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A解說夫妻關係
-
2 # 鈴鐺數學
假期網課只是學習狀態不對的其中之一原因,應該努力改變自己聽課狀態,不要急躁,一點一點吸收所學的知識,把每一點都真正搞懂。
-
3 # 網鏈課堂
個人觀點,上網課的這種狀態是全國各地都會有的(多多少少都會有些人會這樣),而且你現在只是高一,不會像畢業班那樣焦慮。儘管上網課的狀態差點,但是一定要保證功課不落下,不要被別人拋得太遠。未來生活是可以透過努力改變的,希望你能自己權衡利弊。
-
4 # 沐言教育
網上授課只是一種教學方式,比較考驗學生的自覺性,如果發現已經有些開始拒絕網課,建議調整自身心態。
上課時靜心專注聽課,做到把每一點知識都能聽透,重在理解而不是死記硬背。
沒有學會的知識可以私下找課代表或老師詢問交流,發現問題自己應主動想辦法解決。
為應對疫情,各地積極響應教育部“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的要求。大部分學校要求教師實行“網路直播”,對新學期內容提前進行線上教學。
然而,隨著線上教學活動的推進,網課遭到了不少家長、學生,甚至老師的集體吐槽:形式受不了,網路卡頓嚴重,學習效率低,注意力無法集中,聽不懂……
總之,在這段被延長的假期裡,不少家長瀕臨被逼瘋的邊緣。每天監督孩子打卡上網課,復工後更是工作和陪娃難以兼顧。
平時上學還能讓孩子的生活規律一些,在假期裡簡直是放飛自我,不僅作息時間混亂,作業、網課更是完成得一塌糊塗。
有的孩子吃著零食上網課,一到提問就假裝訊號不好……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那些爬上山頂找訊號也要堅持上課,住院也自主學習的“別人家孩子”。
事實上,很多老師和家長也深有體會,假期是最能拉開學生成績差距的時,關鍵就是——自律。
自律不僅有利於幫助我們管理好自己的情緒,還能夠約束我們的行為和意識。
學生有“受害者心理”,職場新人也容易沿襲這種“學生受害者心態”。他們經常覺得:老師沒講、老師應該幫助我,同事、老闆,甚至另一半應該怎樣怎樣幫我,但卻容易忽略自身該奮鬥的那部分,應該多想想“我”應該如何如何,少想“別人”應該如何如何。
他還引述了一段話:
網課開啟後,很多人都在崩潰,覺得線上學習孩子容易走神,聽不懂。
不,網路學習不背鍋!
你的孩子平時就是這樣不聽講的!!!
你今天經歷的雞飛狗跳,都是平時老師暴跳如雷的原因!!!
這次網課是一次最公平的試煉,試的不僅是孩子,還有家長!
所有學生面對著公平的教學影片,公平的作業,沒有所謂的“被人打擾”,沒有所謂的“看不清黑板”等等理由,比的就是自律。
自律的越來越優秀,所有教學影片一步一步消化成自己的;不自律的糊弄假學,所有教學內容步步地變成天書。
網課一結束,學校一聚首,高下立判,一分耕耘真的就是一分收穫!
所有家長都一樣。有沒有提醒孩子學習、檢查孩子作業、及時拍照上傳、協助孩子訂正?孩子的每一分耕耘,家長有沒有及時幫助他們鬆土澆水?
請記住,家長現在的每一份責任心都是孩子開學後“拼爹拼媽”的底氣。
不要羨慕別人家的孩子,先讓自己成為別人羨慕的父母吧!
你“澆不澆”,莊稼都會長大;你“教不教”,孩子也會長大。
但是,收穫會一樣嗎?
的確,不“自律”的人,最終一定會被“他律”所束縛。
如果孩子做不到,家長不要一味的埋怨孩子,要與孩子一起經歷“自律”能力的建立過程,最終讓“刻意為之”的意識和行為變成“自然而然”。
(1)初始階段:接受“他律”。剛開始,孩子需要家長幫忙制定規則來約束行為。不論是打卡還是協助孩子整理上網課的環境(如桌面、著裝、制定作息等),他律一定是自律的前提。叮囑孩子按時打卡,按時作息,定時定量休息飲食運動,幫助孩子整理適於學習的桌面、空間,在他律的監督下督促孩子遵守規則,一點一點來切勿著急。
(2)養成階段:家長樹立榜樣。家長作為“他律”的制定者和監督者,一定要以身作則。孩子的反監督和模仿,無處不在。想讓孩子遵循制定好的規則,家長必須從自己做起。
(3)鞏固階段:從鼓勵中建立自信。當孩子可以遵守規則,並能達成階段性目標時,家長要予以肯定和鼓勵。肯定孩子擁有養成任何一種良好習慣的能力(自律就是一種),讓孩子知道自己是可以做到的。肯定孩子因自律而達成的目標,這能提高孩子的自信,讓自控能力的水平得到進一步鞏固和提升。
自律建立的過程中,孩子很可能在堅持一段時間後出現負面情緒,積極性會越來越低,也可能在完成階段目標後又出現反彈,這都是正常的。
家長需要做的,就是迴圈這個過程,跟孩子一起完成每一個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