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ai沅有芷兮澧有蘭
-
2 # 中醫安心媽媽
我家孩子從2歲開始經常性有口氣是怎麼回事?
其實,孩子經常性有口氣已經不僅僅是口腔問題了,家長們得考慮脾虛弱。
中醫認為,脾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
也就是說,一切營養物質都需要靠脾來消化吸收的。
說到消化,可能有些媽媽會認為,只要東西吃進胃裡了,那肯定都被消化了。
但其實並不是這樣的:
舉個例子:
一塊肉,吃進嘴裡嚼碎了,吞下去到了胃裡,進一步腐熟磨細,但還是肉,這一步只完成了“消”
而吃進胃裡的肉,只有經過小腸的吸收,變成對人體有用的氣血,這個過程叫“化”
。
而脾則是有助於“化”的工具,如果它出現了問題,那麼吃進去的東西就會堆積在腸道里。
時間一長,這些東西就會發酵產生熱量。
我們都知道,當水燒開時,熱氣會從壺嘴裡噴出來。
而長期堆積在我們體內發酵產生的熱量,也需要一個發洩口排出去。
向下的話,則會出現到腸道,所以一些人就會出現大便乾結、大便困難的情況。
向上的話,則會出現在我們的口腔,一些人則會表現出咽喉腫痛、口腔潰瘍、口臭的情況。
所以,要想解決孩子經常性口有異味的問題,就需要給孩子清理腸道的積食,健脾胃。
在這裡,我教大家給孩子做一款清積食健脾的小零食
山藥雞內金材料:
鐵棍淮山藥:益氣養陰,補脾肺腎,固精止帶
雞內金:消食健胃,澀精止遺。消積滯,健脾胃
山楂:消食化積,行氣散瘀
紅豆粉:通便利尿,促進骨骼,牙齒的正常發育,滋補五臟,美容養顏
做法:
1.將雞內金洗乾淨後放在鐵鍋上炒熟,碾碎
2.山藥蒸熟後碾成泥,山楂炒焦
3.將雞內金、山藥、山楂與紅豆粉混合在一起摻少許蜂蜜揉成拇指大小的丸子
-
3 # 小囡寶成長劇場
你好,家有四歲小囡寶,希望我們的一些經歷能給你們帶來一些幫助。
首先想問下你們家娃娃的口水流得多嗎?如果是的話,那經常性的口臭,特別是早上起來口臭特別厲害的話很有可能就是脾胃虛弱的表現,平時多會出現積食、消化不良、便秘等等。
小孩子的脾胃嬌嫩,所以我們做家長的平時要多加註意呵護:
首先,一日三餐兩點做到定時定量,吃飯時教導孩子細嚼慢嚥,還有很關鍵的一點是吃飯的時候要讓孩子保持一個愉快就餐的心情,不要在吃飯時責罵孩子,所謂的“三不責”——就餐時不責,睡前不責,孩子知錯時不責,就餐時不看電視手機,不餵飯(餵飯不能鍛鍊脾胃)。晚上7點後不再進食,因為是脾胃需要休息的時間了。
其次,控制孩子的零食,零食往往是高油高糖高鹽,既影響孩子正餐的胃口,又不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正餐間隔期間可以給孩子吃適量的水果和堅果等健康零食。吃完水果記得及時漱口,保持口腔清潔。
再次,以趣味性的方式培養孩子不挑食,多吃蔬菜,愛上五穀雜糧,多喝最好的飲料——白開水的良好飲食習慣。
最後,也是最關鍵的,就是運動。多帶孩子戶外運動(做好防曬工作),室內可以親子游戲,多多鍛鍊孩子的大小肌肉。早起空腹或者睡前堅持捏脊。
照此,堅持下去,孩子的脾胃功能增強,積食、消化不良的情況自然會減少,口氣重的情況也會逐步減少甚至消失。
希望我們的一些經驗能給你們帶來幫助,祝福寶寶健康成長!
-
4 # 傑才育兒
寶寶有口氣的原因
不良好的口腔習慣(母乳餵養、奶瓶齲、吃甜食過多,媽媽長期餵養姿勢不當,寶寶吸吮不良習慣、小兒時期口腔清潔不良,忽視磨牙、飲水不足,不定期進行口腔檢查。
寶寶日常口腔衛生護理1.多給寶寶喝水,也順便清清腸胃
2.清潔口腔,嬰兒也需要刷牙,1歲後豎刷法,1~3歲刷牙要面對面幫孩子刷牙。
3.規範用餐,家長做好示範,培養寶寶進餐習慣。
4.消毒食具,奶瓶清洗乾淨高溫消毒,碗筷洗淨煮沸消毒。
5.控糖防齲齒,3歲內孩子輔食和零食中要限糖。
6.及時根治口腔炎症或胃腸病每半年進行一次口腔檢查。
回覆列表
孩子有口氣有三原因:
寶寶口腔內有食物殘渣,食物殘渣在口腔溫溼環境中變質,造成寶寶有口氣產生。寶寶近期喝水較少,出現上火症狀時也會有較重的口氣。寶寶有消化不良,積食以及消化系統疾病,這些原因也會造成寶寶出現較重的口氣。平時要注意口腔衛生,多喝水,少吃辛辣油膩食物,多吃青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