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珞珈周書生
-
2 # 阿Q閒人
古人十年寒窗苦讀,大部分都是靠自學,是非常艱辛的。所謂十年寒窗,頭懸梁錐刺股,錐刺股,渴望功名的心情是十分強烈的。一般在科舉考試中取得最好成績的前三名分別是狀元、榜眼、探花,不過這只是成績排名的一種稱謂,並不是官職,但是可以獲得名利上的雙收,所以大家都拼命學習,只為一朝及第!
古代學子們要去進京趕考,因為路途遙遠,交通不便,會選擇不同的時間段提前出發,備好銀兩。在進京趕考的時候,親人們一般都會陪著相送一段距離,祈求能取得功名!
據傳從唐朝始,殿試及第的進士們相約。如果他們中有人將來做了將相,就要請同科的書法家用朱書(紅筆)題名與雁塔。以後,每逢有人趕考,親友就贈送豬蹄給他。(朱元璋不知道會怎麼想)“豬”和朱同音,“蹄”和題同音,送豬蹄的用意是:希望考生金榜題名,榮歸故里!
古代有的人幾十年都考取不了功名,和現在是一樣殘酷,現在只要中第,大部分就能飛黃騰達,古代的中第,相當於現在的進入了世界名校,!非常不易!
-
3 # 晨曦沐清風
古人這樣送考
1、貧寒人家的考生
自帶行李,或步行,或結伴同租馬車前往參加考試
2、一般大戶人家的考生
坐馬車,有僕人跟隨照顧飲食起居,可能的話,會在考前拜見德高望重的鄉紳賢達,指點後,參加考試;
3、世家大族的考生
在宗祠集會,族人共同出資,一起歡送考生參加考試。參考前可能有家族的某人跟隨,一路打點,照顧飲食住宿,去參考。
古人參加考試,跟現在大不一樣。古人考試,尤其是秀才以上,是需要去外地,乃至最後要去京城考試,所以,古人也非常重視。一般是鄉村簇長牽頭,敲鑼打鼓歡送。因為這也是一個家族的榮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