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老李笑談古今事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且聽老李為您細細道來!

    京兆政清,吏民稱之不容口。長老傳以為自漢興以來治京兆者莫能及。-《漢書·趙廣漢傳》

    無論什麼事,但凡能是做到第一的人,絕對不同凡響。西漢的趙廣漢是這樣一個人,在他擔任京兆尹時,百姓交口稱讚,認為他是歷任京兆尹中的第一人。

    趙廣漢像

    那麼趙廣漢是如何做到這一點的呢?

    眼睛要明:建立情報網

    在當時,主管官員不僅要處理政事,有時還要負責緝拿、捕盜等事宜;因此,情報就變得至關重要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對官員而言沒有詳細的情報,就好像被矇蔽了雙眼。趙廣漢對這一點認識得很透徹,所以建立情報網這件事上他花費了大量精力;當然也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我們來舉兩個例子:

    第一件事發生在長安城裡一間廢棄的破敗小屋裡,當時幾個二十出頭的小混混正在商量著怎麼樣去找一頭肥羊,劫來一些錢財。

    可還沒等他們商量完呢,門就突然被撞開了,原來是趙廣漢帶著手下把他們全部給一窩端了。很顯然,早在他們剛打這個主意的時候就有人給趙廣漢通風報信了。

    僅僅是這樣似乎還不足以證明他的厲害,我們再來看下面發生的事,這一回事情發生在官吏之間。

    話說有一回趙廣漢因為公事讓轄區內的一個亭長王甲(老李編的)到長安來向他彙報工作。

    這亭長走在半路上恰好遇見了另一位同僚劉乙,劉乙便請甲代自己向上司問好,甲一想小事一件便隨口答應。可沒想到王甲到了長安,見了上司,彙報完了工作,卻把這事給忘得一乾二淨。末了,趙廣漢指出了這件事,還託他帶自己向劉乙回話。

    見微知著,趙廣漢的情報工作做得怎麼樣從這兩件事中就可以看出來了

    腦子要活:團結手下人

    一人勢單力薄,難以成事;眾人齊心協力,方可功成。

    廣漢為兩千石,以和顏接士,其尉薦待遇吏,殷勤甚備。事推功善,歸之於下,曰:“某椽卿所為,非兩千石所及。”

    我雖然是你的上司,但我待你和顏悅色;但凡有了功勞,我不僅不獨吞,還全部歸功到你們身上。你們不好好幹,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嗎?

    不光光是態度上,趙廣漢還盡心盡力為基層幹部謀福利。

    他曾經上書朝廷,請求將長安城內的遊檄和獄吏加薪,把他們的俸祿提高一百石。你可別小瞧這一百石,對這些無品的小官來說,即便是這些,也足以讓他們對趙廣漢感恩戴德了。

    招子要狠:瓦解對立者

    為官者,面對的不僅是無權無勢的市井小民,還有相互勾結的豪門大族。相比之下後者更難對付,因為他們互為姻親,聯合起來共同織成一張龐大而牢不可破的保護網,來保護自己的既得利益。

    對付這些人,趙廣漢是怎麼做的呢?

    首先,他設立舉報箱,接受人們告發的信件。(沒錯,趙廣漢還是舉報箱的發明者)在接到告發信後,立馬展開查證;倘若無誤,立刻依法處理。

    更高明的地方還在後面呢!審理案件的時候,他裝作不小心透露出告發者的姓名,而從他口中說出的名字都是豪門貴族中的子弟。那些大家族的人也沒法查證,只能是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這樣,很快引起了各大家族的內訌。

    趙廣漢不動聲色地瓦解對手後,拉一方打一方,很快那些為禍一方的地方勢力就翻不出什麼浪花了。

    心思要靈:善用鉤距法

    尤善為鉤距,以得事情。鉤距者,設欲知馬賈,則先問狗,已問羊,又問牛,然後及馬,參伍其賈,以類相準,則知馬之貴賤不失實矣-《漢書》

    什麼是鉤距法呢?根據漢書的解釋,鉤距法就是:如果你想知道馬的價錢而又無法直接問馬商,你可以先詢問狗的價格,再問羊的價格、牛的價格,參照你得到的這些資訊推斷出馬的價格。

    簡而言之,就是靈活運用數學推理法。

    他把這一套用在案件的偵破中,再加上他天生的才能,趙廣漢得以無往而不利。

    就是靠著這四點,趙廣漢穩坐京兆尹的位子。在他離任潁川太守的時候,潁川百姓自發歡送他;在他因罪即將被斬首的時候,治下百姓在皇宮前為他求情,甚至願意代他去死。

    做官做到這地步,趙廣漢應是此生無憾。

  • 2 # 西安—豐鎬遺子

    趙廣漢當潁川郡太守時緝拿盜賊採取的是“檢舉揭發+反間計”的策略。他讓人在衙門口用竹筒設定一個“舉報箱”,聲言“平民舉報有獎,匪盜舉報從輕發落”,在收到告發信以後,一經核實,便依法治罪。同時故意隱去揭發者的姓名,而說成是某某盜賊所告發,以便引發他們的內訌。自此後各路盜賊人心惶惶,相繼瓦解。

  • 3 # 衝仔學歷史

    事成後,因有功被封為關內侯,升任潁川太守,後來被正式任命為京兆尹。這個官在西漢時主要是負責首都的治安。雖然為高權重,但當時首都的治安並不好,加上天子腳下住著皇親國戚,達官顯貴,關係網盤根錯節,所以這官並不好當。

    趙廣漢前任的幾個京兆尹,最短的幹了一兩個月,長的也就幹個兩三年,因為京城的案子是在太難搞了。

    趙廣漢上任後,手下有一個副手叫杜建。本來他應該輔助趙廣漢整治治安。可是杜建的真實身份是個地頭蛇,網羅了一幫小弟,知法犯法、魚肉百姓。因為有錢,上頭疏通的好,背景硬,沒人能收拾他。趙廣漢早就有所耳聞,所以就想拿杜建開刀,把政府的權威立起來。

    先禮後兵,剛開始只是訓誡杜建,杜建當然不聽了,於是就直接逮捕。這一下,好像捅了馬蜂窩似的,來求情的人是一波接一波。連宮裡的宦官都出面求情了,趙廣漢理都不理他。接著,杜建的小弟們,拿刀拿槍的吵吵著劫獄。趙廣漢知道這群人是欺軟怕硬的烏合之眾。就發了一個告示,大概意思是:你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想被抄家滅族嗎?歡迎免費來劫獄。這一下,這群“江湖好漢”沒一個敢吵吵了。

    趙廣漢對杜建從重從快的斬立決。行刑的時候沒一個兄弟趕來劫法場。為民除害後,趙廣漢的名聲震動京城。

    除了嫉惡如仇之外,趙廣漢還有一套自己獨特的破案手法,那就是歷史上有名的鉤距法。

    趙廣漢還有一個偉大發明——舉報箱。自從有了這個東西,趙廣漢等於多了很多雙眼睛和耳朵。偵破答案更是得心應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美國為什麼死挺以色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