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艾艾7787
-
2 # 綠茵場之永不獨行
1974年的荷蘭隊就像綻放的鬱金香一樣美麗,他們擁有天之驕子克魯伊夫,在世界盃上打出了最美麗的比賽。不過他們的對手同樣偉大,擁有貝肯鮑爾和蓋德穆勒的德國隊贏得了最後的決賽。
1970年世界盃巴西隊第三次奪冠後世界足壇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那就是克魯伊夫和貝肯鮑爾的雙驕時代,兩人無論是在國家隊還是在俱樂部都是站在最頂端。
克魯伊夫的阿賈克斯在1971、1972、1973完成了歐冠三連冠,而貝肯鮑爾的拜仁也毫不遜色,1974、1975、1976同樣實現三連冠。克魯伊夫是1971、1973、1974三屆金球獎得主,貝肯鮑爾則獲得了1972、1976年的桂冠。
在國家隊層面,以阿賈克斯和拜仁為班底的兩支國家隊在1974年世界盃上同樣都發揮出色。荷蘭隊一路高歌猛進殺進決賽,尤其是在對南美三強巴西、阿根廷、烏拉圭保持全勝,相比之下德國隊則有些慢熱,小組賽中曾經以0比1不敵東德隊,不過進入第二輪小組賽後狀態逐漸恢復,也是三戰全勝殺入決賽。
在決賽中荷蘭隊先聲奪人,開球后經過一系列的傳遞,球到克魯伊夫腳下後,荷蘭飛人帶球快速殺進禁區,霍內斯犯規絆倒克魯伊夫主裁判判罰點球。內斯肯斯一蹴而就,這時比賽才進行55秒鐘,德國隊還沒有碰到皮球!
不過落後的德國隊在全場球迷的助威聲中並沒有慌亂,上半場結束前由布萊特納和蓋德穆勒連下2城反超比分。下半場荷蘭隊全線壓上進攻,但是在錯失幾次良機後未能扳平比分,最後德國隊以2比1擊敗荷蘭隊奪冠。
從決賽的程序來看,這完全是一場勢均力敵的比賽,荷蘭隊和德國隊做為當時的最強隊誰奪冠都是完全正常的,只是荷蘭隊運氣欠佳。荷蘭隊之所以令人惋惜更多的原因是他們所開創的全攻全守打法為後來的足球運動發展和技戰術革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而且後來多次在大賽中折戟決賽令人們普遍對“無冕之王”感到遺憾。
這是定義荷蘭足球的一場比賽。西德是衛冕歐洲冠軍,在1972年的決賽中擊敗了蘇聯。荷蘭人是純粹主義者的選擇,他們優雅、華麗、捉摸不透的站位,他們注重擁有球權的踢法,他們的創造力和防守時超強的壓迫能力贏得世界各地眾多的讚譽。
相比之下,西德隊在那屆賽事中有些慢熱,首輪小組賽,他們排在東德之後屈居小組第二。第二階段小組賽,他們找回了狀態,先後擊敗南斯拉夫、瑞典和波蘭晉級決賽。只不過與荷蘭相比,西德的球風就顯得有些沉悶了。
決賽對陣西德,荷蘭首發陣容依舊不變,米歇爾斯繼續派出他所認為的最強陣容。比賽開始後,荷蘭依舊掌握絕對的主導權。開場僅2分鐘,荷蘭人經過16次傳遞之後,克魯伊夫從中場啟動擺脫了貼身盯防他的福格茨,一路突入禁區,直接迫使赫內斯犯規。從開場到點球的發生,西德隊球員都沒獲得過球權。主罰點球的是內斯肯斯,他一蹴而就打進他在盃賽的第5粒進球。
比賽前半個小時,荷蘭人盡情展示他們的狂妄,在賽前的採訪中,部分荷蘭球員就表示他們討厭德華人,這裡的源頭始於二戰,他們希望用自己的方式羞辱德華人。範哈內亨就是荷蘭這種態度的代表。他家庭中絕大部分成員在二戰中喪生,他後來說:“我不喜歡德華人。每當我與德國球員對抗時,我都會想到戰爭。“奇怪的是,二戰在1945年結束時,這支荷蘭隊中絕大多數球員那時根本還沒出生。這種反德情緒仍然存在於荷蘭文化中,併成為球員心理的一部分。
比賽中,荷蘭人控制球權,有多次賞心悅目的配合,但偏偏就是無法擴大領先優勢。除了心理層面,荷蘭無法取得更多進球還有戰術上的因素。那場比賽克魯伊夫為了幫助荷蘭更好控制球權,他在場上的位置相比之前略微後撤。而荷蘭陣中另外兩位非常重要的球員,後場出球核心阿里漢和邊路突擊手倫森布林克,兩人均不在最佳身體狀態。
荷蘭人始終無法擴大比分,西德隊反而穩住了陣腳,開始在場上製造出幾次有威脅的進攻。布萊特納先是利用點球扳平比分,半場結束前,蓋德-穆勒攻入反超進球。在這場決賽之前,沒有任何球隊能攻破荷蘭隊的球門——唯一一個丟球是烏龍球,然而僅僅半場時間,他們就丟了2球。
下半場比賽,荷蘭為了扳平比分大舉壓上,他們獲得過機會,但每一次均是無功而返。克魯伊夫多次試圖力挽狂瀾,但福格茨的盯人防守幾近完美。在穩守反擊的過程中,穆勒曾攻入過1球,但被裁判誤判成了越位。終場哨音響起,2-1,華麗的荷蘭敗給了高效的德國。
荷蘭輸掉了一場決賽,一場非常重要的比賽,可儘管如此,我們還是無法否認這支球隊的偉大。他們幾乎踢出了史無前例的美麗足球,這個是在阿賈克斯之外還沒有看到過的足球,他們的全攻全守會在未來數十年影響著世界。沒錯,他們在決賽中確實展現出不職業的一面,讓個人情感模糊了理想的判斷。可對於那些中立球迷而言,有時候正是這樣一種帶有殘缺的美,才越發讓人著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