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1
回覆列表
  • 1 # C哥看市

    本人也參與研究一些短線操作思路方法,總體而言,跟漲停有關的指標主要可分為以下幾類

    1、流通市值,通常流通市值適中的個股容易漲停,大部分時候流通市值在10~300億的股票出現漲停次數會相對較多

    2、競價換手或者競價成交額,競價反映了市場對標的的認可程度,通常而言競價成交相對活躍,高開幅度大於2%的品種,當天漲停機率相對其他個股而言,機率要大很多

    3、封單額:封單額越大,反映該股市場參與資金對其越認可,而通常精通打斷的選手,可以從開盤的封單額中去推演行情的分支發展方向,舉例而言,出去次新股外,今天封單額最大的個股是格力地產(重組),申通地鐵(EDA),富臨精工(華為合作),賽升藥業(疫苗方向),南大廣電(光刻膠),反映目前市場認可的方向還是自主創新。另外看板塊效應相對較強還有食品等。

    4、封成比:就是封單與成交的比率,比率越大,反映市場對其越認可。

    5、板塊效應:行情中後期,同板塊漲停越多,板塊效應越強,越容易有持續性。

  • 2 # 青峰觀盤

    我來說說我的看法吧

    一隻股票要封漲停板,必須要有大量的資金進行買入,這時候就會分割成幾種不同的情況

    1.莊家在自己持有足夠的股票時,左手交易給右手,只出手續費,卻可以輕輕鬆鬆的將股票拉昇到封板。

    2.特殊訊息,個股的大利好,例如前段時間的醫療行業供不應求,還有這段時間的網紅經濟,都會誘導很多散戶進行股票的買入操作,這樣也會讓股票封板,也是俗稱的買熱點。

    3.收購與被收購,當一隻股票被市場中的龍頭看上,離漲停板也就不遠了。

    這些也只是幾個比較常見的漲停方式。

    當然值得注意的是,你見過像茅臺,工商銀行,平安這些巨頭漲停嗎?反正我是沒有。

    所以一般拉板的股票都是市值比較小,拉昇起來難度較低的股票才會有莊家去做他。

  • 3 # 閱研

    個人認為在股市中研究短期的漲停指標所要花費的精力與要承擔的風險是不相關的。但是如果你花同樣的精力去研究公司的基本面,估值,未來成長性等,或許更有價值,精力投入與獲利機率是成正比的。

    當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投資偏好,畢竟最終賺到錢才是重點。我就個人的觀點闡述下為啥花同樣的精力,研究企業基本面會比研究指標會更划算。

    首先,我們要承認的是,股票的本質是代表企業所屬權的憑證。有1股某企業的股票,就代表你擁有這家公司的1份,當然公司常常會發行幾千萬上億份的股票。那麼所有股票的集合就代表著整個公司。那麼股票的價格實際上反應的就是企業的價值。

    其次,我們知道股票的價格代表的就是企業的價值,那麼企業的價值我們是可以根據公司的盈利能力、運營能力、成長能力、償債能力等等進行分析判斷的,而企業的這些能力又可以透過行業發展、產品競爭力、財務資料等可靠的資料進行分析獲得。也就是說,企業的價值是可以有相對確定性的資料進行分析而來,有依據可尋。

    再次,我們也知道經理學理論,價格總是在圍繞價值波動的,價值提升時波動的曲線也是朝上走的,也就帶動價格上漲,這就是股票價格上漲的原理。

    最後,我們來分析相關指標的可靠性。我們常用的最為熟悉的指標比如MACD,KDJ,以及布林線等等,不管哪一個指標都存在滯後性,都是透過過去的交易資料進行實時計算的。而這些交易資料反應的是當時參與交易的所有人的心理情緒,說白了用技術指標來判斷未來的股價走勢是根據過去人民交易的心態來預測未來人民可能的心態。

    影響每個人的心態的因素要比影響企業業績的因素多上好幾個數量級,最終也就導致參與交易的人心理狀態的難以預測性。

    最簡單的案例就是,同一條關於宏觀經濟的新聞,不同的人理解到的意思是不一樣的,可以悲觀也可以樂觀,這幾天會導致股價的不同走向。但是企業的業績受這一條新聞的影響就微乎其微了,即使受到了影響,那也是所有企業守到了同樣的影響,相比而言好的企業還是好的企業。

    所以指標判斷未來的趨勢影響因素過於繁雜難測,而基本面判斷股價的上漲不僅影響因素相對較少分析的依據性也更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人問:她發現老公在用另一部手機和女性好友聊天,應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