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秋北先森收藏生活
-
2 # 南河瑩雲
我現在不在為發年錢發愁了。
我家姐妹約定,第三代開始,每個小輩,過年只發壓歲錢200元。
不論貧賤。窮的也發200元。富的也發200元。
長輩給小輩,一個孩子只發200元了。
這樣不攀比,負擔也輕。
-
3 # 一念得失
壓歲錢寓意大於實際,量力而行,壓歲錢都是有來有回,收到多少就回去多少,這樣你也沒有太大的壓力。如果有些親戚因為你給的壓歲錢少而提出意見,那這樣的親戚不走也罷,我相信你遇到困難他也不會給你提供任何的幫助,而你發達了他只會佔你的便宜。在中國傳統文化下拿親情當綁架而說事的人大有人在,但到我們這裡這一代就不用理會了,誰對我好我對誰好,剩下的愛誰誰。
人情往來一直是中國的傳統,它可以增進彼此的感情,然而如今卻成為了人們的壓力。
結婚需要份子錢,搬家需要紅包,過壽需要拜壽。對於親朋好友家的孩子,孩子出生要包喜包,孩子滿月要包紅包,孩子週歲要份子錢,每年過年又要包壓歲錢。
春節,壓歲錢已然成為了最重的負擔。
然而95後剛剛步入社會,同輩之間有孩子的並不是很多。95後暫時不需要承受太大的壓歲錢壓力,而90後和85後佔據了發壓歲錢的主導地位,其中85後更是佔據絕大比例。據相關機構的大面積調查顯示,有99%的85後都需要在春節發壓歲錢,而且有40%的人表示壓歲錢的金額會超越三四千元,有30%的人表示過年各類的人情需要一萬多元。
現在一部中國產手機也可能就三四千元左右吧,為什麼過年的人情費會有這麼多?
對此我諮詢了我的幾位朋友,他們大致給我算了一筆賬。首先需要孝敬長輩是理所應當的,孝敬雙方長輩大致需要四五千元。朋友、同學結婚的份子錢需要兩千元,給晚輩的壓歲錢需要三四千,除此之外還需要置辦年貨、同學聚會,這樣算一算,早已超過了一萬多元。
現在的時代不同了,我還記得我小的時候,那時候的壓歲錢都是五十元、一百元、兩百元,能收到五百元的壓歲錢,已經很開心了。然而現在,我們老家那邊的標準,已經變成五百元起步了。不論是結婚的份子錢,還是滿月紅包,都是五百元起步的。每次參加朋友的結婚,包一千以上的紅包的人比比皆是。
有些人可能是出於攀比心理,認為自己應該包多一點。但更多的是因為這個已經成為來一種“潛規則”,華人都好面子,當所有人,都是以五百元起步包壓歲錢的時候,你包的比別人少,不僅丟面子,還被侄子侄女們嫌棄。所以有些人,為了所謂的“面子”,借錢發壓歲錢。最可怕的是,如今壓歲錢的起步價仍在不斷上漲。而新一代的90後、95後經濟水平優先,對於他們而言,壓歲錢的壓力真的越來越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