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藥療君
-
2 # BabyBaby嘉
寶寶6個月第一口輔食最好是含有鐵的營養米粉,在寶寶吃幾天米粉後消化吸收良好,沒有腸胃不適的情況下就可以給寶寶嘗試喝點小米或者大米的湯汁。
小米粥,最好選擇今年新的小米,新鮮的小米會比較的香甜,沉米喝起來口感不適那麼的好,量取適量的米和水,放入鍋內,開鍋後小米慢慢熬煮,大約10分鐘左右就可以出來米油油,晾一會溫度合適的時候給寶寶取上層的米油油喝就行。
-
3 # 睿媽媽在成長
米洗淨,用水浸泡2小左右,然後開火煮。洗米和浸泡米的水最好用開水,營養損失少。煲時不用換水,直接煲就行了。
用砂鍋的話,米與水的比例為1:10,大火煮沸後,調小火慢慢熬,中途要用湯勺適時攪拌,攪拌時最好是順著同一個方向,熬到米粒爛透,米湯濃稠時,即可關火。
最方便的還是用電壓力鍋,米與水的比例為1:8,直接選擇煲粥模式,煲好自動保溫。這期間還可做其他事情。尤其是定時模式更貼心,晚上洗好米,放上適量的水,定時到早上起床的時間,一起床就有得吃。
無論用哪種鍋,煲好後,等不燙時盛取上層的米湯給寶寶吃。
-
4 # 東方美食官方賬號
米湯海鮮香脆米
米湯做菜近年比較流行,米湯不像濃湯那樣油膩,米香味濃郁,營養豐富,製作此菜不放油,更加健康。原料 泰國香米200克,A料(蝦仁、鮮貝、文蛤肉各50克,木耳25克,彩椒10克,蘆筍30克)。調料 B料(鹽5克,白胡椒粉2克,濃縮雞汁10克),自制米湯300克,溼澱粉15克,色拉油500克(約耗40克)。製作 1.木耳泡發;蘆筍切段;A料分別焯水。2.泰國香米加入熱水500克泡30分鐘,撈出,瀝乾水分。3.鍋內倒入色拉油,燒至五成熱時,放入大米,炸至蓬鬆微黃,撈出,盛入碗內。4.鍋內倒入米湯燒沸,用B料調味,放入A料小火煨2分鐘,淋溼澱粉勾薄芡,盛入碗內即可。自制米湯 鍋內倒入熟豬油、菜子油各15克燒熱,放入蔥末、薑末各10克,大米100克,煸炒出米香後倒入骨湯400克燒沸,小火煮5分鐘關火,晾涼後倒入粉碎機,高速檔攪拌均勻,打成米湯即可。
-
5 # 花生驛站
米一般分兩種形狀,一種圓一點的,一種尖一點的。圓的含支鏈澱粉多口感比較糯適合做稀飯,尖一點的直鏈澱粉多做的飯比較散酥。不會起砣砣適合做乾飯炒飯之類的。煮米湯要先浸泡半小時米,水要寬一點,開水下米大火燒開改中火到米八成熟時濾湯即為米湯
回覆列表
小時候家裡用的是一個自己製作的小土灶臺,需要自己引火的,就和現在的燒炕是一個道理的,然後放上一個大鍋,再放上適量的水,和煮粥一樣把粥煮了,煮到一定程度差不多快熟的時候用漏勺把米撈出來放在一個盆裡,然後把其再放到蒸鍋裡蒸一下,就是我們平常吃的蒸米飯了,一般也就15-20分鐘左右就可以了,它和蒸饅頭的方法是一樣的。之後鍋裡剩下的那些湯就是米湯了,反正小編覺得這樣做是挺好喝的,不過現在已經很少能喝到媽媽做的米湯了,現在也很少有家庭裡用灶火了,不是天然氣就是電的,很難熬出之前的味道了。
米湯的米也是大有講究的很多人只把米分為大米、小米、糯米三種,但卻不知道被稱作大米的有兩種:一種秈米,一種粳米。而米湯用的就是粳米,這個也是我們最常見的米,這種米煮出來的粥或是米湯口感都是比較粘稠的,並且還有補脾胃、養五臟的功能,很適合長期食用。常見的粳米有:東北大米、珍珠米、江蘇圓米等。
而秈米多產自中國南方和東南亞。秈米與粳米的最大區別是秈米很細、很長,不黏稠,所以用來蒸米飯是比較適合的。常見的秈米有:絲苗米、貓牙米、泰國香米。如果做米湯的時候懶得像小編家之前那樣做,嫌麻煩的話就少放點米煮,煮熟之後裡面的米也是沒多少的,和米湯是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