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628534013339003

      其實從剛出生開始,孩子就有了自信心,只是不容易被發覺而已,而如果沒有多加註意,那麼就很容易傷害到到孩子的自信心,那麼父母該怎麼做才能保護好孩子的自信心呢?

      1.展示獎勵或是作品

      對於孩子的作品或是獎勵,家長可以放到顯眼的位置,讓客人來了就能看到,對孩子的讚美會讓孩子的自信心隨之增強。

      2.財商教育教會孩子用錢

      這不僅是鍛鍊孩子的財商能力,同時也是鍛鍊孩子自我控制以及生活自理能力。家長可以教會孩子怎麼使用零花錢,怎麼用錢更省,但具體還是讓孩子自己做決定。當孩子想買東西時,讓他透過努力去攢錢,增加孩子的成就感。

      3.不要干涉孩子社交

      孩子交朋友時父母不應該過度干涉。有些孩子喜歡跟比自己年齡大的孩子玩耍,但總是有挫敗感。因此,家長要根據孩子實際情況,給與意見,但不能干涉孩子交友圈。

      4.給孩子自己選擇的機會

      有時候家長也可以讓孩子自己去做決定或是做選擇。例如出去玩,讓孩子自己決定去哪裡,這樣會讓孩子覺得自己受到尊重。

      5.幫助孩子發現自己的優點

      每個孩子都有缺點與優點,家長可以教孩子發揮自己的優點,增加其自信心。每個孩子個性發展情況不同,因此在教育方法上面也會有差異,需因人而異。

      6.不要跟別家孩子相比

      現在很多家長都喜歡拿自家孩子的缺點與別家孩子優點進行比較,這樣只會打擊孩子自信心。家長應該拿孩子的現在跟以前相比,看看孩子是否有進步,如果有,應及時鼓勵。

  • 2 # 錢樹雲

    曾經,在小區,看到一位媽媽帶著孩子騎腳踏車玩,便說:“哇!你家孩子車騎得真好!”而這位媽媽“謙虛”地說:“不行!不行!好多小朋友都比他騎得好呢。”我聽了,是一臉茫然;孩子聽了,一臉黯然。

    聽到誇獎時,父母習慣性地回覆“不行!不行!”,似乎是在謙虛、禮貌。但對孩子而言,很多時候卻是一味毒藥,甚至會瞬間殺死孩子那點脆弱的自信心。就像這位媽媽,她的過分“謙虛”完全沒注意到孩子內心的活動,也沒有顧及孩子的“面子”,更別提保護孩子的自信。如果經常這樣“拒絕”別人對孩子的誇獎,他很可能會認為真的是自己能力不行,自己努力了還是做不好。這樣一來,很可能會出現自卑情緒,並且懶於付出努力。

    有的爸媽,在習慣性謙虛禮貌回覆的時候,還有另一種擔心:害怕孩子因得到太多誇獎而變得驕傲。他們想用這種方式來培養孩子謙虛的性格。

    其實,只要能教給孩子正確歸因的方式,爸媽完全沒有必要擔心孩子會驕傲。還是以這位媽媽為例,如果她當時可以這麼說:“嗯,他最近經常練習騎車,進步很大。”那麼孩子就能聽出來:媽媽認同了阿姨的誇獎,並且知道自己是因為練習得多,所以騎車進步大。媽媽對孩子客觀的肯定和鼓勵,會讓他更好地認識自我,建立自信。

    總之,面對別人對孩子的誇獎,慎用“不行!不行!”或“哪裡!哪裡!”的謙辭,也許我們需要做的,只是笑納別人的誇獎,同時鼓勵孩子做得更好。

    #樹雲說育兒# 培養自信的小方法:1.利用生活中的小事調動孩子的積極性;2.當孩子熱情做事時切勿打擾影響他的專注力;3.不包辦代替也不可挖苦打擊,多鼓勵多表揚;4.父母期望太高會讓孩子壓力太大容易喪失自信;5.教會孩子迎接困難,不畏懼;6.父母性格樂觀自信相信孩子也會深受感染。

  • 3 # 可愛的嚶嚶醬

    自信是走向成功的起點,自信的孩子能積極地參加各種活動,主動地與人交往,勇敢地面對困難,較快地適應環境,大膽地嘗試新事物。那麼,如何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呢?

    1.認真對待孩子提出的要求

    很多家長會糊弄孩子(捂臉),不把小孩說得話當回事,其實這是非常不對的。認真對待孩子提出的要求,可以讓孩子感覺到自己的要求受重視,比如孩子提出:“媽媽,你陪我玩一會兒!”如果當時家長忙,沒辦法陪孩子玩,可以明確說明原因,並告知:“等媽媽忙完了馬上陪你”,讓孩子感到提出的要求得到了重視。

    2.適度讓孩子自己做選擇

    在做決定之前,家長可以給孩子一個選擇範圍。以出去玩為例,可以給孩子一些可行的選擇,讓他來決定去哪裡。比如說:“你想去遊樂場還是動物園?”孩子做了一個選擇,就會覺得自己受到了尊重。如果家中大小事都是父母說了算,孩子沒有一點話語權,同樣的,孩子也會覺得父母不尊重自己。

    3.不要嘲笑孩子

    有些父母開玩笑似的嘲笑,有時候也會打擊孩子。因為孩子分不清是玩笑還是真的嘲笑尤其是,很多不靠譜的親戚會開玩笑“你爸媽再生個弟弟不愛你了怎麼辦?”、“你是你媽媽從垃圾桶帶回來的”諸如此類。小孩子分不清真假,他會當真的,毫不誇張,我小時候就被親戚嚇唬過有了弟弟就不喜歡我了,導致我整個少年時期都非常的憎恨二胎,也不理解班級裡有二胎的的家庭,而父母對這些也並不知情。

    4.讓孩子知道自己被人需要

    比如父母適度請孩子幫忙做一些家務,事後表達感謝,這對培養孩子自信心也很有幫助。不妨說:寶寶今天幫媽媽洗碗了,媽媽非常開心。

    5.在家裡展示孩子的作品(畫、手工等)或所獲獎勵(獎狀、獎盃、獎牌等)

    獲獎行為是需要被讚賞的,獎狀、獎盃、獎牌等放在家裡比較顯眼的地方,客人來了能一眼看到。對於孩子來說,讚賞的語言能使其好的行為得到強化,自信也會隨之增強。

    6.不要老跟別的孩子比

    拿自家孩子的缺點跟別人的優點比,這對孩子不公平。家長正確的做法應該是,拿孩子跟他以前比,只要孩子這段時間有進步,就應該為他感到高興。中國很流行一個詞“別人家的孩子”,很多父母只能看到自己孩子的缺點,每次在他人面前會狂數落自家孩子多不好,我媽就是,總是讓我很尷尬。

    最好還要多鼓勵孩子,多誇獎孩子,不是那種很泛很敷衍的誇讚,要很真誠,讓孩子覺得你是在真心實意的誇獎他。我家寶寶學漢字的時候,用得是手機軟體【貓小帥學漢字】,最初注意到是因為他不收費(對,就是這麼簡單),它以冒險遊戲為背景,在遊戲中學習漢字,完了還能透過玩小遊戲去複習,家長還可以設定學習時間。總的來說,質量不錯,漢字難易程度剛剛好,而且發音標準,介面好看。每次他學完一個課程,我都會誇獎他,給他一定的獎勵,鼓勵他下次做得更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雀巢奶粉怎麼樣,適合腸道不好的寶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