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西江書畫藝術

    “雅俗共賞”這一成語出自明孫仁孺《東郭記·綿駒》:“聞得有綿駒善歌,雅俗共賞。”一般用來形容某些文藝作品既高雅優美,又通俗易懂,各種文化程度的人都能夠欣賞。雅俗共賞的作品,既不是“下里巴人”的通俗粗淺,也不是“陽春白雪”的曲高和寡,而是群眾喜聞樂見、能引起共鳴的作品。

    這裡我們來說說什麼是中國畫的“雅俗共賞”。

    八大山人作品

    中國畫要真正的“雅”很難,比如八大的花鳥,黃賓虹、黃秋園的山水,一般人根本欣賞不了,沒有深厚的學養和長期的技法修練,很難達到他們“雅”的境界。但刻意追求“雅”,則易陷入顧影自憐,與時代脫節。要“俗”則極易,因為只要跟風就行了,大眾喜歡什麼,你就畫什麼,這就是“媚”,“媚”則易“俗”,實際上藝術家也最怕“媚俗”,商品畫、行畫之沒有藝術價值,就是因為太“媚俗”。最難者,則是“雅俗共賞”,比如齊白石的花鳥作品,既有深厚的藝術功力,又被大眾喜聞樂見。

    充斥街頭畫廊的行畫

    在百花齊放的今天,我們既要“雅”,也要“俗”(接地氣),更要“雅俗共賞”,比如當代山水畫家張際才近期創作的一批國畫山水小品就很好地體現了這一特點。他的一山水畫,既有法度,又揮寫自如;既體現了他紮實的傳統筆墨技法和造境能力,又不囿於傳統語言,創造了屬於自己的圖式;構圖簡潔,意境優美;筆墨灑脫,著色自然,小中見大,賦有強烈的時代和生活氣息,意趣盎然,令人耳目一新。

    張際才作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黃光裕出獄,還會力挽狂瀾,成為民營企業家的領軍人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