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做屏風的小戈戈

    售樓處以參與式設計融生活筆墨詮釋價值與溫度。建築化處理方式,移步易景佈局,對每一個層級功能屬性的調配,為每一個空間的推進製造驚喜。

    從入門儀式到穿越建築,整體平面佈局兼顧自然與理性。步入的第一空間為接待前廳,這是建築設計後期增加的外擴空間,與徑直步入的第二前廳,共同作為室內外交接轉換空間而存在。

    設計引用了巴蜀文化符號,提煉之後以現代簡潔的介面、關係,呈現放鬆、自在的步入場景。

    接待前廳

    內凹式接待前臺,留白而不失穩重。特別是前臺背景牆,設計打破常規做法,將古建磚連式堆疊形成肌理面,雖造價不高卻意外形成了視覺聚焦性。以及兩側柱體以格柵網面屏風包裹,避免了整體空間的過度留白帶來的寡淡,大空間與小空間之間形成介面的聯絡。

    入口廊道

    從前廳進來,會經過一排排的柱廊再進入模型區。模型區希望創造的是東方場所的縱向氣勢感,因此借用了三層高度,以及透過增加柱廊形成秩序。片狀柱體、黑色線條以及柱體兩側的洗牆燈處理,都是希望透過拉高視覺,讓空間豎向儀式感增強。安放在柱體之間的大塊面格柵,希望借窗的通透,營造“窗外有窗”的心理視覺。

    模型區

    洽談區靠窗邊並沒有較好的採光可借勢,因此在中間重新構建一個新的空間——盒子式深度洽談區,周圍以屏風包裹,頂部模擬天光整體拔高視覺,解決了整體給客戶一種身體的提升。

    深度洽談區

    深度洽談區獨立於大空間又能形成私密的洽談氛圍,臨窗淺洽部分做了高差處理,使得原本侷促的空間,顯得透亮。兩端設定水吧檯,各自獨立,又能在氛圍中形成心理上的舒適感。

    水吧檯

    其他功能空間,整體設計在材料上透過一種色彩在空間中不斷的結合燈光和細節變化,彷彿寧靜而悠揚的音符在空間遊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4.5米的客廳適合做波打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