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阿拉啦啦啦
-
2 # 小驢驢啊
謝邀請。如果還是以管理的態度去管孩子的話,我想孩子很難有大的出息。我們要站在一個同等的地位上去看待這個事情,要學著與它一起成長,而不是管他們,只有站在朋友的立場,才可以幫助他更好的成長。我們要培養的是獨立的孩子,有自己思考,有自己獨特見解的孩子,那麼,在人生的每一個階段都要給他以明確的指導的話,我想很可能在失去你的他們也就失去了明確的動力,需要的是內驅,而不是外來的影響。所以還是要退回到朋友的角度,首先做好自己來影響孩子,當然孩子也是需要幫助的,在他向你伸出求救的雙手時,我們一定要給一定的幫助,我們只能助其成長而不能使其成長,只有理解了這些,才可以站在平等的角度看待孩子的成長。當然,還有很多方面需要注意,用一句比較著名的話來結束,原子彈工程是一個複雜工程,登月計劃是是一個超級複雜工程,而教育孩子是比登月計劃還要複雜的工程,讓我們共勉。僅代表個人觀點,如有不同,可以交流。
-
3 # ཌ銀子ད
在教育管理哲學中,表揚和批評、獎勵和懲罰是教育矛盾運動變化過程中既對立又同一的兩對矛盾,他們是引起、維持和促進學生學習發展的動力。 教育中的表揚和批評、獎勵和懲罰是引起、維持和促進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外因。關鍵詞:管理哲學 教育一、教育規律中的哲學問題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矛盾是指事物內部或事物之間對立和同一及其關係的基本哲學範疇。 對立和同一是事物矛盾固有的兩種相反而又相成的基本關係或基本屬性。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的雙方在一定的條件下互相聯接、互相依存、互相吸引、互相矛盾的性質和趨勢。 矛盾的鬥爭性是指矛盾著的對立面之間互相排斥的屬性,體現著對立面的雙方相互分離的傾向和趨勢。矛盾的同一性和鬥爭性作為矛盾的兩個根本屬性,是不可割裂的。 現實事物的矛盾的同一性和鬥爭的關係,是相對和絕對的關係,矛盾同一性是相對的、有條件的。 矛盾的鬥爭是絕對的,無條件的。 矛盾的鬥爭性具有任何條件下都有貫徹下去的趨勢,無論是量變狀態還是質變狀態,都存在鬥爭性,並貫穿於過程的始終。 有矛盾就有鬥爭。 教育是矛盾的事物。 教育中的表揚和批評、獎勵和懲罰是教育規律中既對立又同一的變化運動著的兩對關係或基本屬性。 在教育的矛盾運動規律中,既要表揚,也要批評;既要獎勵,也要懲罰。它們是教育矛盾運動中既對立又同一的兩對矛盾。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動力。 矛盾的同一性和鬥爭性相結合推動者事物的發展。 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發展中的作用是:第一,矛盾雙方的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發展的前提。 第二,矛盾的同一性使矛盾雙方互相吸取有利於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相互促進中各自得到發展。 第三,矛盾的同一性使矛盾的雙方互相貫通,規定著矛盾發展的基本趨勢,為矛盾雙方的轉化提供由此達彼的橋樑。 矛盾的鬥爭性的事物發展中的作用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在事物量變過程中,矛盾的鬥爭性能推動矛盾雙方力量的轉化。 第二,在事物質變的過程中,矛盾的鬥爭性能促使舊的統一體瓦解新的統一體產生。 教育中的表揚和批評、獎勵和懲罰推動中教育矛盾的發展,它們的既對立又同一的矛盾鬥爭運動是教育矛盾如教育內容發展的動力、是教師引起、維持與促進學生學習的來源與動力。二、教育中的激勵管理管理是教育中的一個重要內容。激勵是管理的一個重要內容。 教育中存在著激勵管理問題。激勵是心理學概念,就其本質來講,它是表示某種動機所產生的原因。在管理中,激勵是一種精神力量或狀態,起加強、激發和推動作用,並且指導和引導行為指向目標。 激勵的目的在於結合人力,運用技術,達到既有統一意志,又有個人心情舒暢,從而達到組織目標的實現。 重要的激勵理論有一般“需求理論”、馬斯洛的需要層次論等。 教育中激勵管理是教育中的正向或正面教育原則的源頭之一。三、教育中的激勵管理哲學基於上面的教育規律中的哲學問題和教育中的激勵管理,教育中激勵管理哲學是:教育中既要表揚,也要批評,側重表揚或以表揚為主,當然學生犯嚴重錯誤時,以批評為主也是必要的;教育中既要獎勵,也要懲罰,側重獎勵或以獎勵為主,當然在學生犯嚴重錯誤時,以懲罰為主也是必要的。 透過上面的操作,透過教育矛盾雙方的矛盾運動,達到教師的有效教學引起、維持與促進學生學習的目的。需要強調的是,這裡的懲罰不同於體罰。 懲罰是懲戒、責罰和處罰。 健康是不僅僅沒有疾病或虛弱,而是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的完好狀態。 體罰不利於學生的身體和心理健康,不利於學生的成長。 教育應嚴禁體罰學生。 嚴禁體罰學生也是當代教育行政中明令禁止的。一切事物都是運動變化發展的。教育中的教學內容是不斷變化的。 透過教育中的表揚與批評,以表揚為主;教育中的獎勵與懲罰,以獎勵為主,透過教育中表揚與批評、獎勵與懲罰這兩對既對立又同一的矛盾運動,透過教師的教學引起、維持與促進學生學習,從而實現促進教育教學發展。四、討論事物的內部矛盾是內因,外部矛盾是外因。 內因是第一位的原因,是事物發展的前提,外因是第二位的原因,是事物發展的條件,外因必須透過內因才能起作用。 少年兒童是稚氣未脫的懵懂孩子。 教師教育教學中的表揚和批評,側重與表揚、教師教育教學中的獎勵和懲罰,側重於獎勵是教師引起、維持和促進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外因。 教育的表揚和批評、獎勵和懲罰猶如鳥之兩翼,只有平衡有力量有動力(有力量有動力指的是這兩翼側重於表揚和獎勵)地引起、維持和促進學生學習,才能更好地促進學生學習發展。事物是一分為二的。 教育中的表揚和批評、獎勵和懲罰是教育矛盾運動過程既對立又同一的兩對矛盾。 在教師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學只有表揚沒有批評或只有批評沒有表揚、只有獎勵沒有懲罰或只有懲罰沒有獎勵都是片面和單方面的教育,都是不夠的。 在教師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只有表揚沒有批評或只有獎勵沒有懲罰只能是片面的教育,最終只會培養出任性自負的學生;在教師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只有批評沒有表揚或只有懲罰沒有獎勵也只能是片面的教育,最終只會培養出自卑厭學的學生。五、結語教育中的表揚和批評,側重於表揚;教育中的獎勵和懲罰,側重於獎勵,他們的矛盾運動是引起、維持和促進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動力。 在教師的教育教學中,教師的表揚和批評、獎勵和懲罰是引起、維持和促進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外因。
-
4 # LightStone
管理孩子的方式有很多,我們來細聊下:
1 父母的表率作用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是時間最長的老師,是最重要的老師。父母的一言一行對孩子產生非常重要的影響,我們都希望孩子養成好的心理素質,與人為善、心胸開闊、尊重父母、尊敬老師、勤學上進、勤儉節約等等,父母首先要做到,行動上的影響作用遠大於語言上的教育作用。比如,希望孩子尊重父母,長大後孝敬父母,你首先要以身作則,尊重和孝敬自己的父母,包括配偶的父母。父母的言行不一對孩子的反作用最大,孩子對父母的信任程度會降低,甚至鄙視,對父母的正確教育也會畫上一個問號,從而很容易接受外界不良影響。
2 教育目的性
教育孩子的方式有多種,但目的應該是一個,也就是說教育要有一定的目的性。比如說,孩子小的時候對物件沒有價值上的觀念,如果孩子有意破壞一件並不貴重的東西,都要進行批評,但如果孩子無意中損壞了一件很貴重的東西,即使你很心疼,也只能是提醒孩子以後小心一些。小孩或大孩犯了錯誤,大人會生氣,甚至非常生氣,真想狠狠揍他一頓,這時需要冷靜地考慮一個目的性,目的是教育孩子改正錯誤,不再犯同樣的錯誤,加深對錯誤的認識,但是絕對不能把大人解氣作為目的,大人教育中的錯誤常常是“把我氣得狠狠地揍(罵)了他一頓”,這就是犯了目的不明確的錯誤,把大人解氣作為目的了,而不是把教育孩子作為目的。再者,教育孩子一定不能受大人當時心情或情緒的影響,高興的時候大錯不管,不高興的時候小錯就打,是錯誤的。教育孩子要就事論事,一定不要把上次的錯誤累加到這次。
3 賞識教育
孩子需要大人的賞識,大人要留意孩子的優點和成績,並經常告訴孩子,經常表揚孩子,表揚的作用大於批評的作用。第一,使孩子樹立信心;第二,透過表揚可以使孩子考慮到沒有被表揚的那些方面的不足;第三,為了得到表揚會更加努力;第四,心情愉快,事半功倍。表揚和批評一樣都不是目的,只是手段,目的是一樣的,是讓孩子更好,只要透過表揚能達到這個目的,就不要用批評的方式。可以這樣想,你今天上班受到領導的表揚,哪怕你明明知道表揚得有些虛,但你仍然會很高興,一天心情很好,當天的工作也完成得很出色。反過來,我今天剛一上班就被領導批評了一通,哪怕我明明知道批評得對,我仍然會很不高興,一天的工作也沒幹好,說不定明天還要挨批。大人尚且如此,何況孩子!
4 兒童的自尊心
孩子(哪怕小孩子)都有很強的自尊心,孩子一旦沒有自尊心,恐怕就很難教育了,要注意保護孩子的自尊。不要當著他的同學(甚至其他大人)的面批評孩子,最好是隻有你和孩子兩個人的情況下批評,批評過程中就事論事,不要用有損孩子自尊的語言,比如,你沒治了、你還有臉回來、我看見你就煩、我怎麼就生了你這麼個孩子等等。孩子大多都會耍些“小聰明”,大人很容易看穿,但是隻要無關大局,不傷大雅,儘量不要點破,而就有很多大人為了表現自己的“偉大”,次次揭穿,可悲。
5 誠信教育
聽到不少家長說,孩子考試成績不好時,就有意不告訴家長,或謊報成績,甚至修改分數。我可以肯定的說,是家長之過,是家長的一些行為導致了這種現象。或者是家長平時沒有誠信的表率;或者孩子成績不好時,不管問題所在,棍棒相加,悲哉。
6 青春期反抗心理
中學生處在青春反抗期,對社會有了一定的認識,看到了一些教育與現實的脫節,並對其擴大化,獨立意識加強。這個時期的教育往往最難,要給孩子留有一定的思想空間和行為空間。不要管得太死,要給孩子留有思考得餘地,父母在思想上和行為上進行引導。打個比喻,小的時候,你告訴他這個果子是甜的,可以吃,那個果子是苦的,不能吃。孩子會聽你的,只吃甜的果子。大的時候,你同樣告訴他,他不一定會相信,他要都嘗一嘗,你不要擔心,一方面告訴他那是苦的,一方面允許他去嘗,這就是給孩子留有實踐的空間。但是,有毒的果子絕對不能讓他去嘗,這是原則,有松有弛。這樣,孩子有實踐的空間,一般不會去碰毒果。相反,只允許孩子吃甜果,酸的、苦的、毒的果子一概不許碰,孩子不辨輕重,誤嘗毒果的可能性豈不增加。
7 目標適當
作為父母,都望子成龍,但目標要適實,不可過大,目標過大等於沒有目標。例如,我們都希望孩子成績越高越好,比如孩子有80分的成績,你可以85分作為期待的目標,在孩子看來目標並不遙遠,不管成與不成,孩子會努力爭取;如果你以95分作為期待的目標,在孩子看來很遙遠,想著即使努力也難以實現,於是孩子會放棄努力,豈不事與願違?再者,人都有能力的限制,經過努力沒有達到目標也不可過責,否則,孩子會怨你不瞭解他的努力與辛苦,從而產生逆反心理,以後會放棄努力。
8 與孩子交朋友
與孩子具有朋友式的關係,對於教育孩子是大有幫助的。經常有家長埋怨,孩子與同學之間有說有笑,有說不完的話,和家長卻什麼話都沒有,錯在誰?在家長。不管是孩子還是大人,最和諧的交談往往以平等的關係為前提。比如,同事之間可以很自由的聊天,建立很好的關係,但與領導談話一般要謹慎的多。我們都有這種經驗,同樣的一句話,朋友說的或是自己很不喜歡的人說的,效果大不相同。如果是建議,朋友的建議可能採納,而你不喜歡的人的建議難被採納。如果是批評,朋友的批評,你可能接受,從而反思或改進。而你不喜歡的人的批評,只會使你反感。我們教育孩子,是希望孩子做的更好,批評孩子,是希望孩子認識錯誤,改正錯誤。你的教育和批評能否達到預想的目的,效果如何,與你和孩子之間是否具有朋友關係密切相關。比方說,和小孩說話,站著說和蹲下來說效果大有區別,蹲下來使小孩產生平等一些的感受,容易溝通。對於大一些的孩子,溝通中要建立一定的平等關係,包括年齡上的平等。比方孩子在學習上遇到困難,一部分內容沒有理解,心理沮喪,甚至對學習失去信心,我會說,彆著急,這部分內容確實比較難懂,爸爸小的時候學這部分內容也是遇到困難,著急的不行,後來老師怎麼怎麼講,我怎麼怎麼考慮,才把這部分內容徹底弄明白。孩子遇到思想上的問題也用類似的辦法開導,效果很好。這就是與孩子建立年齡上的平等。大人不要害怕在孩子面前暴露自己的不足,要使孩子知道人(包括大人和孩子)都有不足,都有缺點,都會犯錯誤,這不可怕,只要努力改進,爭取進步,就是好的。這樣說,你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只會提高,而不會降低。
9 提供有力的幫助
孩子和大人一樣,會遇到各種困難,包括學習上、思想上等,需要大人的幫助。這種幫助要切實、符合孩子的心理程度和理解程度,避免空洞的說教,有能力就幫,沒有能力就明確告訴孩子你幫不了,再想其它辦法,不可不懂裝懂,長篇說教,與事無助。幫助孩子要親臨其境,不能想當然。打個不一定很恰當的比喻,孩子被大石擋路不知如何過去,你作為家長不能斥責孩子“真沒用,這麼小塊石頭就擋住過不來了!”,也不要站得遠遠地說“過來,過來。”。我認為,有能力你就把擋住孩子的石頭搬走;或者,幫助孩子越過去,伸出一隻手或一個指頭給孩子,使孩子增加信心,一個指頭的作用遠大於一大堆空話的作用。再者,引孩子繞過石頭,然後讓孩子回頭看看,石頭確實已在身後了。孩子遇到的困難,不管大小都要認真對待。有的家長,孩子學習上有些吃力,問難一些的問題時,能夠耐心指導;但問到很簡單的問題(或者大人認為過於簡單)時,橫加斥責,幾次過後,孩子再有問題不敢問了,小問題逐漸積成大問題,孩子失去學習的信心,大人後悔莫及。
-
5 # 海洋愛球
我來表達一下我的觀點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部分家長反映孩子在家很不聽話、而且逆反、如何去管理我們的孩子,針對這一問題、我們的看法是,應該把尊重和信任放在教育首位。
有的家長認為:小孩子只能約束、無所謂信任與尊重,不然他們會不服管教。因此,家長平時不注意傾聽孩子的訴說與要求。甚至不擇場地申斥孩子,挫傷孩子的自信心與自尊心、使孩子對家長望而生畏。還有的家長則受孩子的左右。孩子說什麼是什麼,孩子要求什麼做什麼,以求得孩子聽從自己。更有的甚至為孩子護短。替孩子說謊。或是過分誇耀自己的孩子。這樣也使孩子的自尊心受到壓抑,孩子一旦明白了,會對父母的縱容感到羞辱和憤怒。
久而久之,就會使孩子失去對家長的信任與尊敬,家長的話自然也就不放在心上。逆反心理會愈發嚴重,那麼,家長如何做才算對孩子尊重與信任呢?首先:要尊重孩子的人格、孩子做對了或做好了。要使他知道應該這樣做,並且鼓勵他做下去。表揚不要言過其實,尤其避免在眾人面前做不適當的誇獎。孩子做錯了或做壞了一件事,要提出意見和批評,甚至嚴厲的批評,採取懲戒措施,使他吸取教訓,但批評也要實事求是。
其次,當孩子遇到困難,包括學習知識,技能上的困難,處理生活上的一些小事和朋友之間的一些麻煩等,家長這個時候不要包辦,更不要申斥他們為“笨蛋”。要關切地看一看,提示一下,幫一把,讓他們感到自己能夠做好而努力去做。並從完成任務中得到滿足,從而增強自信心。 當孩子情緒不愉快、包括受了批評、委屈,或是受了小朋友的冷遇,自己心愛的玩具損壞了或是要做的事情總也做不好時,家長要給予安慰,鼓勵或者指導。教孩子自己動手把玩具修理好,教他們諒解夥伴或主動與小朋友和好等。 對孩子的事情,只要他們應該做而且能做的事,要放手讓他自己去練,不要橫加干涉或包辦代替,這樣才能使孩子從父母的信任中,提高責任感和自信心,增長才幹。 只要家長不實行“專制”,讓孩子覺得父母像自己的朋友一樣可以信任,覺得自己在家中有地位、他們就會喜歡這個家,喜歡父母,願意把心裡話說給父母聽,也願意接受父母的幫助。 家長在教育孩子時,切忌要求過高.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天下父母人同此心,無可非議。
但有的父母不考慮自己孩子的實際情況,對孩子提出一些過高、過嚴的要求,這些要求超出了孩子承受能力,就會使孩子喪失信心甚至出現厭煩情緒,產生逆反心理。
所以,家長對子女的期望不能太高,更不應急於求成,而應該從子女的實際情況出發,要求孩子認真學習,逐漸提高,並要不斷予以鼓勵和支援。這樣,孩子的逆反心理就會逐漸消除。
所以有時候也不能對孩子太過於嚴厲。
-
6 # 清語Violet
我認為管理孩子最重要的是以身作則,給予充足的愛。
現在,家長們都很重視學區房,有的甚至斥巨資購買學區房。私以為,最好的學區房就是自己的家。如果一個家庭裡,父母長輩都很愛讀書,那麼這個家庭裡就會瀰漫著一種讀書的氛圍,孩子自然而然的就會喜愛讀書。因為孩子最開始會模仿周圍人的行為,而父母作為孩子最親近的人,能夠做好表率,就會給孩子樹立一個很好的學習榜樣。
同時,我認為孩子的童年生活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這個孩子的以後生活的幸福指數。所以在孩子小的時候,要給孩子足夠的愛,讓他感覺到溫暖與安全,這樣有利於培養孩子健全的心靈。他就會把父母認為跟親近的人,可以傾訴一切,這樣有助於培養孩子的表達能力以及讓父母瞭解孩子的內心,幫助孩子解決他們無法處理的問題。
-
7 # 隨心98
我覺得父母應該從四個方面管理孩子:
一、 父母要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
俗話說:“積千累萬,不如形成一個好習慣。”
比如:改掉粗心的毛病,不隨手放東西,會整理自己的東西,不剩飯,節約糧食,出去不拿別人的東西,懂禮貌等等,還有最重要的學習做作業的好習慣。培養孩子的生活和學習習慣是一個長期的工程。所以家長應循序漸進、持之以恆的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
二、 長期觀察留意孩子的興趣,喜歡什麼,在那些方面變現特別聰明,有天賦。我們要留住孩子的喜歡,激發和培養的孩子的興趣。
比如孩子對自己的有興趣的事十分用心,這是家長都能觀察到的。比如:愛好畫畫的孩子不用家長佈置任務,自己就畫來畫去,不知疲倦。如果稍加讚許和指導,進步就更快了。比如買東西找零錢時,就可以鍛鍊孩子的數學計算能力;講述與小朋友玩兒的過程,鍛鍊交友說話的能力。
三、 父母要以身作則,言傳身教,這樣更能影響孩子。要多孩子交流溝通商量,不要覺得孩子小,什麼都替他做決定,什麼都幫他安排好,相反要從小教會孩子獨立思考,自主生活,又常和父母溝通的能力。
四,父母多陪伴孩子,不要忙著工作,一年到頭都見不到幾面,見面只關心孩子學習。要經常帶著孩子去旅遊 ,拓寬孩子的視野和見識,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同時也增進父母和孩子的感情,讓孩子更有安全感。
現在這個社會,做孩子不容易,做好父母的更難,可憐天下父母心!
-
8 # 治癒性食堂
孩子臉,六月的天,說變就變。不定什麼時候,孩子的脾氣“砰”的一聲就爆發了。
尤其在公共場所爆發時,作為父母尤其狼狽、尷尬。其實, 突然的大發脾氣是孩子成長髮育過程中正常的副產品,是孩子們以及父母為成長和學習必須付出的代價。哪怕是一個成人,在感覺心裡難過或是生氣的時候,都會忍不住向身邊親近的人宣洩一下情緒好讓心情平復。
小孩對情緒的控制力弱,但是情緒總是來得又快又直接,所以孩子總是會說哭就哭說鬧就鬧,哪個孩子不是當著父母家人的面去哭鬧呢?這與成年人想向身邊親近的人宣洩情緒其實是一個道理。
一、在孩子情緒失控時,父母的情緒是絕對不能失控的,只有父母的情緒“穩”得住,才能穩中求勝,幫孩子整理好情緒。
二、在孩子有情緒的時候,他是絕對不會想聽諸如“你怎麼這麼不懂事”、“我警告你不要鬧了”這類疾顏厲色的話,你說得越多,孩子只會鬧得越厲害。堵不如疏,這時候最好的辦法是用心去聽孩子的訴求,弄清楚他鬧脾氣的原因,也是讓孩子的情緒有一個充分的渲洩,等到他渲洩完了,再去說話,他才會聽從。
三、孩子大多數情況下不會無緣無故就鬧脾氣,但是也會有小意外,有時候孩子也會耍小心思得寸進尺地想要破壞規矩從而吵鬧起來。這時候父母要做到堅持原則,用適合的手段去懲罰,而不是又打又罵,打罵只會讓孩子背離你。父母講原則,孩子才會在心裡形成“爸爸媽媽是講道理”的印象,才會對你敬畏。
-
9 # 心理醫生小蔣
孩子正處於青春期,用以前的教育方法,尤其是強制得嚴厲的、簡單粗暴的家長作風式的教育,當然是不管用了,只能讓孩子的心離家長越來越遠。或者說,是不能與孩子的眼下的心理特徵相匹配。
如果家庭不能提供溫暖平和的成長環境,父母依然採用過於嚴厲、簡單說教的方式,那麼,等於在激發孩子的逆反意識,把孩子逼向家長期望的反面,導致過激行為的產生。
所以,在孩子長大之前,所有父母都有必要了解一下,不遠的將來,你將面對一個怎樣的孩子,又該如何應對。
1.從生活入手去改變
青春期孩子由於生理上的急劇變化,出現各種各樣的心理反應,大部分是自我意識覺醒的表現形式。他們試圖衝破約束和管教是正常的,甚至犯一些錯誤也是成長需要付出的代價。
對於青春期的孩子,生活上父母注意讓孩子獨立,充分挖掘孩子的自理能力。讓孩子養成處理自己生活瑣事的習慣,否則事事代勞,反而會與他自我意識的覺醒增強相矛盾。
其次從權威的影響向客觀的分析引導過渡。因為社會的迅猛發展,父母的權威性漸漸丟失。要避免指令式的“教育”,孩子在遇到困難、問題、挫折之後,只是需要來自父母的客觀分析和引導,而且,這種分析和引導還應該是朋友式的。
再次,要耐心持久地與孩子一起做他喜歡的事,接近孩子,發現優點,給予鼓勵,並學會“示弱”。為孩子創造超越家長的機會,凡是孩子做得好的地方(不侷限學習方面),都要誇讚,進一步引向孩子學習方面。
2.讓孩子學會承擔責任
處在青春期的孩子有了對事物的自我辨知能力,做父母的如果沒有注意到孩子的變化,而是一味地像以往一樣,牽著孩子按自己設計的路線走,自然就會引起孩子不滿,有意跟家長對著幹。要與孩子融洽相處,父母就得正確認識孩子,讓孩子學會承擔責任。
孩子小時候對事物的認知性不強,這就需要父母的提醒與幫助。孩子漸漸長大,父母習慣了孩子對自己的依賴,忽略了孩子成長,依然對孩子指手畫腳,當然會讓孩子厭煩。
所以家長要讓孩子學會承擔責任,尤其是處在青春期的孩子。
3.家長要會索取“愛”
不少家長在“愛”的問題上,只盡“給予”的義務,不講“索取”。如此一來,日久天長會在孩子心中形成這樣一個概念——父母的愛是應該的。因此,要向孩子索愛,讓孩子學會感恩。
一般家長對孩子的要求太低,如果孩子在飯桌上給自己夾菜就會感動萬分,其實家長可以向孩子要求更多,聰明媽媽不妨撒嬌,要讓孩子覺得家長的不容易。當然可以向孩子多要求一點,孩子自然也會多回報一些。
4.不要開口就下“命令”
青春期的孩子特別敏感,所以父母不要開口就是下命令,“你應該……”“你不能……”如此一來,在孩子心裡,你只是一個領導。其實,青春期的孩子渴望被當成大人,要讓他感覺受到了尊重。
5.籤一份“保密合同”
事實上,這是破壞孩子對家長信任度的首要殺手。和孩子簽了一份“保密合同”,寫下什麼事情是父母可以知道的,哪些是屬於孩子的秘密,然後雙方違規會怎麼樣。
6.同一錯誤別老調重彈
對於同一錯誤,千萬不能“老調重彈”,會引起孩子的厭煩情緒。在批評中要切中要害,簡短數語指明問題,也要避免“廉價”的表揚,過多的表揚使孩子對錶揚失去敏感性,就會失去激勵作用,甚至懷疑表揚的真實性。
接下來,請多尋找孩子的閃光點,鼓勵孩子,欣賞孩子,表揚孩子。給孩子新的積極的自我定位,建立孩子的自信系統。透過這種積極的方式(包括正面的積極的語言,愛的溫暖的給予,細心的心靈的呵護,認可和接納)等去影響孩子,讓孩子感受到家長的愛和關注,孩子才能重新回到家長的身邊。
7.改變孩子的不良行為
要想改變孩子的不良行為,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更關鍵的是,家長的觀念一定要改變,親子間的關係模式是互動的,互相作用的。這好比我們對待朋友,你對他客氣,對方一定沒理由對你不客氣,你對他尊重,對方沒理由不尊重你。
親子間關係也一樣,請從高低式(父母高位,孩子低位,父母強勢,孩子弱勢)的教育模式換為平等式(把孩子當朋友對待)的教育模式試試,這樣會比現在更好,會有所改善。
總之,在青春期孩子尋求自主性的過程中,衝突和權利鬥爭幾乎是不可避免的。然而,大多數孩子和父母能夠解決好這些分歧,在維持彼此間積極情感的同時,重新調整與父母間的關係,使之變得更為平等。
而那些特別叛逆的孩子背後,往往都有一個原地踏步、不肯成長的父母。所以,無論孩子處於哪個年齡段,父母保持自我的覺察和成長都至關重要。
這個世界上,父母是一個特殊的職業,每個人都是未經培訓直接上崗的,所以有的時候我們面對孩子會束手無措,為了孩子,家長應該時刻注意自己的教育方法和態度。
家庭教育的關鍵在家長,家長的方法和態度直接決定了能否和孩子融洽相處,能否使孩子順利、健康、快樂地度過自己人生中的特殊時期。
回覆列表
全世界的孩子都沒什麼時間概念,偏偏時間又是世界上最珍貴的東西,對於時間管理,國外比咱們重視得多。
來看看,國外怎麼辦?
咱們爸爸媽媽十八般武藝都教過給孩子啦,就差時間管理了噠,依樣畫葫蘆,講給孩子聽聽呀
國外小孩4、5歲入學,老師就會開設專門的時間管理課程。
第一課
老師會告訴孩子們一個概念
1、 時間非常珍貴。
2、 在這個世界上,有很多東西我們是無法改變的,比如膚色、種族,比如家庭出生,比如誰是總統,誰當國務卿?爸爸媽媽是誰?明天天氣怎麼樣?但是時間,是我們可以管理,可以努力的部分哦。
這是老師給孩子講解的圖表啦,其中藍色的字型——“怎麼使用我的時間”,在中間的圓,屬於我們可以控制的部分哦。
第二課
把事情分為“必須要做的”和“想做的”
就是這個圖表啦:
左側“have to”,表示必須要做的事情。右側“want to”表示孩子自己想做的哦。
這張圖表,爸爸媽媽可以列印下來,讓自己家孩子填一填,這樣孩子就對每天做的事情,屬於什麼類別有明晰的概念啦。
刷牙,整理房間,寫作業,吃飯,按時上床睡覺,是必須做的。
玩手機,看電影,喝果汁,和小朋友出去玩是自己想要的。
第三課
給每件事情做時間預算
這張圖表裡,左側是將要做的事情,右側是孩子自己估算的,需要花掉的時間。
裡面的例子是:讀喜歡的書 30分鐘
晚上睡覺 8小時
還有美國小姑娘安吉拉的時間預算圖,是不是色彩明快,萌萌噠?
當然,提醒孩子注意,每天的時間預算不能超過24小時哦。
哈哈,要是超過了,咱們就帶著孩子,從第一課開始,重新學一遍。
第四課
找出浪費時間的事情
1、告訴孩子,時間被浪費,就像扔到垃圾桶裡,好可惜滴說。一定要把這些浪費掉時間的事情找出來。
2、告訴孩子,浪費掉時間的事情分兩種。
一種是因為自己的原因浪費掉的,比如看電視,和小朋友玩,打牌呀;另一種是因為別人的原因浪費掉的,比如坐車回家的時候堵車啦,電話總是響,自己接電話啦,別人告訴錯了家庭作業,自己不得不重寫啊。
左邊,就是因為自己原因,浪費掉的時間。
右邊,就是因為別人原因,浪費掉的啦。
找到這些浪費時間的事情後,就可以想對策啦。
啟發孩子,問孩子:“為了不浪費時間,可以怎麼辦呢?”
看看國外小朋友被問以後,自己思考,寫下的對策哦,是不是萌萌噠又好玩。
好啦,課程結束啦。
歪果仁,準確的說是美華人,就是這樣啟發小孩子時間的概念,啟發小孩子管理時間的哦。
咱爸爸媽媽照做的時候,可能會遇到一點困難,國外的爸比媽咪也會遇到啦。
就是有的事情,爸爸媽媽覺得是浪費時間,小孩子不覺得,典型的例子就是玩手機遊戲啦。
而且有時候,媽媽覺得玩手機遊戲是浪費時間,爸爸甚至不這麼認為呢。
在這個時候,沒必要當著孩子的面,開撕開辯論會,私下裡兩個人商議就好啦。
這四堂課的最終目的,是向懵昧中的孩子,引入時間的概念。
跟你分享一下我自己育兒的一些經驗心得,現在的科技發達,我就嘗試用數字產品幫助自己教育孩子,之後也試用果很多款名為“早期閱讀”或“學字”的應用軟體,都不是十分滿意,要麼是到後期課程需要交費,要麼就是說是免費,但內建廣告頻繁,影響學習效果。直到朋友向我推薦了 ,【貓小帥識字】應用。讓我知道孩子如果先接觸漢字,感受漢字,感受漢字閱讀帶來的樂趣,可培養孩子的初步語感,給孩子帶來更多學習興趣。後來我就抱著試一試的態度使用了一段時間,發現課程一次收費就能終生享受,可以讓孩子持續學下去,並且每一個關卡還都有複習環節,可重複學習,鞏固先前所學內容。我們家長也可在設定中設定學習休息時間,培養孩子的用眼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