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剛眼觀世界

    公攤這幾年關注最多的主要是業主購房人,大家主要熱議的話題無非是:房價計價面積和物業計費面積。

    公攤面積怎麼算影響三個相關方:

    1、影響城市建設規劃的管理標準,用地指標

    建築面積計算標準影響容積率確定、稅費標準、驗收、徵收、交付標準、設計規範等,只要標準統一,市場運作管理就沒有大的問題。

    2、對開發商來講,影響成本,稅費支出,進而影響售價。

    3、對於購房人講,主要是購房成本和使用面積、物業費計費標準。

    但是不管標準怎麼調,成本沒有變

    因為調為套內計算,在成本不變或成本增加時勢必會引起住宅單價調整、單價上漲,所以,核心不在這個標準怎麼定,而在於價格是否合理,稅費是否需要調整,在於監管是否到位,是否保護了使用者應有的權利、權益。

    2020年兩會民法典草案帶來新轉機

    目前對這塊呼聲最高的是業主和購房人,最近正在召開兩會,希望透過今年兩會《民法典》的落地,推進業委會建立,掃清人為障礙,規範小區公共資源權責,真正保障消費者利益,不知道以往物業代收的能否支援退還業主,大家一起爭取和期待吧。

  • 2 # 哲哥說買房

    公攤面積來源於香港,公攤建築面積是指由整棟樓的產權人共同所有的整棟樓公用部分的建築面積。包括:電梯井、管道井、樓梯間、垃圾道、變電室、裝置間、公共門廳、過道、地下室、值班警衛室等,以及為整幢服務公共用房和管理用房的建築面積,以水平投影面積計算。

    從公攤面積的定義看其實具有一定實際作用的,這樣看來公攤面積是合理的,但是一些開發商存在惡意虛報公攤面積增加房屋建築面積的行為,是一種不公平的銷售模式。很多購房者無法透過自己的測量來算出具體的公攤面積。而且高品質的小區公攤高獲得的房屋面積相對會少,但是房價同樣也比其他小區要高出很多。因此取消公攤面積轉為套內使用面積會更加合理,讓銷售過程更加透明。同時取消公攤後房價相應會上漲,但是房屋面積同樣縮小了,所以總房款未必會增加。同樣一些反對聲音認為取消公攤開發商會降低小區品質,其實不然取消公攤後小區品質會成為一個更重要的賣點,開發商會在設計時更注重小區品質,這樣看來取消公攤面積會更加的透明化合理化。

    另外,取消公攤面積會避免一些不合理的收費,比如北方的採暖費,目前許多城市都是把公攤面積算裡面收取,這樣顯然不夠合理

  • 3 # 東海壹哥

    很多人對公攤都很氣懶,覺得要取消公攤才是合理的,其實羊毛出在羊身上,在賣的時候一平10000含公攤,如果去除了公攤按實用面積賣就會賣12000戓者13000因為成本提高了,所以說公攤面積都會存在,只是計算方法不同,這個還是要看價格比較有實際意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當你向同學請教專業問題時,別人很不耐煩,心裡是怎樣的一種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