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老子《道德經第二十五章》寫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按照人小於地地小於天天小於道的遞大關係,自然大於道。那麼老子"道法自然"的自然兩字該如何理解呢?
8
回覆列表
  • 1 # 知足常樂桃花飛雨

    老子《道德經》中“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中“自然”二字的含義和境界太高,因為“道法自然”是揭示了整個宇宙和道的執行特性,包括了天地間所有事物的發展執行的自己的屬性,人受制於地,地受制於天,天受制於道,道受制於自己執行的規則,人只有效法地的負重厚德載物,地只有效法天的虛空寬容寂靜無量大肚包容的好生之德,而天只有效法道的博大寬廣無艮厚極深淵無極太虛化生萬物和創造萬物長生自生長壽的自然執行規則。

    儒家講自然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心齊家治國平天下,先重文,後重禮,在重德。

    道家講自然是無為清靜虛極靜篤恬淡寡欲清心自過不爭無為自然而治,以修心重德修身明心理性為主。

    佛家講自然是智慧明鑑明心見性,以戒為師以善為律以懺悔消罪開悟明心見性成佛為主。

    兵家講自然是精忠報國,捨生忘死忠肝義膽出生入死,死後留名,以死生之地,存亡之道,進取之心精忠報國為主。

    學家和雜家講自然是以務實重道,重德重厚重仁重義重禮學習為主。

    所以,《道德經》中的“道法自然”“自然”二字其含義和境界是非常高的,是宇宙自然的執行法則和萬物執行的最高道德和人的最高修行執行準則,在古代要做大將軍和有修行有道行的人,那就要你胸有激雷而面如平湖,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麋鹿興於左而目不瞬才行,現在我們叫傻子的人才行,古代有這種“道法自然”功夫的人可官拜上將軍的。

    所以,老子《道德經》中《道法自然》“自然”二字是指宇宙萬物執行的最高規律和萬物執行的最高的自然屬性與一個人修道功夫的高低,為而不恃,長而不宰,功成而不居的聖人賢士達人的境界。

    現在我們叫傻子的人,打不還手,罵不還口,睡著叫不醒,臥到不擦臉上唾沫心中無憂鬱的人。

    老子《道德經》中《道法自然》二字的境界太高,一般人是做不到的。

    我們能做到隨順自然開心快樂的過每一天就已經道法自然了,要想打不還手,罵不還口,睡著叫不醒,臥到不擦臉上的唾沫心中無憂慮實在太難。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無為。

    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就是“道法自然”。

    老子《道德經》第六十七章講:“天下皆謂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細也夫!我恆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今舍慈且勇,舍儉且廣,舍後且先,死矣!夫慈,以戰則勝,以守則固。天將建之,如以慈垣之。”

    所以,老子《道德經》中的“道法自然”“自然”二字境界太高,要胸有激雷而面如平湖,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麋鹿興於左而目不順,打不還手,罵不還口,睡著叫不醒,臥到不擦臉上唾沫心中無憂慮才行。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慾。使夫知不敢,弗為,則無不治。

    老子《道德經》中的《道法自然》二字我們普通人是做不到的,我們只能是自娛自樂自睡自醒自學自己上進了。

    道不遠人,人遠道,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無為而有以為。

  • 2 # 西蜀府河人

    自然,自:自己、原本,然:這樣。原本這樣。本來就是這樣。

    用現代哲學語言講,就是:客觀存在。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存在!不管人承不承認,它都客觀存在。

    道法自然:道,就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存在。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先天地生”,了。先有道,再有天,先有天,再有地,有天地,然後有人(和萬物)。

    所以,“法”通“發”,法:發自、來自的意思。

    這句話的意思是:人發自地,地發自天,天發自道,道是(看不見的)客觀存在。

    畫在陰陽太極圖中,道,就是白魚的魚眼——小黑點。

    這黑點,就是老子所講的道:“其中有精”。

    這“精”就是生育天地萬物的不滅的意識——精神,不滅的意識精神,就像精細、細微的小米粒——粒子,所以,老子稱之為:穀神,“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之根……”!

    故曰:“天地含精,萬物化生”。

    現代科學實驗,也應證了基本粒子(上帝粒子)是有意識的,祂知道人在觀察祂!透過雙縫干涉實驗,得到了證明!

  • 3 # 殊街

    簡單地說,自然就是不刻意。

    一切事物都有它固有的特性,而且所有的事情都是相互聯絡著的,並且是有著它各自的規律性

    順其規律性,成就事情和發展事情就是自然,就是應當的作法。順,就是科學的做法。

  • 4 # 四野的

    所謂老子之“道法自然”,那就看後人對其“道”的解讀與利用了,不同的“解讀利用”自然對其“道法自然”的“自然”有不同的“理解”。我們普通人也無所謂那麼較真“自然”這個東西南北的,當以為“道”是真理的時候,其“自然”就是不可逆轉的乾坤;當以為“道”是社會現象其“自然”就是因果規則;當以為“道”是太上老君其“自然”就是老子的《道德經》,當以為“道”是……各取所需!

  • 5 # 小牧童兒

    道是人為了解和描述那個叫道的東西而進行的人為命名,道是客觀規律,只能參悟和感知,不能進行全面描述,因為語言是蒼白無力的。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中的"道法自然"確切的說是:道=自然,道就是自自然然。因為名可名是非常名的,道屬人為強命名的,是個統一的概括和名詞,不如自然更具有說明道的屬性,而自然更能星球運動,四季變化,日出日落,萬物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渴了喝水,餓了吃飯,困了睡覺,溫度低了水結冰,溫度高了水化氣等等,都是那麼的自自然然。道是萬事萬物的總根源和總歸宿,道是自本自根,道的屬性就是自自然然……

  • 6 # 公議

    中國為何原因沒有變成古中國?是什麼因素沒有被列入古國中而留出與別的古國的不同通道是在期盼什麼復興?那就只沒有被完全毀滅的中華文化之故還能找到別的原因嗎?看看歷史事實!被不足三萬人組成的八國聯軍就被打得四處逃竄還心盲如瞽地念念不絕地唱著“泱泱中華地大物博”的頌歌而不知面對現實反躬自省做錯了什麼?而繼續著心盲如瞽的白日夢!唯心的幻想能改變中國的命運與前途?“自然”被當成一個詞彙傳遍全球的人類且發展出如著名的“自然科學”系列方法卻又有誰追究過“自然”真實的內涵是什麼?中國再去照搬西方的方法有幾成功夫?又有多少變化與變換的基本功夫?溯本求源的探索方法就是要尋找到源頭來增強自身的變化與變換的基本功夫來弄清事物發展變化規律的真相而不是生搬硬套的看起來真象或真像就滿足了的!如若是這樣的話豈不人終生都得依賴別人教做什麼才知道做什麼且結果好壞自己不能評價與判斷對錯自己如何才能自立成人呢?不能自立成人的後果是什麼呢?只能依附於別人靠別人的賞賜生活!作為個人或許也是一種活法。但對於國家與民族還能依賴於別國的賞賜活下去嗎?故民族復興必須是全方位的復興才能成為真正的復興!前面已經說過中國不是古中國就意味著別國都察覺到中國有很長曆史淹沒也深的歷史上曾經創造過輝煌的文化等待中華民族自己去發掘出來既可以造福於中國也可以造福於人類社會的文明!因為中國曾經是文明古國!“自然”是文化而不是詞彙!中國因為境內有三大高原殘留下上古文明時期的部分文化的可能性比較大。“自然”文化的概念應該在早於道德經問世前就已經是成熟文化才有道德經只說了一句“道法自然”之後就沒再繼續闡述“自然”文化的內蘊性了而莊周卻描述了自然文化的存在狀態是無形的不語狀態!而在遠古時代就有用“無字書”和“無字天書”分別表述“事情的無字書”狀態和“天地間的無字書”狀態!應該是後來創造出“自然文化”來統一了無字文化。作用在於區分是先天就存在的源文化還是人類求生存的努力過程中人為創造出來的人為文化之間的區別!也描述出沒有先天的源泉支撐與支援人是無論如何也創造不出適闔人類在求生存的歷程上應用而得到相應的結果的!自然之意就是“天地與天地間的萬事萬物都是以自己與周圍能涉及到的人與物形成共同的相互作用然後會獲得天地無形的支撐支援及制約而生成共同的道路供共同體內的所有參與者行走”!人能做的就是如何於先天存在的自然存在相互契闔而天地是不仁且無情的只有人去契闔自然一條路可走即遵循自然規律下的各種各樣的藉助於自然存在物與自然存在力的幫助來助共同的事情達到人期盼的目的的助力行為才是希望所在!只有助力任何企圖主宰人和事物的行為後果在未來展現失敗!自然是標註的先天存在的種種複雜變化可資人類利用也可資人類毀滅!天地無情。

  • 7 # 漢字在人間

    老子《道德經》中提到的“道法自然”,這個自然不是大自然的自然,也不是自然界的自然,而是“自己原來的樣子”,“自己本然”。

    老子近一步解釋道“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意思是說萬事萬物都在生機勃勃地向前發展,但其實都是在迴歸到自己的本來,也就是自己原本的根本。

    假如以現在的當時當下為奇點,以前所有的發生為陽,未來即將發生的為陰,這一對陰陽有著必然的聯絡,甚至有些看似偶然的發生,實則是必然,其內在的發生規律,老子把他稱呼為“道”。

    甚至可以細微到每一個動念,“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同於德者,德亦樂得之;同於失者,失亦樂得之”,意思是說曾經動過什麼樣的念,種過什麼樣的因,未來就會收穫相對應的結果,善因結善果,不善因結不善果,惡因結惡果。

    想讓自己的人生順利平安,那就從源頭抓起,多去祝福別人,比如每天上班的路上,心裡默默的祝福別人一天順利,那些認識的不認識的,甚至祝福和感恩周邊的花花草草,長此以往,你會發現自己在潛移默化中發生著改變,好運氣也會不期而至。

    因為每一個心念瞞不過天地,你給天地宇宙間釋放過怎樣的資訊,天地自然就會回饋給你怎樣的資訊,“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遇到不順利和坎坷,立刻及時反省自己曾經犯過哪些有違天道的念頭,及時改正不再重蹈覆轍。“天道無親,常與善人”,人性中本自具足,至善至真,迷失了就會犯錯誤,遇到的不順利就是天道在指點“復歸嬰兒”,少動心機多歸真。

    自覺自願的迴歸真璞就是向德,不得不迴歸也是道德力量決定的,人道小於天道,小於大道。

    簡而言之,禍福無門,惟人自招。

  • 8 # 熱帶雨林的午後

    在《道德經》一書中,自然一詞,是指道的本質和道的變化規律。另外,也當做動詞用,指人和事物遵從道的本質和道的變化規律。

    由後一層意思引申出來,也指人並不是自覺地意識到自己遵道而行,而是認為自己處於自然而然的狀態和過程之中;這和我們通常說的“姿勢放自然些”,基本是一種意思了。但就《道德經》的本意而言,本質上,這種自然,仍然是遵道而行的結果。

    所以“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二十五章)這句話,就不是指在道之上、道之外還有一個自然存在,就不是題主所說的“自然大於道”的推論;道要法的,不是別的另一種存在,而是它自己的法則、自己的性質。“道法自然”的這個“法”字,字面上和前面三個“法”字相同,都是遵從的意思,實際上,和前三個法字又不一樣,帶有表現的意思了。“法”是後一個遵從前一個,道是最高的所在,前面沒有可以遵從的了,它遵從的是它自己,這個遵從就只能理解為表現了。

    自然一詞,在《道德經》中出現了五次:

    第十七章:悠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悠然而然,統治者很少多說話,事情辦成功了,百姓都會說:“我們本來就是如此嘛。”

    第二十三章:希言自然。——少講話,少發號施令,才合乎道的本性和規律。

    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道遵從地道,地道遵從天道,天道遵從道,而道遵從的是它自己的本性和變化規律。

    第五十一章: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道這樣地受人尊崇,德這樣地得到人們高度珍視,不是出自誰的命令和規定,而是它們本著自己的本性和規律行事而已。

    第六十四章:是以聖人慾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學不學,復眾人之所過,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因此聖人以無慾為欲,不看重稀有的物品;以不學為學,讓眾人的過度過失復歸正道,讓萬物在聖人的輔助下保持自然而然地存在和變化,而不是多餘地進行干預、干擾。

  • 9 # 流耀含英

    此處,自然者,無假運用,無假作為,無一法可增,無一法可減。

    道生萬物,萬物有群分之妙,日月有自然之明照。

    道法自然一章,發明大道自然之旨,人果能忘聲色,齊空有,離名離相,去泰去奢,一性圓明,萬緣放下,未有不得自然之妙,與道合真,道即在我性分中。

  • 10 # 平凡2850

    先說答案。

    自然的意思就是本意:

    自己本來的樣子。

    “道法自然”也就是說“道”效法它自己。

    簡單解釋一下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人法地:

    人得大地孕育而生、長、成、亡,因此,人效法這片大地華育萬物的道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地法天:

    地得宇宙孕育而生、長、成、亡,因此,地效法宇宙生化萬物的道理華育萬物;

    天法道:

    宇宙的源頭是“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是萬物之始,萬事之始,造化之始。萬事、萬物,一切細微或者宏大的造化,歸根結底,都會追溯到“道”。因而天效法“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道理生化萬物。

    道法自然:

    道,先天地生,是萬事萬物一切造化的第一因,它效法的就是它自己。

    什麼叫效法它自己?

    這裡舉個不恰當的例子說明一下吧。

    比如我們在用的這臺電腦,它的虛漠空間裡創造出了各式各樣的程式,這些程式可以無窮多的互動變化,在這些程式內部也可以無窮多的變化著。

    比方說就每一個呈現在我們面前的WPS文件,它始終要遵循WPS這個程式的規則。

    這叫人法地。

    就包括WPS在內的各式程式而言,他們要遵循WINDOWS作業系統乃至底層機器語言的規則。

    這叫地法天。

    而最底層的機器語言,則是賴以電腦內部那片不可見的虛漠空間而生的。

    這叫天法道。

    而這片電腦內部不可見的虛漠空間,它只能效法它自己而生。

    這叫道法自然。

    以上是白雲先生曾為了便於理解,而作過的一個不恰當的比喻,給大家感受一下把。

    為什麼說不恰當呢?

    畢竟,“道”不是裝在一個硬盤裡的,“道可道,非常道”,這就是正統的華夏思想文化的宇宙觀。

  • 11 # 楊朱學派

    《老子》有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如何理解自然二字?

    在上古時代,尚無自然一詞。自和然是兩個詞。

    自是自身。然是然也、而已、罷了。

    道法自然就是道效法自身而已。

    老子認為,人類萬物,日月星辰皆循道而生,循道而終。唯有道不生,不死,不滅。萬物都是相對的,唯有道是絕對的。道沒有可效法的物件。道只效法自身罷了。

    有人把道法自然解釋為道效法自然。此解釋大謬:一是對古漢語一無所知。二是對老子之道一無所知。

  • 12 # 風生水起道命理

    “自然大於道”的描述本身就不合邏輯,如果自然大於道,那麼道之後還有一個自然,那“道”算什麼?道之後還一個自然,那麼道就不是本源,也不是本體。道就不是天下母。

    “道法自然”應該解釋為“道就是自然”。

    那麼這樣就能解釋什麼是自然,自然大概可以理解為兩種模式。

    第一種:順其自然。

    第二種:聽其自然。

    “順其自然”只有人可以做得到,動物不可能“順其自然”,只有人才能順其自然,順著自然,順著自然的規律。天地之間人為大,人可以改造自然,但是改造自然有兩種,一種是改造得越來越好,別外一種就是越來越差,弄得人無法居住。

    “聽其自然”自然間所有的動植物無法自主,只能聽其自然,無法像人一樣擁有自主性。

  • 13 # 當年青山

    當我們挑戰一件有困難的事情而缺乏信心時,經常會聽到朋友安慰的話“順其自然”。這個自然就和《老子》中的“道法自然”意思相仿。即“自己如此”,說更通俗點是“事物自己原來如此”。而不是指代動植物生存的領域“自然界”。老子對“自然”的定義有其歷史進步的一面,也有其歷史侷限性的一面。

    老子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意思是:“人以地為法則,地以天為法則,天以道為法則,道以自然為法則”。說宇宙中有“四大”,以“人”為最底層,層層上推,每一層都受制約於其上層的規律。其中以“道”為最高層。而宇宙頂層的“道”以“自然”為法則。換句話說“道”的法則是按照自己的規律來執行。所以“自然”即“道”,“道”即“自然”。總之,這裡老子把自然抬到最高地位。這裡的“自然”不是宗教裡有人類思考能力和無窮法力的上帝天神,而認為沒有藏在世界幕布後的終極“BOSS”,世界上一切現象都是自然之道,自然如此的。老子不像孔子對鬼神問題半遮半掩,存而不論。如“敬鬼神而遠之”,“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更不像墨子堅定地相信鬼神,並說天上有一個最高的神:天帝,在監察人類的行為的“天志,明鬼”學說;他摒棄了商周時期的“上帝”和“山水之神”的主流宗教迷信學說(如戰國時相信黃河氾濫,要給河神“河伯”娶婦,將百姓家相貌好看的女兒投入河中)。說一切現象都是“自然如此”,而不去樹立一個有意志力的“造物主”,將人們從封建迷信思想中解放出來,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算是一種進步。 同時,老子歌頌“自然”,談政治,教王仿效“自然”的“無為而無不為”來治國;談人生,教天下人應該回到嬰孩的自然初心“知其雄,守其雌.......復歸於嬰兒”。《老子》一書,儼然成了一本對自然歌功頌德的讚美詩篇。但沒有對“自然”做科學性質的分析:譬如,有人問為什麼雨後會出現彩虹?按老子的意思會說:它自己就會出現。這樣的答案並沒有任何實際意義。所以對“自然”一味空泛的讚美,包含了一些“自然主義”的極端崇拜。也是因歷史背景導致其侷限性的一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香克斯已經跟隨羅傑完成了偉大航路,為什麼還要重新進入當四皇當海賊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