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淮安老陳
-
2 # 紅皮山藥蛋
我們家鄉是年三十吃年夜飯,一般菜裡要有一盤白切雞(閹雞項雞都可以),一碗炸香芋夾扣肉,一條魚(炸五柳酸甜魚),一碗雜燴(裡面有憂魚,粉絲,香菇,叉燒,炸芋頭絲,腐竹,筍乾,牛肉丸等也可放香菜,生菜),蝦,憂魚,炸排骨等,先敬祖先後放鞭炮。吃完年夜飯等11.50分就開始放鞭炮。綠續放到凌晨3點。第二天初一有的五點就開始放,一般都是7點每家都放,初一到十五每天都有鞭炮聲很熱鬧。初一不殺生,吃大棕,炒粉利,棕子每個都有3斤以上,一條粽子可以十個人吃。過年每一家都要開年,開年時間自家訂,開年那一天也象年三十一樣的菜,先敬祖先後放鞭炮。過年期間也有些舞篩隊來各家拜年,都要給紅包,多少不論。到十五吃完元宵年就算過完了。
-
3 # 嗨覓覓音樂匯
我們福建閩南的過年習俗:
1、筅塵日
這是年終的大掃除。人們為了迎接新年,用嫩竹枝葉、榕樹枝葉,或用稻草、甘蔗葉等紮成長長的撣子,用來清掃屋角樑上的灰塵蛛網,同時也用“桌布巾”來清洗各種農具、物品。“筅塵”的主要目的當然是為了清潔乾淨,以便能清清爽爽過個年,同時也是為了驅除病疫,掃除瘟物,祈求來年平安。掃完塵,掃把上的嫩竹枝葉、稻草、甘蔗葉等一般都不會丟棄,而是收藏起來,待到除夕夜時,再拿出來,用來作燃料,以便“跳火群”。
2、蒸碗糕
“筅塵”節之後,在閩南一帶的很多地方,如泉州、晉江、石獅等沿海一帶,為過好春節,還要蒸“碗糕”,這“碗糕”也稱為“發糕”。在閩南語裡,年糕是越“發”越好,因為“發”就是發財、發達的意思。蒸“碗糕”得先“發酵”,所以“碗糕”寓意著能夠發達發財、發家致富。而且,米粉發酵好了,用旺火去蒸,糕的頂部就會裂開,寓意為“笑口常開”,象徵全家幸福安康、歡歡喜喜。“碗糕”大都是放糖蒸的,是甜味的,寓意生活甜甜蜜蜜,吉祥如意。
3、祭先祖
每年的大年三十,家裡無論男女老少都得忙起來。泉州的習俗認為“年兜”(即除夕)那天是祭祀祖先的重大節日。那天中午,家家戶戶都要備辦豐盛菜餚敬奉祖先,即便是貧寒之家也要盡力而為。供桌上擺滿各色糕果和雞鴨魚肉,中間高堆“過年飯”,以陶缽盛大米(象徵豐衣足食),上面再擱碗糕(因為碗糕俗稱發糕,象徵興旺發達)、柑橘(象徵吉祥如意)、紅雞蛋(象徵吉祥、有福)、紅米丸(象徵團圓、圓滿)和米粉蒸制的金、銀錠(象徵財源廣進),中插春枝(象徵年年有餘,閩語中的“剩”就是“春”音)。以前很多農戶過年時都要在存放大米的米缸和存放糧食的米囤上貼個“春”字,既寓意春節來臨,更寓年年有餘。
供桌前還要再置放一個火爐,象徵家運亨通、紅火。芋頭也要上供桌。也許會有不少人產生疑問,如果你看過芋頭剛挖出來是怎樣的,你就會明白。剛挖出來的芋頭是有許多小的芋艿附在一個大芋頭上的,象徵著多子多孫,堅信多子多福的古人就把它也擺上了供桌,希望多子多孫,人丁興旺。等到下午三四點的時候,爸爸媽媽便會張羅我們把做好的年夜飯擺在供桌上以拜祭祖先。祠堂裡,長輩們點香祭拜“請”祖先,祠堂的大埕上也站滿了人,小孩子們玩起各自帶來的鞭炮,外出歸來的兄弟姐妹們互道平安後便開始敘起舊來。一炷香燒完後,就可以給祖先們燒紙錢放鞭炮了。
閩南的紙錢頗有講究,分為金箔紙錢與銀箔紙錢。金箔紙錢是用來拜天公與敬神用的,而銀箔紙錢則是用來敬奉先祖的。聽老人們說,銀箔紙錢是先祖們在另外一個世界用的通行貨幣,先祖們以前苦慣了,在除夕那天給他們多燒點紙錢,祈求他們保佑家族興旺、添丁進財。紙錢一直襬到傍晚,再燃放鞭炮,子孫們跪拜祖先,祭禮也告完成,俗稱辭年。
4、敬天公
是每一年正月初一最為隆重的儀式,新年的第一天敬奉上天,向上天祈福,今年豐收平安。
敬天公是閩南地區最盛行的民俗,再窮的人家每年正月也要祭祀一次,除了正月初九天公生日外,每逢喜慶節日也會殺豬宰羊來敬天公。敬天公的民俗除了閩南地區,在臺灣和東南亞一帶的閩南華僑也廣為盛行,祭祀的風俗與閩南地區大致一樣。除了祈福保佑的含義外,“敬天公”更是華僑們思鄉的一種表達方式。
祭拜天公必須隆重,供品也比較講究,頂桌主要以清素齋品為主,下桌擺五牲葷食獻給天宮部屬神明。
頂桌除了齋品外,還要鮮花、蠟燭各一對,並且以紅龜粿、發粿來敬奉。紅龜粿代表吉祥,上頭的龜甲圖案表示長壽,說明天公有保育萬物之德,地位遠超人類祖先。
獻給天公的銀紙錢則需要用特別製作的“天公金”,來代表人們對天公崇高的敬意。
“敬天公”從大年初九凌晨開始。那時,家家戶戶都要開始放鞭炮,廳堂上點燃紅燭燈,稱為“老天爺燈”。然後,長輩們領著一家大小跪在桌前,連抱在懷中的嬰兒也不能免,並依長幼順序上香,行三跪九叩禮,祈求在新的一年裡福運高照、家人平安、事業昌隆。嬰兒往往由母親抱著,點著的香要塞在孩子手中,象徵性地拜幾拜。母親的口中還要念念有詞,祈禱孩子平安長大。一家人中若有人外出,也得由弟妹或配偶替他(她)上香。儀式一般會進行到初九清晨五點左右。拜天公時還會焚燒一些紙錢和一種叫“補運單”的紅紙,上書一家老小的生辰八字。
這一天還有一些不可觸犯的禁忌。如不可曝曬女性內褲、不可隨便傾倒便桶、口出穢言等等,以免褻瀆玉皇大帝。
5、開正
除夕之夜守歲至深夜12點鐘響,迎來了新年黎明,在子正之時“敬天公”的同時,家家戶戶燃放爆竹,開門迎春納祥,俗稱“開正”。
6、賀正
清晨,無論男女老少,紛紛起床盥洗,穿上早已準備好的新衣服。早餐閤家吃麵線加雞蛋,吃蛋去殼,意在除黴氣,迎吉祥,面線則象徵福壽綿長。早餐後即出門走訪鄰居親友,笑臉相迎,首次見面皆要互道“恭喜”,俗稱“賀正”,亦拜年之意,一直到元宵。有客上門,要奉上糖果、蜜餞,或喝甜茶、咖啡,讓客人“甜一下”,以示有個甜蜜的開端。
7、團拜
所謂“團拜”,即使村民一起到村裡最大的祠堂敬拜天公,在早上八九點
-
4 # dfkbs-lt
快過年了,我們那裡有這些習俗,家家樓道門掛上五星紅旗,家家戶戶掛上大紅燈籠,貼春聯丶貼福字`貼掛七丶扭秧歌丶貼年畫,鞭炮聲歡笑聲,聲聲相應。國家事集體事,事事喜人。熒屏前,看大江南北,臺臺賀歲歌舞,電視裡,聽長城內外,朗朗迎春鐘聲。
-
5 # 亦行八卦局
客家人的過年習俗點歲火
“百節年為首”,客家人與全國全省多數地方一樣,視過年為一年中最為隆重和歡樂的節日。人們很早就開始準備過年,今年可能在廣東過,客家人過年有個習俗叫,點歲火
除夕之夜,客家人有守歲的習俗,家家通宵達旦燈火明亮,稱之為“點歲火”,火籠加炭稱之為“漚火桶”。大家團聚一起,辭舊歲迎新春,共享天倫之樂。除夕之夜,大人還有給小孩壓歲錢的習俗。
-
6 # 倚夕陽笑黃昏
雖然過年的氛圍越來越淡了,但是畢竟是傳統節日,代表著喜慶、吉祥、團圓。
成家立業之後,對年的感覺非但不迎合,反而有牴觸情緒,過年如過“劫”,迎來送往,搞的身心俱疲。
看到老人、孩子高興,其他的顯得都不那般重要了。
幾句牢騷之後,帶你們一起了解一下,我們那裡關於過年的那些風俗。
河南的春節河南,地處中原腹地,自古就有“得中原者得天下”,文化底蘊濃厚,各種風俗人情流傳深遠。春節,作為華人最重視的節日,自然而然習俗重多。
準備階段記得小時候,進入農曆的臘月,就已經有年的味道了,體現最明顯的地方就是集市,商販、趕集的人明顯增多,都在著手準備年貨了,道路兩旁佔滿了賣家,吆喝聲此起彼伏,買者或挎個籃、或推個車、或背個化肥袋,東瞧瞧,西看看。當然,現在超市林立,已沒有當時那種氛圍了;再者為了建立衛生城市,街邊的買賣基本都不存在了。
隨著時間推移,年味則越來越濃。等到學生放假,沉寂的村莊瞬間熱鬧起來了,鞭炮聲、打鬧聲、說笑聲洋溢在村莊上空。大人們大多也放下手中的活計,三五一群或站在街道上或蹲在麥垛旁,邊曬太陽邊聊天,數個年輕人圍在一起或打牌或丟色子----,總之,每人臉上都掛著笑容。現在已不見當日之景了,孩子放假躲在家裡或看電視或玩遊戲,而大人大多混跡在麻將場-----。
春節真正開始於農曆二十三,俗稱“小年”,各種過年準備自此日起已經進入正式日程。過小年放鞭炮、吃餃子是少不了的,還有一項重要內容,晚上要焚香上供,送“灶爺”上天,自然少不了說些“好事多講”之類的好話。現在習俗猶存,基本成了老年人的工作了。
二十三之後各家都開始忙碌起來了,垛餃子餡、蒸饃、炸食材等,每日裡都會忙的不亦樂乎。尤其是蒸大饃(其實就是大個的饅頭),走親訪友看望長輩送大饃是必需品。當然,現在誰也不願意費事蒸饃了,再加上氣溫逐年變暖不好存放,大部分都是需要時到饃店購買;對於一些年輕人,也不熱衷於送大饃這件事了,都想著改改風俗,可是畢竟大部分人還是擰不過“世俗”。
除夕農曆十二月的最後一天,即除夕夜當天,規矩自然就多起來了。
1、貼春聯。吃過早飯,第一件事就是貼春聯。順序則是先院內後大門,這叫驅走黴運,每每貼好一個門上的春聯,都要在門口把上一根木棍,這叫把住財運。現在的年輕人對這已經信奉者越來越少,畢竟影響出入,每每過年都會發現只有老年人的家門口把有木棍。
2、準備五更的物什。吃過晚飯,女主人則要忙碌起來了,要把五更裡的需要的東西全部準備齊備,因為有這樣一個習俗,五更裡,不準翻箱倒櫃找東西。一是把五更裡的飯先放進鍋內,等到起床後,直接燒熱水下餃子;二是把上供用的一應物品準備齊備;三是把五更裡每人要穿的新衣服準備好;四是把一些小物件準備停當,比如打火機、剪刀、開關門炮等放在顯眼位置。現在啊,這些習俗漸漸被年輕人全都忘卻了,看看吧,聽聽吧,除夕夜起得早的,放開門炮早的大部分都是年齡大的人,一些年輕人,有的玩了一夜的麻將,天亮了還沒有起床的多的事。
3、拜年。吃過五更的餃子,天也大亮了,年輕人都會攜家帶口的出門與長輩拜年,說句吉祥話,而長輩則獨坐家中,備好花生、瓜子、香菸迎接小子輩的光臨。不論何時,只到現在這個習俗一直堅持的很好,尊老是傳統美德。
4、走親訪友。拜年結束之後,老話常說,年又跑遠了,接下來就是無休止的走親訪友了,以前,交通不便利,有條件的騎個腳踏車,沒有條件的徒步,早上走,中午走,親友多的,能走到正月十五。現在的年輕人最反感就是這了,誰也不願在迎來送往間折騰,尤其是一些遠方親友,有時也是迫於“世俗”的無奈,開著車,算準日子,一兩天親友就基本搞定了。
春節遠矣過了十五,春節已遠,“年”的氛圍慢慢消退,開始了新一年的周爾復始。快節奏的生活,帶動了快節奏的春節,現在過了初四、五,外出務工者都走的差不多了,只留下一村的老弱婦孺,讓人猝不及防,笑容散了,熱鬧的氛圍瞬間冰冷。
最後的一句話不論春節如何變幻,我們的腳步走的有多遠,都不能忘記家鄉的爹孃,曾經滋養我們長大的那片熱土,抽個時間,回家看看,為一年劃一個大大的圓。
-
7 # 雲淡風清1883506
1,吃臘八粥。首先是臘月初八,吃“臘八粥″,有上了歲數的老人特意起個大早,趕到南禪寺、惠山古鎮等寺廟去吃“臘八粥″。
2,撣簷塵。俗話說:過了臘八就是年,民間有“十七、十八越撣越發″的俗話。一來整潔家裡的環境,二來掃除身上的晦氣,乾乾淨淨迎新年。
3,蒸年糕。寓意著步步高昇的意思,過年少不了的東西。以前村裡每家每戶都要蒸糕,現在拆遷後,要麼去鎮上糕團點買,或是用糯米代加工。
4,送灶。臘月二十四放茅柴“送灶″,讓“灶王爺″甜甜嘴,“上天行好事,下界保太午。″
5,祭祖,俗稱“過年″。我們一般會趕在大年夜前先祭祖。一是不忘本,不忘祖宗,二是求祖宗保佑後輩健康平安,吉祥如意。
6,年夜飯,過年的重頭戲。對於我們華人來說,過年最重要的或許就是除夕夜的那頓年夜飯糰圓飯,一家人圍坐在起,隨著飯桌上升騰起來的濃濃親情,說不出有多幸福和溫馨。
這不禁喚起了我對傳統年俗文化的記憶。
年三十,也就是大年夜吃年夜飯,每道菜都有吉利話。全家福(金玉滿堂)、紅燒魚、八寶飯、清蒸雞等,一般由魚、肉、禽、什錦、甜菜幾大類組成,每類又可多樣變化。
年夜飯中還有大量的蔬菜(清頭菜),每道菜都有討吉利的說法。青菜“有清有頭講道理″,菠菜“有巴有望健波波″,芹菜“勤勤儉儉會當家″,年蘿蔔“興旺發財″,豆芽如意菜“萬事如意″,百葉“長命百歲″等,另外還準備了長生果、甘蔗(節節高)、寸金心糖等糖果點,也都寓意吉祥富貴、健康長壽之意。
我俚無錫人過年是講究儀式感的。年味得以一代代傳承,靠的是一種儀式感在背後支撐。我們從小年開始,每天做什麼都有講究,到年三十這一天儀式感到達最頂峰。
-
8 # 緩緩流淌的時光
臘八祭灶年下來到,小時候和小夥伴們每年進入冬天最愛大聲說的一句話,那時總盼望著過年。印象中的年是從臘八開始的,臘八要喝臘八粥,農村人沒那麼講究,簡簡單單的熬些粥,其實粥裡並沒有八樣東西。喝的並不是粥,對小朋友們來說是對新年的盼望,對大人們來說是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期盼。
祭灶的時候要吃祭灶糖,祭灶又是小年。祭灶糖很粘嘴,上面灑滿了芝麻粒。小孩子沒有不喜歡過祭灶的,因為有祭灶糖可以吃,貪吃是小孩子的本性。中國民間傳說灶神每年小年的時候都會上天庭一趟,向玉帝告狀,人們這個時候就給灶神吃這種糖,粘上灶神的嘴,不讓他說壞話。久而久之,就養成了一箇中國民俗。現今每到小年的時候人們還總是在鍋灶上放一根祭灶糖,讓灶神吃。這一民俗文化,寄託著中國勞動人民對美滿生活的嚮往,祈求神明保佑,新年吉祥如意,歲歲平安。
蒸花糕、蒸豆餡饃、蒸菜饃、炸酥肉、炸丸子,每年過年前都會做很多好吃的。花糕是把紅棗插在白麵上面蒸熟、豆餡饃是用豇豆和地瓜做陷、菜饃一般都是用紅蘿蔔、粉絲和蝦仁做陷、炸酥肉裡面會有豬肉絲、炸丸子是綠豆麵做丸子,這些都寓意對美好生活的期盼和嚮往。
過年前最後一個集市也是要去趕的,小孩子是為了買些好吃的,大人們趕年前的最後一個集是為了再置辦些過年的年貨,集市上售賣的東西會便宜些,能省些錢,順便再給孩子們買些新衣服。
貼對聯,一般初一前一天貼對聯,貼上對聯就不能去要賬了,這也是流傳已久的風俗習慣。
初一要吃水餃,穿上新衣服早起拜年。去整個村裡年齡大的老人家裡拜年,說一聲身體健康,新年快樂,只是現在已經不興磕頭了。初一的午飯一家人在一起吃,炒幾個菜、喝點小酒吃團圓飯,不講究吃,一家人在一起熱熱鬧鬧、開開心心就行。
年齡越大越覺得過年沒什麼意思了,年味也越來越淡了,現在仍懷念小時候過年的氣氛和歡樂,只是永遠回不到小時候了。小時候過年總是五彩繽紛、色彩斑斕的。
-
9 # 晨光S物語
春節最早起源於遠古時期的“臘祭”。傳說臘盡春來時,人們會殺豬宰羊祭祀上天與祖先,祈求來年風調雨順、免禍免災。人們用硃砂塗臉,鳥羽作為食物,又唱又跳,熱鬧非凡。《禮記·月令》中說到:“日窮於次,月窮於紀,星迴於天。數將幾終,歲且更始。”意思就是從春節開始,萬物將步入新一輪美好的輪迴。
春節在民國以前是迎接立春的節日,而正月初一則稱之為元旦,但從民國時期開始,“元旦”之名被公曆的 1 月 1 日“奪”去,正月初一則改稱春節,但實際上,從臘八到元宵都是傳統意義上的春節,部分地區甚至延續到二月初二的龍抬頭。
春節的歷史悠久,作為中國最古老、最隆重的傳統節日,千百年來形成了眾多習俗,部分習俗隨著社會的變遷消失,還有相當一部分則保留至今。
祭灶。南宋范成大的《祭灶詞》這樣說到:“豬頭爛熟雙魚鮮,豆沙甘松米餌圓。男兒酌獻女兒避,酹酒燒錢灶君喜”。從先秦時的五祀之一,發展都後來,灶神成為向上天彙報人間善惡的神仙,人們準備很多甜食,希望吃到甜食的灶神能多說好話,也有酒糟塗灶門的習俗,這樣灶神便熏熏欲醉,無法向上天言語。如今,在臘月二十三這天,每家每戶都要打掃房屋、清洗東西,意為除陳布新,尤其是清掃廚房。從這一天起,人們便紛紛置辦年貨,年味漸濃。
貼春聯。中國最早的春聯出現在宋代,據《宋史·五行志》記載,每年除夕,後蜀主孟昶都命學士題寫桃符掛在寢宮門口。公元 964年,孟昶更是親自命筆題雲“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春聯又稱“對子”、“對聯”,是春節時貼在門上的由上聯、下聯和橫批組成的吉祥語,用來除妖辟邪。到了明代,朱元璋大力提倡春聯,並開始採用紅紙寫對聯。至此之後,春聯廣為流傳。
祭祀。南宋吳自牧《夢梁錄》記載:“士庶家不論大小家,俱灑掃門閭,去塵穢,淨庭戶,換門神,掛鐘馗,釘桃符,貼春牌,祭祀祖宗”。在除夕這天,有的到野外給祖先上墳,有的到宗廟祠堂拜祖,也有在家中擺上祖先牌位,陳列供品,作為對先祖的追念。
年夜飯。清代文士顧祿在《清嘉錄》中說到:“除夕夜,家庭舉宴,長幼鹹集,多作吉祥語,名曰‘年夜飯’,俗稱‘閤家歡’。” 在除夕夜,年夜飯對華人來說意義非凡,漂泊在外的遊子都會在這天回家,與家人相聚吃一頓團圓飯,席上通常要為不能回家的人也擺放一副餐具。
守歲。西晉周處《風土記》記載:“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這是記載守歲風俗最早的文獻典籍。這種年年守歲的風俗習慣,一直被沿襲至今,人們在看春晚、打麻將等活動中守歲,借守歲辭舊迎新,寄予對新年的美好願望。
放鞭炮。梁代宗懍《荊楚歲時記》記載:“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雞鳴而起,先於庭前爆竹,以闢山魈惡鬼。” 鞭炮起源於“庭燎”,古人稱之為“爆竹”,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爆竹的本意是驅逐鬼怪惡魔,經過演變,放鞭炮逐漸演變成一種習俗,以求過個平安年。如今,春節期間,人們都喜好放鞭炮,熱鬧的鞭炮聲讓節日充滿了歡樂的氣氛。
拜年。柴萼的《梵天廬從錄》一書中記載到:“男女依次拜長輩,主者牽動出謁戚友,或止遣子弟代賀,謂之拜年。” 大年初一,人們互相拜年,走親訪友,互贈禮物。隨著手機的普及,人們更多的透過電話的方式拜年,無論形式怎麼改變,拜年這一習俗卻是代代傳了下來。
賞燈。宋代辛棄疾在《青玉案·元夕》寫到:“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關於元宵節的起源,各有說法,主要是西漢祀太一說、東漢燃燈表佛說和魏晉道教祀三元說三種。三說雖有所不同,但都以燈火祭神為元宵節的起源,只不過各自所祭神靈有不同而已。如今,各式各樣的花燈把夜晚裝飾得分外美麗,賞燈的習俗流傳至今。
回覆列表
春節,是中華民族的最為傳統的節日之一。怎樣過春節 ?又有哪些風俗?今天我就來說說我們蘇北淮安地區是怎麼過春節的 。
農曆臘月二十三 ,我們這裡的民俗叫“祭灶”,就是祭奠灶王爺的意思 。過春節 ,也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做準備工作了,有的人家還會提前去做好過春節的準備 。
做春節準備工作 ,基本都是為吃、喝做準備的 。由於現在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 ,家家戶戶所購買的用於過春節的飲食品種繁多,加起來基本上可以夠吃上近一個月左右的了。大年三十,每家每戶開始正式進入“過年模式 ”。
年三十的上午開始貼春聯 ,貼完春聯早早的做好幾樣菜餚,帶上祭奠用品去外面祭拜已過世的親人。
下午開始包餃子 ,餃子包的數量足夠自家從三十晚上、吃到大年初一至初三的了(基本都是早上吃)。晚上吃完飯,大多數人就在等待看一年一度的“春晚”了。
最為熱鬧的是大年初一 。凌晨剛到,就先忙起床到室外點燃煙花爆竹,燃畢,就不能再關燈了,大門也不能完全關閉,因為要讓“財神”進到家裡來。
剛吃完早飯,近親屬的晚輩們開始上門去給長輩們拜年,長輩們將早就準備好的新年紅包分發給晚輩(主要是十四、五歲以下的孩子們)
今年受新冠病毒感染肺炎的影響 ,大家哪裡也去不了 ,和往年比較春節熱鬧的氣氛降低了不少 。往年村裡面的男女老少 ,從初一下午開始就互相串門打牌、聊天 ,相鄰之間的感情也由此增加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