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西瓜島主

    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取回真經,弘揚佛法,普度眾生。那時候天竺佛法最牛,所以去了。

    玄奘取經是歷史上的一個壯舉,是很了不起的一件偉大事情。為什麼會發生取經的事情呢?玄奘取經的目的是什麼?最後的結果、貢獻又是什麼?

    佛教在南北朝時期就興盛起來。興盛的一個表現是翻譯佛經。南北朝時人們在佛經的翻譯中就已經遇到了很大困難,只能根據當時對梵文的理解,運用梵文的知識來翻譯經典,而梵文字身是雅語,所以翻譯的難度很大。因此有人就想到印度去看看,到底佛教是怎麼回事,真正的佛典是怎麼樣的。

    於是南北朝就已經有人開始了去西天取經的行動。因為語言的變化,魏晉南北朝時期所翻譯的佛經到隋唐時期就難以閱讀了,更別說梵文的佛經了。這就使隋唐時期一些從事佛經翻譯的人很困惑。其實這個問題到現在也還是如此,一部《金剛經》不過260多個字,但是大家能講得很清楚嗎?都講不太清楚。佛教在中國的發展史,也就是中國對佛經的翻譯、理解的歷史。因為不懂,就產生了歧義,有了歧義,就產生了爭論,有了爭論就產生了派別,所以到隋唐時期佛教裡產生了很多派別。

    宗教,宗是宗,教是教。佛教中有很多的宗,就是因為對經典理解上的歧義而慢慢發展起來的。歧義這麼多,怎麼辦?一些有大志的僧侶就產生了一個很強烈的願望:去印度看看真正的佛教的情況,看看佛經還有多少,看看中土所沒有的經書又是怎麼講的。唐初的玄奘就是這麼一個人物,他要到印度去取經完全是因為想探索佛教、佛教經典裡的本原的情況。取經的原因就是為了把佛經裡講的問題搞清楚,看更多的經書。

    剛才說了,去西天求法的人從南北朝時就已經有了。根據史料記載,最早到西域求法的是三國時代的一位高僧。三國以後,兩晉南北朝,也就是從3世紀到8世紀這段時間裡,有很多人到西方去求經。這裡邊最著名的是東晉中葉的一個僧人叫法顯,他的佛學修養非常深,而且梵文的基礎也很好。法顯西行求法,經過大漠雪山,到了北天竺,然後到中天竺。天竺就是現在的印度。法顯在印度三年,看了很多的經書,之後帶了很多經書回國。去的時候走的陸路,回國走的是水路。從印度到了獅子國,就是現在的斯里蘭卡,然後坐船,在海上遇到了風浪,經過輾轉漂流,到了蘇門答臘,再坐船漂到了現在的中國廣州,之後又在海上漂流了很久,才靠岸,上岸一看,已經到了現在的山東青島了。他一算時間,從斯里蘭卡開始,在海上走了三年。不管他帶回來的東西多少,他的這種精神是非常了不起的。而且,從此,到西天取經成為了對佛教無限忠誠的一個具有象徵性的行為。

    據學者統計,從公元3世紀到4世紀,一共有7個和尚從陸路去取經,到了5世紀,有61個人到西天取經,6世紀有14個人,7世紀有56個人,8世紀有32個人。從3世紀到8世紀不斷的有高僧離開中土,不顧個人安危長途跋涉到西域去求經。史書上記載的這170個人,其中平安返回的只有43人,大多數人都犧牲了。佛教徒的這種精神是非常堅定的,顯示了佛教的感召力,僧侶的追求。

    在這樣的情況下,到了唐代初年,出現了玄奘西天取經的壯舉。玄奘取經是了不起的事情,雖然他並不是第一位去天竺取經的僧人,但他的成就特別大,影響特別大,具有的文化意義特別深遠。玄奘取經,一是為了解決佛經中的疑惑,再一個是當時東土的經文太少,他要看更多的經文。所以,玄奘取經也是對公元3世紀以來不斷往西天求法這個傳統的繼承。他決定去西天取經,用我們通俗的話來說,這也是真理的追求。宗教不管是否能稱得上真理,但是對於教徒信徒來說,他們所追求的就是真理。這種追求真理的精神,從3世紀西天取經的事情中就能看出來,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一種美德。

    唐代時佛經更加難讀,玄奘的一個徒弟慧立在一本書裡說,眾人對於佛經是“先賢之所不覺,今者之所共疑”,也就是說,南北朝時的先賢沒有解決的問題,到現在更成了今天學者共有的廣泛的疑難,佛教的發展到了一個非常關鍵的時刻。玄奘就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開始了去西天取經的歷程,所以意義非常重大。

    他深入學習各宗的經論,學得越深,瞭解越廣,懷疑和困惑就越多。到長安後,他就決心到天竺求法。恰好此時長安有個從天竺來的僧人,向他介紹了印度佛教的情況,特別提到了那爛陀寺,這是個了不起的佛教中心。那爛陀寺是個寺廟,但實際上是佛學最高學府。經過這個印度僧侶的介紹,玄奘更下定決心要去印度,要去那爛陀寺。玄奘求經顯示了他的意志,他完全是有目的有追求的。

  • 2 # 啊隆小菜鳥

    原因有多種:

      1、皇帝方面:飽受冤魂騷擾,需要大乘佛經普度冤魂。

      2、佛祖方面:金蟬子十世劫難已滿,該回來了。

      3、個人方面:玄奘大師自己也有這個大願心,這個也是歷史真實原因。

      4、觀音方面:交差,順便把原屬於道教的幾個人人才挖過來:齊天大聖、天蓬元帥、捲簾大將、龍王太子

  • 3 # 談古論金

    要回答玄奘為什麼要去取經?首先要否定人們通常認為的兩個習非成是的原因——第一,取經是為了超度大唐建國過程中的那些死於戰亂兵燹的亡靈;第二,取經是為了求取大乘佛法。

    這兩個原因在《西遊記》中是被捏合在一起的,第十二回《玄奘秉誠建大會 觀音顯象化金蟬》裡寫道:

    這菩薩近前來,拍著寶臺厲聲高叫道:“那和尚,你只會談小乘教法,可會談大乘麼?”玄奘聞言,心中大喜,翻身跳下臺來,對菩薩起手道:“老師父,弟子失瞻,多罪。見前的蓋眾僧人,都講的是小乘教法,卻不知大乘教法如何。”菩薩道:“你這小乘教法,度不得亡者超升,只可渾俗和光而已。我有大乘佛法三藏,能超亡者昇天,能度難人脫苦,能修無量壽身,能作無來無去。”……菩薩道:“你那法師講的是小乘教法,度不得亡者昇天。我有大乘佛法三藏,可以度亡脫苦,壽身無壞。”太宗正色喜問道:“你那大乘佛法,在於何處?”菩薩道:“在大西天天竺國大雷音寺我佛如來處,能解百冤之結,能消無妄之災。”太宗道:“你可記得麼?”

    求大乘這個說法當然是不準確的。自北印度經中亞細亞傳入中國等處的北傳佛教主要就是大乘佛法,另一方面,佛經翻譯並非自玄奘始,如果他是發願去求大乘佛法,按照我友張彰先生的戲語:

    鳩摩羅什豈不是要哭死(我翻譯的書你都沒有看嗎)。玄奘西行取經,是有相當明確和具體的目的的。

    我們可以先看一下玄奘大師在國內的求學和研究路徑。

    玄奘出家後,首先在洛陽淨土寺跟景法師學《涅槃經》,後又從嚴法師學《攝大乘論》(下簡稱《攝論》),達6年之久。

    隋大業十二年(618,唐高祖武德元年),因為隋末大亂,高僧多避居蜀郡(唐初改名益州,治所在今四川省成都市),於是玄奘與兄長長捷便計劃到那裡去學習,從洛陽赴成都的途中,兄弟兩人巧遇空、景二法師,便向他們學習《毗曇》、《攝論》,“空法師”不知何許人也,“景法師”則是慧景。玄奘入成都後,跟從寶暹學習《攝論》,又跟從道基(577-637)學“說一切有部”的《阿毗曇論》,接著在道振處學習《發智論》。道基是著名攝論師靖嵩的弟子,慧景、寶暹見於《續高僧傳·道基傳》的“附傳”,比較大的可能是道基的同門師弟或者弟子輩人物。

    武德七年(624),玄奘又到當時攝論學的中心相州(今河南省安陽市)從慧休(548-645)學《雜心論》,又到趙州(今河北省石家莊市趙縣)隨道深學《成實論》,再回長安從道嶽(568-633)聽受《俱舍論》,玄奘又在長安向法常(567-645)、僧辯(568-624)學習《攝論》,玄奘亦曾向玄會(582-640)學習《涅槃》,僧辯、玄會是道嶽的弟子,法常是曇遷的弟子,都屬於攝論師。

    見於記載的玄奘在國內受學的13位老師中,有8位是屬於攝論學派(嚴法師、慧景、寶暹、道基、道嶽、法常、僧辯、玄會)。玄奘最先在洛陽跟從嚴法師學習《攝論》,後來發願西遊求法,亦在取《十七地論》(即《瑜伽師地論》,漢傳佛教經典名稱為《十七地論》的是南朝梁真諦翻譯的《瑜伽師地論》節本),可見玄奘受到攝論學派的深刻影響,他關注的重點始終是瑜伽行派的佛學學問。

    玄奘的學習路徑大致是這樣的:在成都求學時,玄奘首先接觸到的是具有地論學派背景的《攝論》思想;後來,逐漸脫離了地論南道系(可以參照武俠小說的說法理解為南派)的攝論學派,而求訪具有毗曇學派背景(可以理解為北派)的攝論學派,更直接學習南朝梁真諦門下所傳承的《攝論》體系。

    換言之,在玄奘的青年時代,北方流行已久的《涅槃經》、《成實經》、《毗曇》學與真諦在南方譯傳的《攝論》、《俱舍論》,構成當時南北佛學的主流;但是玄奘透過學習,深感真諦等古德高僧的譯著有不盡完美的地方,致使義理含混不清,使得後學理解不一,各種註疏也各不不同,從而造成一些重要的理論問題分歧很大,難以融會貫通;特別是當時攝論、地論兩家關於法相之說各有不同,使得玄奘對唐初佛教思想界的在佛理上潛在的分歧和爭議深有疑問,遂產生去印度取經的意向——當我們後人比較宏觀地審視佛教思想史的時候,我們會發現南北朝時代在中國流傳的唯識思想基本上都屬於印度前期瑜伽行派的思想或曰唯識古學,等到唐朝玄奘大師自印度回國譯出《成唯識論》等一系列經典之後,中國才開始傳播印度護法一系的印度後期瑜伽行派的思想或曰唯識新學。當然,此時的玄奘還不可能清楚自己的歷史作用。

    武德九年(626),玄奘向東來大唐的中印度法師波羅頗迦羅密多羅(簡稱“波頗”)諮詢佛法,在諮詢的過程中瞭解到印度戒賢法師在那爛陀寺講授《瑜伽師地論》,總攝三乘之說,於是發願西行求法,直接接觸原典並重新翻譯成漢語,並將既權威又新鮮的佛學思想輸入中國。

    因而,玄奘取經的主要目的是學習並輸入權威新鮮的佛學思想,來融合法相學中的北方地論學、南方攝論學的差異,從而消弭分歧和爭端,統一中國佛學思想。而這時他具體的目的就是去印度的那爛陀寺向戒賢法師學習,並求取完整的《瑜伽師地論》等經典。
  • 4 # CDTV3就成都

    這個就必須瞭解玄奘的青年時代,玄奘的青年時代是在成都度過,也是在成都受戒後決定西行的。

    讀城|我們欠玄奘一個成都

    前天 21:49 · 成都市廣播電視臺都市生活頻道官方賬號

    撂摔苟且,逃離北上廣,把遠方當家,讓生活如詩。

    願景很寫意,生活太寫實!在沒有財務自由的前提下,在一線城市的江湖裡,你,就是一座孤島。逃離本身,就是一道偽命題!

    所以,西二旗的程式猿們每天都迎來日出送走日落;成都孵化園裡的技術流小哥哥,可能剛剛在一場聯誼活動中,找到了自己的遠方和情詩!

    ▲ 生活在一線城市的人“圍城”般想逃離

    同理,“少不入川”,也是個偽命題。

    關於這座城市,你一定還知道另外一句話。“成都,一座來了就不想離開的城市”!

    ▲ 花園成都

    入?有人說別入!離開?有人說離不開!命題,和生死無關,選擇,同樣艱難!

    其實,這並不是一道是非題,考驗的是隻是做抉擇那一剎那的利弊權衡。可這絕對是道哲學題,答案可以很佛系。

    而即便是高僧,參破玄機,也需要修為。至少,1400年之前,也曾有一位身在成都的高僧,困惑於這種非A即B的選擇!

    ▲ 玄奘法師

    這位高僧就是被魯迅先生譽為“中華民族的脊樑”的玄奘法師,也就是《西遊記》裡唐僧的原型。有過童年的人都知道,取經歸來,唐僧修成正果,加封成佛。

    遇見佛,表達仰慕最直白的方式是什麼呢?抱佛腳!

    成都,網友送詞“佛系城市”。雖說此佛非彼佛,可憑著一個佛字,說上話咱還是有分量的。如若前方是玄奘,成都大可大踏步上前,拍拍頭“散打”幾句!

    佛 系

    因為,成都和玄奘,就如同成都和三國諸神,一樣有故事!

    本期玄奘密碼

    ⊙ 奘法師在哪兒受戒?

    ⊙ 玄奘法師的舍利子供奉何處

    ⊙ 玄奘法師和成都有何淵源?

    今天,我們並不是要來說教義,你可以不是任何一種教派的信徒.我只是嘗試著和你一起去邂逅一個彼此知識面之外的成都瞭解一個所有8後至少到現在的孩子關於童年,無差的記憶!

    如果,從這個角度出發

    我們,或許欠玄奘一個更有普及面的成都 !

    ▲ @朕說

    在中國歷史上,世界級的精神偉人屈指可數,玄奘是其中之一。在他身上,有著在一般中國學者身上少見的執著求真的精神。忘記玄奘是可恥的!——周國平

    “蓉漂”玄奘 受戒大慈寺

    三藏法師,法號玄奘,俗稱唐僧。對,就是你我無差童年中《西遊記》裡的那隻“自己無能還坑隊友”的“弱雞”。若不是佛系,估計,已經修得正果的他,定會用自己單挑八十一難,負真經之重,還獨步5萬里的“真人秀”,告訴吳承恩老先生,本佛祖的“硬漢”人設可不是你想改就能改的!

    ▲“弱雞玄奘”@朕說

    ▲“硬漢玄奘”@朕說

    玄奘法師(602-664)唐代著名高僧,洛州緱氏(今河南洛陽偃師)人,俗家姓名“陳禕”,法名“玄奘”,被尊稱為“三藏法師”,後世俗稱“唐僧”。是事實上,唐僧還是一名不折不扣的“蓉漂”。13歲,在洛陽淨土寺出家。618年,隋朝滅亡,四川取代洛陽,成為當時全國佛法的研究中心。當年,玄奘隨哥哥來到成都,先後在空慧寺、大慈寺學經禮佛。

    空慧寺搜尋

    空慧寺在哪兒?至今沒有定論。據說其前身叫龍淵寺,唐初因避諱唐高祖李淵的名諱,改名為空慧寺。根據西南民族大學文學院教授祁和暉撰《唐僧玄奘成都五年修習研究》的觀點:空慧寺位於今成都市東西勝街及將軍衙門等處,亦即現在的成都市城市管理局所在地(成都市金河路57號)與成都市金河賓館(成都市金河路18號)的所在地。還有一觀點認為空慧寺在今成都市的西勝街附近。

    ▲ “震旦第一叢林”“震旦第一叢林”大慈寺

    來蓉學律五年,期間參訪峨眉,禮普賢后,唐武德三年(622年),玄奘在大慈寺受具足戒、造籍入冊,成為正式的僧尼。

    戒,佛家的行為準則。受戒,斷惡修善,普度眾生。

    簡單理解:出家是工作, 受戒是修行!也就是說,實習生轉正了!

    玄奘在大慈寺受戒,在四川佛學界有這一段爭論,有空慧寺說,有多寶寺說。但據考證,空慧寺之主持為長捷法師,如系在空慧寺受,三書當有所記,多寶寺屬於下院,不具傳戒資格,故而認大慈寺受戒。

    ▲ 玄奘辯經

    5年才轉正,跟今天的“蓉漂相比”,玄奘實在是等得太久。擱今天,像他這樣的“緊缺技能人才、專業技術人才”,依律,最多漂兩年,還補助豐厚。

    少年入川的玄奘,用5年時間,究通諸部、會通三藏。受戒之後,作為“蓉漂”傑出代表的他,泛舟三峽,取道荊州,出長安“詢問殊旨”。可當時啊,由於經常和突厥打仗,所以唐朝對西域實行的是閉關政策。為了西行求法,玄奘先是申請出關,但沒人理會。貞觀元年(627年),玄奘作了一個相當man的決定,“冒越憲章”私往天竺“,也就是說,他偷渡了!

    ▲ 中國郵政2016年發行《玄奘》特種郵票

    玄奘,一路向西,歷經磨難走出國門。在拒絕了高昌國王的挽留,贏得龜茲國的辯論,甩掉突厥強盜的圍追堵截和數日無飲水的考驗後。作為“蓉漂”傑出代表的玄奘開掛了自己“貧僧自東土大唐而來,去往西天取經”的“王者榮耀”。

    ▲ 玄奘西行圖

    再訪大慈寺 故地聽“心經”

    大慈寺,興於魏晉,盛於唐宋,距今已有1600多年曆史,歷唐、兩蜀、兩宋、元、明五朝雄踞四川第一大寺。有“震旦第一叢林”的美譽。據記載,當時大慈寺寺內有96個院子,閣、殿、塔、廳、堂、房、廊共8524間,佔地數百頃。匾額“大聖慈寺”乃唐玄宗親筆所題。

    ▲ 大慈寺匾額

    跨進大慈寺,正對上圖佛像的左前方,“玄奘來處“的牌匾懸掛其上。我相信,你一定踏進過大慈寺,可是否曾留意過這塊牌匾?

    如今的大慈寺內,設玄奘紀念堂,簡稱玄奘殿。玄奘殿位於大雄寶殿西側,座東向西,寓意玄奘法師“寧可就西而死,豈歸東而生”誓死求法的精神。同時西邊又是極樂淨土表法的方位,寓意眾生煩惱止歇。玄奘堂的對面是大慈寺祈福殿,內供佛的法身毗盧遮那佛。當年的玄奘發出“不至天竺,終不歸東土一步”的錚錚誓言,正是一心為求佛。

    ▲ 大慈寺供奉的玄奘法師塑像

    玄奘殿,2017年底開始策劃設計裝修,整個殿堂全部採用四川名貴木材金絲楠木修建,頂部採用傳統藻井工藝,莊嚴大氣。

    ▲ 玄奘法師等身像設計手稿

    2018年初,玄奘法師等身像設計完成,該像全部採用儈木雕刻,莊嚴大氣。現在設計草圖已經定稿,泥稿很快會呈現。

    ▲ 打造中的“玄奘殿”

    ▲ “玄奘殿”正面透檢視

    ▲ 玄奘行跡陳列室

    《西遊記》中曾多次出現過有關《心經》的描寫,百回本第十九回中烏巢禪師將《心經》經文傳授給玄奘,並收錄了《心經》全文;以後在第二十回、四十三回、八十回、八十五回、九十五回都出現有關《心經》的情節。

    ▲ 《心經》

    《心經》全稱《般若菠蘿蜜多心經》,是佛教經論中文字最為簡短精煉,但內容又極為豐富的一部經典,能使人看破世事,勸人心無掛礙。目前,流傳最廣的260子譯本,便出自玄奘。傳說,玄奘之所以能獲取《心經》,還跟他在大慈寺的一段經歷有關。

    ▲ 《心經》

    話說,玄奘在大慈寺期間朝禮峨眉,遇一老僧,渾身膿瘡,眾人避之不及,唯玄奘法師盡心伺候。而後老僧口授梵文心經一部,並告知日後有難,誦此經可度危厄之難(傳說老僧是文殊菩薩示現)。據《大唐西域記》記載,玄奘西行途中在沙漠不慎打翻水囊,四日五夜滴水未進。於神識昏迷間遇一白衣人,大呵“還不尋水去”,並以手指一方向,後尋得水源,度過此劫。

    ▲ 《大唐西域記》

    淨手薰香、清心淨慮,敬書心經,如對如來。今年,大慈寺推出萬人抄寫《心經》活動,抄經修心,領悟佛智,盛況空前。抄寫好的《心經》將封藏於大慈寺觀音殿藏經閣。

    ▲ 大慈寺萬人抄寫《心經》

    3

    一念人煙

    一念香火

    流沙河曾說“沒遊覽過大慈寺,等於沒到過成都。冉雲飛則用了一本書來說大慈寺的歷史。

    冉雲飛

    大慈寺歷史沿革和它的興衰沉浮,和一個人的坎坷跌蕩有很大的相似性,這說明一座寺廟就像一個人一樣,有它自身不可逆轉的命運。

    ——《古蜀之肺》

  • 5 # 歷史君主

    玄奘(602年~664年),人們又稱他為“唐僧”。其實,“唐僧”這一稱呼是不科學的,因為“僧”是指“和尚”,“唐僧”即“唐朝的和尚”。唐朝的和尚多著呢,玄奘一人佔據了“唐僧”這個詞,怎麼合適呢?

    玄奘,在古典小說《西遊記》裡,是個被神化了的人物。實際生活中他是一個活生生的、有著顏強的鬥爭意志和進取精神的人,是中國唐代著名的佛教高僧、卓越的翻譯家、不畏艱險的旅行家,而並不是一個佛法無邊的神。

    玄類,俗名陳袖,十三歲削髮為僧,在刻苦鑽研佛經中,他發現各家佛經所說分歧很大,難得結論:從而決心親自去佛教聖地天竺,求取真經。

    貞觀初年,玄奘約了幾位同伴,奏請朝廷準其西遊取經。因為當時西域政局不穩,唐太宗未準他的要求。這時有幾個同伴打退堂鼓了。但玄奘卻在629年毅然西出長安,孤身而行,並立下誓言:“若不到天竺,決不東歸一步。”“寧可西行而死,決不東歸而生。”玄奘冒著生命危險,越過杳無人煙的荒漠,橫渡波濤洶湧的江河,攀登溝壑萬丈的冰山,爬過飛鳥絕跡的蔥嶺,穿過中亞南部的大雪山,終於到達了印度。

    馳名世界的那爛陀寺,是當時印度最大、最壯觀的佛教寺院,也是最大的佛學研究中心。那爛陀寺寺規極嚴,只有那些學問高深的和尚,經過該寺高僧考問透過,方可入寺。可是,玄奘進入那燦陀寺時,卻受到隆重的歡迎和接待。寺院主持戒賢法師是當時天竺的佛教權威,已一百多歲,早就不講學了,但他被玄奘誠懇的求學精神所感動,破例收玄奘為弟子,傳授佛經。玄奘在該寺經過近四年的虛心求教,刻苦鑽研,學問有了很大長進,後經戒賢法師的推薦,以淵博的學問而被拜為該寺十名上座三藏法師之一。所以後人文稱玄奘為“唐三藏”。

    一位外國和尚,在印度佛教最高學府獲得如此崇高的頭銜,是印度佛學史上一個絕無僅有的例子。玄奘後來還遍遊印度各地,參觀勝地,求師會友,學問更加精深。玄奘在印度學經時期,曾以學識精深的聲望,應邀參加過佛教內部各派之間的各種辯論大會。其中最大的一次是642年,由印度歷史上十分有名的帝王,戒日王所主持召開的曲女城佛教學術大會,到會的有十八國國王、僧徒、官員、百姓,共六於多人,個個都是有專門學問的知名人士。

    玄奘任大會的論主,演講了他的論文,後又將他的論文抄出,張貼在會場門外,並按照當時印度論辯的慣例,宣告說:“若其間有一字無理能難破者,請斬首相謝。”在十八天的辯論中,竟沒有一個人能駁倒玄奘的觀點。從此,玄奘揚古印度,受到天竺國君與僧眾推崇。當時,許多人要求玄奘留在天竺,可是玄奘卻放棄了在天竺的崇高聲望和優厚的物質待遇,毅然決然地要回祖國。

    643年,玄奘辭別那爛陀寺寺友及戒日王開始返國。645年,玄奘回到長安,隨身帶回了用二十匹馬馱著的大批佛經及佛像。唐太宗得知玄共歸來,立即命宰相在長安城內的朱雀橋舉行隆重大會,歡迎這位中印友好的使者歸來。玄奘西遊,歷時十七年,行程五萬裡,出發時年僅二十八歲,東歸時已經四十四歲了。

    玄奘回到長安後,僅僅休整了三個月,便開始了十九年的三更就寢、五更起身、孜孜不倦、辛勤勞作的翻譯佛經工作,直到去世。玄奘還把自己的西遊經歷,包括沿途138個國家的歷史、地理、政治、經濟、物產及風土人情、宗教信仰等內容,編著成一部《大唐西域記》。這部鉅著一直是後人研究中亞、西域和印度半島古代歷史、地理的珍貴資料。

    664年,玄奘逝世。長安周圍五百里內的一百多萬人為他送葬,表達了對他的愛戴之情。一千多年來,玄奘取經的故事,始終是鼓舞人們不畏艱險、勇於進取的一種精神力量。

    玄奘虛心好學的態度和不斷進取的精神,也贏得了古今印度人民的欽佩和讚揚。在印度的國家博物館中,詳細記載著玄奘留學印度的事蹟;那爛陀佛學院中,珍藏著玄奘使用過的物品;印度歷史學家不止一次地在他們著作中提到玄奘的名字;就連那些接受啟蒙教育的印度兒童,也能從教科書中學到記述玄奘苦心治學的動人篇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這世上真有不愛自己孩子的媽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