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我叫小博兒
-
2 # 邊走邊吃的
心理學家認為,從性質上講,吃零食行為與自我撫摸行為的機制是相同的。
吃零食的目的並不僅僅在於滿足肚子飢餓的需要,而在於對緊張情緒的緩解和內心衝突的消除:
一方面它能夠透過面板神經將感覺資訊傳遞到大腦中樞而產生一種慰藉,使人消除內心的孤獨;
另一方面,當嘴部接觸食物並做咀嚼和吞嚥運動的時候,可以使人對緊張和焦慮的注意中心轉移,在大腦的攝食中樞產生另外一個興奮區,使緊張興奮情緒得到抑制,最終使身心得以放鬆。
吃零食是件很快樂的事,和減肥並不衝突,減肥並不是要少吃,合理規律的飲食是有利於減肥的,吃零食千萬不要想著戒掉,越想著戒掉越會忍不住想吃,如果真的覺得這樣不好,可以將零食的類別換一下,比如不吃膨化食品,不吃油炸的之類的,想吃的時候可以買點地糖分低熱量有營養的東西。
如何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健康的飲食習慣跟你的身邊的環境有著莫大的關係。升學工作後,尤其是當你處於一個人的生活狀態的時候,小時候建立的那種健康的作息制度,進食習慣都被自己的惰性和隨性給打亂了。常常是處於一種餓了就吃,用零食代替主餐的飲食狀態。所以如果想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只要把後來養成的這些壞習慣全部丟掉就行了。
當然說起來容易,大致的建議如下:
1、在買了一堆零食胡吃海塞的時候,不妨暫停下來,想一想,自己吃進去的是什麼,是不是各種新增劑,是不是各種垃圾食品,每天不定期的去網上搜索各種零食曝光出來的製作過程。暗示自己這都是垃圾,都是生產線下來的工業製成品,你現在正在吃的蛋黃派裡面的雞蛋、火腿,說不定都是用臭雞蛋、病死豬做的。
2、一日三餐,按時吃飯。有條件的話,傍晚去公園散步或去操場跑步。
3、聽媽媽的話。
在日常生活中要控制強烈的想要購買垃圾食品的慾望:
停止購買垃圾食品。試圖減肥時,千萬要避免櫥櫃中留有任何垃圾食品。如果你手邊有很多垃圾食品,你就會更有機會無法剋制住自己吃掉它們。停止購買垃圾食品,避免把垃圾食品放在你的房間,汽車和辦公室裡。
只買健康食品。儘量選擇以下六種成分的食品,以確保您的健康選擇。1、水果2、蔬菜 3、瘦肉 4、牛奶 5、雞蛋 6、全穀物的食物。
如果實在控制不了手邊可以放一些健康的零食。如麥片,新鮮水果,杏仁,和低脂酸奶。
當你渴望吃的時候,分散注意力。培養一些興趣或者獨特的愛好,如去散步,玩你的寵物,打電話給朋友,或者在一個有創意的專案上工作。通常20-30分鐘後食慾會得到緩衝,晚上可以採取提前刷牙的辦法,暗示刷牙後以無法進食。看電視時,可以跳操或聊天以分散注意力。
喝大量的水。水可以幫助你感覺飽,幫助平衡你的血糖。每天喝大量的水來避免食用垃圾食品。
可以在將房間和車內或者辦公室點一些精油或薰香,以刺激腦內瘦素分泌,減少飢餓感。也可以噴適量香水在身上,研究表明有助於增加人體飽腹感。
(1)尋找成癮源頭:意識是最為重要的第一步,時刻關注著我們渴望垃圾食物的時候,並且採取有效措施來進行剋制;我們不得不盡可能控制這些誘發我們對垃圾食物渴望的“觸動裝置”。
(2)對慾望要學會自我容忍:對糖類的渴望是我們已經學會的一種反應,人們往往會學會如何去降低這種對糖類的渴望,一旦他們意識到這些慾望隨著時間推移而不斷下降的時候,這種慾望或許還會再持續10分鐘;研究者透過研究發現,人們可以透過觀察、嗅覺以及小小地品嚐等方式來有效控制對最喜歡食物的慾望。
(3) 合理制定自己的飲食計劃:如果我們有著健康的飲食計劃,那麼這就會有效幫助我們避免不健康飲食的選擇,儘量遵循最新的聯邦飲食指南,該指南推薦了一種健康的飲食模式,即對糖類、飽和脂肪酸都進行了限制,同時還建議人們少鹽以及攝入更多水果、蔬菜和全穀物。
(4)用我們喜歡的食物來替代讓我們上癮的食物;我們需要食物才能夠生存,而且我們也很享受飲食,但我們也並不會每天堅持吃粥和花椰菜。
(5)降低對加糖食物的攝入,從2018年開始,美國新的包裝食品營養標籤中都會寫明該食品中新增糖的水平,在美華人的飲食中新增糖的平均量為每日20多茶匙(40多克);當然大約有一半的糖都以飲料的方式呈現了出來,因此我們必須重新考慮一下對飲料的選擇了,水或許是最適合的“飲料”選擇了。
(6)學會自我放鬆:不要因為偶爾攝入一些垃圾食品而對自己過分自責,如果我們採用全有或全無的方法,在屈服於自身慾望之後我們或許會感覺到更加絕望;食物的線索往往很強大,而且我們難以避免,我們需要時間去學會如何控制機體的預防,並且選擇更為健康的飲食方式,如果學習失效的話,那麼下一次再繼續嘗試即可。
在一天中吃很多健康的食物。一天中你吃得越早的健康食品,你抗擊垃圾食品的意志力更強。,吃一個包含水果和酸奶的健康早餐,開始你的一天,此外,如果實在剋制不了,可以改變吃的順序,先吃健康食品,再吃垃圾食品,慢慢改變飲食習慣,不能急於求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