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乘波方象
-
2 # 供應鏈良兄
一、立足解決剛需的硬體,未來市場覆蓋面很大。
因此在前期切入市場時,許多企業透過打價格戰甚至補貼去獲得海量使用者,但該類產品若不能透過網際網路在未來與使用者傳送不斷地關聯,就稱不上“智慧硬體”;另外一類硬體產品,譬如手機、電視、盒子、手錶等,未來可能幫助企業去覆蓋絕大多數使用者的廣義大眾型產品,應該成為企業與使用者之間進行聯絡的橋樑。
第一,只做跟安全有關的硬體,比如360智慧兒童手錶,其研發的目的是想保護孩子;360攝像頭是希望保護消費者家人;360行車記錄儀是想保護消費者的行車安全。
第二,智慧硬體一定要做得非常垂直、非常深,才會有成功的機會。在市場競爭加劇的情況下,硬體的利潤會越來越薄,因此必須透過硬體把使用者帶來,探索後續給使用者提供怎樣的服務才是王道。
二、定位理論是選擇一種產品最開始的產品定位一定要清晰, 讓使用者看到該企業的硬體產品,並願意掏錢購買。如果試圖在一個硬體裡塞進太多產品,或塞進太多功能,則會違背定位理論。每個商家都需要與消費者的智商做鬥爭,因為每個消費者都會有自己的判斷。因此,每個創業者做智慧硬體,最大的機會不在於競爭,因為智慧硬體巨頭的產品也在市場上。
在定位上,我覺得智慧硬體創業者最大的優勢就是要找到一個小眾市場,在這裡建立起屬於自己的“天地”。
三、清楚產品的壁壘所在智慧硬體創業者面臨的第二個問題是必須清楚自身的壁壘在哪裡。就算產品一上市就受到廣為關注,銷量也不錯,但是如果有一天面對同質化競爭時該怎麼辦?被他人“山寨”又該怎麼辦?這些都是非常現實的問題。
其實作為商業模式,核心壁壘只有四種:技術門檻、品牌、規模效應、網路效應。技術門檻不可能長期領先,只能在時間上領先;中國有大量的新增市場,因此在國內想透過一個品牌獲得競爭壁壘,非常困難;規模經濟,對於絕大多數硬體創業者來說,想達到10萬級的數量非常具有挑戰性,今天在智慧硬體行業很難透過規模經濟達到競爭壁壘;未來要做智慧硬體創業,核心落腳點還是網路效應。從硬體到軟體,最後透過軟體建立起生態系統,這是所有智慧硬體企業必須要走的一條路,否則將註定是一個小企業,難免被市場所淘汰。
-
3 # 小黑同學
從盈利來說,醫療算是暴利的。一個烤瓷牙賣好幾千甚至上萬。
機器假肢,根據肌肉的鬆緊控制手 腳。這個領域比較好。
醫療資質不好弄,但是如果有技術專利的話可以和他們合作。
-
4 # Simon叔的商業觀察
面向高階人群的智慧硬體產品,也就是說價格的寬容度會比較大,但是你如何能把它作出價值和價值感。價值是指你要真正解決問題,價值感是要讓使用者覺得值那麼多錢。就像水,解渴和乾淨是基本需求,這是基礎價值,普通的水在便利店賣兩塊。但依雲讓高階人群消費時有價值感,它可以賣到十幾二十倍以上的價錢。具體來說,產品要具備以下特性:
第一,產品要極致
拿充氣娃娃舉例,一般等我幾百塊的可能不那麼好銷。但日本有公司研製出高模擬陪伴機器人,其觸感,溫度,外觀很接近真人,而且有AI系統可以瞭解主人喜好。這樣的玩偶一個售價高達三萬美金還供不應求。能賣得起三萬美金的娃娃,肯定是高階消費人群了。所以怎麼用極致產品去滿足剛需,這個是決勝關鍵
第二,抓簡單剛需,充分滿足需求
像剛才那種智慧機器人,屬於系統級產品,需要很綜合的多種技術,很難做。這裡再講一個關於單一功能的產品。譬如助聽器產品,這個產品對於很多四五十歲以上有聽力障礙的人是剛需,但產品不夠普及,原因就是戴著外掛式會暴露這個缺陷,而入耳式的,大多體驗感不好。如果能開發一款隱藏入耳式,體驗感又很好的產品,就會在市場上熱銷。再譬如很多中老年人的膝關節不太好,上樓和走路有困難,如何製造出智慧的外骨骼系統,讓他們穿到腿上就能健步如飛,這個產品一定受歡迎。
第三,營造出高階感
前面兩點是講從產品出發。但有了產品不夠,如果你不能營造出高階感,高階人士還是不買賬。譬如智慧音箱現在是很普遍的一個產品,蘋果的智慧音箱HOMEPOD價格比小米的小愛同學貴十倍,但銷量可能比小米還大。其實核心功能差不多。就是因為蘋果一貫擅長營造這種高階感。
-
5 # 深圳博時特科技
面向高階人群的智慧硬體電子產品,我覺得就目前來說可以是智慧機器人或智慧人臉識別門禁,一般高階人群的房子比較大,但是他們也很忙,平時無暇顧及的就是家裡的打掃收拾,可以向他們推薦智慧機器人可以在家庭裡幫忙做些家務。現在比較熱用的人臉識別門禁,是面對高階人群的小區和住宅的,人臉識別門禁裝置可以無需要鑰匙、指紋、密碼等,刷臉就可以開門,對高階人群來說,這種既方便、省事、安全、無接觸,又看起來很高大上。
回覆列表
加油!本人不是從事這個行業的!機器人現在對普通消費者不是剛需!發力商業使用者可能是方向!高階沒有大面積的中低端,也就是說市場沒成熟的話,做高階是個偽命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