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嘴瓢解說
-
2 # 快去西天請如來佛
首先,這部動漫作品也是得到了很多人的認可,個人覺得這部影片以《白蛇傳》為原本,講述前傳的故事,是比較微妙的做法。整個故事的大綱也比較完整,可以看出製作團隊在其中的功課是很深厚的。
然後,裡面的劇情和人物設定都是非常好的,而且情節非常的獨特,有很多的人和事情都是特別的棒,劇情也難以想象,因為我們常人的腦袋裡都沒有這種情節。有一個少年,帶上一個“肚兜”穿梭在幽暗密林之中,從事著村子裡世代相傳的捕工作。在一次機會中,遇上了失憶的白蛇,兩人嬉笑打鬧,令人印象深刻。
最後,我想說《白蛇:緣起》作為一部動畫電影,散發著濃厚的東風色彩,無論是豆瓣評分還是總體的票房成績,都很中肯。
-
3 # 吃阿茶
剛好幾天前刷了這個片子,是真的不錯。
畫風好贊啊,超級美,兩個人都很坦誠、很勇敢。
特別是許宣為了小白甘願變成小妖,變成小妖之後還是努力保護小白。
還有肚兜,刀子嘴豆腐心,特別剛。
小白尋找自我的過程描寫的也很深入。
最後的那句“只要我記得”,炒雞感動。
即使剩我一個人,也要保留這份記憶,繼續前行。
-
4 # 硬條看電影
儘管我已經有預期了,但這個片子仍然狠狠超出了我的預料。
我很震驚,也很欣慰。國內居然真的有動畫團隊走過了完整的創意流程,呈現出這麼一個創意水平和製作水平都超過了水準線的動畫電影。而且完成度上,超出了著名的《大魚海棠》和《大聖歸來》,甚至可以說超出很多。
追光的前幾作,大家如果稍有動畫電影的審美,就會知道他的創作核心是非常分裂的。雖然也用著各種中國風的元素,但就如同古風圈很多尷尬無比的曲子一樣,元素堆砌過分,創意核心蒼白。表達和思路的分裂感極重,只是把自己想到的所有元素都往裡新增,因此會給人各種齣戲感。
但在這部電影裡面,他遵循了電影創作規律,所有元素都服從於一個創意核心進行創作。這個電影中的元素其實有很多借鑑的非中國元素,比如揹著鳥毛的騎士明顯是取材於波蘭的翼騎兵,但我一點都沒出戲。因為在這個世界觀架構中,一個以仙鶴為法術基礎的國師,驅使鳥毛騎兵,簡直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這其實就是給我們很多做所謂中國風的創作者提個醒,創作是一個有機體,不是拿著八卦道袍生硬堆積就能叫所謂中國風的。唐錦上的紋樣多有波斯傳來,唐人的樂器更是多有西域流入,這些說起來一點兒都不“中國風”,但最終大唐用得非常中國化,就是因為唐人有自己的創意理念和審美思路,才能將外來元素裁剪由心化為己用,做到“戲說不是胡說,改編不是亂編”。如果沒有自己的創作思路和創作邏輯,就算全是中國元素,也只能說是外國風。
而這部電影,就是擁有符合電影創作規律的完整創意理念,才能將整個故事做到這個水平。各類中國風元素都服從在一個創作理念之下,才能讓人覺得井井有條。這是極其強大也是極其奢侈的能力,這其實說明廢棄掉的創意元素和原始材料要比呈現出的創意元素多許多倍,才能這樣精挑細選,有序安排。創作說到底,是個典型的厚積薄發過程,也有自己的工業化流程。
這樣的能力,以我狹窄的眼界看,中國的動畫電影製作團隊似乎沒有第二個有。《大聖歸來》由於第一部製作時資源不足,所以完成度有問題,得要看資源足夠的情況下第二部制作的如何,才能知道他們創意能力是否越過了這條線。而《大魚海棠》團隊,應該還沒邁進這個門檻,需要繼續在門前努力。
但這個電影也有問題,某些元素也給人堆砌之感,比如突然地宮開車。我知道他是要做成人向電影,但不能為了成人向而成人向。外面有人苦苦等待,自己深陷地宮努力向外尋找出路,無論從華人的一般反應還是從自救的思路來說,都不能這個時候開車。
但是瑕不掩瑜,整個電影是完全超出水準線令人極驚豔的電影。追光的宣傳部門應該殺了祭天,這明明是一部有大爆潛質的電影,是對國內動畫市場主流閤家歡人群之外有吸引力的電影。他只需要選好宣傳套路,選對宣傳人群,絕對不會是現在這個樣子。其實宣傳套路也極容易定,直接複製《你的名字》的宣發方式就可以,從國內動畫電影宣傳的角度講,他們是一致的電影。
追光其實就站在夢想的門口了,他們已經探索進創作的最核心區域,只要不死在這部上,下一部只要稍有宣傳能力,一定會大獲成功。王微雖說才華有限,但他終究孕育出了一個有核心創作能力的團隊,這是全球範圍內都是稀缺的資源。所以我希望大家能去支援一下,不要讓他們死在成功的前夜。
-
5 # 海月電影院
我是海月,每天分享感人類電影。
其實關於白蛇緣起這部國漫電影,海月個人有關於這部電影的解說,大家可以去看看。這部影片其實真的很棒,給海月一種震撼感。無論是從劇情上,畫風,細節,人物塑造,都能給人一種非常精美的感覺,就感覺是在看一幅畫。
劇情上,其實白蛇緣起講的是許仙的前世,阿宣和小白的故事,他們從相遇,相愛,已經最後生離死別都是再簡單不過的故事了,但是你不會覺得拖沓,而是非常自然。不知道你們有沒有覺得,最後一幕他們離別的畫面,有點像《大話西遊》紫薇和至尊寶離別的那幕,與《大話西遊》不一樣的是,至尊寶鬆開了紫薇的手,但是小白護住了阿宣的靈魂
畫風上,白蛇緣起是以一種中國風的畫風呈現的,每一幀都能感覺到精美得讓人窒息,尤其是峽谷中的紅色楓葉,以及各種風景的畫面,真的特別美,能聯想到15年的《大聖歸來》這部電影,他們真的都很優秀
人物塑造上,阿宣是一種自在逍遙的形象,能力一般,但為了小白,卻永遠勇敢的站在前面。而小白也是一個非常強大的蛇妖,卻也始終牽掛著阿宣。
挺可惜的是,這部口碑高的電影,似乎排片率不高,我也是後來才看到這麼一部國漫,沒有去貢獻他的票房確實很遺憾。
大膽猜測一下劇情,既然緣起是講白娘子和許仙的前世故事,那麼之後的續集呢?講白娘子和許仙的今生嘛?但以我小時候看白娘子傳奇的微薄記憶,似乎過程和結局都十分的揪心啊
-
6 # 嘿白咴
下邊我扯點不一樣的淡。
《白蛇◎緣起》的高評和良好口碑,是觀眾有目共睹的,這和電影本身的高質量分不開的。這也讓廣大動漫迷感到自豪,繼近年來的一眾良心好口碑動漫以來,又一次給國漫長臉添彩,此處應該有掌聲,送給《白蛇◎緣起》!
萬事總有因果,好有因,個人分析,因為如下。
首先,動畫。一部動漫電影,基本的動畫都做不到位,就和電影中演員不線上一樣,直接掛。現在觀眾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對特效和製作的要求都很高,甚至是嚴苛。這很大程度上促進了國漫的水平提高。不能提起動漫只有歐美,日本,我們也行。雖然是追趕的位置,但是動漫人的作品告訴我們,前景光明。由於電腦技術發展,儘管三維製作起來,較之於二維省很多事,但是這是大趨勢。不管表情,動態,場景,場面,都很到位了。沒仔細比較製作團隊,人物和動態感覺上,和《風語咒》很相似。白蛇和青蛇的五官,和動漫《花木蘭》的特徵相似。
然後,劇情。所有影片,劇情故事是硬點。雖然論經典IP產量,國漫沒法和日本比,但是近幾年也有不少佳作。比如畫江湖,魁拔,秦時明月等等,大家評價都很高。《白蛇◎緣起》雖是老湯,但有新味。改編的符合邏輯,添造處,既跳躍了思維,主線又能歸於經典。這是不容易的。姐妹情,寵物情,愛情,總能觸動到你內心。大家,我們輸了,被人家編的故事騙了感情,我們還點贊,這就是成功。
第一個,白蛇被救,和男主登山,驚豔。動作流暢,飄飄若仙,衣袂飛舞,畫聖的吳帶當風既視感。凌波微波,又似洛神,只是她光著腳沒穿襪子。。詩情畫意,國風十足,美。
第二個,狐妖的變化,也是新穎特別,我回看好幾遍。類似於變臉,又有創新。還有狐妖的辦公室,也是玄幻無比,耳目一新。
個人感覺最佳的是床戲。動漫不是少兒動畫,就該這麼整。同感的來站隊。這應該是挑戰,估計也是頂過壓力,或者原來鏡頭還多,剪了。反正以前動漫沒有床戲印象,同人就別說了,我是不是暴露了什麼,不管了。
期盼第二部,同時願天朝的所有行業都蒸蒸日上,行業不差,差的是行業內的部分人。
愉快看片,開心生活。
-
7 # 小宇影視a
《白蛇:緣起》這部動漫確實使我眼前一亮,不論是動作的設計還是人物的刻畫都是那麼的細緻入微,確實是一部不可多得的高質量的中國產動漫。就劇情來說這部動漫主要講述了白蛇與許仙的前世故事,然後接下來發生了一系列的冒險故事,兩人日久生情並且相愛。裡面有很多畫面讓我記憶猶新。比如許宣去寶青坊找坊主,坊主在老狐狸和小蘿莉之間來回切換,看的我真是又逗又動心。怎麼會如此活靈活現?就是說這段刻畫的這個人物確實很細節很生動,讓人不由自主的就產生一種喜感。還有一段就是阿宣可以為了小白捨棄自己的人類身份,跟寶清坊的小狐狸做交易,小狐狸拿走他寶貴的東西,然後又把肚兜的尾巴接上給他,正如阿宣之前跟小白說的那句,“人間多得是兩條腿的惡人,多條尾巴又怎麼了?”這段說實話確實是感動到我了。人妖雖殊途,但不管多遠的距離都逃不過情感的掌控。影片的結尾處理的也非常到位,雖然最後阿宣沒得活下來與小白幸福的廝守下去,但好在小白用僅有的力氣把阿宣的魂魄留了下來,最後多年過去小白為了報恩發誓一定要找到投胎轉世的阿宣,這也就是白蛇與許仙緣分的開始。
-
8 # 小妖十尾
白蛇緣起這個電影不同於以前的國漫,掌握好自己的定位,不僵硬,我認為一個好的影片是有自己的靈魂的,這部電影演繹了自己的靈魂精神,每個人物都很飽滿擁有自己的特色,每個人物都是獨立的性格,精彩的劇情。
就小青和小白沐浴那一段就很經典的劇情,而許宣為了小白化人為妖,很令人感動,有一種感覺,愛情就是這樣吧!
“人生苦多樂少,多記些美好的事兒,痛痛快快活一回。”
“如果世間容不下我們
我們就一起去這天地的盡頭
八荒四海,總有個容身之處
我們朝夕相伴
做一對逍遙妖怪”很感人,卻也現實又淒涼!
-
9 # 二次元動漫菌
《白蛇:緣起》的製作水準之高,可以說是目前國漫(3d)的巔峰,無論從特效,光景,渲染,還是BGM和主題曲都堪稱一流,有人說故事設定還有劇情銜接可能存在問題,但我覺得無傷大雅,瑕不掩瑜。
不過有一點令我反感的不是在於電影本身,而是在於一群無腦吹《白蛇:緣起》的觀眾,他們搭配觀點就是“這是神作,你不看就是傻子”“支援國漫,就必須去看”“誰都不能說一句《白蛇:緣起》的不好”更有甚至自欺欺人,宣稱“《白蛇:緣起》純血國漫”。。。
客觀來講,《白蛇:緣起》就是中美合資,中美合拍,華納投資(可能佔大頭),好多無腦兒說,人家只是投資,投資方不影響電影製作啊。
就算吹,也不能瞎吹,客觀事實就必須承認《白蛇:緣起》就是一部中美合拍的,美國投資的動漫電影,雖然製作組完全由中方人員構成,但人物造型也受到投資大佬的影響。人物造型完全是那種“歐美人眼中的華人”的形象,這點不可否認!
這點也是我唯一不滿意的地方,因為《白蛇:緣起》影片講述中國經典的古代神話愛情故事,而不是西方古神話,人物造型不是應該更本土化,更符合中國古人形象或審美一點嗎?(不是說影片里人物造型不好看,而是在吐槽人物造型不接地氣,說白了就是中國故事洋外衣啊),這點我看的過程中多少有些不適,雖然人設很美,但不是“華人造型”。
其實我覺得《白蛇:緣起》這部動畫的題材選擇也有點吃虧,雖然裡面也有其他的元素,可本質還是用爛了的愛情題材,除非你劇本能做出大的創新,不然票房不佳其實很正常。
現在關於愛情的影視片已經很多了,不管怎麼改編都很難不落入俗套,然而你搞個大製作動畫竟然又是愛情,還是用爛了的古風愛情,會看這類題材的人大部分對動畫沒有很感興趣,畢竟有那麼多真人的可以看,而真正的動畫受眾我覺得可能有相當一部分人對這種題材實在不感冒,所以境地就很尷尬,我一開始就是被題材勸退的。
回覆列表
小青在佛塔裡,纏在白素貞身上,用勾引的媚態說:幾百年我們朝夕相處都過來的,你和他不過一朝相識,他有什麼不同。
白素貞神色黯淡,嘴裡擠出幾個字:“他不一樣”。
他不一樣。這幾乎是貫穿白素貞和許仙故事的核心價值觀。在電視劇《新白娘子傳奇》中,白素貞相信許仙是一遺世獨立翩翩少年郎,所以斷橋施法看到那些前世的賭徒和屠夫,她露出一臉鄙夷。在電影《青蛇》中,白素貞不是不知道許仙被法海蠱惑,被小青迷情,卻依然堅信“許仙只有一個”,願意為這個“不一樣”的老實人靈山盜草,水漫金山,搭進去一條千年的性命。
這是人性,是對愛一個人的極致的盲從,它比法術更能障眼,比修得正果更能獲得精神的滿足。它發生在了妖的身上,更襯出了人妖之間的殊途和同路。所以當我們仔細用價值判斷去思考這個悽美神話故事的背後,總會為白素貞的付出感到不值。而許仙的庸諾、好色、無力、沒主見、無擔當,總或多或少地體現在每一個與白蛇有關的作品中,從《新白娘子傳奇》《青蛇》,到《白蛇後傳之人間有愛》,甚至是日本1956年的電影《白蛇傳》,都無一例外。這也是人性,發生在人身上,是生而為人的天性。
所以我們無法苛責許仙,大抵是因為知道如果自己處在那樣一個位置,當被寵愛致有恃無恐,我們也不會比許仙好到哪裡去。
但《白蛇:緣起》裡的許宣不一樣。作為許仙的前世,在妖的面前,他當然繼承了生而為人的無力感。他無法在大敵當前時給白素貞撐起一把保護傘,也無法跟她飛天遁地做一對神仙眷侶,只能在對方身似冰牆時貼上自己微薄的體溫,陪著對方一點點找回失落的記憶。直到對方記起了一切,在短暫的一夜歡愉後,被決絕地告知:人妖殊途,我們註定無法在一起。
我以為許宣就認命了,在“仙—人—妖—鬼”的社會等級序列中,忘掉這一朝的動情,迴歸凡人的日子。但許宣顯然打破了曾經所有白蛇作品對“許仙”的角色設定,他毅然找向狐妖,放棄了人的身份,用自身最珍貴的精氣作為交換,走向了社會身份的下等序列。他變成了一個妖,並且是一個從頭做起的小妖,只為能和白素貞在一起。狐仙警告他不可逆,不要後悔,許宣說:“如果不在一起,我現在就後悔”。
不一樣又怎樣。許宣知道自己變成了妖也是最低階的妖,會被人喊打,被妖欺負,但他用所有去實現愛。這是何其巨大的一種付諸和勇氣。或許也只有前世的這種付出,才值得後世的千年等一回。不過,編劇和導演顯然沒有在這種愛上過分煽情,甚至用許宣成妖后長出了小狗“肚兜”的尾巴來沖淡這種悲壯感,似是一種旁觀,但卻塑造了白蛇故事中,最為勇敢的一個許仙形象。
畢竟,即便在許仙形象最正面的《新白娘子傳奇》中,他也只是剃髮為僧,與白素貞相伴青燈古佛。而這似乎就足以為他的人性之劣在代代的口碑上買單了。
不過,《新白娘子傳奇》中的另外一個角色,卻和《白蛇:緣起》的許宣有著相同的情感設定,那就是胡媚娘,一個妖界幾乎最底層的小妖精,在殺掉心愛的人和被殺掉的日常彷徨中,最後毅然選擇了保全自己愛的人,犧牲自己。當然,這是白蛇故事的衍生品,卻是這個千年神話中,最富人性力量的一個配角。
胡媚娘也不一樣。她不似白素貞,擁有強大的背景設定和積極的宿命感,她和許宣一樣,在這段不對等的關係中,愛上了“不可攀”的人,前途卻未卜。但他們都甘願變成對方的樣子,不介意最後葬送了自己,保全了對方。故事結尾,許宣的魂魄消融在冰封中,胡媚娘在旅店的地板上散成了轉瞬即逝的花,他們似乎不曾來過,卻愛得更加悲壯。
最負重的愛卻擁有最輕微的痕跡,這似乎是人類永不可及美好希冀的一種敘述載體。徐克1997年編劇和兼制的動畫片《小倩》,當寧採臣和小倩在轉世的關口,鏡頭消失在北村那片爛漫的桃花中。安徒生《海的女兒》結尾,“他們悲悼地望著那翻騰的泡沫,好像他們知道她已經跳到浪濤裡去了似的。”
因為總會有一個不經意的瞬間,這種離場會以情感返場的方式歸來。在《白蛇:緣起》中,這個瞬間定格在結尾《新白娘子傳奇》原聲《前世今生》前奏響起的那一剎。
“莫非前世那一眼,只為今生見一面”。
那一刻,許宣的付出,白素貞的付出,胡媚孃的付出,好像都有了一個光明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