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3
回覆列表
  • 1 # 燭龍燭九陰

    因為父母的過分嘮叨剝奪了孩子作為人作為家庭成員的權利。孩子也是家庭成員,他有時候也需要一些事情來體現他作為家庭成員的權利。

    孩子首先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是一個人。其次,他才是一個家庭成員。最後他才是你的孩子。我認為養孩子遠比生孩子難的多。(作為一個完整的人來養。而不是像牲口那樣隨便生下來教著怎麼活就行了,他需要有人的思想,人的權利,人對於事物正確的處置態度。)

    能反對父母嘮叨的孩子本身肯定具有一定的判斷事物的能力。父母應該是和孩子講道理,講清楚。而父母的嘮叨,準確來說就是給孩子說你去幹什麼?你就只能去幹什麼?試想一下,別人對你說這樣的話,你會不會反感?

    很多父母特別是中國的有些父母。以愛為名義綁架孩子剝奪孩子的權利。孩子這個不準那個不準明面上是愛孩子,其實是對於孩子的一種限制。準確的來說,這種限制是為了滿足他的某些想法。剝奪的孩子的個人權利剝奪了孩子的隱私空間剝奪了孩子對課餘時間的處理權。這本身就是對人的權利的踐踏。這就像你的老闆對你狼性文化各種施壓,你能不反感嗎?

    所以問題的關鍵就是你這個嘮叨是該不該存在?正常的講道理,正常的說話給他說懂就行。而如果說不管用的話,你這個嘮叨反而更會招致她的反感。教育孩子中說不管用,一定得用辦法把他這種錯誤思想糾正回來。

    所以說嘮叨完全是多餘的。正常的教孩子道理根本不能叫嘮叨。那個叫教育。孩子已經交完了,在其它地方你稍微一看不順你的意你就嘟嘟嘟嘟嘟嘟能一直在那嘮叨,孩子不煩才怪。

    人和人是不一樣的。你給他留點私人空間,他才能更好的和你相處。你動不動隨便去人家房間?你根本就沒把他當成一個正常的人來看待它作為人本身對於人的權利的渴求,怎麼可能不反對?

    這就是父母在教育過程中最容易出現的兩個偏差性問題。教育一個人和滿足他內心的那種渴求感而做出的一些有意識的塑造活動非常相似。但兩者的目的行為動機差異非常大。所以家長在嘮叨的時候還是多反思一下自身。畢竟正常的教育孩子是不會讓家長過多的嘮叨的。

  • 2 # 漢惠心理工作室但老師

    不只是孩子討厭嘮叨,成人也討厭嘮叨。

    心理學研究中有一個名詞叫做超限效應。就是人的感官接收,外界資訊的量是有限的,如果超過這個量,人就會不耐受。

    就比如說父母的嘮叨,說的次數太多,超過了孩子能夠承受的範圍,孩子就會不耐受,就是會煩躁,焦慮。

    對於成人也是這樣,如果你在你的伴侶面前不斷的嘮叨,他就會煩躁焦慮,不想靠近你或者不想回家。比如先生在外應酬回家晚,妻子。給丈夫打電話,連環奪命call,丈夫回家之後,妻子開始自責“你把家裡當旅館了?就不能早一點回家,天天跟狐朋狗友在外面?”每次照顧回到家裡,都會聽到妻子這樣的數落和指責,於是丈夫回家的時間越來越晚,這是一種逃避。

    但是當父母嘮叨孩子的時候,孩子無法逃避。孩子的心情就會非常煩躁。要麼就跟父親父母硬頂,你讓幹什麼,他偏不幹什麼。要麼就軟抵抗,你讓他幹什麼他有能力幹,但是他拖拖拉拉磨磨蹭蹭,把父母氣得暴跳如雷。其實這也是一種攻擊,叫做被動攻擊。

    所以無論跟孩子還是跟伴侶說話都不要嘮叨。其實你說的話,孩子和伴侶都知道。

    所以你的嘮叨是因為你內在焦慮,所以你的嘮叨有時是無意識的,你甚至都不知道你自己在做什麼。因為焦慮,讓你跟你自己失聯。

    所以就來看看你自己發生什麼了吧。如果你無法覺察自己的行為,那有可能你的行為不僅傷害了關係,你自己也感覺到很委屈。

    以上是我個人的觀點,我尊重每一位和我觀點不同的人,以及你們的每一個觀點。

  • 3 # 叶韻3132

    嘮叨會讓孩子覺得有壓力,嘮叨是自上而下的命令,會讓孩子覺得自卑,不舒服。

    嘮叨也是你焦慮的表現,你對孩子不放心才會嘮叨。特別青春期的孩子,你要讓他自己去嘗試,別動不動就大道理。

    路是自己走出來的,不是教出來的,走多了就知道怎麼走了,別怕孩子摔跤,摔過他就知道坑在哪裡了。你我都是這麼過來的,要相信孩子,現在網路那麼發達,比我們那個時代好多了,不懂得他自己會找答案的。自己忙自己的,別把焦點放在孩子身上,那樣你的孩子反而更優秀

  • 4 # 順蛋兒和安豆兒

    我想這個問題不是隻有孩子有的,我也怕,應該沒有人會喜歡吧。不過平時很容易就犯了這個錯誤,我兒子最喜歡在這時候說,“我知道了,你不用說了”,其實很多時候發現還挺無奈呢,尤其是對孩子,因為他總是會同樣的錯誤反覆的犯,說的次數多了就成了嘮叨。

    言教之道在於少而精,減少數量,提高質量,才會提升話語的分量,才會對孩子起到有效的作用。想想自己小的時候,也會因為父母的催促囉嗦而心裡產生牴觸,本來也是要去做的一些事情,也可能因此而產生了“我就不弄”的想法和做法,那麼現在,我們又怎麼能夠重新把這些方式用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呢。

    給孩子制定計劃是最好的一個改變嘮叨的方法,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在什麼時間該做什麼事情,如果養成了習慣,根本不需要家長跟在孩子的屁股後面催促,他會自覺的完成他應該完成的事情,這樣他才能進行下一個他所想要做的事情,久而久之,孩子會長成一個有計劃善於自主自立的人。

  • 5 # 安漢縣嘉陵江撿石人

    因為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小孩在大概十一、十二歲的時候就開始形成自己獨立的人格。潛意識裡會有一個保護自我的安全範圍。在這個年齡以下,他對你的嘮叨可能反應還不是太大。到達這個年齡以後,你不停的嘮叨就是在攻擊他的獨立人格,不停的突破他的安全範圍,會引發他的不安全感。所以說教育孩子要注意說重點,適可而止,不要廢話太多,要學會輕聲說重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談了很久很久的戀愛,談不下去了想分手,但是心裡放不下,該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