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育兒愛分享
-
2 # 手機使用者50015663058
誰帶孩子問題不大,關鍵是帶孩子的大人問題大不大,古人說孩子跟誰學誰才是真,我們有一老鄰居他孫子都九週歲多了經常流鼻子而且經常吃東西也不洗手,鼻涕下來了用手背摸一下了事然後繼續吃的東西,讓人看見都噁心 ,以為離的近我經常給吃吃東西要洗一下手再去吃東西,鼻涕要用衛生紙擦一擦。這麼多年了還是老樣子沒有改變,現在還看見我就躲起來了。
-
3 # 倆書蟲的繪本媽媽
“三歲看大,七歲看老”,是從古至今留下來的一句諺語,它形象地描述了幼兒心理發展的一般規律。指的是從兒童三週歲時的心理特點、個性傾向,就能夠看到他長大後的心理與個性形象的雛形。
從出生到三歲被稱為嬰兒期,這個階段是小朋友大生理發展以及心理發育最迅速的時期。尤其是大腦發育,3歲前大腦發育是高峰期。在一個嬰兒出生時,大腦重量約370克,在此後第一年內,大腦重量增長速度最快,6個月時大腦重量為其出生時的兩倍,佔成人大腦重量的50%。而孩子的體重要到10歲才達到成人的50%,可見3歲之前,孩子大腦發育大大超過了身體發育的速度。
而人的自我的確認和能力的形成期是3-7歲之間,這一階段的孩子開始體驗到了一個新的現實世界,他想要知道自己作為一個獨立的人,以周圍世界的關係究竟是怎樣的,便開始了自我形成的生命歷程。
-
4 # 楠得有你
自尊情感!我認為孩子最應該培養和看的是自尊情感。什麼是自尊情感呢?是指無條件珍視自我的一種感情。是一種毫不氣餒,勇往直前的精神。這不正是孩子最需要的嘛!
而三歲的寶寶,情感意識開始形成,性格的形成源於父母的教育方式,給予足夠愛的孩子會有良好的自尊情感做基石,而往往這也是家長們最容易忽略的!
基石打好了,才能健康成長!也是長大後的標杆。
-
5 # 安達媽媽身心成長說
看的是品行。
三歲孩子已經有自己的思維模式,這就主導著他的言行,因此可以看出這個孩子三歲後會是啥樣。所以我們一定要特別注重孩子三歲前的陪育。
七歲孩子又是一個思維完善的階段,在這個階段基本孩子的思維模式和品行差不多完善了,由此可以看出來孩子的一生將會怎樣。
但是隨著人的經歷和接受的教育不一樣,其間也會有所改變,但大致還是不會改變太多。
我就是這麼理解滴!
-
6 # 70後二寶媽的律師之路
首先,古人說的“三歲看大,七歲看老”,主要強調的是孩子七歲之前的教育非常重要。雖然孩子還小,但是不是隻管好吃喝拉撒睡就萬事大吉了,而是要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要培養孩子的性格,這些從小養成的習慣和性格,將使孩子受益終生。
其次,三歲看大,主要看的是孩子的性格;七歲看老,主要看的是孩子的習慣。三歲之前,大人要無條件地滿足孩子的一切需求,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這樣的孩子幸福感強,容易滿足,性格比較開朗溫和。三歲以後,開始建立規則意識,讓孩子明白做任何事情都必須遵守一定的規則,同時幫孩子養成早睡早起、熱愛運動、閱讀等良好的生活習慣。
最後,“三歲看大,七歲看老”這句話也不是絕對的,我們終其一生都在追求進步,只要有一顆勇於改變的心,永遠都不晚。
-
7 # 牛牛姐生活記
三歲看大,七歲看老,這句話可就是說一個人好的行為及習慣要從小養成,要從娃娃抓起
好習慣的培養一定要從幼兒時期抓起。
如何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
在如今這個快速發展的時代,很多的家長都忙與自己的事業,忙著工作、忙著掙錢……各種忙碌,在家把孩子交給老人,在學校把孩子交給老師,自己則無暇照顧孩子,家長們要知道啊,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錯過就沒有機會重來,再多的物質與金錢,都永遠代替不了父母親自愛的陪伴。
一:孩子真正需要的是情感
有時候孩子會忽然問我:媽媽,你為什麼要去上班?能不能不上班?忽閃著一雙大眼睛很期待地看著我。額……這個,我還真沒有想好到底怎樣回答才好。有時候,為了能夠儘快出門,為了儘快擺脫孩子的粘人狀態,我會用物質作為條件,比如我會說:媽媽上班賺錢給寶貝買玩具,下班回來給你帶玩具等等,他就會很痛快地答應。當然,這個方法真的很糟糕。我認真地想了想我為什麼經常會有這樣的行為呢?可能是覺得沒時間陪孩子,感覺很內疚,就想用物質來作為補償。
可能不止是我,有很多的家長都會這樣做,我們忙工作、忙事業、忙掙錢,沒時間給陪孩子,就會給孩子很多物質上的滿足,以彌補自身的內疚感……
二:陪伴需要一定的質量
我們需要反思的是:這段時間我陪孩子的時間夠不夠,有沒有用心有質量地去陪伴?很多父母都會一邊陪孩子一邊玩手機,看起來是在陪孩子,實際上,自己的整個人的思維早就網路中神遊去了。這樣的陪伴不如不陪,反而讓孩子感到很受傷,覺得自己還沒有手機重要。那什麼才是高質量的陪伴呢?比如有人說《熊出沒》、《喜羊羊與灰太狼》這些動畫片不好,但是孩子喜歡看啊,還喜歡模仿,這時候怎麼辦呢?要知道,我們單純的阻止並沒有用。但是我們可以透過和孩子一起看這部動畫片,來跟孩子探討裡面的內容:亂砍伐樹木好不好?破壞環境好不好?暴力打人的行為好不好?說髒話好不好?那我們自己可以怎麼做?
真正的陪伴不是你必須幹什麼,而是不管你在幹什麼,我都願意耐心地陪著你一起並正確地進行引導。
三: 極力給孩子一個良好的、和諧的成長環境
一個人所在的原生態家庭環境對他一生的影響很大,家庭氛圍和諧、夫妻恩愛、尊老愛幼,在這樣充滿愛的環境中長大的孩子,要比家庭不健全或整日吵吵鬧鬧的家庭環境裡成長的的孩子心裡要Sunny很多。
四:別對孩子河東獅吼 多講道理才能心服口服
養孩子的誰沒有在陪娃寫作業中感到崩潰、發狂,因為孩子寫作業各種磨蹭,各種錯誤讓人哭笑不得,實在忍不住不發火,實在做不到不打不罵、微笑面對;實在控制不住自己體內的洪荒之力時時上演聲嘶力竭地“河東獅吼”,甚至有些家長使出“降娃十八掌”,媽媽吼完,爸爸打!自從我的兒子上一年級後,真的就開始了寫作業時“雞飛狗跳,不寫作業時,“母慈子孝”的狀態。網上說陪娃寫作業,氣到高血壓犯了,腦梗住院了,朋友圈更是出現各種調侃段子。
最近看了一些關於如何優質育兒的專欄,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家長要給孩子樹立好的榜樣,孩子一半時間是與家人相處,80%的壞習慣是在家裡養成的。孩子未來的社會形象,就是當年所受家庭教育的翻版。經常被吼的孩子他會非常暴躁,今天他被吼明天他就會吼別人,容易叛逆,還容易引起性格的自卑及內向、膽小怕事,大人如此的強勢及暴躁會導致孩子的能量不能正常發揮出來,會使他封閉自己。隨著資訊時代的到來,教育觀念的更新,孩子們個性意識的增強,今天的家庭教育,早已不是“訓斥加嚴厲”的“家長作風時代”了,而進入了平等、開放、互動等“共同成長時代”故而總結如下幾點,做個不吼叫不打罵,讓孩子心服口服的家長。
回覆列表
前幾天出門正好鄰居的奶奶帶著剛5歲的小孫子出去遛彎,路上好像小孫子非要買什麼東西,奶奶怎麼說都不聽,後來奶奶說了一句“三歲看大,七歲看老,你現在這樣不聽話,不愛學習,以後也不能有什麼大出息。”
當時心裡一笑,又是一個老一輩的說法。可是後來聽我家寶寶老師講過才知道,“三歲看大,七歲看老”雖然看的並不是孩子以後有沒有出息,但是對以後也是有一定的影響的。
3歲可以說是孩子成長髮育的一個重要階段,千萬不要覺得這個年齡寶寶什麼都不懂。我們都知道寶寶從出生到3歲這個階段稱之為嬰幼兒時期。
這個階段可以說是兒童心理和生理發育最為迅速的時期,所以在這個階段你所影響、教育給孩子的都極有可能伴隨他的一生。另外,兒童心理專家和教育家發現寶寶在這個年齡階段還有這樣的成長規律。
性格方面,除去父母有遺傳的因素外,孩子的性格基本上是在3歲就能成型的,3歲之後變化不是很大。所以如果想要你的孩子成為一個活潑開朗、人見人愛的寶寶,在3歲之前的影響很重要。
比如多和孩子溝通、陪孩子做遊戲,都對寶寶的性格塑造有影響,如果每天對寶寶不聞不問,交給長輩照顧,對寶寶是沒有好處的。
寶寶的智商在3歲之前他的腦細胞組織會完成60%,這個階段寶寶的腦部就像是一個海綿,他的感覺、記憶、思維在這個時期是最為敏感的。有的父母可能很疑惑,3歲的寶寶還什麼都不懂,怎麼教他學習啊?其實並不是教寶寶如何學習,而是要多做一些有助於開發腦力的活動、遊戲。
而“七歲看老”是指孩子的個性已經逐漸定型,在7歲後很難改變。有些父母可能會覺得自己的孩子特別倔有自己的一套小九九,那是他在7歲以前就形成的,而且想要改變也是不太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