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申昜易說
-
2 # 尹子0807
俗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父母年紀大了,與子女之間難免會存在一些生活觀念的差異,生活習慣也會有所不同。所以經常出現一些溝通障礙和意見上的小分歧,也是在所難免的。
家,不是一個講理的地方,而是應該講愛。作為子女,如果覺得父母言行舉止不合適,或出現原則性的出格、錯誤時,首先得耐心勸說,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多寬容,多理解,千萬不可吵架,這樣傷感情,大家心裡都難過,還不一定能解決問題。
做父母的就算是錯了,也不願意接受子女的指責,從心底他們更願意更相信,因為愛,我願意為兒女改變。所以,好好說話,很重要。
建議:在與父母意見不合,發生衝突時,多舉例,用講故事的方式感化他們,儘量讓他們理解,接受你的觀點。
你覺得呢?
-
3 # duocs001
家 就不是一個講理的地方。百善孝為先,而孝首先講的是順。不是什麼大是大非的問題就順從他們吧! 個人觀點 供參考。
-
4 # 小塘說情感
跟父母吵架,明明是父母的錯。但是父母不會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怎麼辦?
對於這個問題,我的觀點是?適當的提醒。
人無完人,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會有一點點缺點。父母也是人,他們也會犯錯。我們都說犯了錯誤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並沒有意識到自己的錯,因為你不能意識到自己的錯誤,那你就永遠不可能改正它。在你的潛意識裡,你的行為沒有錯,但是在他人的眼裡而你的行為確實是不正確的,這種我們需要改。
父母是生我們養我們的人,我們應該尊敬他們,但是我們的尊敬不應該是愚孝,他們說的對的地方我們可以聽從,他們要是做的不對的地方我們也要指正,但是我們要注意方法。父母是我們最親近,最愛我們的人。他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子女好,但是如果一天你的言行傷害了他們,他們會感到很傷心。
我們的父母會隨著年齡的增長會變得越來越敏感,可能在他們的潛意識裡,他們也漸漸的老了,然後把自己想象成了累贅,拖累著子女。從此他們的腰桿就不在直了,覺得一切都要靠子女,自己很沒有用,生怕被子女嫌棄。可能有時你一句無心的話就把他們傷到體無完膚,更何況是吵架了。
如果父母有錯,我們可以像平時聊天一樣,把這個錯誤說出來。並且我們也可以換一種方式講出來。就用別人來打比方,就把父母身上的一些錯誤的行為賦予到別人身上,就說別人的這個行為怎麼怎麼樣,很不好。你這種說法,父母一聽就懂了,他們也是經歷過半輩子的人,懂得一些為人處事的道理。你這樣說既儲存了他們的顏面,又使他們意識到自己的錯誤,這是一舉兩得的事情。
但如果你直白的告訴他們,你這個行為很不對,你要改。那父母可能一時半會兒接受不了,他們首先想到的並不是做錯了這件事情。首先想到的是兒女嫌棄他們,嫌棄他們的行為,嫌棄他們的缺點。作為子女,對於父母的某些缺點我們可以包容,但是有一些很嚴重的缺點,我們也要指正。
但是,這些都是以你真心對父母好為前提。如果你真心為父母好,為他們操心,他們是不會多疑的,內心也沒那麼敏感的。如果你與父母的關係相處的好,你說的話父母不會不聽,因為他們知道,你是真的為他們好。你說他們也是為他們好,但如果你一直對她不聞不問,某一天你突然跟他們說這個做法是錯誤的,那他們可能就會認為,兒女要嫌棄他們。所以,問題我們要指出,但是看你怎麼去指出。這講究的是方法,也考驗的是真情。
回覆列表
不知道你們是因為什麼吵架,不知道具體情況不太好發言。但一般而言,從子女角度看,跟父母吵架會有三種情況,即父母的錯,自己的錯,雙方都有錯。我們一個一個來看:
第一,真的是父母的錯。即便真的是父母的錯,對於一般的父母而言,也是因為考慮的比子女更多,從為子女好的角度出發而做的,因此,子女也要換位思考,多體諒一下父母,是他們的錯就和他們好好談談,委婉些表述清楚自己的意思,盡最大可能說服他們。
第二,看似父母的錯,實則自己的錯。吵架的時候,沒有人能夠意識到自己有錯,因此常常把錯誤歸咎給別人是常發生的事兒。冷靜下來好好反思一下,若是自己的錯就主動認錯,父母子女之間沒什麼了不得的事。
第三,雙方都有責任。這種情況更符合一般意義上吵架的實際情況,冷靜一下,好好反思反思,是自己的錯就主動認,是父母的錯就大方一些,選擇原諒,並且主動溝通,消除誤會。
事實上,對於一般的父母子女而言,父母都是愛子女的。他們考慮問題的角度都是從為子女好的角度出發。他們有經驗,有閱歷。他們考慮問題往往更為全面,更為深遠,俗語說“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是有道理的。而父母管的多了,做子女的可能會感覺不舒服,這時候你就應該主動告訴父母,你需要的是什麼,不需要的是什麼,溝通是親情的重要組成部分,當然,要注意談話的方式,儘量委婉些,把話表述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