考試了,你能畢業不?他說不影響考試,什麼事都聽你的,你就讓我坐一主吧!我思來想去,不讓他去,他也不好好複習,我說好,你去吧!到星期一就去了,我也不知道幹什麼活,晚上回來就給我打電話,說:“媽!我不去了,還是學習好!”這下學習踏實了,順利的畢了業。空洞的說教,在事實面前顯得是那樣的蒼白無力,講道理遠遠沒有親自體驗厲害。
-
9 # 晨熙花語
當孩子說不想學的時候,家長一定要仔細分析原因,是別的事情佔據的注意力,還是所學內容對孩子來說確實有難度,或是孩子害怕失敗而作出的逃避行為?然後針對不同的情況做出反應。
需要注意的是,所有的調整都要循序漸進,家長不可急躁。
另外,我有以下幾點感悟比較深刻,和大家分享一下。
第二,不要怕孩子犯錯,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受挫,家長的態度很重要,作為父母,一定要不斷告訴孩子,犯錯不要緊不用怕,多試幾次就會好。也就是,要和自己比,不要有太大心理負擔,只要有進步就是好的。
第三,對於小孩子學習最好要在遊戲中進行,激起孩子的學習興趣,她就自發自願地去學了。對於大孩子,除了興趣,我覺得方法也很重要,家長觀察孩子,和孩子一起探索更科學有效的學習方法。
第四,家長要有意暗示孩子有愛學習、興趣廣泛的特點,比如假裝不經意在別人面前誇他這些。
最後,教育的功夫在平時,學習路漫漫,家長千萬彆著急上火就簡單粗暴一頓揍。尋找更有效的方法激發孩子的內驅力,才是正道。
-
10 # 康乃馨LOVE淨心
可以看到,當孩子這麼說的時候,你有些擔心和著急。所以我想從情緒管理的方面來給你一些回饋。
每一顆小樹都想長大,每一朵花朵都想綻放。只要給他充足的Sunny、雨露、空氣,都會茁壯成長。
而每一個生命也是一樣的,都有自發向上的力量,只要給他無條件的愛和支援,給他充足的安全感,會自然的學習、成長。
一個孩子牴觸學習,通常是在學習過程中產生了很多情緒的阻礙,可能是挫敗、沮喪、難過,也可能是擔心、害怕、失望,一直干擾著他,不能專注於學習。此時家長要給予充分的理解和接納,可以帶著平靜和愛陪在他身邊,問問他:“是的,我感受到了,你現在不想學習了,你能告訴我,發生了什麼讓你難受,讓你不想繼續學習了嗎?”
如果在孩子心裡,家長足夠安全、足夠信任,就會敞開自己的內心世界,說出真實的感受和想法。家長只需要做一個全身心投入的聆聽者,適當的重複和迴應孩子:“哦,原來是這樣子的啊”、“嗯,這實在是太讓你難受了”、“是啊,真是讓你太沮喪了”,也就是充分的允許和接納他的情緒,並在陪伴、傾聽的過程中替他表達出來。一直到孩子說到盡興,說到不想說了為止,一次不夠,可以多來幾次。
當情緒迴歸平靜,不再成為阻礙時,面對學習,孩子內在的力量和智慧就會自然而然流淌出來,他對待學習的態度也會發生變化。
-
11 # 泡芙霞的日常
一、共情:在孩子學習壓力特別大的情況下,好多家長都遇到了你現在遇到的這個問題,孩子認為是在幫父母學,這讓人很焦慮,我非常理解。
二、具體化:在哪些情況下孩子就特別容易有這樣的想法出現呢?你可以具體講講嗎?
三、探討原因,並具體分析:
a孩子對學習沒有興趣。可以回憶下,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孩子不喜歡學習了,找到發生的原因。可能是小升初沒過度好?或者是不喜歡某科老師?等等。
解決:找到原因,對症下藥。重新發掘孩子對學習的主動性。
b家長對學習成績太過關心,勝過關心孩子。
解決:多關心孩子的心智發展,而不是一味地盯著孩子的成績。和諧的親子關係才是第一位。多安排一些家庭時光,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
c孩子沒有自己的學習目標。
解決:根據孩子的天賦及愛好,讓孩子自己設定未來的目標。然後協助孩子制定達成目標的路徑及計劃。
-
12 # 心理諮詢師樂遠
學習是孩子的天性。這是一個成年人需要相信,並堅信的大前提。
當孩子說不想學習的時候,共情孩子,說“不想學習了,就休息吧”。通常這麼說的時候,孩子會接著話頭,描述自己的感受。
父母在學習問題上很容易被“不學習,不想學習”這樣的話激惹。一旦馬上提出否定的意見,容易產生下面幾種結果:
首先,孩子覺得自己的感受和需求沒有被關注到,對父母的信任沒有得到回饋,會覺得失望,甚至憤怒。
其次,孩子感到自己的話被毫不猶豫,不分青紅皂白的否定,可能被激發出反抗的激烈情緒,原本只是隨口說說,結果因為情緒衝突反而付諸行動了。
再次,孩子說不想學習的時候,一般都有一個或一系列的困擾,父母冷靜的和孩子交談,很重要。
綜上所述,當孩子說不想學習的時候,可以和孩子說,你可以做個實驗,不讓自己學習,什麼也不學。當孩子真的被允許不學習了,他反而會自己找到學習的興趣和動力。
-
13 # 教育興味長
孩子聽得道理已經很多,只靠說幾句話難以讓孩子愛上學習。
我認為孩子不想學習,不是一個回答就能讓他愛上學習的。孩子在學校天天聽老師講道理,在家天天聽家長講道理,所以那些大道理孩子們都聽了個遍,再說大道理,灌雞湯沒有什麼用處。
怎樣才能讓孩子愛上學習呢?我認為除了老師的作用外還需要家長幫忙推一把,不是打罵而是溝通、幫助與鼓勵。
孩子出現厭學情緒時家長最首要的任務是溝通與觀察。跟老師溝通,跟孩子溝通結合自己的觀察確認孩子厭學的原因。到底是貪玩、學習有困難還是有其他原因?
如果是同學矛盾等其他原因及時對症處理,如果是貪玩和學習困難這時就需要家長的監督和鼓勵。舉個例子我們班有個孩子成績不是很好,也不好學,總喜歡玩。他的媽媽是個比較負責的家長,沒有放棄孩子而是每天陪著孩子寫作業,督促著孩子。一開始很辛苦,可是時間長了慢慢顯現效果了。每次考試都有進步,於是我就每天都表揚他,見到他的媽媽時也會表揚他的進步,孩子的媽媽也會進行獎勵。我發現孩子開始變得很積極,上課聽講非常認真,回答問題也很積極,媽媽說回家寫作業也很認真。
這說明了什麼?成就感、榮譽感會讓孩子愛上學習。當孩子在大家的幫助下在自己的努力下取得了成績後,他會越來越自信,越來越愛學。很多時候孩子的厭學是因為挫敗感,總是學不好他就會失去自信,失去興趣。而當取得進步得到表揚後孩子就會有了動力。
所以在孩子厭學時我們要做的就是幫助孩子找到更高效的學習方法,督促孩子努力學習,當這一切轉化為成績的進步,轉化為別人的表揚與羨慕,轉化為自己的自豪感後孩子也就愛上學習了。
因此作為家長不能只是動動嘴,更關鍵的是幫助孩子的實際行動和方式方法。
-
14 # 使用者3312298039135
陪他一起學習,用實際行動慢慢的引導他,讓他重新找回學習的興趣,並且在引導的過程中一點點告訴他學習的重要性!
-
15 # 秋水1537
孩子的專注力是有限的,當孩子說不想學習時一定是學習有了阻力,要麼是知識聽不懂,要麼是做題不會做,要麼是公式要點記不住。家長首先要弄清孩子的困難在哪裡,然後再針對問題想解決辦法。如果公式要點記不住,可以找一些順口溜或口訣,加強記憶。如果是知識不懂可以再問老師,或找家教來補課。如果是不會做題,可以多練習題,增加題型的擴充套件。而且年齡越小的孩子要注意給他消化知識的時間,不能一下學的太多,要在平時加強學習,才能達到效果。
-
16 # 愛子思考
孩子不想學習可能有以下原因。
1.孩子覺得學習枯燥,沒有意思。這時候家長要培養孩子對學習的興趣,從孩子感興趣的東西出發,引導孩子學習的重要性。譬如Andy喜歡小公主,我讓她看英文版的蘇菲亞公主,我告訴她,小公主是外華人,鑰匙想和她做朋友就得會說英文,以此來引導她對英文的興趣和學習動力。
2.孩子學不會了,覺得課程難,想逃避。這時候需要父母的鼓勵和陪伴,這其實是孩子面對挫折的過程。用鼓勵引導孩子迎難而上。這時候家長要降低分數和成績要求,降低對孩子的期待,必要時親子輔導或者給孩子報個相應的輔導班。
3.父母和老師給的壓力太大。這時候家長要反思,審視自己的行為。如果有,那麼就要改進,關注孩子取得的每一個小進步,表揚。千萬不要和別的孩子比。特別是有的孩子心思敏感,而多數孩子都玻璃心,老師提問叫自己了卻答不上來就會很鬱悶。這時候可以給孩子進行挫折教育和挫折訓練,培養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4.就是不想學,想玩。那時因為孩子沒有壓力意識,對成長和學習沒有正確的認識。這個我舉個例子吧。Andy前段時間不想上學,她覺得在家裡隨心所欲太好了。
我聽了之後大笑起來:“太好啦,這樣媽媽就不用出錢供你上學了,而且你也可以掙錢了。”
Andy聽了挺開心。
“不過,只有上學才能有知識有技能找到一份好的工作,養活自己。既然你不想學習了,這樣吧,我們就直接學技能吧。別回頭長大了養不活自己。”
Andy想不出自己可以幹什麼。
“我想到了兩個好主意,一個就是學修車(她陪我修過腳踏車),一個就是撿破爛,這些需要技巧就行了,不需要知識。當然了,我們不一定非要去學習,有了一項技能,有想法有創意,撿破爛也能很厲害。”
我看了看她微怒的表情,接著說“不過你放心,如果你撿破爛的話,我可以把喝完的飲料瓶都給你。”
Andy撇撇嘴:“哼,我才不要呢。我想上學。”
另外說兩條增加孩子學習動力的方法:
1.偶像的力量,如果孩子特別喜歡某個大哥哥姐姐,那麼就讓孩子看看大哥哥姐姐怎麼學習的吧。
3.家長言傳身教,學習是件有趣的事。就拿讀書為例,家長放下手中的手機換上書本,耳讀目染,孩子也會愛上學習。
-
17 # 才少情感
首先我想糾正下,家長的想法,強迫的是無法改變孩子學習觀的。應該刺激孩子找到學習的樂趣,激發孩子內在動力,比如每次獲得一點進步給予孩子適當的鼓勵或者是老師的表揚等,孩子就會找到學習的動力,長此以往自然就喜歡上學習了。
-
18 # 聽覺有道漳州新華北路驗配中心
很正常的,中國教育模式就是學學學,寫寫寫,背背背,考試考試考試,如果是我,我可能會說:是啊,我也不想上班太累了,你覺得可以嗎?如果我沒工作就沒有收入,就沒有生活來源,難道要餓死,你不想學,將來要工作的時候,你就沒資本,沒能力,那要如何實現你自己的夢想呢!
-
19 # 言如玉666
大家都是過來人了,孩子這個時候有點叛逆心裡也正常,作為父母的多多觀察一下孩子,瞭解瞭解學習環境情況,其實不想學厭學大致來幾個因素:
1.學校和同學們相處不愉快
2.偏科對於自己的教學老師不喜歡,或者遭到老師同學的排斥。
3.沒有正確的學習方法導致孩子學不進去厭學,
4,如果孩子大一點了,就要考慮是不是早戀了。
5.有可能是孩子的學習時間安排的太緊了。
6.最後一個也有可能是因為家庭原因造成。
瞭解了孩子的問題回答和解決辦法都有了,如果是課程太緊了,要考慮他還是個孩子適當的帶出去玩玩放鬆一下比管的死死的還好,如果是老師的教學方法那就考慮換一個學校,畢竟孩子的未來才是重要的,如果是早戀了,好好給他講一講說一說也就沒事了,
-
20 # 發揮9
我的實踐經驗,我孩子也說過這個話,然後送他去軍訓了一個禮拜,回來給我說願意學習,讀書比軍訓輕鬆多了……打死也不去軍訓了
回覆列表
首先作為教育者,我們應該從教育的角度出發,先去了解孩子不想學習的原因,並進行下一步的因材施教。
很多時候,孩子說不想學。我們會聽到父母這樣的回答:
“沒得商量,我們說了算,趕緊給我學!”
“好好好,寶貝,我們不學了!”
“真是夠笨的,你同學都學了,就你不會!”
很少有父母從自己的身上找原因,也沒有去顧及孩子說這句話背後的原因,反而急忙地把責任推給了孩子。反正是孩子說不想學,那就不學好了,不要怪我。
今天就針對孩子們五花八門的不想學習的理由,分析了孩子們諸多理由背後真正的原因是什麼,並告訴家長們該如何與孩子們溝通。
型別一:我付出了,我努力很久了成績就是沒起色!
深層原因:我的付出是沒有意義的,那我為什麼還要付出呢?
應對措施:
當我們餓了的時候,我們吃一口,只會讓我們感覺沒有那麼餓了,但還沒有飽,所以我們接著吃,一口又一口,慢慢才會覺得飽!
學習像吃飯一樣,飯要一口一口吃,一口氣吃不成胖子!知識要一點一點學,吃飯彆著急,著急會噎著,吃到一定程度就飽了。學習也不要急,學到一定程度成績自然就會提高了。
型別二:我害怕失敗,我真的好怕努力之後沒有結果!
深層原因:害怕失敗,每個人都是害怕失敗的!
應對措施:
我們每個人都想成功,就像做選擇題,我們都想選出正確答案。為了選出正確答案,除了直接算出正確答案,我們還可以排除錯誤答案,達到目標的方法不只有一種。
其實每一次失敗都幫助我們排除了錯誤答案,錯誤答案都被排除了,成功還會遠嗎?
型別三:我堅持不下去了,可不可以放棄?
深層原因:我看不到堅持的意義。我沒有成就感。成就感是影響學習動力的重要因素。
應對措施:
我們努力很久,都沒有看到成果,心裡很難過,就會想到放棄,可是真的沒有成果嗎?
量變引起質變,所以我們的努力並不是沒有成果,而是在積累量的過程,我們不一定能看到結果,質變時我們才能看到結果,所以要相信,我們每一次的付出都在積累量,再堅持一下,就會看到質變了。
型別四:我都會了,不想再多學了!
深層原因:我對自己的成績很滿意。別人對我也是滿意的,所以我不需要學習了!
應對措施:
每個人都是一個杯子,裝得太滿,只會溢位來,就不能再裝進新的東西了,只有倒乾淨,保證空杯的心態,我們才能裝得更多,保持虛心,我們才能學得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