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科技動力
-
2 # E計劃
星鏈是5G的一種補充。
5G將是主流的網路通訊方式,而星鏈只是對跨海,無人區,災區,海上等5G無法覆蓋區域的上網補充。
星鏈計劃不可能像馬斯克的規劃一樣,大規模的發射位置,低軌衛星行動通訊的規劃只是一種海市蜃樓。
-
3 # tskpcp
5G+星鏈=地面+太空=全方位立體
5G: 第五代移動通訊技術(英語:5th 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s或5th generation wireless systems、5th-Generation,簡稱5G或5G技術)是最新一代蜂窩移動通訊技術,也是繼4G(LTE-A、WiMax)、3G(UMTS、LTE)和2G(GSM)系統之後的延伸。5G的效能目標是高資料速率、減少延遲、節省能源、降低成本、提高系統容量和大規模裝置連線。Release-15中的5G規範的第一階段是為了適應早期的商業部署。 Release-16的第二階段將於2020年4月完成,作為IMT-2020技術的候選提交給國際電信聯盟(ITU) 。ITU IMT-2020規範要求速度高達20 Gbit/s,可以實現寬通道頻寬和大容量MIMO。
5G行動網路與早期的2G、3G和4G行動網路一樣,5G網路是數字蜂窩網路,在這種網路中,供應商覆蓋的服務區域被劃分為許多被稱為蜂窩的小地理區域。表示聲音和影象的模擬訊號在手機中被數字化,由模數轉換器轉換並作為位元流傳輸。蜂窩中的所有5G無線裝置透過無線電波與蜂窩中的本地天線陣和低功率自動收發器(發射機和接收機)進行通訊。收發器從公共頻率池分配頻道,這些頻道在地理上分離的蜂窩中可以重複使用。本地天線透過高頻寬光纖或無線回程連線與電話網路和網際網路連線。與現有的手機一樣,當用戶從一個蜂窩穿越到另一個蜂窩時,他們的移動裝置將自動“切換”到新蜂窩中的天線
5G網路的主要優勢在於,資料傳輸速率遠遠高於以前的蜂窩網路,最高可10Gbit/s,比當前的有線網際網路要快,比先前的4G LTE蜂窩網路快100倍。另一個優點是較低的網路延遲(更快的響應時間),低於1毫秒,而4G為30-70毫秒。由於資料傳輸更快,5G網路將不僅僅為手機提供服務,而且還將成為一般性的家庭和辦公網路提供商,與有線網路提供商競爭。以前的蜂窩網路提供了適用於手機的低資料率網際網路接入,但是一個手機發射塔不能經濟地提供足夠的頻寬作為家用計算機的一般網際網路供應商 [3]
網路特點1. 峰值速率需要達到Gbit/s的標準,以滿足高畫質影片,虛擬現實等大資料量傳輸。
2. 空中介面時延水平需要在1ms左右,滿足自動駕駛,遠端醫療等實時應用。
3. 超大網路容量,提供千億裝置的連線能力,滿足物聯網通訊。
4. 頻譜效率要比LTE提升10倍以上。
5. 連續廣域覆蓋和高移動性下,使用者體驗速率達到100Mbit/s。
6. 流量密度和連線數密度大幅度提高。
7. 系統協同化,智慧化水平提升,表現為多使用者,多點,多天線,多攝取的協同組網,以及網路間靈活地自動調整。
以上是5G區別於前幾代行動通訊的關鍵,是行動通訊從以技術為中心逐步向以使用者為中心轉變的結果 。
星鏈: 是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的一個專案,太空探索技術公司計劃在2019年至2024年間在太空搭建由約1.2萬顆衛星組成的“星鏈”網路,其中1584顆將部署在地球上空550千米處的近地軌道,並從2020年開始工作。
但據有關檔案顯示,該公司還準備再增加3萬顆,使衛星總量達到約4.2萬顆。
單從概念和應用上來講,我認為星鏈可以作為5G技術的延伸和升級,5G是第五代移動通訊技術,就好比我們從傳統手機更新到了智慧手機,但是網路通訊如果沒有升級毫無意義,星鏈就好比我們在使用上了智慧手機之後網路環境從撥號到寬頻到光纖變化。
星鏈和5G的關係最形象的比喻,我覺得應該用大家能看懂的,比如飛機和地鐵和高鐵,即使天上飛十萬架民航客機,也不會對地鐵高鐵的動力產生衝擊,這樣的比喻能讓不懂通訊原理的人聽懂嗎?
回覆列表
A)這二者都好比是一個手電筒:
只不過星鏈是在幾百公里外照著你,5G就在你跟前照著你。如果想看到星鏈這點兒光亮,怕是得用上超級夜視儀。
B)馬斯克的星鏈:遠在天邊,5G:近在眼前。前者是遙不可及的、摸著石頭過河的風險專案,而後者是實實在在的、熱火朝天建設中並已經實用的工程專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