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農民的小幫手
-
2 # 農資人實錄
這個問題這麼時間長了,恐怕寫下也發表不了,試一下吧。關於肥料的肥效問題,大家應該比較清楚,一般來說越是低含量氮肥肥效越越短,但見效越快;越是複合肥料、醯銨態的氮肥肥效期越長,見效越要慢一些。
而關於見效快慢與肥料好壞就不能相提並論了吧,但也不是不能講,一些假冒肥料確實不按常規套路走,比如一些假冒複合肥料純粹就是一種氮肥,而且其主要原料就是氯化銨之類的,而氯化銨的肥效期一般是25天左右,過時不候,見效也快,大約3天就見效,老百姓施上這種肥料後,發現效果不錯,還會以為是好肥料呢,當然會喜滋滋,殊不知這肥料過了這個勁,幾乎就沒什麼反應了,磷鉀跟不上,作物到中後期不長果、長不成果是很自然的。
其實任何一種肥料都是有其大概的肥效期的,主要是因為肥料釋放是需要一個過程的,而且其中還要進行一些轉化,轉化的過程中還需要土壤來配合,而在土壤的配合過程中還需要合適的溫度、溼度,這就虧了這些肥料了,怎麼才能順利被作物吸收呢?而農作物也是有個習慣,不想一氣吃掉,總想慢慢地吸收養分,這就是我們常講的需要養分的肥效期了。
比如尿素,它大約施入土壤後7天才能見效,但是它的肥效期大約有一個半月,這就對作物有用了,在這一個半月內,可以逐步地釋放氮素,配合磷鉀做葉片的光合作用,產生碳水化合物,來綜合地促進作物莖稈生長、葉片生長,以及掛果膨果。在這一段時間內完全可以促進作物的中期生長了。但尿素7天才能看到效果,所以我們要儘量早一點施進去,而且要在土壤溼潤的時候施最好。對於尿素來說,基本沒有假貨,我們完全可以按照期見效、肥效期進行施用了。
其實從見效時間來看肥料好壞真的不容易。之前我在做複合肥料客戶回訪的時候,就聽到一些農民朋友說:這個肥料前期不錯,後期脫肥。我們總結時會發現肥料氮素吸收快,但磷鉀吸收慢,三者配合不到位,這就有兩個原因了:一是複合肥料配方有問題,二是土壤中的養分分配沒搞清。當配方合適了,將土壤養分質地含水搞清了,也就不會出現這些問題了。所以見效快也不見得是什麼好事情,旺長很有可能是氮肥充足的原因,後期脫肥也很可能是磷鉀配合不到位的原因。
有些時候是我們對肥料的肥效理解不全面的原因,比如生物菌肥它需要在土壤中進行有機質的生產,菌類的繁殖,這的見效期就很慢,也許一兩個月,也許一兩年才能從土壤中看出來,因為它是重在調理土壤。複合肥料有時需要也需要20天以上,因為它是緩釋配合的。
所以我們在看肥料好壞時 ,不能全憑著見效快慢,而應該綜合著來評判為好,而且要隨著土壤的變化和作物的變化來總體評判,這樣才公正一些。關於肥料,您可以加入我的“農民肥料圈”來一起討論,一定會有收穫的。 -
3 # 吶哩
一般來說,化肥產品碳銨當天見效,肥效期15天;氯化銨三天見效,肥效期25天,後期脫肥。尿素,七天見效,肥效期45天。複合肥十天見效,肥效期90天。生物肥一般一個月左右見效,效果在生長週期長的作物還不是很明顯,但肥效可持續6-8個月。而激素類物質自身沒有多少營養,對增產沒有多大實際幫助。
肥料需要長期供應,最好是根據作物各個時期的生理特性配比施用,沒有必要盲目地追求速效性。
-
4 # 粵西王順
肥料見效快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我們就不多說了。但是我們細心的對比一下你就會發現,這些速效的肥料,容易被分解吸收的肥料,一般價格也是比較昂貴的。所以從節約成本方面來說我們要合理的搭配著使用,否則單純的使用這些高價肥料會帶來成本的大幅度增加。這只是我們使用這些比較高價的肥料帶來的第一個問題,就是成本的增加。有人還會說好東西貴一點也是值得的,那麼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我們在實踐中發現,一些肥料初期的效果是很好的,但是到了收穫的時候根本沒有達到增產的目地。反而是一些初期表現一般後勁足的肥料的增產效果更好,也就是說肥料是不分好壞的,我們要尊重科學。我們就拿磷肥來舉個例子,一般來說磷肥有溶於水的,容易被植物吸收;還有弱酸溶性的就會說不溶於水,但是溶於弱酸;還有就是難溶性磷肥,只有在強酸條件下才可以分解。
如果按照我們的用肥方式來說,自然是選擇容易被植物吸收的肥料。但是事實卻不是這樣的,我們選擇水溶性磷肥的時候,一般是土壤偏鹼性或者是中性的土壤使用,而酸性土壤則是使用溶於弱酸環境的磷肥,或者是在強酸環境下才會被溶解的磷肥效果才會更好。
我們只是拿磷肥來舉個例子,其實其他的肥料和磷肥也是同樣的道理。所以我們在使用肥料的時候要更加註意科學用肥,而不是盲目的相信速溶性肥料的神奇。其實現在我們很多的農民的施肥技術都是受到了誤導了,雖然頻繁的使用容易吸收的肥料可以使植物的產量有所提高,但是成本也會大大的增加,所以我們必須要在高產和高投入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
我們以後在用化肥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肥料的搭配使用,千萬不要盲目的選擇見效快催苗的肥料,否則很容易出現後勁不足的問題,而且成本還高。
-
5 # 思鄉居
我不這麼認為的,所有的化肥都比農家肥要快,它能快速讓蔬菜水果成長起來,經常用化肥會對土質會破壞,所以現在的蔬菜水果找不到童年的味道了,吃起來口感甜味都沒了,尤其是在城市裡,深有體會的,所有農產品很受城市人的喜愛,願意花高價去買農村的蔬菜水果類,我覺得還是多用農家肥,不介意用化肥,雖然化肥能快速成長,但是你會失去人心,你要想讓自己種植的產品得到別人認可,讓越多的人喜愛你的產品,多用農家肥吧!
回覆列表
目前處於處於春耕備耕時期,不少種植戶對於肥料的需求增加,不論是給小麥、大蒜、油菜等作物追肥,還是準備春季要種植的玉米、大豆、花生、水稻等作物施底肥,都離不開肥料的使用。
關於見效快就是真的好肥料嗎這個問題,相信對肥料懂的人或者經常使用的朋友,會發現這是一個很嚴重的誤區,肥料的好與壞,與見效時間基本無關係,見效好的不一定是好肥料,見效晚的不一定是不好的肥料,決定肥料見效時間的因素有多種。
其一,種類不同,見效時間也有差別,比如尿素基本上要一週左右見效,複合肥可能還要長一些,10天左右開始見效,有機肥見效的時間更久,甚至能達到一月左右,而一些激素類的肥料,見效則比較快,1-2天即可看到效果,但是如果依靠見效時間,就說明尿素、複合肥、有機肥不是好肥料嗎?顯然不成立;
其二,土壤中的酸鹼度不同,也會影響肥料的見效時間,PH值在適中的區間,不僅見效速度快,而且效果還很好,相反,如果過酸或過鹼,都會有影響;
其三,土壤墒情也是一個因素,大家在種植過程中也會發現,如果地塊過於乾旱的情況下,肥料施入後,見效慢而且效果也不好,以尿素來說,土壤比較乾旱得情況下,施入尿素後,經過了半月左右的時間,扒開土壤,還有尿素粒,但是,如果墒情比較好,尿素施入後,遇水很容易溶解,見效速度也會加快。
除了以上3點外,還有其他很多因素,本篇內容不再一一列出,大家明白其中的意思就行,另外,也要提醒一點,一些非正規的肥料廠家,會根據農民朋友喜歡見效快的心理,生產出含有過量激素類的肥料,這樣的肥料,見效很快,1-2天能看到使用後的效果,但是持續時間很短,另外,他們也要控制成本,既然激素類物質較多,那麼本該含有的氮、磷、鉀或者其他的中微量元素就會減少,前期看似很好,但到了後期出現脫肥現象,再次追肥後,不僅增加了成本,還耽誤了作物的生長,尤其是需要肥料的關鍵期如果營養吸收不足,品質和產量都會下降。
綜上所述,不論是2天見效的肥料,還是7天見效的肥料,都不能用見效的時間來評判肥料的好壞,所含的物質、持續的時間等因素都要考慮到,因此,建議農戶們不要看見宣傳見效快的肥料就覺得是好肥料,一定要注意判斷。
最後問大家一個問題:你往年用過的肥料,最快幾天見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