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詞話茶館
-
2 # 青年史學家
這個問題可以算上是一宗歷史懸案了,因為正史記載趙匡胤去世當晚召晉王趙光義覲見議事,當夜宋太祖趙匡胤即薨,因此許多人都認為趙匡胤被其弟趙光義所殺(趙光義是一名用毒高手,這是後話了)。
相關歷史典故有“燭影斧聲”,燭影斧聲,也稱斧聲燭影,是指宋開寶九年(公元976年)十月壬午夜,太祖趙匡胤大病,召晉王趙光義議事,並且將下人支開,不允許有旁人在場。席間有人遙見得燭光下光義時而離席,有遜避之狀,又聽見太祖引柱斧戳地,並大聲說:“好為之”。後晉王光義繼位,史稱太宗。
對此事件後世議論不一,一說光義謀害太祖篡位;又有說太后杜氏去世前與太祖、趙普立下“金匱之盟”,定下太祖去世後由其弟光義繼位,所以當時只是太祖向晉王囑咐後事,並不是趙光義行篡逆之事。
其實,無論趙匡胤是否傳位給其弟趙光義,皇位應該都會由光義繼承,下面我們從幾個方面進行分析:
一是人品。太宗趙光義在歷史上可謂臭名遠揚,他雖然和太祖趙匡胤南征北戰,為宋朝立下了汗馬功勞,但是史書記載光義心胸極其狹隘,並且仗著自己是開國元勳、皇上胞弟,一直橫行霸道。例如一直沸沸揚揚的“花蕊夫人”事件,就是光義與哥哥奪愛,最終逼死美人的事情。太宗即位後,宋朝許多親王、大臣都被離奇毒死,也有傳聞說光義是用毒高手,心狠手辣,不過這些都是一家之言,可信度較低。毛主席曾經評價趙光義為“此人不知兵”算是對他的蓋棺定論了。因此,趙光義一定會處心積慮搶奪皇權,人品已經決定了行為。
太宗 趙光義
二是實力。太祖趙匡胤去世時,趙光義已經是殿前都虞候,領睦州防禦使,不久領泰寧軍節度使。征討李重進之後,趙光義被封為大內都部署,加同平章事、行開封府尹,再加兼中書令。進佔太原之後,趙光義又被改封為東都留守,別賜門戟,封晉王,位列宰相之上。反觀太祖之子趙德昭,太祖在時封興元尹、山南西道節度使、檢校太傅、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在宋太祖在世之時,一直沒有給趙德昭封王。所以其子趙德昭在實力上根本無法與趙光義相比,趙光義的實力處於為所欲為的地步,因此皇位怎麼會傳給趙德昭,就算傳給他了,他也只是趙光義的傀儡。
太祖之子趙德昭
-
3 # 南朝居士
這麼說吧,即使趙匡胤的兒子未成年,甚至跟司馬衷那樣的,他也不會傳位給弟弟的,何況次子趙徳昭已經26歲,絕不是什麼“孤兒寡婦”,兒子成年,怎麼會傳給弟弟呢?
有人會說,弟弟也是家人啊,天下還是在趙家啊,如果傳給兒子,沒守住,就改朝換代了。
問題是,對於趙匡胤來說,傳給弟弟跟傳給外人沒什麼區別,看看趙匡胤的後代就知道了,基本都是二十多歲就死了,因為對於趙光義始終是個威脅。
所以,只有一種可能,就是被殺,趙光義弒兄篡位。
-
4 # 鹹魚閒聊
我認為趙匡胤就是想把皇位傳給趙光義,從來就沒考慮過兒子趙德昭,雖然關於趙光義弒兄篡位的傳聞由來已久,但這都是捕風捉影之說,沒有一點可靠的記載,下面我就來說一說趙匡胤為何堅持傳位給趙光義的原因。
趙匡胤生活在五代十國時期,關於那段歷史時期想必大家也都瞭解一二,那是一個亂世,從朱溫篡唐後,中華大地便陷入了分裂局面,那時期,僅北方中原地區就先後經歷了梁,唐,晉,漢,週五個朝代,更不用說南方出現的那九個獨立的割據政權(北漢除外),這五個朝代存在的時間都很短,沒有一個能堅持到二十年的,當我們去深入瞭解這幾個政權為何如此短命時,會發現這些政權無一例外都是因為內部出現了問題,不是兄弟相殘便是重臣以下犯上,從而導致了內耗嚴重,江山丟失。像後梁朱友貞,朱友珪兄弟相殘,後唐李嗣源,李存勖兄弟相殘,後晉大將杜重威投降遼國,後漢李守貞叛亂,郭威反叛,後周更不必說,趙匡胤黃袍加身。
所以五代十國是一個特殊的歷史時期,兄弟相殘,主弱臣強從而導致政權更替頻發,這都是很平常的事情,趙匡胤取代後周建立了宋,但宋朝建立伊始,全國軍閥割據依舊很嚴重,五代十國的混亂之風也依舊很盛。趙匡胤明白宋朝的處境與之前的朝代沒有不同,很多地方軍閥也根本不承認你大宋朝,所以才會出現李重進,李筠這些地方武將的叛亂,所以想要宋朝避免之前短命王朝的命運,就一定要立一個有威望能鎮得住那些重臣武將的人,趙光義可以而趙德昭不行,趙光義是陳橋兵變的策劃者之一,在軍中有一定的威望,又是趙匡胤的親弟弟,如果先傳位給趙光義,那麼大宋江山便能穩固了,趙匡胤明白這個道理,他們的母親杜太后也一定明白,杜太后一生歷經了梁,唐,晉,漢,周至大宋,是這些政權更替的見證者,她自然更明白在這個時期立趙光義的重要性,所以當她向趙匡胤提出立一個“金匱之盟”時,趙匡胤也順勢答應了。
因而我認為“金匱之盟”是存在的,根據金匱之盟的約定,趙匡胤傳位給趙光義,趙光義百年後再傳位給趙廷美,最後由趙廷美將皇位歸還到趙匡胤一脈上,立下盟約後,趙匡胤便更有意的提高趙光義的地位,封其為晉王,開封府尹,同平章事(宰相),朝廷之上地位僅次於趙匡胤,在趙匡胤親征李重進和太原時也是令趙光義守在開封縱覽朝政,而反觀趙德昭,待遇就很一般了,縱趙匡胤一生都沒有封他為王,地位比趙光義低的多,直到趙光義即位後才封趙德昭為武功郡王,京兆尹。可見趙匡胤為了傳位給弟弟趙光義有可以壓制趙德昭的意思。
值得一提的是,在後周至宋初那段時期,封王,加宰相銜,任京兆府尹,這是標準的儲君配置,大宋建立後,趙光義是第一個被授予這三個職位的,而趙光義登基後封弟弟趙廷美為秦王,開封府尹,中書令。按照規則也也是趙光義默認了趙廷美為儲君,後封趙德昭為武功郡王,京兆尹,侍中,把趙德昭的地位提高到趙廷美之下,這也算是間接承認了“金匱之盟”的帝位傳承順序,至於後來皇位還是傳給了趙光義自己的兒子,那也是後話了。
由此可見,“金匱之盟”應該是存在的,趙匡胤和杜太后定下的這個帝位傳承順序在北宋初確實很合理,有利於大宋江山的穩定。
-
5 # 風投明燈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首先需要明白一點:中國封建社會的王位繼承製度分為:第一,兄終弟及,商朝前期便已出現,東晉懷帝司馬熾,前秦高帝苻登,唐末的文宗李昂以及後世的遼金元等都有沿用此制度傳承大位,當然也有自己搶來的,當然宋初太總趙光義的皇位繼承是最著名的;其次為嫡長子繼承製,這是封建宗法社會最核心的制度,源於商朝的武已,以後主要沿用次法。由此看來這兩種制度都是祖宗成法,無論哪種方式傳承皇位都在情理之中,只是嫡長子繼承製沿用時間最長,也是主要的盛世王朝用的最多的,因此在人們的心中認為只有這種方式得來的皇位才是最正統的,符合人心的,不然就會有名不正言不順之嫌。宋太祖傳位三弟趙光義屬於兄終弟及的制度,但太祖自己有嫡長子趙德昭,按長期盛行的傳承製度傳給自己的嫡長子更為合理,但帝位卻落在了弟弟手裡讓後世不解。於是有三種聲音大行其道:第一,“燭影斧聲”論,這是北宋僧人文瑩在《湘山野錄》中記載的,趙匡胤死前的晚上請弟弟喝酒,結果被弟弟毒死之類的傳言大肆其道,而官方發言人司馬光在《涑水紀聞》記載的是宋太祖駕崩後宦官王繼恩前往開封府衙門召趙光義,因此弒君篡位有待考證,當然本人認為司馬光的說法更可靠,司馬光所在仁宗朝早於神宗野史僧人文瑩,記載更貼近真實;另一種說法便是“金匱之盟”,兩位皇帝的生母杜太后臨終時召宰相趙普入宮記錄遺言,命太祖趙匡胤死後傳位於弟趙光義,這也有些牽強,誰都想把位子傳給自己的兒子,除非是自己無後。而最終嫡長子趙德昭沒有繼位,謀權篡位一說也難成立,說明太祖是猝死(或許是獨自飲酒引發腦血栓)沒有來得及立遺昭,而生前又沒有立太子,故弟弟繼位也無可厚非,論資歷戰功叔叔都要比這個侄子大的多,後面太宗基本統一了全國也證明他的實力和能力。因此我認為趙光義自立為帝的可能性最大。
-
6 # 歷史百家爭鳴
趙匡胤,我們都知道有兒子,名字叫趙德昭,只不過皇位的繼承沒有輪到他,而是輪到了他的叔叔趙光義,這可就不合理了,因為趙匡胤有好幾個兒子,就算趙德昭能力不行,也可以另立其他兒子,可為什麼偏偏是他的弟弟當上了皇帝?
對於這個問題,歷史上有多種說法,一是“燭影斧聲”之說,說趙匡胤把弟弟趙光義召進宮中議事(還有說是趙匡胤召趙德芳進宮商量後事,被趙光義知道後捷足先登),皇宮的太監們遠遠看到二人的影子,說趙光義時而離席,有遜避之狀,又聽見太祖引柱斧戳地,並大聲說:“好為之”,第二天趙匡胤就死了,趙光義就此即位。這是趙光義的陰謀論,是趙光義弒兄稱帝,所以趙德昭沒有當上皇帝。
還有一說法是正史上的“金匱之盟”,說的是趙匡胤的母親杜太后臨終時召趙普入宮記錄遺言,並勸說太祖趙匡胤死後傳位於其弟,即太宗傳之廷美,而廷美復傳之德昭。而趙匡胤會答應,也是看自己趁著後周皇帝年幼才篡權,他也怕自己兒子年幼會遭遇這樣的情況,所以他同意了這種辦法。可李光義做的沒有趙匡胤不厚道,因為他並沒有把位置傳給李德昭,而是給了自己的兒子宋真宗。
但這幾種說法都沒有得到印證,現在大家都不知道哪種說法是對的。不過很多人都認可“金匱之盟”說,但裡面的內容還是存疑,因為趙匡胤死的時候,趙德昭已經二十五歲了,並不是個年幼的孩子。
-
7 # 劉大媽說三農
公元976年,趙匡胤突然一夜之間駕崩了。這則訊息震驚朝野,大家都搞不明白皇帝為什麼會突然駕崩?明明在此之前趙匡胤的身體很健康,多次出遊到達了很遠的地方,也沒有看病的記錄,為什麼會突然駕崩?本來皇帝駕崩,嫡長子應該繼位。而且當時他的幾個兒子早已經長大,完全有了繼位的資格。但是出乎意料,他卻將皇位傳給了弟弟趙普。難道這樣的事情,不令人起疑心嗎?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事情呢?曾經,太后病重時,最不放心皇位的繼承問題。於是,太后問趙匡胤:知道你為什麼得了天下嗎?面對太后的不停詢問,趙匡胤說:都是父親與母親行善積德的結果。老太太卻不同意,她覺得北周沒有年長的君王,留下了孤兒寡母才會滅亡。希望趙匡胤死後,可以將皇位傳給弟弟。
趙匡胤聽了母親的話,在病床前寫下了誓言盟書,並且放在金匱中藏好。這就是所謂的"金匱之盟",但是卻遭到了很多專家的反對。為什麼?首先,杜太后病危時,趙匡胤只有35歲,長子已經11歲。只要趙匡胤再多活幾年,長子肯定就會成年,根本不可能存在"孤兒寡母"的情況。第二,如果金匱之盟真的存在,趙匡胤的弟弟肯定會抓住機會,不可能過得那麼悽慘。
也有人認為,杜太后讓趙匡胤早早選擇弟弟作為繼承人,也不算是無事生非。因為當時就是一個亂世,即便作為君主,也有不測的時候。在五代的十三位君主中,坐穩十年皇位的人,寥寥無幾。當時放棄嫡子,選擇年長有才華的繼承人,也不是很罕見的事情。作為母親,很擔心這樣的事情發生,所以建議兒子立弟弟為繼承人,也是情有可原。
這是杜太后的"獨傳約",還有一份"三傳約"。當趙光義駕崩之後,需要將皇位傳給弟弟趙廷美,等到趙廷美死後,皇位需要傳給太祖的兒子趙德昭。這是流傳很廣的版本,試想一下,如果太宗編造了金匱之盟,只會編造"獨傳約",怎麼可能會編造"三傳約"?
從不同版本來分析,金匱之盟應該不是太宗編造出來的,有可能是真相。因為當時是亂世,所以提前立下誓言,選擇繼承人,也不是不可能的。
回覆列表
中國封建社會綿延幾千年,中國的君主傳承歷來是父死子承,若是君主沒有子嗣,才會出現藩王繼位的情況。
因此,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駕崩之後,傳位給自己的弟弟趙光義而不是長子趙德昭,歷來讓人不解。畢竟,當時趙德昭已經20多歲,早就參與到國家的政治生活中來,為朝廷熟識,按說不會出現“主少國疑”的處境。那是什麼原因導致趙匡胤傳弟不傳子的呢?
咱們先來了解一下當時的社會,政治背景。趙匡胤奪周建宋是在五代十國時期。五代十國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三次大分裂時期,也是中國歷史上最黑暗的時代。短短几十年朝代更迭達5次,更兼10國並立。相較於三國、兩晉時期那些志在天下的英雄豪傑的氣魄和胸懷,殘唐五代間的政治首領們眼光短淺,卻又兇悍殘暴,這一切使得他們之間的戰爭顯得格外血腥和殘酷。如果說三國時期是英雄競技的舞臺的話,那麼五代十國就是蛇蠍角逐的垃圾堆。
自唐末裘甫、龐勳、王仙芝—黃巢起義以來,南北朝到隋唐時期形成的社會秩序被完全破壞,尤其是士族,文人階層遭到了毀滅性打擊,整個社會顯得風氣墮落、唯利是圖。
表現在政治上,就是對政權、對集團、對上司的效忠度大為降低,各政治團體內部的互相傾軋、互相警惕、互相背叛層出不窮,“有奶便是娘”是五代十國時期一個很明顯的政治特點。
趙匡胤在這樣的社會政治背景下於公元960年初創大宋朝。期中的艱難困苦可想而知,自己都覺得朝不保夕吧!而趙德昭那時剛剛九歲,趙匡胤絕對不會讓自己的幼子去承擔這樣的風險。所以不會立趙德昭為太子這是情理之中的。而此時的趙光義似乎更適合當時的社會需要。從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到杯酒釋兵權趙光義都處在權利的核心,他也是大宋朝的締造者之一。趙光義雖然沒有趙匡胤的雄才偉略但他的才能也是毋庸置疑的,具體來說。
太祖即位(960年),以帝為殿前都虞候,領睦州防禦使。
親征澤、潞(960年),帝以大內點檢留鎮,尋領泰寧軍節度使。
徵李重進(960年),為大內都部署,加同平章事、行開封尹,再加兼中書令。
徵太原(969年),改東都留守,別賜門戟,封晉王,序班宰相上。
太祖即位(960年),以帝為殿前都虞候,領睦州防禦使。
親征澤、潞(960年),帝以大內點檢留鎮,尋領泰寧軍節度使。
徵李重進(960年),為大內都部署,加同平章事、行開封尹,再加兼中書令。
徵太原(969年),改東都留守,別賜門戟,封晉王,序班宰相上。
之前的朝代都存活時間不長,趙匡胤繼位時難道就有把握大宋朝能撐二十年?畢竟,此時天下尚未削平,他周圍的鄰居和之前的五代沒有分別。
這樣的局勢下,亂世立長,培養時年21歲的趙光義是理所應當的。
而對於趙德昭史書上幾乎沒什麼記載,唯一一次還是記載的他的死亡原因:受宋太宗訓斥,自殺而亡。可見趙德昭這個人也不是什麼有膽量氣魄雄才偉略的人,試問趙匡胤怎麼可能把初創的王朝交到這樣的人手裡。
但是趙光義的上位一直是遭到質疑的,原因就是趙匡胤的暴斃,沒有留下隻言片語,指出誰是王位繼承人。所以就有了“金匱之盟”和“燭影斧聲”兩說。按照前一說法,這是趙匡胤和趙光義的生母杜太后的主意,趙匡胤傳位給光義,由光義傳給光美,之後再傳德昭;後一說法,則是趙光義利慾薰心,殺害了自己的哥哥。但是對於後一種說法又沒有任何證據,所以這種陰謀論似乎又有點站不住腳,按照現在的法律規定:疑罪從無。我個人覺得只要王宋朝得以延續,能夠發揚光大,是子是弟當政都無所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