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我輩不為蓬蒿人
-
2 # 風言妄語
並不是,三國周郎赤壁,雄姿英發,羽扇綸巾,也是一號經天緯地,超凡脫俗的人物。三國演義中周瑜是一個少年,而諸葛亮是一個羽扇綸巾長鬚的中年人物,其實歷史上周瑜年長諸葛亮五歲,並且周瑜21歲就跟隨孫策南征北戰了,要不然也不會獲得孫策託孤之重,而當諸葛亮初出茅廬到達荊州的時候,周瑜已經是從軍從政十幾年的人物了,面對諸葛亮這個新秀後輩,周瑜不僅有理論經驗,還實操了千軍萬馬的指揮大權,名動天下,而諸葛亮只是理論上很強,有見識,大兵團指揮的實戰並沒有。
周瑜根本犯不著跟諸葛亮一時瑜亮,畢竟資歷擺在那裡,就算是劉備方和孫權方的實力對比也不一樣,只是說他們兩個是 雙方的合作代表罷了。只是周瑜英年早逝,基本赤壁以後他35歲左右就掛了,而他35歲左右的成就是同時期的諸葛亮所不能企及的,如果這個時代他們都蓋棺定論,那麼諸葛亮完敗,畢竟荊州赤壁戰役的總指揮是周公瑾。
大家所熟知的故事都是三國演義的情節,一時瑜亮,諸葛亮把周瑜玩弄於鼓掌之中,就像大家看手撕鬼子一樣過癮,那是因為諸葛亮強大的主角光環,三大男主曹操,關羽,諸葛亮都是拼湊了好多他人的故事,諸葛亮就把很多周瑜的特質安插在了他的身上,甚至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若定。歷史上說他恢宏大度,江左風流人物,肯定不是虛談,他也不可能小肚雞腸的。
-
3 # 使用者74363161725
作者拿著大砍刀,想砍誰就砍誰。一部優秀的小說就像一支美妙的曲子,抑揚頓挫,絕不平淡平庸。如果與歷史有一絲絲的相似之處就能得到讀者的共鳴,或者靠著這個吸引了部分人的眼球。歷史怎樣與小說又有什麼關係,別太在意。讓您高興就好
-
4 # 笑嘗歷史百態
《三國演義》畢竟是小說,看了樂呵樂呵就可以了。歷史上的周瑜,或許應該早逝,給人留下的印象可以說是“完人”。
論容貌:史載“瑜長壯有姿貌”。
論出生:洛陽令周異之子,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至太尉。
論才能氣質: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論藝術修養:曲有誤,周郎顧。
論成就:“孤非周公瑾,不帝矣。”——孫權。
論道德品質:“性度恢廓”。一生心血都獻給了東吳,對得起忠義二字。
此人放在如今來說,三十歲已經升職加薪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巔峰了,是真正的高富帥。
說到周瑜的氣量。我們可以參照他與老將程普的相處。
“與周公瑾交,若飲醇醪,不覺自醉”老將程普因周瑜年輕地位卻比自己高,對他不服,多次當面侮辱他,周瑜都不跟他計較,程普最後被周瑜的才華和品德所折服。
而說到周瑜之死是諸葛亮氣死的,更是無稽之談。
《周瑜傳》中明確記載是在出差途中“病卒”。《魯肅傳》裴松之注引《江表傳》中所記周瑜臨終前給孫權的報告,也說是“道遇暴疾”,即途中突發急病。所以他的死與諸葛亮沒有任何關係。
-
5 # 塵埃讀歷史
歷史上的周瑜胸襟廣闊,氣度寬宏。並非《三國演義》中描寫的那樣心胸狹隘。
有記載說,吳國老將程普因周瑜年輕地位卻比自己高,對他不服,多次當面侮辱他,周瑜從來都不跟他計較,程普最後被周瑜的才華和品德所折服,感動地說: “與周公理交,若飲醇醪,不覺自醉”。 從此之後,二人成為好友。
赤壁大戰,周瑜力排眾議主張連劉抗曹,並給孫權分析了曹軍的劣勢和東吳軍的優勢,而後妙計破了曹操的連環戰船,指揮大軍火燒赤壁大破曹軍,成為赤壁之戰的頭號功臣。
其後又以戰略性的眼光攻克了南郡。赤壁之戰後,周瑜多次想要收回荊州,並向孫權建議出兵西川,滅劉璋,進漢中滅張魯,從而與曹操二分天下,這一系列的想法都體現了一個軍事戰略家的遠見卓識。然而還沒等實施,周瑜就病逝巴丘,年僅36歲。
周瑜去世,孫權痛哭流涕,說:“公瑾有王佐之才,如今短命而死,叫我以後依賴誰呢?”他稱帝后,仍念念不忘周瑜,曾對公卿們說:“沒有周公瑾,我哪能稱尊稱帝呢?”“東吳的王圖霸業,隨周瑜猝死化為泡影,自此從欲染指天下轉為偏安一方。”可見周瑜在東吳所起的作用是無人可替代的。
《三國演義》對周瑜的形象做了大量的扭曲貶低,小說中所描述的很多事情根本都沒有發生過。據正史記載:連劉備都評價周瑜“器量廣大”,周瑜氣量寬宏根本不會被氣死。
從赤壁之戰結束到周瑜病逝的兩年間,諸葛亮正在零陵帶搞後勤工作, 根本沒有和周瑜見過面。所以說《三國演義》中,諸葛亮三氣周瑜的故事都是虛構。
-
6 # 歷史神秘人
三國演義裡面的三氣周瑜寫的很精彩,不過真實的歷史上三氣周瑜是虛構的不存在的,真實的周瑜不小氣,反而心胸開闊,精通音樂,還是個帥哥。
三國演義裡的一氣周瑜說的是周瑜和諸葛亮約定周瑜奪取南郡失敗,諸葛亮再攻取南郡。周瑜第一次奪取南郡失敗,諸葛亮乘機奪取咯南郡,周瑜被氣的摔下了馬,舊病復發。真實的歷史是周瑜本來是南郡太守,劉備和孫權聯盟後,劉備和孫權達成交易,劉備用三個地方來交換南郡,既然這樣也就沒有所謂的一氣周瑜了,畢竟大家是公平交易啊!
第二氣周瑜說的是周瑜建議和劉備聯姻,把孫權的妹妹孫尚香嫁給劉備,在劉備過來吳國時,扣押劉備,讓劉備返還荊州,只是後來周瑜中了諸葛亮的埋伏,被氣的吐血,所謂賠了夫人又折兵。真實的歷史記載了孫權是有個妹妹,但沒有說是什麼名字,也沒有交代她的去向。孫尚香的形象最早是出現在元朝的戲曲中,羅貫中看了後就把這個故事加了進去,豐富了故事的情節。所以說二氣周瑜在歷史上也是沒有的。
三氣周瑜中,周瑜本想借道荊州去攻取西蜀,在借道過程中順便奪取荊州,只是被諸葛亮識破,中了埋伏,周瑜被氣的吐血舊病復發,最後被氣死了。真實的歷史是周瑜確實去攻取西蜀,不過那時的西蜀屬於劉璋,沒有劉備什麼事,周瑜是在攻取西蜀的過程中得病死的,不是被諸葛亮氣死的。諸葛亮和周瑜在聯合攻打魏國時,合作的很愉快,周瑜死後,諸葛亮哭的很傷心,寫了祭文,說沒了周瑜,自己就從此少了知音了,可見他們兩人是惺惺相惜啊,自然就沒有兩人互相鬥氣的故事啦!
三國演義是小說,很多故事都是虛構的,特別是在書中刻意的貶低魏國和吳國,刻意抬高蜀國,所以就有諸葛亮三氣周瑜的故事,目的就是認為抬高諸葛亮的智慧嘛!真實的歷史記載周瑜的氣量還是挺寬廣的,歷史記載周瑜和老將程普相處過程中,由於程普是前輩年紀大,他就看不上地位比自己高年齡比自己少的周瑜,所以處處刁難周瑜。周瑜不計較,反而是常常忍讓,處處請教程普,正是由於周瑜的心胸開闊,程普被感動了,說和周瑜相處就像喝了好酒一樣,可以說周瑜的氣量並不狹窄。周瑜不僅有才能,還長得帥,精通音樂,在當時的吳國被稱為周郎,很多女孩都想嫁給周瑜,周瑜可以說在吳國像明星一樣存在啊!連蘇軾都說“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回覆列表
恰恰相反,歷史上周瑜是個心胸寬闊,才德兼備的謙謙君子,赤壁之戰基本上都是周瑜指揮的,而諸葛亮在赤壁之戰中的作用和魯肅差不多,只不過是個促進孫劉聯盟的使臣。並沒有演義裡草船借箭七星臺借風的事。周瑜也不是他氣死的,而是病死的。享年36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