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王營評教育

    一般情況下,學校教研活動包括聽課、評課、集體備課、業務學習、課題研究等。說實話,如果學校能認真組織這些教研活動,每次都讓教師有不同程度的收穫,只要教師有一點進取心,還是願意參加這些活動的。

    如果一個教師對學校各類教研活動都不想參加,至少說明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這名教師或者因為年齡大,或者因為身體原因,或者因為太“佛系”,在業務上失去了進取心;二是學校組織的教研活動走形式,無實質性內容,對教師沒有吸引力,教師認為參加這樣的教研活動純粹是浪費的時間,浪費精力,解決不了什麼問題,業務上毫無收穫。

    如果是第一種情況,可以斷定這類教師的專業成長肯定會停滯不前,甚至會走下坡路。如果是第二種情況,說明這類教師不滿足於學校教研活動的現狀,有自己的主見,說不定他們在按照自己心中制定的目標,獨立進行學習和研究,這類教師的專業成長不一定會走下坡路,甚至將來會成為一匹業務上的殺出的“黑馬”。

    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如果一所學校有個別教師不想參加各類教研活動,倒也不足為怪,教研組長可以私下找他們瞭解情況,對症下藥,做好他們的思想工作,也許他們能回到正常的軌道上來。如果有一大批教師,尤其是青年教師,都不願意參加各類教研活動,這就需要引起學校管理者的反思:是不是教研組長、教研活動的設計或者教研內容出了問題。查明情況後,要想辦法改進。

    學校開展教研活動,要想真正吸引教師,發揮其應有的作用,需著力抓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選好各學科教研組長和備課組長。在許多學校,教研組長不是官,也不是中層領導,但對教師的專業成長卻具有較大的影響力。對教研組長不服氣,也是某些教師不願意參加教研活動的原因之一。因此,學校要在認真考察的基礎上,挑選哪些師德高尚、業務水平高、教學成績優異、有一定組織領導能力,在教師中具有較高威信的優秀教師擔任教研組長,如此才能在組織教研活動時具有凝聚力和號召力。

    二是要圍繞教師在教學中遇到的現實問題開展教研活動。教研組開展的聽課、評課活動,不是為了完成學校交給的任務,而是要圍繞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遇到的問題開展;進行課題研究不是為了發論文、撈榮譽,而是為了提高學科教學整體質量。每次教研活動都能圍繞教學中的“真問題”開展,解決教師在教學中遇到的困惑,這樣的教研活動才有吸引力。

    三是教研活動要形成系列。教研組長和備課組長每學期要對教師在教學中遇到的問題進行梳理和歸納,形成系列,據此制訂學科教研計劃,安排形式多樣的活動,讓教師做到心中有數。每學期要透過開展的教研活動,集思廣益,集中研究解決一、兩個問題。每次教研活動都要讓教師開展高質量的研討和交流,促進他們在業務上步入一個新臺階,收穫滿滿,這樣的教研活動教師自然願意參加。

  • 2 # 歲月晴好m

    當學校一切教研活動都不想參加的時候,有以下幾種情況:

    安於現狀。很滿足自己現在的情況,工作上過得去,生活中隨遇而安,既不想出風頭,也不想動腦筋,甘於平淡。就是屬於那種不幹事也不惹事的心態,做好自己份內的事情就可以了。

    覺得學校教研就是走過場,沒實際意義,教研組負責人水平太差自己不屑一顧,教研內容就是讀材料,查筆記,沒有實際意義 起不到引領教學水平的實際作用,不想參加。

    教研活動搞得教研內容空洞虛無,照搬照抄別人的經驗和成果 脫離本校實際,甚至是沖淡了主要教學任務,沽名釣譽摻水造價,影響了自己的正常教學工作 所以不想參加。

    要麼就是個人恩怨,看不慣組織者的做派和水平,和自己心目中形成的教學方法有衝突,嚴重影響自己的教學風格,所以不想參加。

    總之,就看你是哪個

    階段的學校了,如果是中小學,我覺得教研並不是最主要的內容,主要的是如何改進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水平,反思自己的教學過程,同行之間互相交流,聽課評課談一些體會進一步促進教學工作搞的更好就是最主要的教研活動了。

    如果是更高層次的學校,注重教研工作也是必須的,因為這個階段的教研活動不僅僅是中小學那麼簡單的了,那就是不斷提高自己,催生學生髮散思維的一種必要活動,應該認真對待。

  • 3 # 小甲同學的煩心事

    這個觀點倒是不盡然,教師不願意參加教研活動基於以下三點:

    一,年齡到了一定程度,做什麼事情都力不從心了,對於教研活動中的一些做作表演看不習慣了,所以,能逃就逃,能完成自己的課程就可以了,不願意參加覺得無聊的活動了。

    二,上級主管部門對年齡大的也有照顧。我有一次去聽課,集體評課時,每人準備一節教案,教研員直接就告訴,過五十的不用準備了。也就說明,教研活動也可以不參加了。

    三,教研活動太多,對課程衝擊太大,有些課程很緊張,耽誤了就預示著要完不成任務,有時候,都有事,課程串不開,有些老師,為了學生,就捨棄了教研。

    所以,問題中的老師不願意參加教研活動,並不意味著走下坡路,即使是老教師,他們的教學水平也是成熟的,優秀的,只不過缺乏點花樣罷了。

  • 4 # 子木老師遊心譚

    當學校各類教研活動都不想參加的時候,是不是意味著教師專業成長開始走下坡路?

    針對這個問題,子木老師認為,這對教師的成長還是有一定的影響的,雖然說,並不意味著教師的專業成長一定走下坡路,但是肯定不利,尤其是青年教師。

    第一、學校各類教研活動,對教師的專業成長是有一定幫助的。

    1、集體備課。每週一次的集體備課,如果不是流於形式,那麼教師們對課程的理解、課堂教學的設計,都會對自己有一定的幫助。

    2、聽課。即便是平常的同年級聽課,對於自己的教學多少也有作用。而且如果教研活動環境氣氛較好,對於青年教師的成長最有利。哪些老教師的點評就是很好的業務指導。老教師的課u,對於青年教師來說,也是一種學習,尤其市哪些教學水平很高的老教師的課,可以學習的東西更多。

    3、優質課大賽。現在參加縣區和省市優質課大賽,都需要從學校開始進行推薦,一步步走上去。不參加學校的初賽,就無法參加更高一級的競賽。雖說很多人對優質課非議頗多,但是,作為一名教師,上優質課所學得的東西仍然是很多的。

    還有其他一些教研活動,比如說課、基本功大賽等等。

    第二、如果這些活動都沒有參加的興趣,那就意味著幾件事。

    1、學校舉行的活動很多是過場,對教師的專業成長確實無益。

    2、教育教學氛圍不濃,大家都是敷衍塞責,不重視。

    3、這個老師已經老了,年屆退休。

    4、這位老師教育教學水平極高,而且已經功成名就了,已經不屑於參加這類小活動了。

    等等。

    第三、作為一名資深語文教師,建議——

    1、學校要營造一種真正的教育教學研討環境。

    2、學校對教師的培養要切實有效,可以提升教師的晉升渴望。

    3、老教師要懷著一份敬業之心和提攜之心,對事業保持一種敬意,要與時俱進,不斷追求更新的教學方法;要對青年教師傳授將自己的教學經驗,並多加指導和提攜。

  • 5 # 悅爸陪娃求學記

    當學校各類教研活動都不想參加的時候,是不是意味著教師專業成長開始走下坡路?

    這個問題其實我也看到了如此現象,在不同的地方和學校嚴重程度不同,作為教師,教研是職業發展和提高非常重要的一個部分,不僅是促進教師在教學實踐上快速成長,也是個人每個地區教學質量提高的重要保證,試想如果一個地區連教研都組織不起來,那些教師,特別是剛進入的年輕教師如何教學上有所突破呢?

    到底為何呢?教師不願教研原因,其實在經歷幾件事情和看到問題當中,首先就是教研的形式主義越來越強,不重實效。很多時候組織的各種教研,不是以教師成長為核心,而是為了做出各種資料,為了應付上級檢查,所以不僅沒有幫助,或許教研會後還讓你寫出一些自己根本沒學的總結材料。其次是重視越來越不夠,特別是一些落後的地方和管理不好的學校。在這一點上其實每年教育部門是規定了一些教育教研活動經費的,但是目前看來,不僅沒有經費了,就連組織活動上也沒有重視了,比較應付式的完成一些活動,可是這些在很多老師看來,不僅沒有學到東西,而且是在增加工作負擔。

    所以這些流失教研的真正目的的活動,讓老師們學不到東西,領導也重視了,誰還會去參加呢?或許一些都是為了完成一些檢查而已。

  • 6 # 一縷正義的光芒

    不敢苟同!教師需要怎樣的教研活動?需要那種真正接地氣的教研活動!教研活動要從教師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結合具體教學內容,總結過去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合理的解決方法。但是好多學校的教研活動流於形式,就是純粹為教研而教研,說白了就是為了應付學校的檢查而準備一些書面材料!有些老師之所以不想參加這類教研活動,是因為他們已經看透了教研活動的本質,他們不想把有限的時間浪費在毫無意義的造假活動中!與其無休止的搞形式主義,還不如自己多花費時間反思改進!

  • 7 # 格心齋

    個人認為不盡然,這可能要分六種情況!

    一:教師個人職業倦怠。

    二:教師工作時間因素。

    三:教師個人性格原因。

    四:教研質量參差不齊。

    五:已有個人教學風格。

    六:其他(如身體情況等。)

    選擇了當教師,就意味著選擇了活到老學到老!知識的更新實在太快,不加強自我研修,一定會成為時代的棄兒!

    綜上原因,不參加或不想參加學校的教研活動並不意味著業務能力和水平走向滑坡,相反,堅持自修,堅持自己已有正確的教學理念和方法,反而會不斷提升自我!

    但是,有質量,高水平,開眼界,增智慧的教研活動,我相信:只要是一個想教好書的老師,一定是渴望參加的

  • 8 # 一粒飄雪

    不是,而是很多教研活動已經開始走形式路線。每個班的孩子有不同的特點,每位老師有不同的教學方法和手段。而部分學校喜歡用幾位優秀教師的課作為範本來對比學習,這有違教育多樣化的特點。就比如簡單的研討教學案例一說,很多時候也總是套搬固有模式,你如果反其道而行之(這裡的反其道而行之也要以教學目標達成為目的),基本都會被教研否決,當然這是不代表所有地方都一樣。但是大部分還是難以還換思路,所以就會導致教研活動沒有吸引力,沒有突破,久而久之就會普通雞肋。以上為個人之見。

  • 9 # 驪小魚

    這個問題可以從兩個角度來回答,一是學校教研活動有效性;二是教研活動能學到東西的地方在哪。

    我從事小學教導主任五年,深入瞭解了小學教研活動的弊端,如果想靠學校教研活動完成自我成長,八成你要失望了。

    1、學校教研活動是為完成上級教育部門檢查而做的,不接地氣。上級教研部門每年都會提出當年下級學校教研活動總體綱領,在其綱領引領下,學校設計教研活動,但活動範圍僅僅圍繞綱領性要求。比如前兩年,上級部門從發達地區引進一項語文課題實驗《語文大閱讀》。此實驗高度契合國家高考下語文增加閱讀和寫作分數這根指揮棒。總體綱領不錯,但適不適合不發達地區學校全面推開,還有待考證。沒有調研,沒有論證,聞風下雨似的就席捲了整個當地學校。學校為完成這個實驗專案,連設計小步走的分步實驗都免了,直接為給上級部門創門面,給學校創聲譽而去,大張旗鼓、大幹快上地開始轟轟烈烈搞起來。學校的教研活動就配合地開展“”語文大閱讀實驗實施步驟“培訓。教研活動重中之重的一項的聽課活動也由“”提高教師業務能力“”轉為“”實驗專業指導”。都是比葫蘆畫瓢模仿性質的東西,不需要教師的智慧,只要照做就可以了。這樣的教研活動多不多,幾乎每年都如此,因為上級現任領導要凸顯自己的業績,怎麼凸顯,就得搞創新,自己創不出,就去先進地方取經,不管是不是真經,先交給下級學校搞起來,下級學校為達到上級滿意,即使不是真經也得唱成正經。學校的教研活動就淪為唱真經的工具。這樣的教研活動沒有營養,教師根本獲得不著專業上的指導。

    2、學校教研活動是為學校創聲譽,吸引生源服務的。學校領導為彰顯自己工作業績,總想創出別出心裁的東西,或者引進試驗專案,或者創出有別於別的學校的教研活動。如果單純的以提高教師業務能力為活動目標就缺了新意。所以各學校教導中層連同校長絞盡腦汁地想新花樣,最後花樣是有了,卻失去了教研活動原本的目的。比如我們地區個別學校率先搞的“集體備課”,初衷倒是挺好,集思廣議一節課,融眾家之長匯成一節課。可最後搞成什麼了,不但沒了眾家之長,連一人之長都沒有了,人人都不深挖教材,隨便議論一節課,應付了事。就這樣的教研活動,依然備受本地區推崇,校校效仿,不管用處如何,形式新穎就夠了。學校教研活動畸形發展,要的不是效果,是形式新,為學校成為當地一流學校造勢。教研活動就是學校的一個喇叭,只管吹,不管效果。

    從以上的角度來看,不願意參加教研活動並不意味著你不想成長了,走下坡路了,相反意味著你覺醒了,靠學校的教研活動想成長,簡直是一廂情願。

    那麼教研活動是不是就是一無是處呢?並不是如此。比如教研活動中的聽課就是教師成長的絕佳機會。不管是自己上公開課,還是聽別人的課,都可促進自己儘快成長。如何利用呢?

    1、在公開課中學習專業備課。一節好的公開課必然做到研讀教材、吃透教參、瞭解學生、借鑑好課的經驗這四點。每一點做到位了,都促使自己成長一點,磨練的多了,專業能力也就大幅度進步了。

    2、在別人公開課中學習優點。很多初出茅廬的小老師不知道怎麼聽課,該從聽課中學習什麼?(1)看設計知識呈現的脈絡,(2)看教師的導語,(3)看教師在學生遇到問題的點撥。

    (4)看教師的激勵用語。什麼時候能看出一節課的好壞了,證明你就進步了。什麼時候能想到自己比授課者有更好的突破難點的點撥語了,你的專業就厲害了。

    綜上所述,教師的專業成不要寄託在學校指導上,要靠自己系統性學習。只要想,辦法總會有的。

  • 10 # 貓貓爹660

    某高階為了參加某地級市的競教,學校也想能弄個名次回來,組織學科教研組及所有領導參加磨課活動,上午講得不夠理想。下午重整,整得一個非本學科的領導從教室後面的凳子上彈了起來。著實嚇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新手小白理財,做黃金還是做基金?求大神指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