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維基工作法
-
2 # 市裡的小隱士
對於這個問題,沒辦法直接給出答案。因為果斷的選擇本就是個錯誤,應該分開而論。所以在我思考之後加了個前提才做選擇。
我個人覺得應該分倆種情況:做人與做事。
做事是要各種專項技能。要想把事情做好,我們本能的就會選擇做相對容易的事。因為這是我們擅長的,也就是所謂的長處。這樣既可以把事情做好,還可以表現自己,收穫很多東西。
做人則需要整體感,不是一方面好就可以的。需要像木桶一樣彌補自己的短板,需要我們用一輩子去全面發展。否則會和木桶一樣,一個短板就否定了所有。
這就是我的想法,希望可以有用。
-
3 # 贏在陪伴
揚長為主,補短為輔。
長處發揮容易,有機會就可以做,甚至隨時都可以以長獲益,可以更上一層樓。所以,揚長屬於正向的良性迴圈,越做越好。
補短非一時之功,何況還需要投資才可以。因為補短還在坑裡,甚至是負迴圈,做了未必就有效果。
巧了!最近剛對管理學中的「木桶原理」做了一番研究,關於揚長還是補短,我認為還有第三種答案!
首先,木桶理論是由美國管理學家彼得提出,在當時引起過極大的轟動,因為彼得用了一個形象化的方式,將企業和個人的成功路徑指了出來:
將最短的那塊木板補長,典型的補短板思維。
深受「補短板思維」的影響,企業管理層普遍認為若能糾正下屬的一個弱點,Ta就會變好一些;糾正所有弱點,就會變成全能的人才。
(WikiWorks的稽核評分示例)
於是我們經常看到,當領導者在做「任務稽核」反饋時,他們總是不能正確看待「能力畫像」與「任務評分」二者之間的關係:
領導在看「任務畫像」時,不會關注反映優勢的高分值能力,而是關注哪些反映弱勢的低分能力,以便幫助下屬對不足進行深入剖析;
同樣,員工也是如此,總是忽略自己的強勢,死磕短板,耗費大量時間去彌補自己的弱勢。
這種理念已然在大家的心中根深蒂固。
但事實上,糾錯最多能讓一個人達到70分,「補短板」本身就是資源浪費的一種體現。
把什麼都做好之前,先把某一方面做到極致。
數字化時代更注重協作,人與人之間的協作也越來越緊密。所以,數字化的企業更應該遵守的是“長板原理”:
當你把桶傾斜,你會發現一隻桶能裝的水量決定於你的長板(核心競爭力)。
將一項工作做到出色,並非意味著“六維能力模型”中所有能力的分值都要高,而是把任務需要的那幾項能力中的一項發揮到極致就足夠了。
例如,對於一個Excel零基礎的財務部門員工,挑戰了在他人幫助下,在規定的日間內完成數以萬計的資料分析,並且呈現了一套近乎完美的財務指標分析體系。
(WikiWorks六維度能力模型)
執行這條任務的關鍵能力是什麼呢?執行能力、專業能力、創新能力以及自我提升能力。即便領導力、協調力在該任務畫像中呈現出「短板」的劣勢,大家也大可不必糾結,繼續拔高「自我提升能力」才是出類拔萃的關鍵。
但,如果換做一個資深的財務部門員工,即便超前完成了資料統計,但,財務指標分析體系搭建的十分混亂,並且分析問題漏洞百出……
這種情況下,務必高度重視「任務畫像」中的處於劣勢的“專業能力”,因為這才是真正需要你提升的部分,它屬於「致命缺陷」。
對應“木桶原理”,如果在任務畫像中,任務所需的「關鍵能力」出現短板,並且短到裝不住水,或是短到木桶都不能存在時,才有必要去補充這根短板,這種短板叫做“致命缺陷”。
小結:
在對員工的任務做「任務畫像」時,領導者務必做到對事不對人,即只對該任務本身做出客觀評價。同時,作為稽核人也需要幫助任務的主責人對「低分弱勢的能力項」進行分析:
它屬於“致命短板”還是“接近平均水平”?
如果是致命缺陷,任務主責人不要著急發展優勢,先把短板補齊;如果不是,那麼把它先放一放,儘可能發揮自身優勢。
這才是「木桶定律」給出員工成長的第3種答案;這也是大家客觀審視WikiWorks「任務畫像」最佳的視角。