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真理再現人間
-
2 # 雲卷雲書
任何人的哲學都不可能是最後,只能是在什麼之後!哲學是世界觀,只要世界存在,人們就會不停止思考!哲學就會生存下去……
-
3 # 經濟相對論580
體系哲學家不知道題主具體指什麼。如果是指哲學本體論的話,那麼哲學都是有體系的。
叔本華的哲學發端於康德哲學和英國的主觀經驗論的貝克萊的哲學。叔本華的《作為意志與表象的世界》,就是建立這樣的基礎上的。
叔本華對康德哲學一方面很推崇,一方面又很不滿意。他認為康德的自在之物是與先驗論是不可調和的,而先驗論與存在就是被感覺則是一致的。
叔本華哲學產生的背景在於,從柏拉圖到黑格爾,客觀經驗論的哲學體系已經歷史地邏輯地發展到了頂點,歐洲哲學開始向主觀經驗論、唯物論轉型。在德國,費爾巴哈從人本主義出發,對黑格爾進行了批判和反叛;叔本華則從主觀經驗論方面,對黑格爾進行了攻擊甚至是謾罵,他還無法從理論的高度對黑格爾龐大的哲學體系進行客觀公正的分析批判。
因此,可以說,叔本華是現代西方非理性哲學始作俑者。尼采繼續沿著叔本華的主觀經驗論的道路創立了更極端的唯意志論,把非理性哲學推向了極端;尼采說:“現代藝術的墮落,是因為理性的過於發達。”因此,尼采從反基督教入手,對理性哲學、藝術、宗教、社會倫理道德,進行了全面的否定和相當粗暴的攻擊。尼采之後,非理性哲學逐漸成為了西方哲學的主流,存在主義,邏輯經驗論,實用主義,柏格森的直覺主義,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等等,儘管形式上不同,但都是以主觀經驗論為基礎的非理性哲學。受非理性哲學的影響,西方的文學藝術也開始拋棄十九世紀的現實主義傳統,現代派藝術開始興起,意識流小說,十二音體系的現代派音樂,繪畫中超現實主義、光線派、野獸派等也開始氾濫。
非理性哲學思潮,特別是尼采哲學與二十世紀的政治思潮合流,成為了法西斯主義的理論先驅,希特勒的《我的奮鬥》如同尼采的《權力意志論》通俗版本。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人類開始對法西斯主義的罪行進行了深刻的反思,隨著人道主義的復興也開始了對尼采哲學的清算。脫胎於尼采哲學的存在主義似乎特別尷尬,薩特一方面與法西斯主義撇清關係,一方面又試圖把存在主義和馬克思主義結合起來,在文學創作方面則試圖回到傳統的人道主義,他的話劇《最可尊敬的妓女》就是這種轉向的代表作。
二十世紀西方的非理性哲學,就其內容來說比十九世紀的西方理性哲學要貧乏得多,也是造成人道主義災難的根源。在今天的中國,依然有一些人把這些東西視為至寶,不能不說更多的是追隨一種早已經不時髦的時髦而已!
-
4 # 旃檀香嚴
叔本華和尼采兩位大哲學家
一、哲學家的性格與家庭成長環境相關。叔本華的父親是一位商人卻英年早逝留下一筆財產和孤兒寡母。叔本華的母親是一個自由率性又孤傲的小說家,她討厭和自己一樣自負的兒子。一個不被母親愛護的兒子,是不可能熱愛生活的。叔本華身體羸弱,在沒有親人、婚姻和子女的孤單生活中,更加劇了他性格中的敏感多疑、孤僻自傲,與世俗格格不入又期待眾人的認可。他就是一個生活中的失敗者,一個邊緣人,所以他可以旁觀生活中的苦痛。尼采的父親也早逝,從小讓他生活在祖母、姑姑、媽媽和妹妹等眾多女性的陪伴中,潛移默化的塑造著他羸弱、敏感和神經質的性格,直至最後的癲狂。
二、哲學家的思想與時代相關。叔本華是個悲觀主義者,他說:人生就像一個鐘擺,在痛苦和無聊之間搖擺。意志驅動的慾望無法滿足時感到痛苦,慾望得到短暫滿足以後,又會衍生新的慾望;即便慾望得以滿足也將代之以無聊的空虛。所以,人生無法擺脫痛苦。叔本華的悲觀傾向,也與歐洲在拿破崙鐵蹄橫掃後又失敗造成的衰敗息息相關,也與他單點乏味苦悶的個人生活息息相關。尼采雖然身體柔弱無法參軍實現自己的超人意願,但在他的哲學思想中奉行“權力意志”和“超人”理想。他生活的時代是普魯士首相俾斯麥以鐵腕和強力統一德意志的時代,是一個強權即真理的時代。所以,他用自己的哲學思想反映了時代的政治,也抨擊了歐洲傳統的道德標準。
三、天才和瘋子之間的界限。兩個性格鮮明的哲學家與時代格格不入,或許都有精神病的特質。有一位學生曾講:搞哲學的人,要麼是瘋子要麼是天才。慢慢的當我接觸了叔本華和尼采,在對比《天才在左,瘋子在右》,我真的懷疑,是否瘋子的理論若是系統化理論化的著述,也會成為天才的構思。尼采最後瘋癲了,他的寫作也像是先知的警句。他們身前都不被世人所接受,直到臨近生命的盡頭才等來自己期待的認可。叔本華曾經在柏林的大學,專門把自己的哲學課與黑格爾調到同一節課,結果黑格爾的課堂濟濟一堂,而自己的課堂學生寥寥無幾。叔本華痛恨世人不知自己作品是天才的作品,用各種自我安慰的言語捍衛自己的尊嚴,若是今人看來是否像瘋子一樣呢。
四、痛恨女性。或許從小的經歷,讓兩位哲學家對女性都帶有片面的誤解,對女性是恐懼的,貶低的,也未曾享受到女性的溫暖。又或者,正因為得不到女性的愛所以才貶低女性的價值。
-
5 # 一老沈一
“叔本華或尼采是最後的體系哲學家嗎?”
可以肯定地回答:不是。
所謂“體系哲學家”,在西方近代哲學中,是有特定含義的——這就是,必須是屬於“形而上學”範疇中的哲學理論和哲學家;或者,被稱為“古典哲學”中的哲學理論和哲學家,才被看作是體系哲學家。
叔本華和尼采的哲學,不屬於這一範疇。
一作為西方哲學術語的“形而上學”概念,與中國哲學術語的“形而上”有相近之處,又有區別。
西方哲學的“形而上學”,是“ metaphysics”的漢譯。
這一概念,最早是由亞里士多德的學生安德羅尼柯使用的。
他在整理亞里士多德的著作時,把老師的“第一哲學”部分,排在了“物理學”之後,以古希臘語取名為“ta meta ta physica ”,原意是“物理學之後”。
這個詞,後來到拉丁文再到英文,都是“metaphysicas”。
日本明治時期哲學家井上哲次郎,覺得“物理學之後”與中國的“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很契合,就將其譯作了“形而上學”。
從這個翻譯的初衷來說,是西方和中國“形而上學”的相近之處。
當年,嚴復曾把“metaphysics”譯為“玄學”,贊同且接受的人不多,逐漸就銷聲匿跡了。
二西方的“形而上學”,既是指哲學也是指哲學研究。
研究的目的,在於確定事物的真實本質,也就是確定存在物的意義、結構和原理。
這樣,一般意義的西方“形而上學”,包含了四方面——
1,它是對存在物的探求;
2,它是關於終極實在的科學;
3,它是對世界整體的研究;
4,它是第一原理(或稱本體)的理論。
1,關於形式、範疇和個別的存在;
2,關於上帝的存在;
3,關於靈魂、心靈和身體;
4,關於自然與外部世界;
5,空間與時間;
6,關於精神概念。
從這個角度說,西方的“形而上學”與中國的“形而上者謂之道”,又有一定區別。
三西方近代哲學,是從笛卡爾開始的。而且西方公認,笛卡爾建立了西方近代第一個哲學體系。
笛卡爾的體系,是建立在亞里士多德開始的“形而上學”基礎之上。
然而,也有了不同。這個不同,就是笛卡爾開創了以知識和認知為核心的近代西方形而上學。
這種形而上學所關注的主要問題,是知識何以可靠,以及人的認知能力的界限在哪裡。
相當長的時間裡,西方哲學無例外都是圍繞這樣的問題展開。
但實際上,從笛卡爾開始,也是由他的理論造成的,後來的哲學家們,基本分成經驗主義和唯理主義兩大支系。
例如,霍布斯、洛克、貝克萊、休謨為經驗主義哲學;斯賓諾莎、馬勒伯朗士、萊布尼茲為唯理主義哲學。
但是,這種劃分是相對的。許多哲學家構建了自己的體系,紛紛對此發表見解。
這些哲學家們,也就被認為屬於“體系哲學家”。
康德是“形而上學”的堅定支持者。他認為,形而上學是各種科學(包括哲學)的女王。主張從事邏輯和倫理領域工作的學者同物理學家和生物學家一樣,都必須在形而上學家所贊成或改正的設想上進行研究。
休謨很被康德所尊重。康德說,是休謨把他從沉睡中驚醒。然而休謨曾宣佈向“神學書和形而上學書”開戰。實際上,休謨也有自己的一套形而上學。
總體來說,主張形而上學的哲學家更關注“分析”的方法。不過從17、18世紀開始,理性主義哲學家們普遍同意哲學的方法包括分析也包括綜合。
四誰是“體系哲學家”的“終結者”呢?
有影響的觀點有三種——
第一,黑格爾。
《不列顛百科全書》說,黑格爾建立了最後一個偉大哲學體系(形而上學)。
第二,費希特和謝林。
如美國著名哲學史學家梯利等持此觀點。
第三,費爾巴哈。
馬克思和恩格斯認為費爾巴哈終結了德國古典哲學。實際上,也是終結了近代以來的“形而上學”。並且,馬恩賦予了“形而上學”以新含義——即與辯證法對立的“片面的、孤立的、靜止的思維方法”。
“形而上學”的影響,不會蕩然無存,後來也還有人試圖照此構建自己的哲學體系。
然而“時過境遷”、“物是人非”,這樣的嘗試已不可能成功了。
進入20世紀以後,著名哲學家羅素,以及邏輯實證主義哲學等,都明確反對形而上學。他們是從科學已經進步,必須探討新的邏輯方法的角度來論證的。
自那時到現在,也沒有哪個有影響的哲學家或派別,認為叔本華和尼采稱得上是體系哲學家。
對被題目的回答,到此為止了。關於叔本華和尼采的哲學,謹作為附錄附後,有興趣就參考一下。
叔本華,1788-1860。
21歲入格廷根大學,兩年後進入柏林大學。31歲在柏林大學任無俸講師。羅素說,此時他“竟自負到把自己的講課和黑格爾的放在同一個鐘點;他既然沒能將黑格爾的聽講生吸引去,不久就停止講課”。後來,他就一直在德累斯頓安心過獨身漢生活。
叔本華的主要著作有:《充足理由律的四種根源》(1813);《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1819);《論自然中的意志》(1836);《倫理學中兩個根本問題》(1841);《附錄和補遺》(1851)。
需要說的是,除去以上這幾本書,其他所有標著“叔本華著”的書,都是國內的人自己整的。
人們發現,他並沒有繼承和發揚康德、柏拉圖,而更多受了優婆尼沙曇(奧義書)的影響。
叔本華在哲學上,並沒有可拿得出手的建立。費希特給他講過課,他從心底看不起這個老師,且一直把老師和黑格爾作為攻擊目標。
叔本華的理論主要是兩點——悲觀主義和意志至上。
關於他的悲觀主義,不多說了。王國維深受這種觀點戕害是肯定的。
叔本華對後世影響更大的,是他的意志至上理論。他認為,意志第一,意志比知識重要。
他的這個理論,和他所表現的悲觀論之間,沒有必然的邏輯聯絡——這是兩個並行的“系統”。
強調“意志”,是19世紀和20世紀許多哲學的特徵,這是從叔本華開始的。比如尼采、柏格森、詹姆斯和杜威等等。
關於叔本華,如果還有什麼可以說的話,那就是他對婦女的極度輕視——這一點,尼采比他有過之而無不及。
尼采,1844-1900。
他大學時期,以研究古典和語言學顯露才華。1869年還沒取得學位,巴澤爾大學就提出給他一個語言學教授職位,他遂即接受。
後因健康狀況不佳,1879年不得不退職。1888年精神失常,直到去世。
尼采的主要著作有《悲劇的誕生》(1872);《扎拉圖斯拉如是說》 (1883以後);《善惡的彼岸》(1886);《道德的世系》(1887)。以及由他人彙編的書信集(1900以後)。
美國哲學家梯利說,尼采是19世紀末登峰造極反傳統的個人主義者。他稱尼采是“全部不滿思潮中極其狂妄放肆的人”。
從尼采的思想脈絡分析,他自己說是叔本華的後繼者,這個說法靠譜。
有人說,尼采在許多地方都勝過了叔本華。一方面,尼采學說的前後一貫、條理分明上,明顯勝過叔本華。另一方面,在尼采那裡,意志不但在形而上學中居第一位,在倫理中也居第一位——他也超越了叔本華。
在哲學上,尼采也沒有可以道說的建樹。羅
素說,尼采“雖然是個教授,卻是文藝性的哲學家,不算學院哲學家。他在本體論或認識論方面沒創造任何新的專門理論”。
尼采給人影響最深刻的——
第一是他對宗教的無情批評。
第二,是他對“意志至上”和“超人”的論說。概括起來,就是意志的本原是謀權;沒有普遍真理,只有慾望和本能;生活的實踐,就是要讓超人治理大多數人。 尼采對後世的影響,恰恰是憑藉這些思想獲得的。
第三,尼采對婦女的輕視,也令人印象深刻。他對婦女是完完全全的“蔑視”。 尼采在他的擬預言體的著作《査拉圖士特拉如是說》裡說,對婦女現在還不能談友誼;她們仍舊是貓、或是鳥、或者大不了是母牛。“男人應當訓練來戰爭,女人應當訓練來供戰士娛樂。其餘一概是愚蠢”。 他又在《權力意志》裡說:“女人有那麼多可羞恥的理由;女人是那麼迂闊、淺薄、村夫子氣、瑣屑的驕矜、放肆不馴、隱蔽的輕率……迄今實在是因 為對男人的恐懼才把這些約束和控制得極好。” 他還在《善惡之彼岸》 中說,我們應當像東方人那樣把婦女看成財產。
羅素很看不上尼采這一點,揶揄他說—— 尼采“對婦女的謾罵全部是當作自明的真理提出來的,既沒有歷史上的證據也沒有他個人經驗中的證據以為支援;關於婦女方面,他個人的經驗幾乎只限於他的妹妹”。
如何評價叔本華和尼采哲學的出現呢?
首先,叔本華和尼采學說的出現,與當時的社會環境有關,也與他兩個的家庭環境有關——具體不詳述了——而且家庭環境影響的作用相當大。
其次,叔本華的“意志至上”是有淵源的,尼采又在他的基礎上有所發揮。他們的思想,從總體來說,是植根於德國古典哲學這棵大樹的。只是,沒有按照常規來衍生滋孽,而是成為旁枝。
再次,不能小覷了他倆對後世的影響——不僅在後來的哲學界,就是在“圈外”,影響或許更大——例如被納粹所利用。
羅素說的很直白,這種哲學屬於“恬不知恥”一類——站在極少數人一邊,主張奴役大多數人。
-
6 # Hotrock
當然不是。兩人為一派,是西方近現代哲學眾多派別的一種。德國古典哲學為西方哲學總體轉向認識論後的最後一個學派,這個學派大腕級哲學家康德與黑格爾都有自己的追隨者,並在兩位大師去逝後繼續活動,他們先後創立了新黑格爾學派,新康德學派。叔本華和尼采生於那個時代,他們在思想體系上獨成一派,叫做唯意志學派,開始了思想史上非理性主義哲學。同時,其他著名思想家,如布倫塔諾開創哲學的心理主義學派,由這一派走出新一代哲學大師現象學哲學家胡塞爾,存在主義哲學家海德格爾等。
-
7 # 量化與交易
都是逗比貨!編造幾個概念沒完沒了地推理論證!哲學脫離時代不如村婦嚼舌根,再扯上他們心裡的狗蛋和本不存在的時間,就在be, being,existing 之間轉圈!
馬克思之所以有生命力,因為觀照現實!
中國自遠古以來就不存在西方逗比哲學的環境,華人頭頂藍天腳踩大地中間是我,心裡供著祖宗,實在沒地方擺那些狗蛋!
叔本華幹不過中國的村婦,尼采幹不過狗蛋,這些垃圾理論只在近代中國的校園裡大行其道,而真正改造中國的毛教員集實踐與理論於一身,才是(哲學)大師!
回覆列表
進化論僅僅是空談嗎?你錯了!
上幾個世界歐洲一直動盪不安,互相攻戰。特別工業革命後,列強為了掠奪更多的資源,必須侵略殖民他國,這一定需更多的兵源與撕殺。
可是宗教又控制整個思想領域,人們會問我們為什麼去殺戮奴隸他華人民?這違背神的旨意,我們不幹。士兵們捧著聖經念著主的慈悲去打仗嗎!這能有戰鬥力嗎!《血戰鋼鋸嶺》的主人公是典型例子。
所以政客們發現正統宗教思想在方方面面都嚴重阻礙他們的野心。必須得有一個對抗宗教神學的思想才行。終於進化論出現彌補了這個空缺。
政客野心家們欣喜若狂,於是跟實證科學無一毛關係的進化論,被強行納入科學中寫入課本中成為對抗宗教神學的真理。(實證科學的定義講證實證偽可重複才叫科學,按進化論沒搞出一個生命來)
納粹以進化論搞出的優秀民族主義把社會達爾文主義鼓吹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
在1933年紐倫堡會議上,希特勒宣稱“優等種族要征服劣等種族……這是我們在自然界看到的一種權利,它可以被認為是唯一可行的權利”,因為它是建立在科學基礎上的。
海克爾是希特勒的絕對精神導師,奉行發西私 拄義的德國日本鬼子,他們為自己侵略找到所謂的科學藉口。理論家們在學術哲學各方面極力鼓吹美化進化論,神學道德被踩在腳下,侵略撕殺成為真理,年青人被煽動的熱血沸騰瘋狂的為真理而戰鬥。再無任何理論可阻擋政客們的野心。
希特勒詳述了其達爾文觀,他把強者屠戮弱者比作貓吃老鼠,由此得出結論說,猶太人最終必遭清洗,因為他們
“……會使其他民族衰敗……從長遠來講, 大自然會淘汰有害因素。……人會遭到生物本該弱肉強食的這種不可抗拒的自然法則的排斥。蜻蜓吃蒼蠅,小鳥吃蜻蜓,大鳥吃小鳥……懂得自然法則……我們才能遵守。”
“德華人屬優等人種,註定會因著種族進化擁有榮耀的未來。”
……於是德國日本義大利這些惡棍們瘋狂侵略殺害他族。許多人不懂日本人為何稱大和民族是優秀的,中華民族是低劣,按進化論弱肉強食優勝劣汰,必須吃掉我中華。進化論邪說徹底催毀人類道德,自私貪婪暴虐性亂,為害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