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水產行家
-
2 # 水產映像
進入6月中旬,河蟹開始進行第三次“脫殼”,在三殼期間還有一個重要的問題——水癟子,水癟子主要在河蟹養殖的中後期多發,一旦發病,無藥可治。河蟹水癟子發病初期在外觀上沒有什麼明顯的變化,主要表現在肝臟發白、萎縮消失。河蟹水癟子病的爆發是病原微生物、河蟹免疫力、養殖生態環境共同作用的結果,其本質還是肝胰腺問題,水癟子一旦發病無法治癒,但是還是可以預防和控制的,強化河蟹飼料營養水平,提高河蟹免疫力。可以在飼料中新增膽汁酸,保護河蟹的肝胰腺,有效預防水癟子。
膽汁酸能夠保護河蟹的肝胰腺,促進肝胰腺的解毒和排毒,能夠有效提高河蟹免疫力,有效預防河蟹肝胰腺萎縮、壞死,修復肝臟損傷,預防水癟子的發生。膽汁酸還能夠促進河蟹脫殼和硬殼,預防脫殼不遂。
-
3 # 田野樂趣生活
水癟子是對河蟹內臟壞死的統稱。對於在三殼時期我們如何來預防此病。我認為應該要對一下幾點下功夫:
1.水體PH值長期增高問題
2.水體缺氧問題
3.使用化學藥品防毒問題
4.食物營養問題
我們只有對以上幾點做到及時觀察及時改進。就可以避免河蟹減少河蟹的生病問題。
-
4 # 牛羊養殖技術之家
這個問題很及時,目前螃蟹三殼時期,水癟子在前年集中爆發之後,這二年,大家對此病還是比較重視的,那水癟子如何防治呢,我們來談下這個問題
一、水癟子是慢性病,治療重在早期,發現得越早,採取的措施越得當,越能挽救或者減少損失。從苗種、水草、肥水、內服、解毒等多個方面入手,能有效預防或減少水癟子的發生。
二、引起水癟子的原因有哪些? 水癟子形成的核心原因是苗種和藥害。 1、苗種:低溫期買苗時,有的苗活動力較差,可能是使用伊維菌素、阿維菌素,甚至敵殺死等刺激抓苗造成,要注意苗的質量。 2、藥害:清塘時用敵殺死、敵百蟲;或在河蟹養殖早期用敵殺死、敵百蟲預防環爪。
三、而形成水癟子的直接原因有以下幾點: 1、水的問題(pH值高);水草多、藍藻多、水肥等。 2、池底問題(缺氧);持續陰雨,很多養殖池塘出現水渾,有的池塘草根出現發黃、發黑、爛根等現象,伊樂草很難保住,根本原因是池底的問題。 3、飼料問題;核心問題是消化系統的問題。調查發現從早期就使用內服套餐的很少出現水癟子。 4、藥害問題。清塘、殺蟲、消毒等藥害;梅雨季節過後會發現塘邊有死蟹,此時多數人選擇用二氧化氯消毒、聚維酮碘消毒,也有的選擇用戊二醛等其他消毒劑。
四、解決辦法:要從減少藥害,在我們把水面的小蟲子殺掉了,但其水下蟲卵一個星期孵化一茬,如果要清除,就需要一個星期殺一次。每殺一次蟲,就會對螃蟹的肝胰臟傷害一次。次數越多,螃蟹的肝胰臟的損害就越明顯,螃蟹的吃料就不好,加重了水癟子的發生。可適當內服有效成分:乳酸菌、酵母菌等的產品。再一個就是防缺氧,做好以上幾點可減少大多數水癟子病。
-
5 # 張家大少
河蟹水癟子主要表現為肝臟變白、萎縮消失。發病初期在外觀上沒有明顯症狀,因此常被我們忽略,這也為以後埋下了一顆定時炸彈。養殖中通常在三殼時才發現河蟹攝食變慢、肝臟變白和肝臟萎縮的現象,如果後期再遇上管理不善或者是趕上水溫太高,河蟹會陸續出現死亡。即使不死亡,發生水癟子的河蟹到上市時也無膘,嚴重影響河蟹的市場接受程度,對養殖朋友造成很大的經濟損失。
河蟹水癟子病的爆發是病原微生物、河蟹免疫能力、養殖生態環境共同作用的結果,其本質還是肝胰腺問題。水癟子一旦發病無法治癒,但並不是不能預防和控制。養殖中,提高綜合管理水平,調控適宜的養殖生態環境,減少高pH值、低溶氧及農藥中毒等誘發因素,強化河蟹飼料營養水平,提高河蟹免疫力,可以有效防控河蟹水癟子。
同時,還要給河蟹做好肝腸保健。在河蟹飼料中新增膽汁酸保肝護肝,保護河蟹的肝胰腺、增強肝臟功能、促進肝臟解毒排毒,能夠有效提高河蟹免疫力,有效預防肝胰腺萎縮、壞死,修復肝臟損傷,預防水癟子的發生。
此外,膽汁酸還可以促進河蟹合成蛻皮激素,促進河蟹蛻殼和硬殼,預防脫殼不遂。可以說膽汁酸對河蟹有綜合性的功能,是河蟹養殖中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對於河蟹增強免疫力,防治水癟子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
6 # 幕綿花
馬上進入6月下旬,時下正值長江流域養殖區的河蟹第三次蛻殼。河蟹的前幾次蛻殼在其養成階段至關重要,蛻殼的成功率對河蟹的回捕率具有決定性的影響。在三殼時期,除了水質,天氣等因素影響,河蟹更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水癟子”。水癟子主要在河蟹養殖的中後期多發,一旦發病,無藥可治。
河蟹水癟子主要表現為肝臟變白、萎縮消失。發病初期在外觀上沒有明顯症狀,因此常被我們忽略,這也為以後埋下了一顆定時炸彈。養殖中通常在三殼時才發現河蟹攝食變慢、肝臟變白和肝臟萎縮的現象,如果後期再遇上管理不善或者是趕上水溫太高,河蟹會陸續出現死亡。即使不死亡,發生水癟子的河蟹到上市時也無膘,嚴重影響河蟹的市場接受程度,對養殖朋友造成很大的經濟損失。
河蟹水癟子病的爆發是病原微生物、河蟹免疫能力、養殖生態環境共同作用的結果,其本質還是肝胰腺問題。水癟子一旦發病無法治癒,但並不是不能預防和控制。養殖中,提高綜合管理水平,調控適宜的養殖生態環境,減少高pH值、低溶氧及農藥中毒等誘發因素,強化河蟹飼料營養水平,提高河蟹免疫力,可以有效防控河蟹水癟子。
同時,還要給河蟹做好肝腸保健。在河蟹飼料中新增膽汁酸保肝護肝,保護河蟹的肝胰腺、增強肝臟功能、促進肝臟解毒排毒,能夠有效提高河蟹免疫力,有效預防肝胰腺萎縮、壞死,修復肝臟損傷,預防水癟子的發生。
此外,膽汁酸還可以促進河蟹合成蛻皮激素,促進河蟹蛻殼和硬殼,預防脫殼不遂。可以說膽汁酸對河蟹有綜合性的功能,是河蟹養殖中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對於河蟹增強免疫力,防治水癟子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
7 # 愛養殖的樂樂
馬上進入6月下旬,時下正值長江流域養殖區的河蟹第三次蛻殼。河蟹的前幾次蛻殼在其養成階段至關重要,蛻殼的成功率對河蟹的回捕率具有決定性的影響。在三殼時期,除了水質,天氣等因素影響,河蟹更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水癟子”。水癟子主要在河蟹養殖的中後期多發,一旦發病,無藥可治。
河蟹水癟子主要表現為肝臟變白、萎縮消失。發病初期在外觀上沒有明顯症狀,因此常被我們忽略,這也為以後埋下了一顆定時炸彈。養殖中通常在三殼時才發現河蟹攝食變慢、肝臟變白和肝臟萎縮的現象,如果後期再遇上管理不善或者是趕上水溫太高,河蟹會陸續出現死亡。即使不死亡,發生水癟子的河蟹到上市時也無膘,嚴重影響河蟹的市場接受程度,對養殖朋友造成很大的經濟損失。
河蟹水癟子病的爆發是病原微生物、河蟹免疫能力、養殖生態環境共同作用的結果,其本質還是肝胰腺問題。水癟子一旦發病無法治癒,但並不是不能預防和控制。養殖中,提高綜合管理水平,調控適宜的養殖生態環境,減少高pH值、低溶氧及農藥中毒等誘發因素,強化河蟹飼料營養水平,提高河蟹免疫力,可以有效防控河蟹水癟子。
同時,還要給河蟹做好肝腸保健。在河蟹飼料中新增膽汁酸保肝護肝,保護河蟹的肝胰腺、增強肝臟功能、促進肝臟解毒排毒,能夠有效提高河蟹免疫力,有效預防肝胰腺萎縮、壞死,修復肝臟損傷,預防水癟子的發生。
此外,膽汁酸還可以促進河蟹合成蛻皮激素,促進河蟹蛻殼和硬殼,預防脫殼不遂。可以說膽汁酸對河蟹有綜合性的功能,是河蟹養殖中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對於河蟹增強免疫力,防治水癟子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
8 # 滬c的生活
1)苗期管理
①選擇活力好、色澤一致、淡化時間長的蟹苗。
②蟹苗在純淡水試驗杯中,四處遊散迅速,無沉苗、死苗,無“飛機”苗,不購買雜苗、花苗和鴛鴦苗。
③加強苗種培育管理:河蟹大眼幼體放進育苗塘前,應培育豐富的生物餌料,以供幼體捕食。當池塘中生物量明顯減少時,及時用酵素鈣肥潑灑,保持池塘水質和生物量。在整個育苗過程中,堅持做好“三控一防”,即控料、控草、控水溫和防缺氧。杜絕使用高殘留和高刺激的藥物,防止“水癟子病”的形成。
(2)底質管理
池塘底質在養殖管理中重要性很大,底好水就好,底好發病少,底好草就旺,所以護理池塘底質至關重要。如果在清塘時用藥不當,為追求直觀效果,使用高殘留和高汙染的清塘藥,這樣會嚴重破壞底質土壤的物理結構和生物平衡,還會使藥殘被土壤長久儲存,危害養殖河蟹因藥殘對肝胰臟的影響最大,會使河蟹的肝胰腺功能下降,肝胰腺細胞萎縮甚至死亡。建議:放苗後經常用維生素C全池潑灑,解毒抗應激,提高肝胰腺的免疫能力。另外,定期配合使用活性蒜寶拌料投餵,確保河蟹肝腸胃的健康。
(3)水質管理
池塘養殖過程中水體溫躍層對河蟹造成危害,同時也是“水癟子”增多的誘因。溫躍層是隨著溫度的升高,特別是夏季,表、底水層溫度相差較大,上下水體很難自由對流混合,導致水質分層。在水質處理上把它比喻成“聚毒層”,對底棲河蟹的影響非常大。當池塘底部因為死亡藻類、殘餌糞便等有機物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消耗大量溶解氧時,溫躍層的形成就會阻礙水的對流與氧的擴散,加重池底缺氧。同時,溫躍層自身無氧發酵,產生藻毒素、細菌毒素和化學毒素以及病原微生物。如果此時一旦下雨或加水,立即就會使水體對流,聚毒層的毒素和病菌會影響河蟹的健康。如果長時間陰雨,發生洪水也會導致水體中毒素物質的增多。因為陰雨天殘留毒素揮發慢,危害河蟹時間長;洪水期,地下水位整體提高,滯留在底下和土壤的殘留會浸透到池塘中,雙重因素的影響就會導致河蟹的慢性肝胰腺疾病,形成“水癟子”。建議:根據氣候的變化調控好水質,選用淨水、解毒藥物於全池潑灑,傍晚或夜間用增氧藥物潑灑。
(4)飼料與投餵管理
養殖戶片面地追求飼料蛋白質的含量,而忽視了飼料蛋白的質量,使得河蟹攝食後,難消化、難吸收,給河蟹的肝胰腺帶來負擔,引起肝胰臟綜合徵,導致“水癟子”的產生。所以,合理選配飼料、科學投餵至關重要。建議:在池塘中分2~3次投放螺螄,栽種多品種水草。選擇蛋白含量32%~36%的飼料即可,儘量不要更換蛋白含量和飼料品牌,梅雨季節嚴防投餵黴變的飼料。投餵量控制在以第二天上午檢查無剩料為準,蛻殼期和陰雨天減量投餵;發病高峰期停止投餵。
(5)消殺藥物管理
在河蟹養殖過程中,建立一個迴圈的生態養殖環境,養殖戶非常難以做到位,經常顧此失彼,導致蟲、青苔和藍藻的大量暴發。遇到這三種問題時,養殖戶一般都選擇消殺藥物清除,來得快、去得快,效果明顯。但是,這樣不但破壞了水環境,造成缺氧,還會給河蟹的肝腸胃鰓帶來直接的刺激和慢性的毒害。使得河蟹吃料減少,免疫力下降,肝細胞萎縮,最終有可能就形成“水癟子”。建議:應該從健康養殖角度出發,儘量避免多次使用藥物消毒殺菌,提倡“養護”理念,以防為主,合理套養,科學用藥。在特殊情況下,可採取區域性或分段滅殺,並及時解毒和調水。
(6)病原微生物防控
水癟子”的發生不是一個特定的病症體,而是由多種因素和多個病原體引發的綜合症狀。因此,保持好一個健康養殖的水環境,積極防控病原微生物的滋長,降低河蟹的發病率,同時也有利於“水癟子”的康復。
-
9 # 健康陌O路是福
河蟹水癟子病的爆發是病原微生物、河蟹免疫能力、養殖生態環境共同作用的結果,其本質還是肝胰腺問題。水癟子一旦發病無法治癒,但並不是不能預防和控制。養殖中,提高綜合管理水平,調控適宜的養殖生態環境,減少高pH值、低溶氧及農藥中毒等誘發因素,強化河蟹飼料營養水平,提高河蟹免疫力,可以有效防控河蟹水癟子。河蟹水癟子病的爆發是病原微生物、河蟹免疫能力、養殖生態環境共同作用的結果,其本質還是肝胰腺問題。水癟子一旦發病無法治癒,但並不是不能預防和控制。養殖中,提高綜合管理水平,調控適宜的養殖生態環境,減少高pH值、低溶氧及農藥中毒等誘發因素,強化河蟹飼料營養水平,提高河蟹免疫力,可以有效防控河蟹水癟子。
-
10 # 毛球
現在進入6月下旬,時下正值長江流域養殖區的河蟹第三次蛻殼。河蟹的前幾次蛻殼在其養成階段至關重要,蛻殼的成功率對河蟹的回捕率具有決定性的影響。在三殼時期,除了水質,天氣等因素影響,河蟹更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水癟子”。水癟子主要在河蟹養殖的中後期多發,一旦發病,無藥可治。
河蟹水癟子主要表現為肝臟變白、萎縮消失。發病初期在外觀上沒有明顯症狀,因此常被我們忽略,這也為以後埋下了一顆定時炸彈。養殖中通常在三殼時才發現河蟹攝食變慢、肝臟變白和肝臟萎縮的現象,如果後期再遇上管理不善或者是趕上水溫太高,河蟹會陸續出現死亡。即使不死亡,發生水癟子的河蟹到上市時也無膘,嚴重影響河蟹的市場接受程度,對養殖朋友造成很大的經濟損失。
河蟹水癟子病的爆發是病原微生物、河蟹免疫能力、養殖生態環境共同作用的結果,其本質還是肝胰腺問題。水癟子一旦發病無法治癒,但並不是不能預防和控制。養殖中,提高綜合管理水平,調控適宜的養殖生態環境,減少高pH值、低溶氧及農藥中毒等誘發因素,強化河蟹飼料營養水平,提高河蟹免疫力,可以有效防控河蟹水癟子。
同時,還要給河蟹做好肝腸保健。在河蟹飼料中新增膽汁酸保肝護肝,保護河蟹的肝胰腺、增強肝臟功能、促進肝臟解毒排毒,能夠有效提高河蟹免疫力,有效預防肝胰腺萎縮、壞死,修復肝臟損傷,預防水癟子的發生。 此外,膽汁酸還可以促進河蟹合成蛻皮激素,促進河蟹蛻殼和硬殼,預防脫殼不遂。可以說膽汁酸對河蟹有綜合性的功能,是河蟹養殖中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對於河蟹增強免疫力,防治水癟子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
11 # 小陳奮鬥
河蟹水癟子病的爆發是病原微生物、河蟹免疫能力、養殖生態環境共同作用的結果,其本質還是肝胰腺問題。水癟子一旦發病無法治癒,但並不是不能預防和控制。養殖中,提高綜合管理水平,調控適宜的養殖生態環境,減少高pH值、低溶氧及農藥中毒等誘發因素,強化河蟹飼料營養水平,提高河蟹免疫力,可以有效防控河蟹水癟子。
同時,還要給河蟹做好肝腸保健。在河蟹飼料中新增膽汁酸保肝護肝,保護河蟹的肝胰腺、增強肝臟功能、促進肝臟解毒排毒,能夠有效提高河蟹免疫力,有效預防肝胰腺萎縮、壞死,修復肝臟損傷,預防水癟子的發生。
此外,膽汁酸還可以促進河蟹合成蛻皮激素,促進河蟹蛻殼和硬殼,預防脫殼不遂。可以說膽汁酸對河蟹有綜合性的功能,是河蟹養殖中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對於河蟹增強免疫力,防治水癟子有至關的作用
-
12 # 迷路的蝸牛
目前河蟹養殖中水癟子問題受到普遍關注,水癟子會影響河蟹的產量以及規格。“水癟子”病症最初出現在5月份,7月以後,“水癟子”現象的範圍逐步擴大(此時河蟹剛剛完成第三期脫殼),直至較大範圍發病。因此,從五月開始,做好“水癟子”的防治措施對於河蟹養殖來說至關重要。
水癟子是慢性病,病程發展分早期、中期和晚期(圖1)。河蟹吃料差,很有可能就是水癟子早期症狀。臨近河蟹蛻殼的高峰期吃料差,是屬於正常的,蛻殼之後吃料會恢復正常;但如果持續半個月甚至是二三十天吃料不好,可透過下地籠的方法,檢查是否已經有一部分河蟹出現了水癟子症狀
圖2 河蟹水癟子症狀
水癟子發病早期河蟹的活力尚且很好,有的食線還非常飽滿。到了晚期,河蟹活力變得比較差,出水之後會慢慢死掉。即使不死亡,到上市時河蟹也無膘、肉質不豐滿,市場不接受。
因此,水癟子病的治療重點在早期,發現得越早,採取的措施越得當,越能挽救或者減少損失。從苗種、水草、肥水、內服、解毒等多個方面入手,能有效預防或減少水癟子的發生。
一、 嚴把苗種關
在選購苗種時一定要注意,儘量去質量有保障的河蟹育苗場引苗,不要選擇野生親本繁育的扣蟹,而且選擇扣蟹時儘量避開水癟子病高發地區,防止苗種帶病。
二、加強環境調控
一般水草過密、過早腐、水質過濃、增氧設施不勤開的養殖池塘更容易暴發“水癟子”病,且一旦暴發,感染率也高。因此平時一定要做好日常環境管理工作,及時處理池塘水草,定期使用殺菌消毒藥進行池塘殺菌消毒,並使用微生物製劑調節水質。
還需勤開微孔管道增氧,為河蟹生長與氨氮分解提供充足氧氣。嚴格控制中後期伊樂藻密度,保持水流暢通,割草、拉草、補肥一個都不能少。
三、補充營養
二殼以後隨著氣溫回暖,河蟹食量增加,是強體防病的最佳時機,可在餌料中新增適量營養物質(多維、氨基酸、微量元素等),增強抵抗力。
四、改底
經常投餵動物性餌料的塘口一定要注重改底,促進殘餌、糞便的及時轉化,切勿長時間堆積塘底,一旦溫度升高,很容易引起病變。
五、高溫期嚴格控制餌料投餵量
切勿盲目投餌,每天檢查河蟹吃料情況,遇惡劣天氣、水質突變要第一時間減料,及時採取增氧、調水改底等措施應對。
六、中後期儘量少殺蟲
使用安全性高的消毒劑,及時解毒,勤換水,處理藍藻要謹慎,儘量不要全塘殺。
七、增強河蟹自身體質,提前加強保肝護肝
不論什麼原因引起的水癟子,最先損傷和損傷最重的都是河蟹的肝胰腺。肝臟是河蟹分泌消化酶、貯存營養物質、排毒解毒和免疫的器官,所以肝臟受損會直接影響河蟹的生長。因而在河蟹養殖中,保肝護肝是增強河蟹體質、降低發病率所必須的。千萬別等到肝臟全白、糜爛後再去用藥。
-
13 # 九哥在日本
1.河蟹蛻殼時對水體溶氧要求更高,一定要注意加強增氧和輔助增氧工作,以利河蟹順利蛻殼完成和呼吸吸水膨大及快速硬殼。
2.河蟹蛻殼,吸水膨大同時也會大量吸入水體不良因子,容易受毒素侵害,我們可以用多元有機酸潑澆平衡pH值、解毒穩水保草。
3.加強底改工作,小劑量重複多次使用改底產品,降解混濁汙染和毒素、淨化水質,防止底部有機質、腐殖質和殘餌、排洩物、代謝廢物及動植物老化屍體腐屑等在池塘底部積聚、腐敗、酸化、發酵,大量耗氧形成氧債併產生毒素和臭底臭水及引起爛草的發生。
4.做好補鈣,補充鈣、鎂、磷、鋅、鐵、銅等複合離子鹽和複合多種維生素及低聚糖等營養因子,促進軟殼蟹的營養吸收和利用所需,以利於蛻殼消耗和硬殼吸收。
5.至6月10日前後重複加強多項工作一個程式,以保證蛻殼第二次高峰也有足夠的保障。同時,蛻殼高峰期期間儘量不用殺蟲劑、殺藻劑、消毒殺菌劑和抗生素等藥物,以免毒性和刺激影響河蟹蛻殼生長。期間也儘量不要過於大量地換水、沖水、加水,以及過多的、不適當的割草撈草等操作的干擾。
另外6月,江南地區將進入梅雨季節,持續的陰雨天氣將繼續影響水草和蝦蟹生長,同時隨著氣溫的升高、投餌量的加大、悶熱雷雨天氣的增多,或梅雨期連續陰雨和低氣壓天氣,養殖水環境的壓力越來越大,蝦蟹病害將進入多發期。養殖朋友們注意加強補鈣、鎂、磷、銅等複合離子鹽和複合微生素及低聚糖等營養成份的同時,定期改底、除汙和解毒、調水及穩水、養水,保持良好生態環境,在家中必備解毒增氧抗應激產品,以保證河蟹蛻殼生長的正常進行。
梅雨期更應加強水生態環境的養護和管理。主要是光照不足,光合作用不夠,下雨氣壓低,分解、釋放不夠,影響了水體水質穩定,水草活力差,水體淨化功能下降,水體物質流迴圈不夠,pH值、溶解氧變化大,氨氮、亞硝基氮(亞硝酸鹽)、硫化氫等有毒有害物的聚積等,容易倒藻、水變渾變髒、水色發暗、發紅,上下水層對流、水溫變化大、雨水沖刷塘埂和風浪翻滾使底層汙染上翻。
水體缺少營養,菌相、藻相不好,嚴重缺氧,拉草及不適當操作等引起汙染上翻,青苔大量滋生並腐爛和混濁汙物等粘附水草,池塘藻類等老化、缺氧死亡等引起水質惡化,再加上不適當投餵量,特別是冰魚等腐爛和汙物等,加上蝦蟹等都要耗氧,菌、藻、草、螺螄、水生昆蟲等也在耗氧,野雜魚等更加重了負擔。
殺蟲、殺藻、殺菌劑等施藥後也易引起水質惡化,有毒有害物等的指標上升。
綜合以上因素,生產管理工作更應加強。減料(不停食)(不選用高蛋白、高脂肪等不易消化吸收的飼料尤其不喂冰魚、不投螺螄)。增氧(機械增氧、管道充氣增氧、潑澆陽離子表面活性劑水劑增氧劑、撒用顆粒過氧化增氧劑和解毒疏水理氣的增氧顆粒等複合式增氧)。改底、除臭、氧化汙染、疏水理氣(經常小劑量分解底改和氧化底改等交替結合使用)。平衡pH值、解毒調水降汙(少量多次使用多元有機酸等解毒淨水產品解毒穩定水質,防水變)。不用、少用藥(殺蟲劑、消毒劑、殺菌、滅藻劑等藥物都有害)。同時也不要用劣質肥料或少用肥水產品等加重負擔。應重視補營養、抗應激、增體質、助蛻殼生長(內服和潑澆結合,微量元素、微生素、能量等補充相結合)。另外生物菌也可停用,缺氧時更是有害無益。
-
14 # 李忠恆905
提高綜合管理水平,調控適宜的養殖生態環境,減少高pH值、低溶氧及農藥中毒等誘發因素,強化河蟹飼料營養水平,提高河蟹免疫力,可以有效防控河蟹水癟子。
-
15 # 溫嶺榮氏果蔬
水癟子是對河蟹內臟壞死的統稱。對於在三殼時期我們如何來預防此病。我個人認為應該要對一下幾點下功夫:
1.水體PH值長期增高問題
2.水體缺氧的問題
3.使用化學藥品防毒問題
4.食物營養問題
我們只有對以上幾點做到及時觀察及時改進。就可以避免河蟹減少河蟹的生病問題。
回覆列表
最近很多河蟹養殖朋友都發現自家養殖池塘出現了“水癟子”的情況,主要表現為肝胰腺的病變(萎縮、發黑、發白等等)。馬上就要到河蟹的四殼,各位養殖朋友都不希望看到自己的河蟹減產、質量下降。所以今天就分享一下,發生這種現象常見的原因,給各位蟹農參考討論。
1、使用菊酯類農藥清塘
我們養殖朋友一定要對菊酯類農藥有正確的認識。菊酯類農藥是高毒性的殺蟲劑對河蟹也會有很大的毒性,一般不會直接致死河蟹,而是慢性“毒”蟹。
很多養殖朋友在投苗不久或者第一次脫殼之後,出現很多損苗。就懷疑是不是苗種的問題,但是很有可能就是菊酯殘留導致的。
很多養殖朋友說自己把水排乾淨不就行了嗎?但是菊酯會被土壤吸附,殘留在底泥中,河蟹又是底棲生活,就會導致毒素蓄積,造成危害。
很多養殖朋友自家池塘水草很好,水質也調控的不錯,投餵也營養均衡,但是就是出現水癟子,很有可能就是毒素蓄積。所以建議養殖戶用毒性小的產品清塘,避免損失。
2、缺乏營養
養殖朋友們都知道,不吃“葷”的河蟹是長不大的。有很多劣質河蟹飼料,飼料中的蛋白都是植物性蛋白,缺乏動物性蛋白。長期吃植物性蛋白會讓河蟹營養失衡,導致河蟹肝胰腺發育不良,成為“水癟子”的誘因。
所以河蟹作為高經濟價值的養殖品種,飼料就不要選擇太廉價的飼料,影響河蟹品質。
3、水草問題
“蟹大小,看水草”。水草好壞對河蟹養殖起到重要作用。河蟹能夠代替部分餌料,而且還能給河蟹提供隱蔽脫殼的場所,避免相互廝殺。
水草腐爛不僅會敗壞水質,有些甚至吸附到河蟹的鰓,影響呼吸,嚴重時導致黑鰓,成為“水癟子”的誘因。
我們平時不光要報草護草,如果水草腐爛不多可以使用調水產品,如果爛草太多就建議及時換水,打撈水草,改善水質。
4、病菌的問題
隨著水溫升高,病菌繁殖迅速,很多病菌也會導致“水癟子”。而且由於是病菌導致的,傳染性很強。所以我們養殖朋友,到了高溫期一定要定時消毒,培養有益菌。溫度升高出了問題一般都很難控制,還是建議提前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