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乳甲超哥

    SCI論文只是評價科學研究的指標之一,絕對不是唯一標準。幸運的是,國家層面終於發聲了。以後多方面評價學者,特別是醫療行業,務必摒棄這樣唯一的評價方法。@湖南醫聊 @乳腺專家常旭博士

  • 2 # 仙人山灣

    目的是要矯正以往把實際工作的業績看得過輕,把論文看得過重的缺點。

    但是怎麼建立合理評價體系,各個行業可能會有不一樣,建立動態第三方獨立評審人制度,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 3 # singsing720

    關鍵看實施,每個高校科研院所制定職稱評聘的條件和科研獎勵,SCI佔主要比重,包括科研專案、獎項、人才專案等申報,也算個比較的標準吧,是學術界存在的問題,感覺不會變化太大

  • 4 # 95啟程看世界

    我覺得一改往日對SCI的評判標準很不錯,但是實際上落實起來還有好多不完善的地方,一方面sci論文作為以往的評判標準關係到了各大教授基金的申請,一些高校的碩士博士研究生的畢業條件,所以在進行改革,擺在首位的我覺得就是要保護好研究生切身的利益,好多高校是存在sci論文獎勵機制的,沒有了sci的要求,如何保障研究生的利益也是非常關鍵的,另一方面,sci是評教授的一個標準,達到數量才有資格,那麼以後得評判標準是什麼,這以後評判標準也是非常重要的!

  • 5 # 京都老客41118

    沒有看到教育部的直接檔案,不知道具體的內容!僅從題目上判斷是有必要的!因為,當一種現象即將成為通行的標準的時候,遊戲規則還沒有出臺顯見有點遲了一點。對SCI論文要求的越來越苛刻,是有客觀背景的。第一是各個學校之間的競爭加劇,透過各種排名等。第二是評職稱的加劇,評職稱是重要因素了。第三是引進人才的促進!因為,現在眾多高校都是人滿為患。但大量的海歸、優秀人才在門外排隊等待進入,文章數目和影響力就成了必然參考了。在這種情況下,制定具體規則防止愈演愈烈走向極端很有必要。

  • 6 # 周鴻煒

    一個模糊的“正確評價導向”造就豐富多彩的解讀。

    教育部科技部發布的《關於規範高等院校 SCI 論文相關指標使用樹立正確評價導向的若干意見》是個有趣的指導意見,說要破除唯分數、唯升學、唯文憑、唯論文、唯帽子的頑瘴痼疾,但卻沒指出如何正確的量化科研成果和評價標準。一個模糊的“正確評價導向”必將早就豐富多彩的解讀。

    SCI這個評價體系從出現到“SCI至上”一直充滿了爭議。開始之初,有的人認為是對科研工作者變相的外來打擊。恢復高考以來,現在很多老師科研工作者在自己碩士或者博士研究生階段受到的國外科學寫作幾乎為零,可是他們的工作卻要根據SCI(大多數為國外期刊)的國外標準被評判,對他們公平麼?這也導致了SCI的評價標準降低很多老師的工作積極性,無非就是論文績效掛零,科研做不做無所謂,也是悲哀。然而年輕的有能力發SCI的科研工作者把SCI推向了神壇,他們需要的是機會,如果沒有SCI這個標準,他們基金申請、科研績效等等又有多少人有出頭之日呢?都得有個中和,很可惜,在現實世界裡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很容易矯枉過正。SCI論文字應是個不錯的最低標準卻被用成了全國聞名的評優標準,而導致了“SCI至上”。

    SCI論文多的人的解讀,繼續舉起SCI的大旗,廣而告之

    “SCI至上”總是有人以數量取勝,學術灌水等等,為了科研基金、為了評優等等,起碼很多人還在工作與別人交流自己的成果。當然也有一些人盲目追求數量,透過造假、抄襲等方式,但我想這更多是學術誠信的監管問題,和SCI的評價體系關係不大。不能說高考有人作弊,就廢棄了高考這個選拔的方式,說是高考千軍萬馬過獨木橋,讓人產生了作弊的歹心。

    SCI論文少的人的解讀,在反SCI中暗度陳倉,另闢蹊徑

    SCI論文少的,或者說投身很多時間發專利、搞科研專案的,利用這個機會也會找到新的評價方式。畢竟一個指標拼不過別人,就換賽道,和別人拼其他唄。畢竟很多人靠著科研這碗飯活了很多年,出坑上岸,換別的行業,早已沒有優勢,那麼也就只能另闢蹊徑繼續活著。當然這裡面更有藏汙納垢之嫌,有的科研人放慢了科研的腳步,在行政職位的包裹下,慵懶度日。而晚上了科研這條船的學者們可能晉升的節奏又慢了一點。畢竟很多同行評審,也就是高圈層的人討論,而那個高圈層的評價人能不能是個出色的、讓人信服的、有評價能力的科研人就不一定了。這可能也是為什麼有的人在中國科研做了一輩子,突然國外認可了其轟動的科研成果,國內的科研認可才接踵而至。

    總之,這個科學評價的體系還未建成,用制度引領行業發展的時代還沒到來。這個“若干意見”也就讓更多的人按照自己的優勢來廣告自己的特長吧。而這種評價體系不清晰、部分評價人水平有限的情況還是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所謂的“不懂的指導懂的”也會持續,畢竟這是年代造成的結果。不同年代的人受到不同的教育,也就造成了今天不同的結果。淘汰誰,都是不同年代的人的殊死角逐。科研和辦學不如都開放,讓更有能力的人做更多的事情,讓市場決定誰才是未來的方向。如果評價體系評價人都不能讓所有人滿意,那麼就讓大家用腳決定跟誰做科研接受什麼樣的教育。

    轉型總有陣痛,更有迷茫。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德國不是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