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周小魚fish
-
2 # 地理沙龍
謝謝邀請,湖泊是指地表的湖盆極其容納的水體,世界上有大大小小不計其數的湖泊,世界上最大的湖泊是位於亞歐大陸內陸的裡海,中國最大的湖泊是位於青藏高原上的青海湖,這兩個湖泊從湖水的性質來說,都是“鹹水湖”。鹹水湖是指水的含鹽度超過1‰的湖泊,而其餘湖水鹽度小於1‰的湖泊,就是“淡水湖”,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泊群群是位於北美洲的五大湖,包括蘇必利爾湖、密歇根湖、休倫湖、伊利湖和安大略湖。
為什麼,有的湖泊中的湖水是鹹水,而有的湖泊中的水卻是淡水呢?平時我們去超市買水,可能會買“純淨水”,也就是不含有任何的雜質及其他成分,不過,在自然界中是不太可能存在純淨水的。自然界中的水體都是溶解了自然界中一定的鹽分等物質,比如礦泉水中就含有一定的礦物鹽類,只不過通常來說,比如河流、山泉中的水含鹽量非常少,我們幾乎察覺不到,所以是淡水。但是,如果河流不斷匯入一個湖泊,而湖泊中的水分又不斷的蒸發,湖泊中的鹽分不斷積累,鹽度不斷上升,就會形成“鹹水湖”。
因此,我們發現,要保證一個湖泊始終是一個“淡水湖”,那麼就是要既有水的匯入,又有水的流出。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既有河流的流入,又有河流的流出”,比如中國長江流域的洞庭湖,這個洞庭湖水系包括湘江、沅江、澧水、資水等多條河流匯入,讓後在洞庭湖的東北方向匯入長江干流,這樣既有水的匯入,也有水的流出,能夠保證湖泊中湖水的鹽分不升高,所以洞庭湖是一個淡水湖。除了洞庭湖之外,中國主要的淡水湖還包括鄱陽湖、太湖、呼倫湖、洪澤湖和巢湖等湖泊。
當然,實際上湖泊中湖水的流入和流出也並不一定要透過河流來實現,比如位於非洲中北部地區的“查德湖”,是一個地處內陸地區的湖泊,位於查德盆地中,流域面積大約為100萬平方千米,雨季時面積可達到2.2萬平方千米,是非洲第四大湖泊。我們發現,查德湖周圍只有流入的河流而沒有流出的河流,主要流入的河流包括洛貢河和沙裡河,但是查德湖卻是一個淡水湖,這是為什麼呢?如果查德湖沒有鹽分流出的通道,那麼湖水鹽度肯定會不斷升高,所以查德湖肯定有不為人知的“排鹽通道”,後來科學家推測,查德湖的鹽分是透過湖底的地下徑流,流向東北排入了博德萊窪地,從而保證了自身的淡水性質。查德湖
-
3 # 快樂老嗲
一定有河流流出才能保證其中的鹽分不至於不斷積累升高。至於有沒有河流流入,則不一定,如長白山白頭山天池,就沒有明顯的河流流入。
-
4 # 嘟鈰滺嘫
淡水湖是以淡水形式的在地表相對低窪處聚集的湖泊。淡水湖存在的一個必要條件是淡水湖得到淨流入水量(=流入水量-流出水量)要大於等於湖泊的蒸發量,保持水體鹽度不升高。
淡水湖由於水源得到不斷更新和補充,水鹽分很低。按有無河流匯入流出,淡水湖可分為封閉式和開放式。前者大多位於高山或內陸區域,湖水只進不出;而後者一般是外流湖,可能有多條河流同時匯入流出。其中,大部分淡水湖都是開放式,這是一種更容易自然形成的湖泊。因此題設答案是不一定,只是大多數是而已,封閉湖泊算比較少數,就比如位於孝感漢川的中國最大的封閉湖泊-汈汊湖以及賽里木湖等等。
當然,漢汊湖形成是人為的水利工程,原本這裡是一個泛洪區,解放前是多個大小湖泊組成湖泊群。而賽里木湖是新疆天山山脈北部,海拔2000多米的高山湖泊,因為它是受大西洋暖溼氣流最後眷顧的地方,稱之為“大西洋最後一滴眼淚”。
然而,淡水湖通常都是開放式湖泊,比如中國前幾大淡水湖,如鄱陽湖、洞庭湖、太湖、巢湖及洪澤湖等等。
如上圖,中國第二淡水湖-洞庭湖是由湘江、資水及沅水等幾條河流匯入再由長江干流流出,第一大淡水湖-鄱陽湖是由贛江、信江及籲江等河流匯入再由長江干流流出。一個湖泊的淡鹹之分一般由一個因素主導即湖泊水淨流入量與蒸發量的較量,為什麼淡水湖中開放式湖泊佔多數,一個重要因素是湖泊水的流動不利於鹽分的積累,另一個更重要原因是河流匯入帶來的補給量佔優勢,更有利於創造淡水湖形成的必要條件即淨流入量>蒸發量。當然,其中也不乏有其他因素的影響比如無處不在的地下暗流的補給與流出都會對上式產生影響。
那又是為何高山封閉式湖泊能形成淡水湖?也還可以用淨流入量與蒸發量的對比得到。海拔高,自然環境溫度低,湖泊水的蒸發速率明顯會降低,因此高山上的積雪融水和地形雨的補給很容易可以用來平衡水蒸發帶來的損失。
回覆列表
湖泊看上去是相對封閉的,實際上有的湖泊卻有水源不斷的湧入,有的卻沒有或者不充足。舉一個極端例子,一個湖泊完全沒有水源流入,即便完全沒有水源流出,太陽蒸發也會使水量不斷減少,進而使水的鹽分增加,成為鹹水湖(湖水通常是此前河流形成的,河流在流經地表的時候會攜帶大量的鹽)直至乾涸。因此,淡水湖一定是保持在鹽分不持續增加的前提下,這就要求水量維持平衡或在不斷增加,因此必須有河流流入。如果沒有河流流出,淡水湖就會越來越大,總有要流出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