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LHC否極泰來
-
2 # 歷史的影像
吳越國(907-978)是五代十國時期的十國之一,由錢鏐在公元907年所建。都城為錢塘(杭州)。強盛時擁有十三州疆域,約為現今浙江全省、江蘇東南部和福建東北部。吳越國共有五位君主,傳國七十一年,末主錢弘俶於公元978年獻土入宋。吳越國一軍十三州:杭州(首府):今杭州市。轄錢塘、錢江、鹽官、餘杭、富春、桐廬、於潛、新登、橫山、武康十縣。吳越謂之西府,天寶元年梁敕升大都督府,後國中亦稱西都。吳越曾私改杭州為西都錢唐府。越州(東府):今紹興市。轄會稽、山陰、諸暨、餘姚、蕭山、上虞、新昌、瞻八縣。說吳越國曾改越州為東都會稽府。湖州:今湖州市。轄烏程、德清、安吉、長興四縣。溫州:今溫州市。轄永嘉、瑞安、平陽、樂清四縣台州:今臨海市。轄臨海、黃岩、臺興、永安、寧海五縣。明州:今寧波市。轄鄞、奉化、慈溪、象山、望海、翁山六縣。處州:今麗水市西。轄麗水、龍泉、遂昌、縉雲、青田、白龍六縣。衢州:今衢州市。轄西安、江山、龍游、常山四縣。婺州:今金華市。轄金華、東陽、義烏、蘭溪、永康、武義、浦江七縣。睦州:今建德市梅城鎮。轄建德、壽昌、遂安、分水、青溪等五縣。秀州:今嘉興市。今嘉興市。轄嘉興、海鹽、華亭、崇德四縣。後唐同光二年(924),吳越私建開元府於嘉興。錢鏐去世,開元府廢,所領各縣歸隸杭州、蘇州。至後晉天福三年(938),吳越又於嘉興置秀州。蘇州:今蘇州市。轄吳、晉洲、崑山、常熟、吳江等五縣。福州:今福州市。轄閩、侯官、長樂、連江、長溪、福清、古田、永泰、閩清、永貞、寧德等十一縣。安國衣錦軍:即今杭州臨安,是錢鏐的誕生地,故特升為衣錦軍。
-
3 # 古今集結號
吳越地域狹小,極盛時,只轄有杭、越、湖、蘇、秀、婺、睦、衢、臺、溫、處、明、福十三州;另又設有鎮海、鎮東、中吳、宣德、武勝、彰武等節鎮。
一軍十三州分別是:
杭州(西府):轄錢塘、錢江、鹽官、餘杭、富春、桐廬、於潛、新登、橫山、武康十縣。
越州(東府):轄會稽、山陰、諸暨、餘姚、蕭山、上虞、新昌、剡八縣。
湖州:轄烏程、德清、安吉、長興四縣。
溫州:轄永嘉、瑞安、平陽、樂清四縣
台州:轄臨海、黃岩、臺興、永安、寧海五縣。
明州:轄鄞、奉化、慈溪、象山、望海、翁山六縣。
處州:轄麗水、龍泉、遂昌、縉雲、青田、白龍六縣。
衢州:轄西安、江山、龍游、常山四縣。
婺州:轄金華、東陽、義烏、蘭溪、永康、武義、浦江七縣。
睦州:轄建德、壽昌、遂安、分水、青溪等五縣。
秀州:轄嘉興、海鹽、華亭、崇德四縣。
蘇州:轄吳、晉洲、崑山、常熟、吳江等五縣。
福州:轄閩、侯官、長樂、連江、長溪、福清、古田、永泰、閩清、永貞、寧德等十一縣。
安國衣錦軍。即今杭州市臨安區,是錢鏐的誕生地,故特升為衣錦軍。
地方行政
吳越在地方制度上,總的來說沿用唐制,採用州、縣兩級地方行政體制。由於五代時期戰亂較多,又滋生出一個嶄新的地方行政單位——軍。它如同今日的警備區設定,但權力更大,在地位上相當於州級行政單位。
中央制度上,吳越官制大抵仿效唐制,除了對中原王朝稱臣,不設樞密院與樞密使以外,和唐朝時期的官制相似。丞相系統的官職甚多,丞相之外,僅見於史籍的就有戶部尚書、禮部尚書、工部尚書、刑部尚書、侍郎、金部郎中、職方郎中、國子祭酒、鹽鐵發運使、諫議大夫、給事中、著作佐郎、司勳郎中、通儒院學士、客省使、右補闕、內供奉等。
軍的設定更好的保衛轄區百姓安全;而官制的改變更好的加強中央集權,而丞相系統官位增多則有效防止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局面。
這也是吳越能在戰亂的五代十國時期安居一隅的重要原因吧!
回覆列表
吳越十三州:
杭州(首府):轄錢塘、錢江、鹽官、餘杭、富春、桐廬、於潛、新登、橫山、武康十縣。
越州(東府):轄會稽、山陰、諸暨、餘姚、蕭山、上虞、新昌、瞻八縣。
湖州:轄烏程、德清、安吉、長興四縣。
溫州:轄永嘉、瑞安、平陽、樂清四縣
台州:轄臨海、黃岩、臺興、永安、寧海五縣。
明州:轄鄞、奉化、慈溪、象山、望海、翁山六縣。
處州:轄麗水、龍泉、遂昌、縉雲、青田、白龍六縣。
衢州:轄西安、江山、龍游、常山四縣。
婺州:轄金華、東陽、義烏、蘭溪、永康、武義、浦江七縣。
睦州:轄建德、壽昌、遂安、分水、青溪等五縣。
秀州:轄嘉興、海鹽、華亭、崇德四縣。
蘇州:轄吳、晉洲、崑山、常熟、吳江等五縣。
福州:下轄閩、侯官、長樂、連江、長溪、福清、古田、永泰、閩清、永貞、寧德等11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