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娛樂樂公子
-
2 # 全球趣聞選談
所有的關係都需要維護,無論是愛情、友情還是其他。
好朋友之間就算關係再親密,如果長久地不維護、不溝通、不聯絡,慢慢也就開始變淡
或許是分開太久,沒有共同的生活圈子,或許是忙忙碌碌了很久,錯過了很多次該有的相聚,又或許只是彼此身邊的人越來越多,多到彼此變得不再那麼不可替代
仔細說來,年輕的時候,一百個變淡的朋友,有一百種變淡的原因。我們的偏見、幼稚、自私都可能成為友誼的殺手。簡單點來說就是因為“道不同”。
2/9
小學時候我和兩個玩伴是特別要好的朋友,好到同吃同睡的程度。但初中的時候,有一個就從我們的鐵三角的關係中出局了,只是因為他那時候打架、戀愛、抽菸,那時我和另外一個都覺得他“變壞”了,於是慢慢少了聯絡,現在想起來,只是因為我們的狹隘失去了一個仗義的朋友。
也有些是因為社會資源地位見識差距變大,你的苦悶他無法理解,他的彷徨在你而言,是變相炫耀。兩個人無話可說,只能敘舊,直到過去被反覆咀嚼,淡而無味,又礙於情面,怕被指責勢利,還要勉強維持點讚的情分。要從同路者中尋找朋友,而不是硬拽著朋友一道上路。到了分岔口,溫柔道別就好。
交朋友其實就像存錢一樣:一個人要是把錢存到銀行裡,自然不會天天去看;要是把錢拿去放高利貸,差了一天沒收到利息都會覺得心慌。朋友亦如是,只有信得過的和信不過的兩種。信得過的朋友就像銀行一樣,不用擔心他會關了門不理你。在我們覺得朋友疏遠了自己的時候,可以先問問自己:我信得過他嗎?他又信得過我嗎?
其實朋友在心裡就如鐵釘一顆顆入柱,拔出來就是一個坑。朋友不同於親人,就在於關係再鐵,終究不是血親,沒人有義務一定陪伴你,陪伴到什麼時候。何為朋友,可以一起說話,一起做事的人。彼此不生厭。對女人,更多就是可以一起說話。有時候有人對你很好,只是說不到一起去,就這麼簡單。三觀不同,感情自然而然就淡了。
最可怕的一個原因就是因為猜忌。也許只是節日裡沒有收到對方的祝福簡訊,也是隻是朋友圈裡讓你覺得含沙射影的一句話,只要你猜疑了,這段感情也就停止不前了。你因為一件小事而覺得他已經 不再是昔日那個他了,或者只是一個“其實我在他心目中已經不再是朋友了”的念頭,你動搖了,你猜忌了,這段感情也就變味了。這時候我們需要做一個偽善圓潤的人,不要去猜忌別人的想法,做好自己該做的,生活會簡單很多。
有時候友誼存在需要一個共同的生活環境,否則就像是空中樓閣一般。所以上學的時候最好的朋友大多是同學,工作以後最好的朋友大多是同事,關係好很大程度是因為能天天一塊學習工作、一塊吃飯。就算畢業、跳槽以後會有一段時 間還聯絡,但關係慢慢就會變淡。可能會有幾個大學同學和同事關係一直保持著,那是因為大家還在同一個行業,工作生活上還會有些交集。有了新的生活就應該有新的朋友,不要老活在過去。
心理變化也是一個重要因素,就是期待心理。相信大家都有這種體會,你會因為偶爾聯絡的普通朋友做出的一點小事而感到驚喜,卻會因為好朋友的一點無心之失而感覺失望。當現實滿足不了你的期望時,你自然就會覺得你們之間的友情變淡了。但是你們之間的友情真的變淡了嗎?我覺得未必,能讓你視作好朋友的人,必然有和 你有過你們的故事,或許是一起長大的發小,也或許你們擁有一樣的愛好,無論如何,他都曾經以積極的形象出現在你的生活中,或給你帶來積極的體驗,才被你定 義為‘好’朋友,這就已經足夠了,不要總是期望你們維繫友情的方式和以前一樣,曾經的一週一聚可能變成一年一聚,但這不代表你們的友情變淡了,只是形式不 同了而已。好朋友不用天天膩歪在一起,好朋友是即使很久不聯絡也依舊有默契的人。
以上只是本人部分經歷和他人訴說整理完成的,如有不太完善之處,還請見諒
-
3 # 韓1016
每個人都會有這樣的感覺吧,隨著年齡的增長突然發現上一次跟朋友聯絡還是兩三年之前的事了。
小的時候,一起瘋,一起鬧,一起許下誓言,不管到什麼時候都要不離不棄,可是誰又能做到呢?
尤其是到了結婚的年齡,從懵懂無知到肩挑大樑,每個人都會經歷,到了這個時候,就會有無窮無盡的瑣碎事需要你去學,你去做,久而久之,從之前的每天泡在一起,到後來的長時間不見面就慢慢習以為常了……
再加上當今社會的生存壓力,能把自己一家照顧的妥妥當當屬實就已經不易了,也就沒有心思沒有空餘去跟朋友聚聚了,慢慢的,慢慢的,就自然而然的變淡了……
人的一生,不需要太多朋友,兩三個知心的足矣,也不必天天黏在一起,有苦衷了,有難處了,向朋友傾吐一下,有開心的事了,跟他們分享一下,雖然可能不在眼前,但是會打心眼裡為你欣慰,不管再忙,多抽空跟朋友聯絡聯絡吧!
-
4 # 悟是能
我和阿夫說,我們真正的朋友,是要把他從時間裡抽出來看的。如果把感情放進了時間,最後就會被攪拌得變成碎片。你總會說,我們都認識那麼多年了,沒想到最後居然是這個樣子!其實,認識多少年,和最終能不能成為長久的朋友沒有半毛錢的關係,不是時間改變了你,也不是時間改變了他,是你故意要讓時間成為元兇,其實時間只是一個旁觀者而已。
-
5 # 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婦
王宏梅,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中級職業指導師。中國心理衛生協會會員,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專家講師團講師、公益人。熟識精神分析、家庭治療、敘事療法。擅長領域:夫妻關係、親子關係、人際溝通。
好朋友之間變淡,原因很多,但是我覺得最重要的一個是原因是參與度降低,就是當你們相互在對方的生活中出現的越來越少的時候,會慢慢變淡。因為不論是哪一種感情,都需要極大的參與度。
在感情最深的時候,TA在最緊急的時候想到你,深信你能跟TA分擔風險,能救TA於水火;在最痛苦的時候想到你,讓你跟TA分擔痛苦;最快樂的時候想到你,讓你分享TA的成功與快樂!
你也如此,你們相互參與到對方的生活之中。當參與度越來越低的時候,感情自然就變淡了。
是什麼能讓參與度變低呢?
是距離。 物理上的距離。上中學時無話不談的好朋友,上大學之後,如果不是進入同一所大學乃至同一個城市,會慢慢變淡,因為你們沒有條件在一起了,不能參與、見證對方的成長、不能共同分享你們之間的快樂和憂傷,不能分擔彼此之間的煩惱和痛苦。 當不能彼此參與到對方的生活中,感情就會變淡。甚至好久不見時,會感覺無話可說,因為你們相互不再參與對方的生活,都不知道跟對方聊些什麼。
心理上的距離。我清楚地記得,我們考大學時還沒有擴招。所以一個班40多個人,能考上大學的不超過10人,而高考結束後,一個班的人意外地分成兩個陣營——考上大學的和沒考上的。那怕之前關係並不親密,只要在一個陣營裡,在很短的時間就會走得很近,而無論在高考前相處得再好的朋友,如果一個考上、一個沒考上,在一起都會彆扭,最後慢慢也就淡了、散了。
這就是心理上的距離,當你感覺對方跟你不在一個“層次”上的時候,比你高或低都會讓你不舒服,心理上的距離會慢慢加大,你們相互間參與對方的生活會越來越少,你們的友誼也會變淡。
其實,人生都是有始就有終,何況友情?相伴一生固然很好,能相伴一程也是美好的回憶,珍惜當下就好。
-
6 # MBA徐友裕老師
我不聯絡你,你不聯絡我。
兩個人社交平臺不一樣,見面不知道聊什麼話題。
相視一笑,笑而一過。
........
種種理由,也不過是你們之間還只是朋友關係,沒有晉升為好朋友而已。
其實很多時候,好朋友之間的感情沒有那麼激烈,不是因為變淡了,只是變醇了。看似淺淡無味,但其實,你知道,只要你一回頭,TA就在你身邊。
真正的好朋友即使很久不聯絡,但只要一通話,什麼陌生感都沒有,就可以隨心說起自己最近發生的事兒,吃吃喝喝,玩笑依舊。
朋友可以多,但好朋友貴在精。
-
7 # 博庫圖書館
真朋友就算不常聯絡,但見面了,依然能夠玩鬧如常——我希望你過得更好,即使沒有我
真正的朋友是什麼樣的?
真正的朋友是什麼樣的?博庫君覺得矢內原伊說的很好:
“友情是一種特殊的人類關係。而真正的友誼,很少被本能的慾望與利害的權衡所驅使,因為它是心與心親密地接觸相撞而產生的、語言所不能表達的強烈的共鳴,它是一種擯棄了其他任何目的的純信賴的感情。
朋友當然有許多種,親密的程度也各不相同;但是,真正的朋友,是能夠互相理解、信賴的朋友。這樣的朋友我們經常尋求;不過,也沒有尋找很多的必要。假如我們能遇到真正的知己,即使只有一兩個,那也將是人生巨大的財富,是生活給予我們的不朽的力量與最大的歡樂。”
我們這一生,會遇上很多不同領域又志同道合的人,但真正能推心置腹的又有幾個?更何況,隨著年齡的增長,你會發現成年人的世界不再那麼單純,可在友誼中,相互信賴卻是首要條件。
當生活對你產生誤解時,能夠拍胸脯挺你的“朋友”又能有幾個?我們終究會發現,朋友真不在多,有一兩個值得交心的就夠了。
沒有血緣關係卻能彼此陪伴說起來,一個人的前半生往往是在父母的呵護下長大,等到成家了,旁邊的人變成陪伴你後半生的伴侶,但總有一些人是參與了你的一生的,那便是朋友。
朋友是這個世界上沒有血緣關係,卻可以很親密的一群人。
最近讀了克莉絲汀•漢娜的《螢火蟲小巷》和續作《再見,螢火蟲小巷》,被故事中兩個女孩的友情賺足了眼淚。
人的一生之中不是隻有愛情才能刻骨銘心,不是隻有愛人才可以陪伴一生,塔莉和凱蒂為我們詮釋了友情的不可替代。兩個相識在螢火蟲小巷的女孩,從少年到中年,她們的友情跨越了幾十年,她們能夠彼此攙扶溫暖,也有嫉妒如仇的決裂,但更多的是相互理解的擁抱。她們是永遠的好朋友,即使是在人生的盡頭也依然有彼此的陪伴。
螢火蟲小巷裡沒有螢火蟲,只有閃亮亮的夢想,還有她們瘋狂的,愛淚交織的,比星星還永恆的友情。
正如她們的一生所展示的,好朋友是——只要說:“我需要你”,你就永遠會在。
就算分開,也希望你能好好的永恆的星星可以是遙遠而觸不可及的,但距離從來不是衡量友誼的決定因素。
日本作家重松清在《你的朋友》講到:所謂真正的朋友,是即使不在身邊,也不會感到寂寞,那才算是朋友。
在微博上看到這樣一段話:
“講真,我巴不得你脾氣古怪只能和我相處,一輩子嫁不出去,只能做一個孤僻的小老太太,深居簡出在家追劇擼貓,隨時有時間接我的電話應我的邀約,都好有時間準備好面對我的牢騷和炫耀。但是我愛你,希望你能住在有聖誕裝飾燈光明亮的大房子裡忙於家人瑣事,哪怕再無話題逐漸疏遠,也想你得到幸福。”
最讓人感動的友誼大概就是這樣了——我希望永遠和你在一起,這樣我感到很幸福;但我更希望你過上更好的生活且不虛此行,即使我們分開也沒關係。
真正的朋友,會有“哪怕再無話題逐漸疏遠,也想你得到幸福。”的祝願,也會有“你過得好我不打擾,但需要我的時候,你千萬別客氣。”的仗義。
寫在最後在時間之流中,友情也會被擱置,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歷,曾經形影不離的玩伴開始漸漸疏遠,而你卻對為何這樣的理由毫無頭緒。此時,你是會選擇慢慢遺忘,置之不理;還是直視這種傷害,尋找玩伴,互相敞開心扉挽回友情?
要知道,總是有太多的東西在發生改變,在成長的道路上,人也不得不改變,我們需要用勇氣去接受這些並不如人意的變化。
長大後的我們,從事著並不相同的職業,追求的不一樣的目標,我給不了你建議,你也無法給我幫助,也許我們會在未來的某一天開始漸行漸遠,不再無話不說,但請不要傷心。
最好的友誼不只是“即便你孤獨到老,我也會伴你到老”,而是“我希望你過得更好,即使沒有我”。
推薦書目:克莉絲汀·漢娜——
《螢火蟲小巷》《再見,螢火蟲小巷》
如果現實中你感覺友誼的小船千瘡百孔,那麼這部書將會治癒你的傷痛,你會在讀完這部書後重新相信女性朋友之間的感情。
————————————————————
-
8 # 瀚思心理
多想回到學生時代,我的身邊總有你,你的身邊總有我,每天膩在一起,總有說不完的話題,一起分享事物,一起共享資訊,最瞭解我的人是你,最瞭解你的人是我,就算是課間十分鐘,就算是不在一個班,都會相互約著見一面······
但是現在,我的這個朋友卻跟我越來越遠,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
好像是從那年夏天,你去南方,我往北方,開始了我們四年的大學生活,剛開始的時候,我們還會有所聯絡,但是隨著時間的過去,我們的聯絡越來越少,你開始了沒有我的新生活,我的世界裡也慢慢的沒有了你的影子,我們沒有相同的經歷,我們沒有共同的朋友,我們沒有一樣的環境,我們的話題經常不能繼續下去,我們好像生活在兩個不同的環境,自從我們不在一個地方之後·····這是物理距離帶來的疏離感。
在分開之後的幾年時間,我們偶爾會聚在一起,但是我發現,我們之間的話題也是很尷尬,好像我們變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我感興趣的,你不感興趣,你感興趣的,我不想了解,能聊的少之又少,我們有不同的經歷,處在不同的社會環境,就會形成不同的觀點,當我們湊在一起的時候,也會有很多尷尬的地方,這其實就是心理距離帶來的疏離感。
其實,還是很羨慕那個時候的自己,因為我有一個很好地朋友,但是現在這個朋友也只能記在我的回憶裡,儘管很懷念,但是見到了面,還是會覺得無話可說,雖然很可惜,但是也不得不接受,最重要的是能珍惜當下!
文:高晶
主編:劉瀅
-
9 # 鵜鶘心理
人生若得三五個知己,沒事小酌一番,我想這也是很多人非常願意的事情。只是,很多的時候,不知不覺發現我們好像變得越來越孤單,身邊的朋友也會因為各種原因走遠了,有時也不免一聲嘆息了。
朋友的關係是需要維持的,兩個人之間的關係越來越遠,這裡面會有很多的原因。首先就是因為空間的距離,來往不方便,聯絡也越來越少,可是空間距離太遠,也就相對隔斷彼此的聯絡了,到最後也就只能記在心裡了;其次情感是需要陪伴的,要想是好朋友更是因為我們之前彼此見證成長的地方比較多。真的缺少這份時間的滋養,是會感覺到情感的乾枯的。曾經有人說文解字,我感覺也有道理,他說所謂朋友,朋字由兩個月字組成,這就是提醒我們兩個月至少要見上一面,才會彼此的友好,想想也有一定道理的了;第三是道不同不相為謀。之所以成為好朋友,很多時候因為我們彼此性情相投。可是人總是會變化,觀念價值慢慢的背離,也就讓彼此之間越來越失望;其四是在友情中摻雜了太多的經濟利益,導致彼此對情感的自我迷失,把關注點轉移到人的貪婪和物慾上來;其五是隨著時間的流逝和環境的變化,彼此之間的社會距離越來越遠。比如說一個人走上高位,一個人原地踏步。即便走上高位的那個不嫌棄,保持初心,而社會位置低的人也開始產生自卑心,這種心態的不平等,勢必導致關係的疏離了。
對於感情變淡的原因是很多的,這裡很難一概而論。我想人生猶如一段旅程,每個人都是過客。有緣的會陪我們走過一段路,緣深的或許陪伴的時間長一些。只是,最終大家早晚還是會離開,一切隨緣,不強求。
-
10 # 鵜鶘心理陳小康
我們從學生時代到成人步入社會,這一路上結識了很多的朋友,你們曾經親密的無話不談,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走的路不同也漸漸的聯絡越來越少,偶爾會看一下對方的朋友圈,過年過節也會問候一下,但是再也無法回到當年感覺了,曾經的崢嶸歲月,那時的你我都已經成為了記憶。
感情這種東西真的沒有什麼能是永遠的,只能是維持。我常回想起曾經陪我一起走過的朋友,回到家也會走一走曾經與碰友走過的那條小路,是什麼讓我們的感情變淡了?阿忠是我最好的朋友,初中時我們兩個很對脾氣,那時候他學習比我好,後來,他漸漸的不喜歡學校,不喜歡學習,初二那年,他挫學了。而我,還一直堅持下去,我進了縣裡的重點高中,啊忠呆在家裡,過著沒有課堂的生活,我們高中時也會經常聯絡,各自訴說自己最近發生的事,後來我忙於學業聯絡也越來越少了,後來,高考那天,我收到了他在我空間裡的留言,他說希望我高考順利,我很激動,我們是很久的朋友了,雖然有很久不聯絡,但是聯絡起來還是那麼的親切。再後來,我上了大學,我發現我們越來越說不到一塊去了,我說的他聽不懂,他說的我不理解,我們之間的聯絡越來越少,我知道,我們永遠不可能回到曾經。
要非要說是什麼讓好朋友之間的感情變淡了,我只能說,是時間,就算再熟悉不過的人,長時間不聯絡也會漸漸疏遠,我們走在不同的路上,我們之間無法真正的交流,隨著時間的流逝,過去那些美好也慢慢被埋沒。我們都以為有什麼永遠,我們曾立下誓言,直到我們再也無法跟上另一方的腳步...
-
11 # 迦南正北
成年人之間的離散從來都是默默的,或許你某天一回頭就會發現,曾經以為會永遠相伴的好朋友已經消失不見了,而ta們在消失前,甚至沒有和你告別。很多人對身邊好友的突然“失聯”感到無比費解,明明一直都好好的,也沒什麼大矛盾,怎麼ta就不聯絡你了呢?明明開始時那麼親密,怎麼到後來就把ta弄“丟”了呢?其實友誼變淡總結起來就三個原因:
1:彼此的層次不同兩個人在一起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層次”相同,這層次不是指階層,而是心靈的層次,以及三觀的統一。電視劇“上海女子圖鑑”裡女主和閨蜜的友情就是因為“層次不同”而變淡的。女主羅海燕和閨蜜曼妮剛開始親密得像家人一樣,但是漸漸的,兩個人的差距越來越大。羅海燕努力拼搏,抓住一切機會學習,不斷想辦法提升自己;曼妮卻原地踏步,過著朝九晚五的平淡生活。兩個人完全走上了不同的軌道,在一起的共同語言少了,對生活的定義也不一樣了。兩個人交流變得很累,漸漸心裡產生隔閡,最終彼此形同陌路。
在一段友誼裡,其實沒有對錯,只是兩個越走越遠而已。友誼永遠是建立在同等思維水平上的,一個人若總是遷就另一個,就算友誼再深,也必定不能長久。
2:過度親密干涉到彼此的隱私有些人覺得,朋友之間應該親密無間,彼此分享一切。殊不知這種“無縫親密”,會毀了你們的友情。凡事都不能太過,不論和誰在一起都要給彼此留下適當的空間。有些人全心全意的為朋友好,恨不得全面掌控對方的生活,雖然動機是好的,但卻會讓對方有被“侵略”的感覺。三毛曾經說過,“不要去做朋友的母親”,不管你多愛護朋友,都不要插手ta的生活。給彼此留點餘地,友情才會更長久。
3:不注意分寸我認識一個人,常常找我訴苦,說她身邊的朋友總是莫名其妙的就離開她,讓她很苦惱。後來接觸的深了,我才發現,朋友離開她,是因為她居高臨下的性格。
她非常完美主義,總是以極高的標準去要求身邊的人,如果對方做不到,她就會奚落打趣,還經常拿別人開玩笑,說話非常不注意分寸。有些人認為,跟關係親密的朋友不用整“虛”的,對朋友非常沒禮貌。有的人甚至會用挖苦朋友的方式,來顯示兩個人的親密。
但親密並不等於沒分寸,人心都是肉長的,總是被打擊挖苦,就算是再好的朋友也會傷心。而且有時候你覺得說一句玩笑沒什麼,但說者無心聽者有意,不自覺的就給朋友留下了傷害,友誼也就淡了。
所以不管和朋友多親密,都不要過多幹涉人家,更不要仗著朋友喜歡你就有恃無恐,時刻記得,尊重朋友,和朋友保持同一步伐,彼此的感情才能更持久。
-
12 # 童心有話說
距離吧,距離產生美,也能產生疏遠,然後就慢慢淡入了我們的世界。
人的一生說長很長說短又很短,這一路上,我們會遇到很多很多的人,但是大部分人都是過客,在我們的記憶力不會留下什麼痕跡。但是在人生的每個階段,總會交幾個好朋友。小時候比較天真,認為好朋友是一輩子的,沒有想過幾年之後的事情,長大之後就不會再說什麼一輩子的話,現在的我覺得一輩子真的太長了,有時候就會迷失了自己,遺失了某人。
再說距離,一個是身的距離,一個是心的距離。
往往我們成為好朋友的時候,行動上肯定是一致的,一起去運動,一起去玩等等,然後一起分享小秘密,一起吐槽等等,總有說不完的話。
慢慢的,我們就會因為上不同的學校,去往不同的城市上班生活,會越走越遠,就這樣,距離就產生了。但是在通訊發達的今天,並不會妨礙到我們的友誼。
但是,慢慢的分開的兩人會繼續成長,有了新的朋友,新的圈子,新的閱歷,新的認知,這時候你就會發現對方怎麼變了,尤其是在對方眉飛色舞的告訴你一些他自己的經歷,你又一臉茫然無話可接,這時候失落是難免的。
慢慢的,話題與對事物的看法總是達不到一致,再加上現在人的生活節奏太快,總感覺對忙是忙的,不想打擾,聯絡也就少了。等你在回過頭來,就會感覺到關係已經淡了。
不知道我認為的是不是你認為的,大家都在成長,都想成為更好的自己,如果想維持你們之間的友誼,經營真的很重要,有空不要怕麻煩多聊聊,一起成長。真的淡了也不要太過糾結,畢竟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
-
13 # 言初twelve
為什麼沒人承認,是社會資源地位見識差距變大,你的苦悶ta無法理解,ta的彷徨在你而言,是變相炫耀。
當然,有很多超越階級的友誼,但兩者的見識和思辨力,一定是對等的。許多年少時闖禍的朋友,只能被拿來懷念,許多因為恩情而結緣的人,也只適合報恩。朋友是需要交換觀點的人,而不僅僅是交換感情。
我越來越覺得,要從同路者中尋找朋友,而不是硬拽著朋友一道上路。到了分岔口,溫柔道別就好,過年時發一句“新年快樂”,也好過兩個人口不對心地把酒話桑麻。
-
14 # 離離原上草7857
我小時候,我們那個地方五六戶就是一個村子,大一點的也就是個十來戶人家。都是山旮旯。婚喪嫁娶要到五六里路和十幾里路上去請客。那個時候沒有電,更沒通訊工具,交通工具最好的就是腳踏車。還是比較有條件的人家才有。多數人家是步行。你要是走進一個人家,哎呀!那個親熱勁兒就甭提了,隨然沒啥吃的,可硬是留你吃口飯!那個時候的人情真正好。你家有事他家幫。要是在誰家裡玩上半夜,那五六個小夥就擠在一起斜三橫四睡到天亮。回想起來既幸福有快樂!
要是村子裡來場電影,那是最高興的事兒,追到東,追到西重複著看上三四遍。白天晚上坐在一起分享心得。
現在網路世界,每人一部手機你看你的,我看我的。親情淡了!友情淡了!網路好了。又不走路了反不聯絡了。偶爾和親友說句客套話就沒音信了,就是串親戚說上三言兩語就各看手機了。
生活節奏快了,人們抓經濟了,也忙碌了,攀比起來了,顧不上親戚朋友了,因此親情淡了,友情也淡了!
-
15 # 品哥日記
為什麼好朋友之間關係會變淡了?人與人之間的感情關係是需要經營的,經營不好就會變淡了,首先說第一種情況是熟悉後的陌生,如果好朋友兩個人經常生活在對方的生活圈裡,那麼難免會出現磕磕碰碰,這就會使兩個人感情變淡,第二種情況缺少聯絡,就像我們大學的好朋友,畢業後好朋友各奔東西,忙碌之中也沒有相互聯絡,那麼種缺少聯絡,就會使好朋友感情變淡,第三種情況是在社會上的經濟和地位差距很大,經濟和地位差距很大後形成一些原因,使得原來很好的朋友關係變淡。
回覆列表
好朋友關係變淡的原因有很多
1.雙方的境界不一樣了,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有了越來越明顯的差異,俗稱的三觀不合
你覺得,她覺得女性就該趁早結婚生子,你覺得女性首先要為事業拼搏。彼此的想法如此不同,共同的話題也慢慢變少,時間久了,關係自然就有所變淡
2.距離,大家可能不在一個城市,不在一個省,甚至不在一個國家
距離能產生美,也能產生隔閡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自己的事情要做,可能是忙於工作,忙於學習或者別的。雙方的地理位置相距甚遠,難以抽出彼此都有空的時間相聚,關係是需要維持的,距離讓維護關係的成本增加了
3.雙方的關係原本就建立在並不牢固的基礎上
當需要為維持這段友情而付出時間物質成本時,有人會考慮會衡量,在抉擇過程中,心中的天秤會慢慢失衡
當失衡到一定程度,你發現原來你們的關係已經淡了這麼多,也許彼此的關係並不如你想象中那麼親密
其實說到底,彼此都不是對方的唯一,人生路上來來去去,有人走,就有人來
平常心看待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