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銳度何老師
-
2 # 慕容秋水逸
簡而言之就是,鬼子講究所謂光明正大武士道,正面開打!潛艇專和軍艦開打(典型中世紀“騎士精神““武士道精神““鉅艦大炮決勝論!美帝深知海權論和制海權精髓,潛艇專打海上運輸生命線上的運輸船(交通破襲戰)切斷海島行國家物資運輸大動脈!這就是戰略高度以及國力之間巨大的差別導致!
-
3 # 歸海之鴻
1、首先日本海軍的潛艇效能還是很先進的比如伊400的噸位就達到6000噸。日軍也曾擊沉美軍的大黃蜂航母的戰績,日軍潛艇之所以表現平平更多還是因為和德國潛艇輝煌的戰績做了一下對比。
2、日本海軍把發展的主方向定在航空母艦上,潛艇只是輔助兵種,而德國海軍的發展主方向在俾斯麥號戰列艦被擊沉之後則定在了潛艇上,德國潛艇專心對付大西洋上的運輸船隊。而日本潛艇則目標混亂,既要和美軍艦隊硬碰硬,還有負責偵查和運輸工作。後期則天方夜譚的讓潛艇攜帶飛機去轟炸美國西海岸森林企圖引發森林大火。
3、日軍的對手是美國,失敗從一開始就註定了,更何況美軍搞出了潛艇的剋星聲吶來對付日軍潛艇。
-
4 # 國平軍史
二戰前夕,日本海軍就擁有了170餘艘大噸位的潛艇,遠比德國海軍50餘艘潛艇的規模大,當時日本海軍水下潛艇規模位居全球第一,這是張非常傲人的成績單。
但非常遺憾,與德國海軍U型潛艇,馳騁在大西洋上,給盟國海上運輸線造成了極為慘重的損失相比較,日本海軍潛艇在戰時所創造的海戰成績,似乎都可以忽略不計了。
戰時日本海軍潛艇部隊的戰績之所以平平,關鍵還是日本海軍對潛艇戰不重視,企圖憑藉強大的戰列艦和美海軍在太平洋上決一死戰,徹底打垮美海軍太平洋艦隊。
懾於大和號和武藏號戰列艦高達7.2萬噸的排水量和3座3聯裝460毫米巨炮的強大威懾力,美海軍極力避免和日本海軍進行所謂的戰列艦海上決戰。
由於美海軍極力避戰,日本帝國傾其國力建造的2艘大和級戰列艦幾乎在海戰中沒起到什麼作用,很大程度上成了戰爭的圍觀者,成了豪華的海上旅館,更多的時候待在軍港內成了擺設。
最終,當大和號戰列艦,被美海軍航空兵24枚航彈、10枚魚雷擊中,沉沒於日本九州西南50海里處,宣告了日本海軍聯合艦隊的徹底戰敗,也宣告了鉅艦大炮時代的終結,狂妄的日本海軍對打贏美海軍不再抱有信心了。
除了日本海軍對潛艇戰不重視以外,日本海軍對潛艇的運用非常落後,並未將潛艇當作一支單獨的艦隊來使用,只是將潛艇依附在水面作戰分艦隊上,讓潛艇承擔了許多前出偵察、運輸等輔助任務,給駐島日軍輸送給養、運送兵員上島、接受傷員返回日本本土等。
由於日本海軍並未將潛艇集中起來當作一支獨立艦隊使用,因此日本海軍的潛艇部隊就失去了打擊美水面艦艇的許多戰機,其潛艇部隊的戰果當然非常有限了。
日本海軍的潛艇使用方式落後,導致其與美海軍潛艇相遇時,為了完成運輸補給品、輸送戰鬥人員或傷員的任務,嚴重超載的潛艇就經常處於下風,不是被美海軍潛艇擊沉就是被擊傷,導致戰時日海軍潛艇損失非常嚴重。
倘若日本海軍採取類似德國海軍U型潛艇的海上狼群戰術,將潛艇集中起來使用,攻其一點時,即便大型水面艦艇,都無法抵抗數十艘潛艇的群起而攻之,不是擊沉就是擊傷。
即便到了戰爭末期,日本海軍聯合艦隊的水面艦艇被美海軍太平洋艦隊基本打光的背景下,日本海軍依然未將潛艇集中統一起來使用,而是採取了個別單獨的自殺攻擊行為,所以即便自殺攻擊,自殺效果也欠佳,無法挽回日本海軍最終全部覆沒的悲劇。
在整個二戰時期,日本海軍潛艇總共擊沉民船包括部分艦艇77萬餘噸,只相當於德國海軍在1942年度一個月的戰績而已,由此可見,德日兩國海軍對潛艇戰術運用不一樣,取得的戰績當然大相徑庭了。
回覆列表
潛艇確實是水下殺手,但這是:簡稱。它的全稱應該是:水下,商船、民船、貨船......殺手。
潛艇不能和水面艦船如驅逐艦、護衛艦正面對抗,以前護航航母搭載的反潛飛機,現在的反潛直升機都是潛艇的爸爸。
二戰時有潛艇偷襲擊沉驅逐艦甚至航母的戰例,但都屬於偶然事件,整體上還是水面艦艇處於絕對優勢。馬島戰爭期間英國的核潛艇也曾擊沉了阿根廷的巡洋艦,但這兩款艦差了30多歲,阿根廷的巡洋艦是二戰老艦,英國的核潛艇是70年代尖端武器,這才能打。同時期的潛艇不是同時期的水上艦艇的對手。
所以二戰時期的英國、美國包括日本都是發展水面艦艇部隊,不太重視潛艇,只把它看成一款輔助性武器。
德國一戰時期的無限制潛艇戰以及二戰時期的狼群戰術,它們潛艇獵殺的都是英美的商船、民船、貨船,並不和水面艦艇打。德國是希望依靠大量擊沉這些運輸船,使得英國無法獲得足夠資源,讓他失去維持戰爭的血液。如果現在爆發戰爭,潛艇的主要任務還是這個。碰見驅逐艦、直升機、反潛機要趕快溜。
尤其是二戰時期的潛艇,它需要浮出水面,還得停穩了才能發起進攻。潛艇甲板上是有大炮的,急眼了,拿炮轟。這時候,如果附近有敵人的驅逐艦、反潛機,它就成了靶子。驅逐艦可以高速機動,潛艇不行。
潛艇是軟柿子殺手。
潛艇還有一個致命的弱點:慢。潛艇和航母、驅逐艦編隊作戰,水上水下一體作戰,這得是核潛艇出現以後的事。即便是現在的常規潛艇,也依然是自己獨立作戰。常規潛艇的速度只有水面艦艇的幾分之一,跟不上水面艦隊。
潛艇只能遊弋在遠海襲擊落單的艦船,或者是運輸船隊,不能參加正面大海戰:
外圍軟柿子殺手。明治維新開始,日本就在全力發展海軍。開始日本有大陸政策和海洋政策兩種分歧,最後他其實還是選擇了海洋政策。日本對海軍的重視,在中後期,要超過對陸軍的重視。所以它這塊發展的比較好,二戰爆發前的日本海軍確實比較強。跟英美處在同一水平線上,要比德國、蘇聯、法國、義大利這些國家強。世界上第一艘標準意義上的航母就是日本的鳳翔號。二戰爆發前,日本擁有戰列艦12艘,航母10艘。
由於日本當時有這個實力,所以他還是想透過海上的正面決戰去擊敗美國,獲得制海權。而不需要像德國那樣走迂迴路線,透過擊沉運輸船,慢慢熬英國。
航母、戰列艦是正兵、正道,潛艇是奇兵、奇道。
二戰日本陸軍跟蘇德英美的陸軍比,非常寒酸,小坦克機槍都能打穿。因為資源是有限的,日本把主要的資源用到了海軍身上。而在海軍,主要的資源也是投在了水面戰艦上,如戰列艦、航母、巡洋艦......還有各型飛機。
美日開戰之前,兩國有多大的差距,日本人心裡清楚。如果美國放手跟他打,日本絕對不是美國對手,這個日本人心裡還是清楚。那為什麼要偷襲珍珠港?因為他們是幻想打疼美國一下,然後美國不想擴大戰爭,撤出亞太地區,把地盤讓給日本。
站在這個思路上,日本對美國就得是:快打。不能慢慢的熬、慢慢的打。他資源貧瘠熬不過美國。而潛艇恰恰就是一款慢打武器。當時德國手裡有油田有礦山,還能熬,日本不行。想一下打疼美國,讓他退出,打的必須要足夠猛烈。而想達到這個效果,就只能靠航母。
日本從主觀上對潛艇就不重視。
德國重視潛艇,在這塊花的心思很多,所以他們目的很明確,盯著英美的運輸船打,幾百艘潛艇全都是為襲擊運輸船而設計的,這就能形成比較有效的戰鬥力。他們的戰績也很輝煌。
而日本在這塊可是有點扯淡了,他的潛艇有偵查用的,有打仗用的,甚至還有跑水下運輸的,最後搞了個水下航母,6000多噸的伊400。武器,質量是一方面,數量也是一方面。只是質量好,數量上不去也白扯。日本潛艇遍地開花,就導致他各型潛艇都是數量不足,伊400只造了3艘。3艘潛艇只能當景觀,形不成戰鬥力。
德國是重視潛艇,然後把潛艇的力量全集中在一個點上。日本本來就不重視潛艇,然後還把潛艇的力量分散了。
日本在潛艇方面起點比較高,一戰以後的一段時間,他有了將近200艘潛艇。但二戰爆發前,他放手去搞航母、戰列艦,潛艇耽誤了下來。等到二戰爆發,他的潛艇已經開始落後了。
由於地理原因,日本的潛艇部隊很難去遠海截擊美國的運輸船,再加上英美有印度這樣的陸上基地,襲擊他的海上通道,意義也很有限,這咱們就不詳談了。總之日本潛艇部隊的主要打擊目標還是美國護航、落單的戰艦,而不是運輸船。
有興趣可以看看日德兩國潛艇部隊的戰績。德國擊沉的大多是運輸船,日本擊沉的大多是戰艦。日本潛艇部隊還是偏向於硬碰硬,這也導致了他的戰績遠不如德國。日本潛艇部隊在整個戰爭期間擊沉的敵艦排水量總噸位也就是德國潛艇部隊一個月乾的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