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靜待陽光
-
2 # 傻傻小東吖
個人觀點,現在絕大多數青年群體很難由內而外去改變“容易過度消費”的狀態。
雖然我不確定提問者一定是青年群體,但遇到這個問題很大機率應該是的。畢竟中老年群體只要不沾黃賭毒傳銷,不太會存在這樣的心理狀態。
一個顯然易見的事情,現在的青年人——尤其是以00後一代為首——哪怕是家境並不富裕,也在很容易在自身經濟實力的基礎上進行揮霍。這是國家經濟發展、支付技術進步、商品生產力提高、獨生子女政策等多種因素造成的。
有人說,咱們可以從小學習“理財觀念”,運用“經濟頭腦”。確實,我不否認有不少家庭十分注重這方面的早期教育(尤其是很多南方地區的生意家庭),一定程度上確實可以讓孩子“合理投資或消費”。
但是,有兩個問題:
第一,既然提出這個問題,想必在早期就沒有鍛煉出成熟的經濟思維,過度消費已然成為一大障礙,甚至是壞習慣。畢竟這樣有遠見的家庭相對還是很少的——很多家庭只教會孩子如何做生意賺錢,倒未必會重點關注如何控制慾望。
第二,我們總是從字面上覺得“懂得合理消費,包括不過度消費”。但實際上並非如此——正如提問者的關鍵詞“心理”——並不是說你賺了100萬,然後為了滿足自己的一己私慾去揮霍99萬就是合乎情理的(儘管這在法律上完全合乎道理)。
所以,從這個角度上說,我不認為透過學習理財、減少自由財富就可以改變“心理”——因為這是社會發展之必然趨勢——學習技能、改變客觀條件確實可以扼制慾望,但卻很難以真正削弱它。
該怎麼辦?我有一個親身測試的方法。(我不能保證這個方法對每一個人都有用,只是在這裡分享一下而已。)
先說清楚,我是00後,正符合我自己的描述。當我想花錢去充遊戲買面板的時候,我會去一個我更想買、更加昂貴的東西。
我會覺得,如果我此時此刻把錢花費在遊戲上,那麼我攢夠錢去買另外一件更昂貴的東西的可能性就會更低,或者就會讓等待時間更久。我會告訴自己:“算了,攢夠錢去買更好的吧!”
當然,我知道有人會說,一股熱血的衝動消費難以剋制。對此我想說,我這裡的建議是指如何與“消費慾”周旋,但“衝動”並不在我討論的範圍內,如果你非要講自己為了買新手機搶銀行坐牢都不怕,那我也沒轍。喪失自控,自取滅亡。此外,如果你在抬高目標價格的過程中,能足夠拖沓,即便有一股衝動也會慢慢衰退。
我猜還有人說,有些東西一見鍾情,根本就是難以忘懷。是這樣的,如果說你在反覆週轉的過程當中,這些物品都沒有讓你喪失熱情——那就買了吧。畢竟在反覆周旋當中,你也已經逐漸捨棄了很多,不能算過度消費了。
最後我想說的是,過度消費心理講白了就是佔有慾在作祟,這是源於人性的一個古老的本能——在商業社會的體現。並沒有什麼特效藥可以去根除它。
如果你真的是對每一個想買的東西都一見鍾情,而且念念不忘。想要破除這種心理,只有最後的一種不可取的方法——災禍。
我之前說過,“過度消費”既可以是窮人奢求買新款手機,也可以是富人揮霍買下一堆豪車。
但是,
如果讓一個曾經豪車無數的富二代,瞬間打回成連手機都買不起的窮人,短期內沒有翻身的機會飽嘗落差和絕望。
我相信,他一定會成為一個不亂花錢的人。畢竟,生存是凌駕於一切的慾望,他的“消費慾”將徹底破碎。
我希望每個人都不要遇到災禍,而是好好享受國家發展帶來的時代紅利——帶給我們、允許我們“輕奢”生活的機會。
但同時,別忘了做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如果人與人之間互相努力,讓社會紅利不斷,每個人都能在自己的基礎上輕奢一回、過度消費一下——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
3 # 北方的大方
是真的必須存錢,不然花唄還不上就尷尬了,昨天晚上11點,借錢給花唄還了,節省才是中華民族美德,不然再體面,有事兒的時候沒有錢就什麼都是假的。
-
4 # 天道若龍
這句話好理解。尤其是掙錢不容易,都有切身體會。對於後半句,道理上也好懂。只是做到很難。難就難在人們的物質生活質量依賴消費的支撐;同樣的,人們的物慾最終還是要靠消費來實現的。世上人那個不想一步登天,誰又能拒絕馬到成功?加之市場又提供了過度消費的可能。於是過度消費的勢頭如同脫韁的Mustang,一發不可收拾了。怎麼辦?洪水出槽之後再來收拾,確實是難度太大。但也不是沒有辦法。為此建議:
一是堵住源頭。加強對未成年人教育。建立正確的消費觀;
二是繼續弘揚傳統美德,在整個社會倡導"勤儉持家"丶"勤儉建國"、"量入為出"與浪費可恥等正風良俗;
三是加強對市場提供的,便利消費條件的限制,壓低上限;
四是最重要的是強化精神幸福觀的引導。逐步形成以精神文明為主導、物質滿足為輔的觀念。
經過持續努力有可能遏止這股洪流。
-
5 # 汪旺886
對,你說的是,這個社會就象大海,你再多的水倒進去她也感覺不到。
這大街上五花八門的商店、市場,琳琅滿目的商品,你再多的錢買下去,都是悄無聲息、沒知覺的。
到什麼山砍什麼柴,家境好,父母經商的或辦企業的,兒女們外出消費花錢時可以不考慮、沒顧慮的那種,但那樣的人畢竟少數。很多普通平民百姓們就不一樣了,開銷時要掂量掂量了。
人要適應自己溶入社會的環境,要知道明白自己收入有限,不能人云亦云,不要今天三、五個是同學,明天二、四個是同事,無休止的出門吃喝玩樂,還解釋說:沒辦法,人在江湖。
正派明事理、有自律的人應有自己見解:辛苦上班,工資到手,要成家立業,路漫漫其修遠兮。所以,除了吃飯,日常生活中必要開銷,其他一律不花錢。
走自己的路,讓旁人說去吧。
這樣堅持下去,當正當需要用錢來臨時,(比如買房,比如你喜歡的異性),你百分百拿的出,果斷正確出手。
然後,你離成功不遠。
-
6 # 郭老兄
任何時候都要量入而出,不要透支,寅吃卯糧。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現在國家富了,人民生活好了。但大部分都是靠吃苦耐勞掙來的錢,手頭雖有寬裕,但想到錢來之不易,也不會隨便亂花。現在有少數青年跟時尚,搞提前消費,應該悠著點,要有周密算計,別忘了將來結婚生子成家立業還有後顧之憂。生活安穩才會幸福。
-
7 # 使用者名稱辰悟
作為一個平民百姓來說,我要誠意的說句,題主的題目真對普通的平民百姓,這真的是個大實話!
這個話題,真對一個十四億中國經濟的健康穩快的發展來說,這又是讓現實中很多富人和平民百姓難以真正理解的話題!只所以這樣說,因為這又是一個,致,人類文明誕生至今,讓各個歷史時期的各國政要專家學者,都在認真思考,因為這是一個,在不斷的變疊更新的事實!
社會各個時期的變疊更新,都和得民心者得天下,和各個時期的富人對平民的失不失愛心,在緊緊的相聯著。因為這是人類文明發展至今,而改變不了的一個、讓超富大富富人,總是站少數,又令各個時期的當政者頭痛難以破解的難題。
這個話題對平民來說,誰不懂得掙錢不易,還失度的消費了;誰就會在現實生活時,在沒有可靠的幫手中,永難翻身的。可國家的健康快速的發展,又離不開國內勞動人民,在勞動生產中的生產物質,能夠順暢的透過人民的消費帶動,來促進生產產品的使用消費轉換,來帶動經濟更好發展的。直白的說,這也就是讓人人手中的錢生錢,來帶動物質交流。這樣健康快速發展的社會勞資關係,一但出現了超富大富富人手中可控制的資金,和勞動人民手中的資金嚴重失調時,失調後的長期難以調整,對之後的勞動人民,就不可能不怨聲載道!窮人多了,多數勞動人民的生活過度艱難了,這是不利於國家經濟快速健康發展的!謝謝!
-
8 # 羊村白雪
掙錢不容易和過渡消費這兩個問題是要辯證來看待的。
雖然說掙錢不容易,但是當今社會想要生存下去還是沒有那麼困難的,簡單的一份工作來滿足自己的物質需求還是沒有什麼問題的。很多人經過了長期的工作獲得了很多物質財富,因此開始過度的消費過上了奢靡的生活。雖然賺錢的時候很辛苦,也很狼狽,但是賺到了錢,並不意味著自己可以胡亂的消費,這樣對自己的身心也是一種損害,長此以往,誤入歧途。
關於消費有很多種說法,最基本的就是我們的基本生活消費了,目前很多人的消費都是盲目消費。這也是引起過度消費的根本原因所在,無論是否有錢。因為人的從眾心理或者攀比心理等一系列的人為因素影響,導致人的過度消費,甚至超前消費,喪失了理性。
因此,無論掙錢是否容易,富貴或是貧窮,消費都因當是理性的,這樣才有益於身心健康。
-
9 # 吉臭喵
以前總聽到這樣一個說法,誰都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個會到來,所以要活在當下,及時行樂,但是透過這次疫情,我想大多數人都應該明白,人活著,錢沒了要痛苦很多倍
回覆列表
“人要懂掙錢不容易,不要過度消費”你怎麼看?大家都知道,人掙錢是靠辛勤勞動得來的,確實來之不易。有了錢就要消費,而消費就要量入為出,不能過度消費,為什麼會這這麼說呢?人生在世,需要花錢的地方太多,無論什麼時候,沒錢是萬萬不行的。你現在有錢了,如果你為了貪圖一時的物質欲而去過度消費,就會讓你把掙的錢都花光了,或者讓你有了負債,等你哪一天用錢的時候,就傻眼了,就有壓力了。還有,你現在能掙錢去過度消費,等你哪一天老了不能動了不能掙錢的時候,就會因你的過度消費至使將來沒錢用而煎熬苦惱和痛苦,讓你悔不該當初。再有,過度消費不利於培養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勤儉節約的優良品德。總之,人要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為了現在,為了長遠利益打算,為了防患於未然,要合理消費,要適度消費,要細水長流,不要過度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