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恆者通芳

    故事中三個人物來自中國古代最早的長篇敘事詩《孔雀東南飛》,這裡寫的是劉蘭芝勸夫稟母回孃家的情節,語直不婉,雍容不迫。劉蘭芝主動去求才符合她倔強自重,秀外慧中的人格特徵。

    古今制度雖有不同,但無論男女,崇尚自由意識、追求完美愛情的心不會改變,只不過在客觀世介面前有的選擇妥協,有的選擇放棄,有的選擇反抗,有的選擇周旋。選擇取決於性格,黑格爾說“性格就是理想藝術表現的真正中心”。

    而作為女人,對待愛情關懷更重於自由意識,更何況是德才全面、精神思想豐富、個性鮮明的劉蘭芝,最終的經歷使她萬念俱灰,無奢無望。同樣如黑格爾所言”愛情在女性身上特別顯得最美,因為女子把全部精神生活和現實生活都集中到愛情裡和推廣成為愛情。她只有在愛情裡才找到生命的支援力;如果她在愛情方面遭遇不幸,她就會像一道光焰被狂風吹熄掉“。

    所謂封建時代的道德規範,是男權思想強勢主導對陣女性生存資源匱乏,劉蘭芝很清楚自己走的是條不歸路,事實上,她的主動是對的,從事態後來發展能看出,她迫於重重壓力,而違背同焦仲卿的”別離約定“時,焦不言自已懦弱卻冷言譏諷她背棄,也只能說明這個男人的狹隘。

  • 2 # ywymm

    老妖婆變態!老妖婆變態心理可能潛在意識把兒子當成老公,任何他兒子喜歡的女人都是她的情敵,這個情敵越美好越是她眼中釘。

  • 3 # 一大粒豆

    這還問,不孕唄。雖然不一定是她的問題,但是在當時夫家就可以已“無後”的理由休她。歷史上同樣情況的還有陸游和唐婉。

  • 4 # 122586423987

    古代婦女命運是依附於男人的,生個一男半女才在夫家立足,丈夫早亡被認為是剋夫家,夫亡從子,又多了個媳婦礙眼,怕兒子聽媳婦的對自己不孝,久而久之心理失衡扭曲,造成了婆媳間難以調和的矛盾,現在這些現象基本上不多見了,一是思想觀念轉變,二是舊的家族關係不復存在,三是也是最關鍵的一條經濟上各自獨立,四是現在的婆婆媳婦都很識趣,各忙各的誰都沒閒工夫找不痛快,

  • 5 # 漢朝的風花雪月

    劉蘭芝被休,道理很簡單啊,她和焦母三觀不合。她雖然漂亮又能幹,又有才藝,奈何焦母認為她不是“賢女”,只想個人情愛,不能勸諫幫助丈夫上進啊!而焦母又一心一意希望兒子能光耀門楣,這種觀念差異就出來了,矛盾就出來了!

    漢代的賢女賢妻,標準之一就是能勸諫丈夫,督促丈夫上進,就像卻攆之德、停機之德的主人公班婕妤和樂羊子妻那樣。可劉蘭芝幹什麼了?她可能什麼都不幹。她並不激勵丈夫上進,反而是希望丈夫和她卿卿我我,花前月下,證據之一就是焦仲卿說自己薄祿之相。

    焦仲卿去和焦母表白劉蘭芝的優點時,說自己慶幸能娶到劉蘭芝這樣的好妻子,反正一輩子也當不上啥官,前途也沒指望了,說白了他就是想混吃等死,不求上進。而焦仲卿的祖上當年很風光,那是在中央上班的,只是現在敗落了,焦母是希望兒子能光宗耀祖,再振門楣的。但焦仲卿現在明確地說自己娶妻劉蘭芝,一輩子就想混吃等死,還威脅說要是休了她,就一輩子不娶了。這話換成任何一個媽媽估計都受不了。為了一個女人,也不求上進了,連祖宗臉面都不顧了,有沒有後代都不管了,這不叫氣人叫什麼?焦母大怒,是人之常情。

    兒子有錯,但母親只會歸咎於兒媳,天長日久,就看蘭芝不順眼,加上焦仲卿的神操作,話都不會說,直接被焦母逼著休妻了。

    其實休妻倒不可怕,畢竟女人那會可以再婚,也不是稀罕事。最令人不解的是,焦仲卿在蘭芝出嫁前一天,跑去指責人家變心,還說自己要去死,巴拉巴拉的,氣的蘭芝也說自殺,他反而不說話了。等到蘭芝自殺後,他也自殺了。

    因為焦母和兒子兒媳的觀念的確存在差異,所以也導致她會逼著兒子休妻,這在今人看來的確霸道蠻橫,但休妻不一定會導致兒媳婦自殺。在這個故事中,導致蘭芝自殺的恰好就是焦仲卿。如果不是焦仲卿的言語刺激,性格本就剛強的蘭芝也不會被激的自殺。這樣看來,女人還是性格稍稍柔和一些比較好,要不然命都保不住,何談將來?

    總而言之,焦仲卿軟弱,沒擔當,又情商低,是個媽寶男,還不心疼老婆,不體貼人,是另外一種“渣男”,劉蘭芝嫁給她很不幸。蘭芝之死,是焦仲卿一手製造的,這是人性的悲劇,而不是愛情悲劇。男的不要做焦仲卿,女的不要做劉蘭芝。女人嫁人前一定擦亮眼睛!

  • 6 # 使用者渤海潮生

    高中女語文老師憤憤的告訴我們說:是寡婦婆婆的心理變態扭曲,母子關係的排他性導致的愛情悲劇,今日以社會風氣觀察之有同性相斥異性相吸的天敵原理。心理肯定有問題。與陸游唐婉愛情悲劇如出一轍。只不過兩者都被藝術化了,得以流傳千古。百姓今人分手者更眾,泯然如塵如落葉飛花,傷則一時悔卻一世,惜無記敘文筆而已。

  • 7 # 老馬的1972

    只有一個理由——不下蛋的母雞。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當然,這個分析讓我被罰站一節課。

  • 8 # 夢魂慣得無拘檢

    《孔雀東南飛》中女主人公劉蘭芝主動請求休棄,我覺得有多個原因:

    1.表達對婆婆的不滿:

    劉蘭芝在向丈夫焦仲卿請辭時說了這樣一段話:雞鳴入機織,夜夜不得息。 三日斷五匹,大人故嫌遲。 非為織作遲,君家婦難為! 妾不堪驅使,徒留無所施。 便可白公姥,及時相遣歸。“大人故嫌遲”“君家婦難為”說明日常生活中婆婆對自己的故意刁難,“妾不堪驅使”則表達了自己的抗議和不滿。

    2.對丈夫的試探:

    “君既為府吏,守節情不移。 賤妾留空房,相見常日稀。”這段文字說明劉蘭芝的婚後生活是比較寂寞的,丈夫焦仲卿一心撲在公事上,很少回家。夫妻見面的日子很少,劉蘭芝感覺到了自己被冷落。在這種情形下,劉蘭芝請辭,很有可能是在試探丈夫對自己的感情。後文中,焦仲卿的反應也可印證這一點:府吏得聞之,堂上啟阿母: “兒已薄祿相,幸復得此婦。 結髮同枕蓆,黃泉共為友。”焦仲卿對著自己的母親發誓,表明了自己對妻子的情深義重。我個人認為劉蘭芝對丈夫的舉動應該是很滿意的,所以在被驅遣之後,才會“淚落連珠子”。如果真的是想被休棄,不會表現得如此悲傷!

    3.對獨立人格的堅守

    焦母在表達對劉蘭芝的不滿時,曾提到:“此婦無禮節,舉動自專由”。這至少說明劉蘭芝比較有主見,個性獨立,不容易使之屈服。劉蘭芝是一個很聰明的女子,她既然能洞悉婆母對自己的不滿,又深知丈夫焦仲卿懦弱的個性,那麼就應該能預見自己婚姻的結局。在被婆母下逐客令之前,自己主動請辭,無形中化被動為主動,維護了自己的人格和尊嚴。

  • 9 # 輝城啊

    劉蘭芝與婆婆的關係緊張。

    從《孔雀東南飛》的原文來看,劉蘭芝非常優秀,“十三能織素,十四學裁衣。十五彈箜篌,十六誦詩書”,說的是才藝雙全。平日裡又勤勞,但是焦母卻非常不滿,“三日斷無匹,大人故嫌遲”。雖然深愛著焦仲卿,但不得不說,劉蘭芝在焦仲卿家生活並不開心,非常壓抑。

    在這劍拔弩張的家庭氛圍之中,作為丈夫的焦仲卿,應該去平衡母親與妻子之間的關係。他曾經幫助妻子說話,且看焦母的反應,“阿母得聞之,槌床便大怒:‘小子無所畏,何敢助婦語!吾已失恩義,會不相從許!’由此可見,焦仲卿卻是非常懼怕母親的。究不敢徹底反抗母親,焦仲卿只好委屈劉蘭芝和自己的愛情。焦仲卿此人很孝順,但在性格上,卻頗為弱勢和順從。但他的妥協,並沒有討得母親的歡心。

    在詩之中,焦仲卿的父親角色是失位的。原因可能是焦仲卿的父親早逝,導致焦家家族沒落。焦母含辛茹苦把他養育成人。她對焦仲卿的期待,應該非常高。多年守寡的生活,讓她的心理趨近於變態。

    張愛玲在《金鎖記》中,寫到一個婦女形象曹七巧。她年老之後,緊緊地把兒女攥在手中,牢牢地控制住兒女的生活。女兒長安本來有機會得到自己的興趣,曹七巧卻變態得把它破壞。焦仲卿的母親對兒子的幸福,心理可能近似於曹七巧。可以想象,即使羅敷嫁給焦仲卿,婚後的日子肯定也不會好過。

    她對劉蘭芝的挑剔,是一個極其壓抑的心理發洩,毫無道理的。古人婚配講究門當戶對,從焦仲卿休妻後,劉蘭芝回到夫家後,不斷有高官來求親,可見劉家地位不低,家境很有可能比焦仲卿家高得多。悲哀的是,劉蘭芝作為一名女子,無法主宰自己的命運。兄長為了家族利益,逼迫劉蘭芝嫁給縣丞的公子。

    焦仲卿與劉蘭芝的愛情,是一樁悲劇。讀完全詩,其實完全可以避免的。至少,兩個年輕人完全可以幸福得過完一生。當然,上面的說法只是簡單地從婆媳矛盾的角度上面去理解兩人的愛情悲劇。其實,究其根源,應該結合東漢末年的社會、政治等,比如說焦母嫌棄劉蘭芝,是否有劉家不能在仕圖上幫助兒子的原因?

    不管怎麼說,《孔雀東南飛》是一首我非常喜愛的樂府詩。

  • 10 # 木魚花生兒

    孔雀東南飛是漢代的一首詩。描寫了劉蘭芝與焦仲卿的愛情悲劇。

    文中的劉蘭芝賢惠通達,秀外慧中。然而就是這樣還被焦母百般刁難,而迫於這種壓力,劉蘭芝不得不走,而與焦仲卿立下約定。其實就是表明在古代包辦婚姻條件下所產生的悲劇。作者也以此表達對古代封建禮教的不滿。

  • 11 # 愛電影愛剪輯

    男主焦仲卿是官府上的一個小官吏,他和女主劉蘭芝的婚後生活甜蜜而美好。劉蘭芝相貌美麗,她十三歲時便可以織布,十四歲可以做衣服,可以說是賢惠的代名詞。

    十七歲的劉蘭芝嫁給焦仲卿後每天都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按說這麼一個勤勞賢惠的兒媳婦應該很招婆婆喜歡,但是焦仲卿的母親卻要執意將劉蘭芝遣送回孃家,以此女不懂禮數為由逼迫兒子休了劉蘭芝。

    古代的“愚孝”還是比較盛行,焦仲卿便想先順著母親的意思將劉蘭芝送回孃家,過日天母親氣消了後再接她回來。

    劉蘭芝回到孃家後有許多人爭先恐後地和她提親,其中不乏長相瀟灑,家世顯赫之輩。一個被休的女子還有這麼多人追求真是令人費解,這也從側面烘托出了劉蘭芝的優秀!

    後來劉蘭芝在哥哥的壓迫下同意出嫁,不過在她結婚當天她“舉身赴清池”,跳入水中,一個年輕的生命香消玉殞,焦仲卿得知妻子跳河的訊息後悲痛欲絕,決定以身殉情,上吊自縊。故事到這戛然而止,一對恩愛的夫妻在封建禮教的束縛下雙雙殉情,令人痛惜!

    劉蘭芝投河自盡

    既然劉蘭芝既勤勞賢惠又聰明美麗,這麼多人都把劉蘭芝家的門檻踏平了想要娶她為妻。那麼為什麼焦母執意要休了她呢?從《孔雀東南飛》這篇文章中劉蘭芝對婆婆平順溫和,尊重又加。前文提到焦母以劉蘭芝不懂禮數為由休了她顯然是個藉口。那麼劉蘭芝被休的真正原因是什麼呢?

    劉蘭芝不能生育?

    從《孔雀東南飛》原文中的“共事二三年,始爾未為久”描述中,我們知道劉蘭芝嫁入焦家也有兩三年了,但是文中沒有提到“孩子”的情況,也就是說劉蘭芝嫁入焦仲卿的這幾年裡沒有生過孩子。

    假如劉蘭芝不能生育,那麼焦母執意要休她可以理解。畢竟“香火”在古代是十分重要的,何況焦母就這一個兒子。但是焦母卻對劉蘭芝這樣評價:“此女無禮節,舉動自專由!”想要以劉蘭芝不懂禮數為由將她休了,如果劉蘭芝不能生育的話,焦母完全可以正大光明地以劉蘭芝不能生育為理由把她休了。所以這麼看來無法生育並不是劉蘭芝被休的真正原因。

    劉蘭芝和丈夫、小姑離別

    夫妻太過恩愛?

    看到這個理由後相信在座的各位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如果說是夫妻矛盾多,當媽的看不下去讓兒子休了妻子這是情有可原的,但是夫妻恩愛成了被休的原因實在讓人無法接受!

    大家可別以為這是無稽之談,《禮記·內側》中有這樣一句話:“子甚宜妻,父母不悅,出”。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假如兒子對媳婦太好了,但是父母不喜歡這個媳婦,那麼這個媳婦也會被休。

    真相逐漸浮出水面,大概是因為焦仲卿和妻子劉蘭芝感情很好,如膠似漆。焦母因為嫉妒兒媳婦所以才容不下她的存在,在這位婆婆眼裡,這分明是和自己搶兒子啊!所以焦母才會千方百計地想要劉蘭芝離開這個家!

    焦仲卿自縊

    看到這裡,可能有很多朋友認為這純屬是巧合,因為夫妻恩愛被親媽看不下去的能有幾個?陸游和他老婆也是被陸游的媽給活生生地拆散的。陸游的第一任妻子唐婉是他的表妹,兩人青梅竹馬,情投意合。

    唐婉才華橫溢,溫婉賢淑,按理說在古代這種親上加親的姻緣是很多人求之不得的,但是陸游的母親對唐婉十分看不慣,為啥?第一個原因是唐婉有才華,古代以女子無才視為“有德”。第二個原因是唐婉不拘小節,經常和陸游當眾“秀恩愛”,這當媽的看不下去了,認為兒媳婦把兒子的愛都搶光了,所以陸母在生活中處處針對唐婉。

    封建主義色彩濃厚的陸游母親對唐婉嗤之以鼻,認為她不懂禮數。陸母還經常在陸游面前詆譭唐婉,慫恿兒子將唐婉休了,後來兩人分道揚鑣。一對恩愛的夫妻就這樣被活活拆散了,這樣的母親讓人氣憤,這樣的夫妻令人惋惜!

    其實這種情況在當今社會還是比較常見的。婆媳關係是最熱的話題,婆媳關係自古以來也一直是讓人頭痛的關係。現代社會有很多不明事理的婆婆和媳婦鬧矛盾,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兒子太寵媳婦了,自己的嫉妒心作祟!願所有的有情人都能相伴一生。

  • 12 # 沙漠鷹嘴豆

    婦女守貞的道德觀,先秦已有“有子而嫁 倍死不貞”的規定。至漢代,三綱五常體系漸次形成。劉向《烈女傳》“修道正進,避嫌遠別。為必可信,終不更二”,班昭《女誡》:“夫有再娶之義,婦無二適之文。” 《白虎通義。婚娶》引《禮記》:”一與之齊,終身不改“。

    漢代歷代帝王很重視,”賜貞婦帛“、”賜貞婦順女帛“的記錄不絕於史書,並大力旌表宣揚。如沛郡劉長卿,在孩子五歲的時候去世,他的老婆守貞不嫁,苦守十年。後來劉妻孩子夭折,孃家人勸她改嫁,劉妻自毀耳朵以示守貞。

    當地官員上報朝廷,褒獎。其他如謝姬、殷紀配、呂榮、李元女一直到三國時代的夏侯令女,都是夫死堅拒改嫁的典型模範。不過漢代和明清不同的是,社會主流普遍認為守貞是一種超道德,是德行的上限,而不是下限。寡婦宣佈守節,會博得讚賞,寡婦不去守節,也不會被人指責。

    不像明清時代,寡婦守節幾乎成為最低標準,低於這個標準就是十惡不赦。同樣是大儒,董仲舒在這事兒上看得就比朱熹開,他說“夫死無男有更嫁之道“。所以在朝廷大力表彰貞婦的同時,我們也能看到民間、官場、甚至皇家轟轟烈烈的改嫁之風。漢文帝的媽媽薄夫人,就是改嫁給劉邦的。

    漢文帝的兒媳婦、漢景帝的皇后王娡,也是改嫁給天子的。漢景帝和王娡生的女兒平陽公主,先後改嫁三次,先嫁曹壽、又改嫁夏侯頗,第三次嫁的老公更好,叫衛青。名臣陳平也是著名的接盤俠,他老婆張氏先後嫁了五個老公,都死了,他是第六個。朱買臣的老婆嫌自己老公沒出息,主動改嫁;

    蘇武的老婆等不到自己老公回來,也改嫁了。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就更不用說了。甚至一代梟雄曹操,他的原配夫人要跟他離婚,怎麼也勸不回來,曹操只得放她回家。主動跟孃家人說可以改嫁。只不過丁家不敢招惹曹操,此事未成。

    到了曹操臨死前,甚至還對侍妾們說:“顧我萬年之後,汝曹皆當出嫁”。

    兩漢旌表的那些列女,有很多都是家裡要求改嫁自己不從的,也從側面反映當時的社會主流對改嫁沒有反感,當做是習以為常的事。

    “寡婦守貞” 這種事在當時,跟現在的道德標兵一樣,沒人說不好,但也沒太多人當回事,偶爾出現幾個,朝廷都要撿到寶一樣,興高采烈地宣傳一通所以劉蘭芝離婚之後,有人上門求親,是再正常不過的社會行為,不會有人因此而看低她。反倒是劉蘭芝的堅持,被她的孃家人所不理解的,不就是改嫁嘛,有什麼大不了的,又不是搶你雞蛋。

  • 13 # 摶文氏

    開頭寫的很清楚,三日斷五匹,大人故嫌遲,非為織作遲,君家婦難為。

    婆婆是故意刁難劉蘭芝的,她看上了在她眼裡更加優秀的秦羅敷,因為秦羅敷有一首詩做的極好,代表了對夫婿的美好期望。

    東方千餘騎,夫婿居上頭。何用識夫婿?白馬從驪駒;青絲繫馬尾,黃金絡馬頭;腰中鹿盧劍,可值千萬餘。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專城居。為人潔白皙,鬑鬑頗有須。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趨。坐中數千人,皆言夫婿殊!

    這在焦仲卿母親看來真的符合一個成功男人背後的完美女人那種形象,焦仲卿本身就是廬江府小吏,也就是有官身的,古人學成文武藝,貨賣帝王家。

    所以有一個賢內助是相當了不起與難得的,而劉蘭芝除了和焦仲卿琴瑟和鳴之外,家庭背景及志向都與羅敷差的很遠,她接受的教育是十三學織素,十四學裁衣,十五彈箜篌,十六誦詩書,十七為君婦,已經嫁人了!

  • 14 # 文史女漢子

    《孔雀東南飛》堪稱中國古代愛情詩的絕唱,千百年來,讓人們感嘆唏噓不已,也一直讓人們思索著。

    從文中看,劉蘭芝美麗善良,忠貞不渝,有情有義,又聰明能幹又有教養,深愛丈夫,孝敬婆婆,運用現代社會好媳婦的標準來衡量,都是一個打著燈籠都難找的、無可挑剔的好媳婦,可焦母為什麼不喜歡這個媳婦呢?有以下幾個可能:

    一、 無子被出說 在古代,休妻講究“七出”,亦稱“七去”。即指女子有下列七種情形之一者,丈夫或者公婆即可休棄她。即:無子去;不順父母去;淫去;妒去;有惡疾者去;多言去;盜竊去。古人也雲:“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而從文中可以看出,劉蘭芝與焦仲卿“共事二三年”,但未提到他們有孩子。想當年,焦家也曾是“仕宦於臺閣”,在當地也屬名門望族,可今天面臨香火無繼的危險,作為唯一長輩的焦母怎能不心急如焚呢?況且“無子被出”在當時的社會也是合理合情合法的,所以,劉蘭芝被譴也就在情理之中。

    二、 俄狄甫斯情結 按照奧地利心理學家、精神分析學創始人弗洛伊德的俄狄甫斯情結理論,焦母驅譴劉蘭芝是典型的俄狄甫斯情結-----戀子情緒。文中沒有提到焦仲卿的父親,因此焦父可能早年去世,焦母與仲卿母子二人相依為命,因此,在這個殘缺的家庭中,兒子便扮演了母親精神上的丈夫角色。兒子愛著母親,母親愛著兒子。可這平靜一切便因為劉蘭芝的到來發生了改變。兒子身邊多了一個女人,兒子更多的時間是投進了妻子的懷抱,與妻子卿卿我我,兒子對母親專一的愛現在有一半給了另一個女人,由兩個女人來分享,母親難免心理孤單,心理不平衡。她讓兒子休了劉蘭芝,“便可速譴之,譴去慎莫留”,而且答應兒子“東家有賢女,自名秦羅敷,可憐體無比,阿母為汝求。”可直到兒子要“自掛東南枝”了,她仍然只是說在嘴上,並沒有真正的實際行動。由此可以看出,她是打著為兒子另找好媳婦的幌子,達到長期獨佔兒子之愛的目的。因此便不自覺地遷怒於劉蘭芝。說的那些話,也只是給兒子的一點安慰和藉口而已。這與美國作家勞倫斯的作品《兒子與情人》中的母親有著同樣的心理。

    三、 心理變態說 焦母經常以焦家曾“仕宦於臺閣”為榮耀。也許“仕宦於臺閣”的就是焦仲卿的父親、焦母的丈夫。想當年,丈夫官居臺閣,官階不低,自己也因此而“夫榮婦貴”。也曾經是風光一時的官太太。可好景不長,焦父撒手人寰,自己不得不年輕守寡,擔負起獨自養育兒子的重任,以圖來日“子榮母貴”。可等自己將兒子焦仲卿扶養成人後,他也只是當了一個小官吏,焦家家境漸顯敗落之象。再加上她年輕喪夫,感情寂寞。這樣,多年的育兒之苦、家道的敗落、感情的無依託、香火無繼的危機等各種有形無形的壓力使他心理扭曲變態。因此,她便以一種病態的心理對待一切,包括自己的兒媳婦劉蘭芝。

    四、 妒賢嫉能說 從文中可以得知,劉蘭芝是知情達理,賢淑聰惠,辦事幹練。想當年,焦母當官太太時,可能也是聰明能幹的,夫榮婦貴嘛!可現在的兒媳婦劉蘭芝比自己還能幹,自己心中難免有些不服氣,妒從中生,她怎能容忍家中有這麼一個明顯強於自己的女人存在呢?這樣下去,自己家長的地位不是岌岌可危了嗎?另外,在古代,從來都是男主外,女主內,婦因夫榮。男人在外,頂天立地,為人處世果斷幹練,女人在內,勤儉持家,溫柔賢惠,這樣的家庭才是典型的封建美滿家庭。,可劉蘭芝的性情剛烈、聰明能幹、堅強不屈的精神與焦仲卿的唯唯諾諾、軟弱馴順的性格相比,劉蘭芝明顯在各個方面都超過了焦仲卿。一個在家都不能做主的堂堂男子漢,如何置身於錯綜複雜的官場,也就是說,他的官做的如何,也就可想而知了。在這種情況下,媳婦的存在,更襯托出了兒子的無能。這樣,作為封建家長的焦母怎能容忍家中有這樣一個明顯強於自己、強於兒子的女人存在呢?

    五、 更年期遇上了青春期 從文中可以推斷,焦母的年齡大概在50歲左右,正處於婦女更年期。心情煩燥、喜怒無常是婦女更年期的典型特徵。而劉蘭芝則剛剛20歲左右,又剛結婚,正處於青春衝動期,但丈夫焦仲卿則“君既為府吏,守節情不移”,致使劉蘭芝“賤妾守空房,想見常日稀。”一個正處青春衝動期的年輕少婦,獨守空房的壓抑滋味是怎樣的!可想而知,這樣,兩個心情壓抑煩燥的女人生活在一起,發生種種不愉快則在所難免。

    六、 人性的覺醒與專制思想的碰撞 在文中,焦母明明白白地講了她對劉蘭芝的不滿,那就是“此婦無禮節,舉動自專由。吾意久懷忿,汝豈得自由?”焦母“久懷忿”的正是劉蘭芝的“舉動自專由”。然而,所謂“舉動自專由”,其實正是劉蘭芝追求獨立、自由、平等的思想的表現,是生命意識的初步覺醒,是對人格尊嚴的維護,是對個性精神的堅持。劉蘭芝不只是才貌雙全,更是一個秀外慧中、外柔內剛、具有叛逆性格的女子。她的聰穎敏銳、她的才華識見、她對愛情和幸福的渴望、她對自由平等的嚮往、對美和真的追求、對人性尊嚴的捍衛等思想意識和個性特徵一定會在平時的言談舉止、音容笑貌中自覺不自覺的表現出來,這種行止見識是讓長期生活在傳統宗法社會中的已經完全自覺地接受了諸如“三從四德”“溫良恭儉讓”“女子無才便是德”之類男權思想的焦母感到陌生和害怕的,特別是當焦母發現自己那個向來溫馴聽話的兒子也因為劉蘭芝而變得似乎不那麼聽話了,這更使她感到震驚和惶恐。這在當時看來,就是不孝,就是大逆不道。如果不將她早早趕出家門,誰知道在她的影響下,這個家裡會發生什麼傷風敗俗、丟人現眼的好事來。弄不好,還會毀了焦家一世英名。還是早點剷除禍根為好!、

    其實歸根結底,在焦母眼中,劉蘭芝這個兒媳並不能帶給焦仲卿什麼實質性的好處。對比焦母看中的秦羅敷,那才是兒子仕途上的助力。

  • 15 # 一點學堂

    劉蘭芝被休,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是:結婚二三年沒生育,所謂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劉蘭芝佔著不孝,也是在古代女子七出之列。

    二是:劉蘭芝生得美麗,而婆婆同樣作為女人,因為已經老了,看到年輕的女子在自己眼前,而且終日和自己生活在一起,比得自己人老珠黃,自然心有甘。

    三是:婆婆生了焦仲卿後很多年才生第二個孩子,還是個女兒,自己一個人拉扯大兩個孩子,如今兒子對媳婦那樣好,自己心頭肉好像被別的女人奪了去,同樣心不甘。

    第四:焦仲卿既然為府吏,大小也是個吃皇糧的公務員,找了這麼個沒社會地位的女人,雖然女紅和琴棋書畫什麼都會,但畢竟門不當戶不對,所以總是小瞧蘭芝。再加之焦仲卿很孝順,母親在家裡說一不二,自然焦母就了算,說休就休了。

  • 16 # 薛小汀

    《孔雀東南飛》劉蘭芝被休的真正原因?

    這個問題問得很好。為什麼呢?

    因為古代女子被休的原因有七種,即“不順父母”、“無子”、“淫”、“妒”、“惡疾”、“多言”、“盜竊”。根據課文描述,劉蘭芝被休只可能是前兩種,即“無子”、“不順父母”。可是,當焦仲卿問焦母為何休劉蘭芝時,“女行無偏斜,何意致不厚?”

    焦母的回答是:“此婦無禮節,舉動自專由。”

    這句話是說劉蘭芝舉動全憑自己的意思。

    那麼,被休的理由就是“不順父母”。

    在中國歷史上比較有名的因不順父母被休的有北宋陸游和唐婉。

    什麼是不順父母,簡單地說,就是父母看著不順眼。

    劉蘭芝和唐婉都是才女加美女,為什麼會招致公婆的討厭呢?原因應該是多方面的。

    關於《孔雀東南飛》劉蘭芝被休有“無子說”,“俄狄浦斯情節說”,“嫉賢妒能”,“心理變態說”等一大堆。

    其實分析文章必須以文字為基礎,所以可能性最大的就是“不順父母”,當然也有無子說的可能。

    我們結合當時的時代背景。故事發生在東漢末年,地點是廬江,就是現在的安徽省。文中的羅敷是代指美女,而不是具體的《陌上桑》裡河北的美女秦羅敷,很多人說焦母看上了更美的秦羅敷,這是個錯誤的說法。

    東漢後期,是宦官專權和外戚專權交替出現,慢慢的形成了一些世家大族。到漢末建安年間,門閥大族已經形成。於是到曹魏政權時期,魏文帝不得不採取的選官制度是“九品中正制”,出現了“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的現象。

    焦仲卿是一個官府裡的小吏,他所想在仕途上有更大的成就,最便捷的方式就是與有門第的女兒結婚。

    我們看看,劉蘭芝的家庭怎麼樣呢?

    文章中有“昔作女兒時,生小出野裡。本自無教訓,兼愧貴家子。受母錢帛多,不堪母驅使。”

    從這裡可以看出,劉蘭芝的出身算不上高貴,至少無法和焦仲卿家相比。所以,有一種可能性就是,焦母考慮到了劉蘭芝家對焦仲卿的仕途不能提供任何幫助,在形成計程車族和寒門的對立之下,焦母是很焦慮,她想透過與高門結親而提高自家地位,幫助兒子的仕途,這在當時社會是很正常的想法。

    比如,王羲之的兒子原配是自己的表姐郗道茂,二人感情很好,但是,後來,王獻之被新安公主司馬道福看上,為了鞏固王家的地位,就把原配郗道茂休了,而娶了司馬道福,成了駙馬。在王謝這樣的世家大族都是如此,何況他人乎?

    何況,劉蘭芝“十七為君婦,心中常悲苦。”劉蘭芝與焦仲卿卿卿我我,總捨不得分離,這也無意中影響焦仲卿全身心的投入仕途,在長輩面前秀恩愛乃一大忌,焦母勢必不容這樣的兒媳。

    無子說。

    劉蘭芝明明無子,為何不以無子為名休了劉蘭芝?這是因為,這古代,無子,也就是無後被休,是有嚴格的要求的。比如,唐律中就規定,只有當妻子年紀在50歲以上既未生子且又無妾生子的情況下,妻子才可以被休,如在49歲以下則不可以以無子為由被休。雖然漢律是怎麼規定的,尚不明確,但剛結婚兩三年,丈夫又經常在官府工作不回家,以無子為由就休兒媳,很站不住腳。

    當然,焦母可能盼孫心切,所以,以“不順父母”為藉口,休了劉蘭芝也是可能的。但是,若是兒媳事事都好,這麼著急休棄的可能性不大。焦仲卿很愛劉蘭芝,但是,在焦母眼裡,在婚姻中有比愛情更重要的東西,所以,她說兒子愚蠢。

  • 17 # 青霞人文

    劉蘭芝是個好閨女,顏值高,勤勞,聰慧,善良,陪嫁也非常多。她嫁給了焦仲卿,夫妻非常恩愛,劉蘭芝與小姑子關係也親近,等等,可是婆婆焦母不喜歡蘭芝,橫挑鼻子豎挑眼,左右不對付,硬是要求兒子休了蘭芝。

    為什麼呢?這就是焦母愛“作”而已。這個老太太,獨斷專橫,冷酷無情,見不得兒子與媳婦的相親相愛。問其原因,就說,此婦無禮節,舉動自專由。吾意久懷忿,汝豈得自由。一盆子髒水潑過來。

    詩裡未出現焦父,想必是早死了。焦母一個人拉扯大仲卿,對兒子的控制慾很強烈。兒子娶了媳婦,卿卿我我,老太太的感覺就是失去兒子,必須和另一個女人分享兒子,她受不了。必須奪回來兒子,讓蘭芝難堪。焦母的心理大概是我不好,你也不能好。嫉妒心非常強烈的焦母,對一個年輕女人的甜蜜愛情極端反感。

    蘭芝未生育不是主要因素,因為這個時候他們夫妻二人年齡不是太大。十七為君婦,心中常苦悲。共事二三年,始而未為久。蘭芝也才二十出頭,不能說就不生了。

    至於其他方面,更是啥事沒有,實質問題,就是老太太太作了,戲精,一天不鬧事,心裡一萬個不舒服。

    焦劉愛情被老太太生硬給攪黃了,夫妻生活給拆散了。封建家長制大顯神通,焦仲卿不得不從母命,遣送蘭芝回孃家。悲劇背後的人性原因,就是焦母的自私,嫉妒,和無事生非,不作不會死。

    焦劉二人忠於愛情。蘭芝已經有太守兒子求婚,場面闊綽盛大,好女人不怕沒人求。在出嫁前一晚,她攬裙脫絲履,舉身赴清池。焦仲卿呢,聽說蘭芝死了,絕不再活著。心知長別離,自掛東南枝。上吊了。

    兩家求合葬,合葬華山旁。中有雙飛鳥,自名為鴛鴦,仰頭相向鳴,夜夜達五更。如此的悲劇,警示後人:不要干涉真正的愛情!

  • 18 # 君箋雅侃紅樓

    劉蘭芝的悲劇是時代的悲劇。

    建安年間,政治動盪,氏族崛起,互相傾軋。小家族焦仲卿不過在太守府任一小吏,其母因看上東鄰女,而對媳婦劉蘭芝百般虐待,劉蘭芝不堪忍受,而毅然決然請求丈夫休了自己。最後,母兄逼迫再嫁,劉蘭芝投水而死。焦仲卿隨之上吊自殺!

    劉蘭芝為何不受焦母待見?劉蘭芝之死誰要負責?我們之前分別寫過文章分析。這裡簡單說一下。

    其一,劉家母兄將劉蘭芝當成振興家族的手段。

    從小培養劉蘭芝各項技能。先嫁給小家族焦家,再妄圖嫁給縣令之子,太守之子,一步比一步高。母兄將劉蘭芝當個貨物一樣,奇貨可居,讓人齒冷。焦母不待見劉蘭芝,一個原因就是劉家貪得無厭,

    上堂拜阿母,阿母怒不止。“昔作女兒時,生小出野裡。本自無教訓,兼愧貴家子。受母錢帛多,不堪母驅使。今日還家去,念母勞家裡。”

    可見劉蘭芝嫁給焦家,劉家得了很多好處,卻對焦家完全沒有幫助。

    其二,焦母想強強聯合幫助焦仲卿的仕途。

    焦仲卿:”府吏得聞之,堂上啟阿母:“兒已薄祿相,幸復得此婦。焦母:東家有賢女,自名秦羅敷,可憐體無比,阿母為汝求……阿母得聞之,零淚應聲落:“汝是大家子,仕宦於臺閣。慎勿為婦死,貴賤情何薄!東家有賢女,窈窕豔城郭,阿母為汝求,便覆在旦夕”

    焦母謀劃已久,焦家做為小家族,鄰居也必然地位相當。焦仲卿一介小吏是沒有前途的。不靠姻親幫助,無法再進一步。劉家根本幫不上忙。東鄰女家丟擲橄欖枝,焦母必然心動。這才是焦母肆意趕走劉蘭芝的原因。

    其三,焦仲卿自私。

    焦仲卿娶了劉蘭芝,卻常在太守府工作不回家,任憑劉蘭芝在家被其母虐待。劉蘭芝不堪忍受,向丈夫投訴,丈夫卻懼母之威無能為力,反勸劉蘭芝回家避禍。

    府吏默無聲,再拜還入戶。舉言謂新婦,哽咽不能語:“我自不驅卿,逼迫有阿母。卿但暫還家,吾今且報府。不久當歸還,還必相迎取。以此下心意,慎勿違吾語。

    這樣懦弱的性格劉蘭芝怎能不絕望。

    “仍更被驅遣,何言復來還!”

    劉蘭芝比誰都清楚。一旦回家,將在不可能進來,焦仲卿不懂怎麼可能?而就這麼自私的性格,在劉蘭芝再一次嫁人卻又跳出來。

    府吏謂新婦:“賀卿得高遷!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葦一時紉,便作旦夕間。卿當日勝貴,吾獨向黃泉!”

    這麼酸溜溜冷冰冰的言語,叫心傷若死的劉蘭芝還有什麼活路?唯有一死爾。

    新婦謂府吏:“何意出此言!同是被逼迫,君爾妾亦然。黃泉下相見,勿違今日言!”

    劉蘭芝死了。死的決絕。我相信劉蘭芝最後的死並不是為了她丈夫。她只是對這個社會和人生絕望了。全世界都在逼迫她。婆婆,母親,哥哥,還有(前)丈夫,讓她怎麼活?

    焦仲卿也死了。你可以說他踐行了對劉蘭芝共赴黃泉的諾言。但也可以說是劉蘭芝再嫁自殺,使他徹底名譽掃地活不下去。還有身為太守府小吏,阻止破壞太守府公子的婚姻,他的前程徹底毀了,死對於他也是一種解脫。

    只能說,《孔雀東南飛》根本不是一出愛情悲劇,而是一出歷史悲歌,焦仲卿,你配不上劉蘭芝!諸君覺得呢?

  • 19 # 半瓣花上閱乾坤

    誠邀!這個問題其實可以從原文中找到答案。

    “十三能織素,十四學裁衣,十五彈箜篌,十六誦詩書。十七為君婦,心中常苦悲。君既為府吏,守節情不移,賤妾留空房,相見常日稀。雞鳴入機織,夜夜不得息。三日斷五匹,大人故嫌遲。非為織作遲,君家婦難為!妾不堪驅使,徒留無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時相遣歸。”

    根據以上內容,歸納出以下資訊:

    1.劉蘭芝多才多藝,上得廳堂下得廚房;

    2.老公太忙,獨守空房時間太長;

    3.獨守空房也倒罷了,婆婆還虐待,動不動找理由給小鞋穿。

    劉蘭芝內心OS:我到底是嫁給你了還是嫁給你媽了?你到底是娶了個媳婦還是給你媽娶了個奴婢?我生無可戀了,你放我回去吧!

    還有一種潛在傳遞的資訊是:你能不能勸勸你媽,讓我多活幾天!不然我就回我家了!

    結果,小夥子太孝敬,媳婦兒就泡湯了。最後悲劇收場!

  • 20 # 優美咖啡7T

    《漢樂府》民歌《孔雀東南飛》,敘述的是一對青年男女戀愛悲劇的故事,故事主人公焦仲卿劉蘭芝雙雙殉情,是對封建制度和理教的強有力的控訴。其實這就是一組家庭矛盾,婆媳不合,婆婆專橫,兒子懦弱,兒媳無法只好請休,最後絕望而殉情。這個故事在今天也有現實意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cba何時能趕上n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