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流年小葭
-
2 # 脂肪留
這個問題呢,只有試過才知道。
即便是將就的人,前提總要先接觸看看的吧,沒接觸過你怎麼知道自己能忍受到什麼程度。
當你在相處的過程中覺得不甘心,不合適啊,怎麼都愛不起來,也不舒服,自然就會寧可獨善其身,絕對不願將就。
要是你接觸後覺得是可以過日子的,大家能處成親情,也不在乎多喜歡啊,多愛的感受,不甘心明顯低於將就感,那時你的選擇就得為雙方負責了,而不是隻有你自己。
所以,陷入兩難的時候一定要正視自己內心的感受。
如果對於你來說,利益高於生活,內心深處自然會選擇有利者,結果可能會是感情將就,而生活不會將就。
要是利益在你的生活裡僅是次之,而感情才是第一位,那就看獨善其身的機率會不會抽中你了。
不是說找喜歡的,合適的,一拍即合,不離不棄的人有多難,而是遇見滿足自己標準框架的人才難。
不要羨慕那些秀恩愛的表象,覺得別人為什麼就能找到,也不要太相信那些看著就很幸福的夫妻,過來人只是沒告訴你,多數恩愛的前提已經暗暗權衡利弊過了,他們讓你看到的只是暗湧上的風景,只有當你也沉入,才能真正身臨其境。
如果你真心想要因愛而結婚,就不要把它複雜化,只管索取而不去付出,愛的最終,都是相互的。
-
3 # 鑽出來一個光頭
我認為這件事情分兩個角度看,一是你的父母,家庭是否有某些方面的事情,或者父母是否年紀大了,他們對你有多重要,他們是否對你客觀,是否凡事從你的角度出發,如果是的話,可以考慮,因為家庭是每個人都該承擔的責任,早晚需要去做,試著去接受一個人,而不是隻接受某個人,這應該不算將就。很多人因為結婚後,才瞭解到父母的不易,而且俗話說得好,不養兒不知父母恩,養個兒女,也能讓人迅速的長大。
第二,如果您是一個女權主義者,那麼就算了,因為個人成長可能更重要,但是這些本質上不矛盾,不要把兩者對立起來,什麼事情都可以取中間,而不是非此即彼。
-
4 # 天官賜福M
可能分兩種人,一種人可能不喜歡介紹,就想找到自己喜歡的。覺得一定會遇到。 第二種就是到了一定的年紀,突然覺得自己想安穩下來,就同意了,相處之下覺得也挺好的,就這樣結婚了。這也許就是不一樣的緣分吧。我覺得合適是兩個人都會去寬容彼此,互相體諒。
-
5 # 晴天影視治癒系
1.堅守到底,結婚是一輩子的事,內心必須強大,才足以抵抗外部環境。
2.跟一個人是要走一輩子,人對了,才能結婚,感情是基礎。
3.做更優秀的自己,找對愛的人。
一起加油,絕不將就!
回覆列表
“或許會有一天,當我歷經滄桑,當我對愛情不再有嚮往,當我對愛情充滿絕望,我也會找個只需合適的人,只是現在,我還年輕,對愛還有憧憬,還是嚮往完整,儘量圓滿的愛”。
我不記得這是我曾看過的哪一本小說上的摘抄,但那說的確實是我當時的心情。
或許是曾經丟三落四的,總照顧不好自己,也或許是當時過於柔弱,讓身邊的人覺得我應該找一個可以護著我的人。反正毫不誇張的說,從畢業以後,從實習期開始,就會有人不斷地給我介紹所謂的男朋友。
剛開始是同事,後來,是姐姐的同學,再後來,連老闆也參與到了給我介紹男朋友的行列當中。
更好玩的是,他們覺得我需要保護,給我介紹的大多數是比我大一些或者許多的人。他們之中有業務員,有廚師,要奶茶店的老闆,還包括老闆的一些親戚。
我稍微屬於有點討好型的人格,不懂得拒絕身邊人的善意,雖然推脫著說我還不著急,但耐不住同事的勸說——就當是認識個新朋友。
但我一般都是吃一頓飯就敷衍了事了。
在此當中聽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我覺得你很適合我”、“我覺得我們很合適”…
合適是什麼意思?就像我們平時去逛街買衣服一樣嗎?穿上身,好,合適,那就買單去吧??
還是像我們買鞋子一樣,碼數對了,接受得了那樣的款式,就帶走嗎?
我當時有點反感:如果真像買衣服買鞋子一樣,你可有問過,衣服和鞋子:他們覺得你合不合適??
在這個時代當中,我們洗衣服有洗衣機,還可以衝去乾洗,甚至還有掃地機器人,偶不想吃的時候可以叫外賣,如果沒有感覺,如果不愛,那麼只要我對愛還有一點點希望和嚮往,哪怕獨善其身,我也不願意將就。
我的他,你可以沒有白馬王子的俊朗,可以不必富貴如霸道Quattroporte,可以不風趣幽默談吐儒雅;
但記得來找我哦,記得不要讓我等太久;
記得只要執子之手,就不要輕易的放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