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第114~120回回目概括
第一百十四回 曹髦驅車死南闕 姜維棄糧勝魏兵魏主曹髦不滿司馬昭的大權,率兵討伐,司馬昭部下武士成濟殺了曹髦。司馬昭另立曹奐為帝,姜維假借問罪之名七伐中原,鄧艾遣王瓘前去詐降,卻被姜維識破,擊敗魏軍,但同時蜀軍也因此損失重大,只得退軍。第一百十五回 詔班師後主信讒 託屯田姜維避禍姜維不聽勸阻,八伐中原,導致夏侯霸陣亡。姜維設計在祁山寨圍困鄧艾。劉禪聽宦官黃皓之言,召回姜維,姜維因此對黃皓恨之入骨。姜維為避災禍,請求前往沓中屯田。司馬昭派鄧艾、鍾會兵分兩路,去取西蜀。第116回 鍾會分兵漢中道 武侯顯聖定軍山
姜維的九伐中原成了困獸猶鬥,司馬昭派出了兩路大軍。鍾會連續的進攻已經讓蜀軍無力抵抗。儘管兵鋒正盛,但定軍山的諸葛顯靈,傅僉的死戰,姜維的堅守,也讓鍾會選擇了從長計議,步步為營。姜維與鄧艾交戰節節敗退,是姜維選擇了退守劍閣的唯一辦法。
第117回 鄧士載偷度陰平 諸葛瞻戰死綿竹
鍾會死攻劍閣不下,一時間也亂了方寸。姜維本以為自己可以高枕無憂了,但怎麼也沒想到鄧艾會去偷渡陰平,直搗成都。
第118回 哭祖廟一王死孝 入西川二士爭功
鄧艾繞過了姜維的劍閣,奇襲成都。兵臨城下,成都亂作一團,劉禪到底是無能之輩,沒有辦法,只得聽從建議,選擇了投降。雖然奪下了成都,但鄧艾卻也驕橫起來,司馬昭靈機一動,借鍾會之手,二虎相爭
第119回 假投降巧計成虛話 再受禪依樣畫葫蘆
姜維不甘心蜀國滅亡,他投降鍾會,企圖謀反來東山再起。司馬昭早派衛瓘星夜逮捕鄧艾,並以此來震懾鍾會。
第120回 薦杜預老將獻新謀 降孫皓三分歸一統
三國統一的趨勢已經不可逆轉,稱帝后的司馬炎,再起三路大軍,藉著吳主孫皓暴政,希望一統天下。朝廷奸臣當道,吳軍已經士氣甚衰。人民渴望統一。吳國軍隊節節敗退,但是丞相張悌等人仍作垂死掙扎,怎奈寡不敵眾。最終孫皓投降。三國的割據就此畫上了句號。
三國演義第114~120回回目概括
第一百十四回 曹髦驅車死南闕 姜維棄糧勝魏兵魏主曹髦不滿司馬昭的大權,率兵討伐,司馬昭部下武士成濟殺了曹髦。司馬昭另立曹奐為帝,姜維假借問罪之名七伐中原,鄧艾遣王瓘前去詐降,卻被姜維識破,擊敗魏軍,但同時蜀軍也因此損失重大,只得退軍。第一百十五回 詔班師後主信讒 託屯田姜維避禍姜維不聽勸阻,八伐中原,導致夏侯霸陣亡。姜維設計在祁山寨圍困鄧艾。劉禪聽宦官黃皓之言,召回姜維,姜維因此對黃皓恨之入骨。姜維為避災禍,請求前往沓中屯田。司馬昭派鄧艾、鍾會兵分兩路,去取西蜀。第116回 鍾會分兵漢中道 武侯顯聖定軍山
姜維的九伐中原成了困獸猶鬥,司馬昭派出了兩路大軍。鍾會連續的進攻已經讓蜀軍無力抵抗。儘管兵鋒正盛,但定軍山的諸葛顯靈,傅僉的死戰,姜維的堅守,也讓鍾會選擇了從長計議,步步為營。姜維與鄧艾交戰節節敗退,是姜維選擇了退守劍閣的唯一辦法。
第117回 鄧士載偷度陰平 諸葛瞻戰死綿竹
鍾會死攻劍閣不下,一時間也亂了方寸。姜維本以為自己可以高枕無憂了,但怎麼也沒想到鄧艾會去偷渡陰平,直搗成都。
第118回 哭祖廟一王死孝 入西川二士爭功
鄧艾繞過了姜維的劍閣,奇襲成都。兵臨城下,成都亂作一團,劉禪到底是無能之輩,沒有辦法,只得聽從建議,選擇了投降。雖然奪下了成都,但鄧艾卻也驕橫起來,司馬昭靈機一動,借鍾會之手,二虎相爭
第119回 假投降巧計成虛話 再受禪依樣畫葫蘆
姜維不甘心蜀國滅亡,他投降鍾會,企圖謀反來東山再起。司馬昭早派衛瓘星夜逮捕鄧艾,並以此來震懾鍾會。
第120回 薦杜預老將獻新謀 降孫皓三分歸一統
三國統一的趨勢已經不可逆轉,稱帝后的司馬炎,再起三路大軍,藉著吳主孫皓暴政,希望一統天下。朝廷奸臣當道,吳軍已經士氣甚衰。人民渴望統一。吳國軍隊節節敗退,但是丞相張悌等人仍作垂死掙扎,怎奈寡不敵眾。最終孫皓投降。三國的割據就此畫上了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