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0
回覆列表
  • 1 # 柒月曉

    養殖的蝗蟲與野生蝗蟲是不一樣的,養殖的蝗蟲名為東亞飛蝗,屬於可食性蝗蟲的一種,是直食性直翅目昆蟲。飛蝗的營養價值價高,專家研究分析,蝗蟲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其蛋白質含量高達74.88%,脂肪含量5.25%,碳湖北省化合物含量4.77%,含18種氨基酸及多種活性物質如:三磷酸腺苷,輔酶,昆蟲激素等。並含有維生素A,B,C,以及磷,鈣,鐵,鋅,錳等成分。其氨基酸含量相當的豐富,比魚高出1.8—28.2%,比肉類,大豆都高。尤其含有豐富的甲殼素,甲殼素被譽為繼糖,如:三磷酸腺苷,輔酶,昆蟲激素等。並含有維生素A,B,C,以及磷,鈣,鐵,鋅,錳等成分。其氨基酸含量相當的豐富,比魚高出1.8—28.2%,比肉類,大豆都高。尤其含有豐富的甲殼素,甲殼素被譽為繼糖,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礦物質之後人體生命的第六要素,是人類理想的高營養保健食品。 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礦物質之後人體生命的第六要素,是人類理想的高營養保健食品。

  • 2 # 奶爸不好當啊

    可以的。螞蚱人工養殖技術要點螞蚱又名蝗蟲,它不僅集食用、藥用、滋補於一身,而且許多大型飼料廠家都需螞蚱幹品磨粉做動物飼料新增劑,所以螞蚱的人工養殖前景廣闊,市場越來越好。

    場地選擇:應選擇Sunny充足、排水良好、僻靜的地方,東西走向,棚養。棚寬3~5米,長因養殖多少而定,場地應略高出周圍地面。另也應遠離棉田、果園等經常噴施農藥的地方,以防螞蚱中毒死亡。

    種卵孵化:螞蚱卵很小,外殼很薄,在孵化過程中應輕拿輕放,一旦碰破就會影響孵化率。對剛引進的種卵要及時孵化,具體做法是:先在養螞蚱的大棚內找一處Sunny最充足的地方,把土耙細耙平,然後把種卵均勻撒在上面,再用細土覆蓋1釐米即可。此時土壤含水量保持在20%~30%之間,如果棚內溫度在28℃~33℃,種卵10~15天即可孵化完畢。若利用土糞發酵的溫度來孵化種卵,效果更佳。

    幼蟲管理:剛孵化出來的螞蚱為白色,一天後變為黑褐色,採食量很小,只吃一些較嫩的玉米、高粱、小麥、穀子苗和一些單子葉的嫩草。所以在螞蚱未孵化之前應在棚內種上玉米、小麥、穀子等作物,作為螞蚱的開食飼料,這樣能減少幼螞蚱的死亡率,加快其生長速度。

    成蟲管理:只要溫度適宜、飼料充足,螞蚱每5~6天蛻皮一次,每次蛻皮時間為20分鐘左右,共蛻5次皮,所以螞蚱從出殼到成年只需30天左右。其間的管理重點是:螞蚱每蛻一次皮為一齡,三齡以前的螞蚱採食量不大,生存能力差些,所以應精心管理,如遇大雨,應及時用塑膠布覆蓋大棚,三齡之後就不怕下雨了。三齡後的螞蚱採食量大增,每天都要供給充足的鮮草讓其吃足吃好加快生長。30天左右螞蚱蛻掉最後一次皮,長出了長長的翅膀,進入成年,先後開始交配產卵。

    成蟲產卵:長出翅膀的螞蚱經過10天左右的生長髮育,大都開始交配產卵了。雌螞蚱將卵產於土內2~3釐米處,每隻螞蚱每次產卵60~80粒,最多可達100粒。如溫度適宜,15天左右卵即可孵化。產卵後的雌螞蚱大都先後死掉。自然溫度下,螞蚱每年發生兩代,第一代稱夏螞蚱,其產卵於6月底7月初,第二代為秋螞蚱,產卵於8月底9月初。如早春和深秋都用塑膠布進行保溫處理,可輕鬆年養三批,經濟效益比自然溫度養殖提高三分之一。蝗蟲人工養殖技術(一)蝗蟲一年中分“夏蝗”和“秋蝗”。從5月初出生到7月初左右長為成蝗併產卵,完成第一代;很快,第二代蝗蟲即“秋蝗”會自然出土,到9月初產卵於地下,然後死去,蟲卵可以自然越冬。

    中國自古代就有食蝗蟲的記載,隨著人們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識的提高,這種營養豐富的綠色食品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人工養殖前景看好。

  • 3 # 倔強口香糖

    大棚裡的蝗蟲從卵到成蟲這個過程做生活的環境都是人為創造的,能保證環境的乾淨衛生和安全,野外的蝗蟲不知道接觸的環境更容易攜帶細菌。

  • 4 # 麻辣乾龍

    從唐太宗李世民那時就開始吃蝗蟲了,當時也有蝗災,處於對策,食用即沒有毒害,也就當了充飢的野味,現在野生的在中國已經不抓不了多少啦,而華人世代傳下的飲食文化,就開始人工養殖了,所以是野生或養殖的都能食用。

    中國的飲食文化也同樣博大精深,在當今世界上恐怕沒有哪個國家的人能夠和華人相比了,小龍蝦、螃蟹、蛇、老鼠等自然不用說,各種蟲如蟬蛹、蠍子、螞蟻甚至蛆、蟑螂、蝗蟲、螞蟥等哪一樣是華人不吃的,而且華人特別會吃,生吃、油炸著吃、煮著吃、涼拌著吃、混合著吃……,再加上地方的特色,不同的吃法,確實令人回味無窮,是人間美味。

    俗話說:食在廣東、味在四川

    四川的味道是最豐富的,而廣東則是吃的種類最為豐富,特別是廣東可以說是除了天上飛的飛機,和水裡遊的船加上陸上跑的車子,這幾個不吃外,還有什麼是廣東人不吃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邊厭惡IPO抽血,一邊全程申購,如何化解這對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